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二十五) ...
-
其实,莫澜最讨厌的、最害怕的就是这第三个计划。
她是知道历史的人,也知道如意最后的下场,她不能接受也不可以接受,自己的丈夫会死在吕雉的一杯毒酒之下,所以她能用的,只有一个计。
“如意,我们选第一个计划好不好?”
“为什么?”
“因为,选其他的,你都会死。”
莫澜终于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和他们说清楚了,她做了小说里每一个穿越女都不能做的事,就是透露历史,她在来时没有接到什么不能透露历史的警告,面对危险,她唯一能做的,就是保全自己最爱的人。
看着他们不可置信的表情,莫澜只是微微张口,她的声音不大,每一句却都砸在三个人的心上。
她在说每一个人的过去。
说的很详细。
所以当她只说到一半的时候,如意已经拉住了她的手,“莫澜,我们明天就走。”
莫澜知道,他不是怕死,他只是在危难关头选择了牺牲最小的利益换取最大的成功,她可以没有荣华富贵,但不可以没有他。
三人是连夜走的,他们什么都没有拿,只是骑着各自的那匹马儿,然后在朦胧的夜色中,离开了赵地。
一路的旅途算不上多么辛苦,他们走的是隐蔽的山路,虽然时不时会有些山鸟野兽之类的东西,却是绝对的安全,所以,一路上他们并没有遇到吕雉派来的杀手。
第五天夜里,他们歇在一个破旧的渔船上,夜深,戚夫人已经睡了的时候,莫澜看到如意眉头紧锁从外面进来,手里攥着一张纸条。
第二日醒来时,身边早已经没有了那个人的身影,只有纸上纤细温柔的字,细细诉着主人绵绵不尽的情意。
而莫澜终于知道,昨天夜里,他手里攥着的那张纸条,其实上面只有四个字,下令屠城。
莫澜忽然间想起在二十一世纪时,身边的朋友总喜欢问男朋友一个问题:“若我和你母亲同时掉到了河里,你会先救谁?”
她最初是觉得无聊的,因为根本没有可比性,这个问题没有考虑到很多问题,譬如两人是不是会游泳,河水的深度,男朋友的可信程度等等,所以她总是对问这个问题的人嗤之以鼻,可是这一次,她却将这个问题摆在了如意面前。
不一样的,是天平的两端,一端是她,另一端,是他手下的忠臣良将和无辜子民。
她以为她可以凭借自己在他心中的地位和对吕雉的揣测兵行险招赢了这一句棋,却在最后收字的关头无意间将自己最大的弱点暴露给敌人。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她输给了他骨子里流着的可以杀人的三纲五常。
她忘了,他是刘如意,刘如意这个名字,背后是赵地一万子民和汉朝一朝的安危。
他可以为她付出一切,却并不代表他认同她的思想。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新新人类,脑子里充满了叛逆的思想,她不会管什么得体不得体,她只会用尽心思保护自己最想要保护的人。
可他不一样,他是刘如意,他自小在礼仪的浸淫下长大,脑袋里有的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纲常伦理,心里怀的是天下子民的安危与否,他的一丝一毫,不仅仅牵动着她,更牵动着大汉朝广袤国土上的每一个人。
莫澜记起,她曾经读过的,张若虚的一首诗,诗中有一句话是她一直以来不喜欢的、现在却不得不信的,诗云:此情本应长相守,你若我心我便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