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回廊不期遇王孙 ...
-
第四章回廊不期遇王孙
我虽为中才人,御前伺候,但平日里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事,只是帮皇帝研研磨,递递茶,倒和宫女差不多了。
当值之时,虽没什么重活,但垂着头笔挺的站一天下来,也是常常累得我全身骨头疼。
又是腰酸背痛的一天,当完值,我穿过两道回廊,实在是懒得走了,见前后都没人,就干脆一屁股坐在了廊檐下的长凳上。我倚了根柱子,闭了闭眼,想着歇歇先,可不知不觉间,意识就渐渐模糊了。哎,真是累惨了!
我刚闭了不到一盏茶时间,忽然被一种奇怪的感觉击中------有人。
猛一挣开眼,就见安王负着手悠闲的站在我面前,眼里含着不明意味的笑。我一惊,忙直直跪了下去,“奴婢叩见安王殿下。”
“起来说话吧。”语气也是一派悠然。
“谢安王。”缓缓从地上站起来,但心里不是不忐忑的。
“你进宫多久了?”
“回安王,半月有余。”
“哦”,他微仰起头看我一眼,又问道:“我还记得那日皇兄问你为何不愿进宫时,你回答说怕死,当我向皇兄说到不应封你为中才人而应封你为才人时,我见你也是一脸的不以为然,这却又是为何?”
“回禀安王,奴婢不想入宫,更不想入后宫。”
“嗯,为什么?”
“回安王的话,奴婢以为,进了后宫,死得更快。”
“哈哈哈------”,他居然像听到了很好笑的笑话似的大声笑起来,“这个说法倒新鲜,说说理由。”
“奴婢以为,在后宫之中,若不得圣眷,便是如置冷宫,长此以往,必郁郁而死。”
“那得受宠爱不就行了。”他不以为然地说到。
“若得圣宠,便是众女之的,如置炭火之上,时时要小心提防,刻刻要谨慎算计。在这样的情境下,不是被人暗算而死,就是劳心而死,搞不好被人削成人彘,生不如死。”
“哈哈哈------”他笑得更厉害了,好半天停住笑,才道:“你这话虽然说得直白刻薄,倒也透彻,只是这些话要是让我皇兄听见了,不知他怎生反应。”说完这句,他像是想到了什么好笑的物什一般,又是一阵大笑。
我却是心里一凛,糟糕,我刚才的心直口快是多么的不智呵,那可是有毁谤后宫之嫌啊!
“放心好了,我不会说的。”安王似看出了我的忧虑,便向我说到,我心中不由一宽,“谢安王殿下。”
“但是,既然你对后宫之事看得这样明白,那我就要你以夫差的专宠西施为题,作诗一首,怎样?”
‘这分明是要挟,是落井下石,卑鄙,小人。’我一听,心里又是一紧,不由得又开始腹诽起来。
但人家是堂堂亲王啊,他的命令怎能违逆?
我抬眉横他一眼,只见他一脸的得意与期待。真命苦!
天啦,我怎么会作诗!但既然都把我这只鸭子赶到架下了,那我也不得不上了。
我沉吟片刻,脑袋里只念着“西施,西施------”,忽然灵光一闪,想起了以前看过的吴伟业的《圆圆曲》里得几句,吴伟业是清朝人,谢天谢地。
我一面心里念叨着‘对不起了,吴梅村先生,我不是故意要侵犯你著作权的’,一面安静的抬起头,向他勾起一弯笑痕。
“想出来了,念来听听。”
我将目光越过他,投向遥远,远处宫墙琉璃瓦的飞檐在夕阳的映照下,愈加的辉煌耀眼。美轮美奂呵,这皇宫!
“馆娃初起鸳鸯宿,越女如花看不足。
香径尘生鸟自啼,屧廊人去苔空绿。”(1)
“不错。”一听到我面前的安王首肯,我就准备告诉他,他出的题我做出来了,我可以走了,但是——
“的确不错。”身后也传来了一个声音。
我一惊,直觉得转过头去,就见我后面不远处正立着皇上和右相。他们身后还有一群宫人。
我脑中不及反应,身子就又忙跪了下去行礼,安王倒是自在,只唱喏一句,就走上前去,道:“皇兄,你们什么时候来的?”
那皇帝却不答他,只慢慢得走到我的面前,说了句:“平身吧。”
“谢皇上。”我艰难的从地上爬起来。打雷吧,下雨吧,劈死我吧,这几跪几站,我的腿都要断了。
“从你说念来听听的时候。”安王将询问的眼光移向右相,右相温文一笑,答到。
此时,皇帝倒没说话,只是盯着我瞧,看得我浑身不自在。哼,要不是你是皇帝,我早就狠狠的瞪了回去!
“皇上,您若没什么吩咐,请容奴婢告退。”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但他并不应我,只是又慢慢的踱到回廊的椅子边,坐了下去。
我抬起眼睑,他脸上的神色我却看不分明,不是吧,怎么回事?难道我刚才的表现太出人意料了?
我又向旁边的右相看了一眼,他脸上是一片温雅神色,唇角稍微上翘,眼神清澈而深远。那清亮的眸子,似在看我,又似向我身后的远方看去。
我的请示皇上并没有允,我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只好保持着刚才请求告退时的姿势,我累啊!
皇上不开口,谁都要跟着保持缄默。一时间,四周一片默然。只有风送来天空中几声空荡荡的啾啾的鸟鸣。
“皇上,皇后还在来仪殿等你呢。”众人之中,右相首先打破了沉默。
“不急。”那皇上像这才发现了我似的,向我一挥手,“退下吧。”
“谢皇上。”我如蒙大赦,行完礼连忙就准备闪。但于走之前,向右相投去感激的一瞥,救我出水深火热的恩公啊!他仍是那幅面容,但唇角,似乎翘得更厉害了。
(1)见《圆圆曲》,吴伟业所作。吴伟业,字骏公,号梅村,故又称吴梅村,明清间著名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