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6、第九章 食色无双(五) ...

  •   聊了半日韩妈妈告辞而去,临出门还恋恋不舍多看了穆玖岚几眼,大有想打包带回家下酒的意思。诸人都笑,韩老板笑过之后却沉思起来。
      想了一会似是做了决断,正容对林宛若道:“林公子,我有一事相商。”
      林宛若见她郑重,也正容道:“请讲。”
      韩老板道:“我要嫁人了。”
      林宛若看一眼一边的陆谨,笑道:“如此恭喜韩老板和陆兄了。”
      韩老板倒也不扭捏羞涩,谢过之后又道:“但却有些不顺之事。”
      不顺之事不是韩老板自己的,是陆谨前些时日遇上了麻烦。
      陆谨一手绝技天下闻名,但再怎么神妙一个人也只有两只手,自然是供不应求,有时就算只是绣了一花半朵的小小绢帕也千金难求。
      求不得,便多出些口舌是非来。
      前些时日本地有那么一位赵老爷寻了来要买幅中堂——陆谨的绝技正是以绣为字为画。中堂皆是篇幅甚大,哪里能说有就有的?何况还要看陆谨愿不愿意接这单生意。须知来“求”他大作的多了去,不是光砸下大把银钱就能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即便他从不拿腔拿调故意作难人自抬身价,光挨个排队就有得一排。然则那赵老爷自高身份惯了的,略怠慢了点便不快起来。
      却说赵老爷的“老”、“爷”二字叫起来还是有些讲究的,这位主儿原本当了个不大不小的官,有了几分年纪后辞官归乡,自诩身份不俗,加上自认是圣人子弟满腹诗书,又有几分酸腐之气,两样加起来便习惯仰头朝天用鼻孔看人,如今想向陆谨买点小小货品,对方居然不受宠若惊赶紧送上门来,真真岂有此理!
      于是就想着法儿找茬起来。
      这才叫做坐在家中祸从天降。
      陆谨虽名满天下,论起来到底只是一个匠人,平民、草民一枚,遇上个(前)官宦老爷大人要故意为难,少不了受些腌臜气。好在那位赵老爷本性不是恶人,又好些虚名面子,也没有做得太过份,陆谨又是心思单纯澄澈的,些许烦难并不怎么上心——若遇上个性烈或爱钻牛角尖的,怕是早闹出祸事来。

      林宛若听到此处,笑道:“这等事情虽烦心,想必还难不住韩老板吧。”
      韩老板道:“若是单为这件事,当然不必要麻烦林公子。上月已请了黄老韩林家的三老爷帮忙说项,此事就此揭过,赵老爷想必不会再为难我们这小小草民了。”
      林宛若点头道:“黄三郎能言善道,通情达理又向来肯帮人,抡起家世声名来老赵也不敢轻慢他,请他前去说合倒是再恰当不过。老赵向来好名,珍惜羽毛,只需言道大人大量、为难一个小小匠人有失身份非圣贤弟子当为等等,他必定不好意思再如何了。”
      韩老板道:“可不是如此。只是这次虽平安无事,回想起来未免心惊。赵老爷到底还是肯讲理的,虽有些仗势欺人,还没有用些什么过份不堪的手段。有一便有二,陆谨担了这点虚名,眼红嫉妒的人不少,以后再遇上类似事情,真逢上恶徒,他一介草民怎应付得过来?”
      “有一事相商”即是想请林宛若帮忙想个一劳永逸的法子了。
      这可是很费脑子的事儿。所谓关心则乱,韩老板能定得了自己的命盘,关乎陆谨之后的长久平安,却想来想去想不出个稳妥地招儿来。
      林宛若沉思起来。陆谨名声在外,收入丰厚,就是身份差了点,再有钱有名也是个匠人。若是个小小的平头百姓,如今太平盛世,自己规矩老实度日也就罢了,偏偏他树大招风,怕是想平淡而不能,遇上麻烦时“势”上头就吃亏了。要改换身份,最简单的便是拿点本钱出来做老板开个绣品绸缎棉布店什么的……
      林宛若、韩老板、陆谨一起摇头,异口同声道:“他/我哪是那块料!”
      三人相视失笑。陆谨又补了句:“自己毛病自己知。别人当甩手掌柜能当得高高兴兴心安理得,我这人性子有时十分罗嗦,若拿出本钱来交予他人经营,哪怕只是个指甲盖大的小铺子,必定会天天盯着说这讲那,生意就没法做了。”
      韩老板做生意的本事毋庸置疑,但亲兄弟明算账,两口子也是如此,如要他就在韩老板的生意中挂个名儿,世俗议论嘲讽可以不理会,自个儿心里不舒坦才是真问题。即使开始只是小小的一个梗,年深日久,以后在夫妻间不定会生出什么后患来。所以林宛若提都不提这码子事儿。
      做生意开铺子,显然此路不通。
      林宛若还待再想,穆玖岚貌似随意的插了句:“既不惯开店做生意,为何不干脆回乡种田?”
      一语惊醒梦中人。
      林宛若、韩老板、陆谨愣了愣,反应过来齐声称善。
      所谓回乡种田当然不是真的要陆谨这捻惯了绣花针的手指去锄禾日当午。以他的身家,在城外置办些田产庄院是绰绰有余了,耕种之事靠的是佃农,只需有靠得住的庄头管事打理收租劳役诸般日常杂事,他这田庄主人安享其成即可,名号也自然摇身一变成了陆大户、陆老爷、陆乡绅。士农工商,这乡下财主老爷听上去比不上官老爷动听,却是轻慢不得的。至于刺绣,那是乡绅老爷自己的爱好,便如琴棋书画品茶赏花,比那土财主风雅了一把,绣作也不是拿去商铺售卖的货品,想要的还真只能上门“求”,“求”到了还是面子交情,拿来自家收藏或送人情便与求到的名人字画一般,不可以用个“买”字的。若与官宦豪富交往起来,不说平起平坐,也不至于低人一等看人颜色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6章 第九章 食色无双(五)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