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陌路故人 ...
-
章一
绍定六年。
宋都临安。
本是繁华无匹,如今却几成死城。
门口设重兵把守,许进不许出。
大瘟疫。
郭靖进城的时候,看到的正是一幅惨景。
昔日街道上鳞栉次比的商铺、摊位全是落了锁,几乎难见人影,死气沉沉。偶尔有兵卒白布覆面,担架抬着尸体,不知往何处运去。亦有兵卒跟随其后,将所过之处一一撒上石灰。
好在客栈倒是照旧开门迎客,不过客人寥寥无几,冷清非常。
“客官您呐,是打尖儿还是住店呢?”店小二迎上来,右脸生着碗大的疮,看着倒是有些可怖。
“住店。不过先来些酒菜。”郭靖打量四周,见满堂空空荡荡只他一名客人,便自寻了桌子坐下,一边忍不住冲那小二脸上的疮口多看了两眼。
“哎呦,对不住,爷!如今这城里酒肉还好说,新鲜菜品可不好得。因着这瘟疫,出城的路都封啦,菜运不进来。咱这儿也就些干粮面饼,伴些卤牛肉,要不您就将就着?”
郭靖点头,那小二便躬下身子擦桌,见郭靖仍盯着他的脸看,不但不恼,反倒继续搭起讪来。
“客官可是刚刚进城?”
“这是自然。”郭靖知道自己看得失礼,忙转过脸去整理包袱,一边答话。
“怪不得客官看我是这幅表情,告诉您,我这算患得极轻的啦。街门口对过那一家五口,两天之前还好好地,今日便统统被军爷们抬去城南焚尸了。”
“那这……究竟是何病症?”
“瞧您问的,要是知道可不就好了?反正几乎是一夜之间,全城染病。大伙去找大夫,城中几十个大夫,倒是有的给开了方子,但一点儿也不见效哪。”
小二正说着,不知想到了哪里,忽然打了一个寒噤,又说道:“患了病的人,全身一点点开始烂,又痛又痒,到好几天之后烂到脑子烂到内脏才会死。生病时,大家害怕那样子,自是不敢上前照料,于是死得更快。”
“怎会如此?那皇帝老儿不是也在临安呢?竟不管?!”
“哟,客官您可小点儿声,这可是临安、皇上脚跟底下呢——说到皇上,这疫情刚出现之时,他便带着妃子美人早早出城避暑去了,臣子也跟着他跑了大半。余下倒有几位有骨气,户部季大人,吏部王大人他们,自动请缨说是要留护一城百姓,只是又如何护得住?这疫病可不是做篇文章砍两刀敌寇就能驱散了的——”
郭靖听后甚是恼怒,又是痛心百姓遭难,一拳砸上桌子,“砰”地巨响,吓得那小二几乎咬到了舌头,不敢吱声。
“当真毫无治愈之法?”
“城内的大夫们是束手无策,可城外的大夫又没人敢进城来。……若是在这样下去,城里边儿的百姓唯有等死了。我倒不担心,反正我生来没爹没娘的,死了就死了,也没什么放不下的。”小二收起之前殷勤神色,有些唏嘘,愣了好半天方又续道:“我说客官您非这时候进城来干啥呢,这进来可就出不去啦。”
是夜。
郭靖推开窗户,整个临安城竟是漆黑一片,不见灯火。
自欧阳克死后,欧阳锋对九阴真经的执念更加疯狂,趁黄药师被诬杀害江南七怪,郭黄二人闹僵之时,将黄蓉捉走。郭靖得知真相后,后悔不已,发了疯似的四处寻找却再得不到黄蓉丝毫消息。几番痛苦犹豫,最后决定索性回去蒙古草原,一方面相助大汗抗金,一方面继续找人。他途径临安城,听闻城中瘟疫,心忧城内百姓安危便立刻进了城。可是如今心中却开始后悔,自己对雌黄之术一窍不通,进来了又能帮得上什么忙?!若是蓉儿在身边,她那么聪明,定会想出拯救全城百姓的法子——
正胡思乱想间,听到外间一阵嘈杂。郭靖推门去看,见小二正举了蜡烛带人上楼,来人一见郭靖,面露欣喜之色,直招呼道:“果然是郭少侠!”面相英挺的青年,却确实是一张生面孔。
王守欣是临安城内一名将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曾在终南山全真教门下学艺数年,手下功夫尚算不错。之前郭靖到临安之时,由丹阳真人马钰引见,彼此倒是有过几面之缘。临安城疫情四起之时,群臣逃跑了大半,留守的只能担负更多责任,于是连小王将军这样只要不领兵打仗就一无是处的闲职人员都立时身兼数任,忙碌非常——这数任之中,包括城门监察。戒严之后,每日进城之人极少,于是郭靖便格外引人注目。小王将军在城楼上远远见到来人,虽只得一眼,便觉得眼熟,夜里一间间客栈寻了来。只是郭靖性子迟钝,又不擅记人,小王将军连讲了好几遍才令他终于想起这么个人来。
两人寒暄一阵,正相对无言,小王将军忽长身而起,双手一叠行了个大礼:“在下前来,是想请郭少侠帮一个大忙,以救全城百姓。”
郭靖却是一怔:“自是义不容辞,不过我不通医道,又要如何帮?”
临安城北一百余里有山名曰天目,茂林修竹,风景秀丽,又因其东、西峰顶各有一池,宛若双眸仰望苍穹,由此得名。天目山为当地名胜,多有文人墨客前往游览,但大多止步于前山,后山山路险陡,四方峭壁,加之草木生得极为繁茂,遮人视线,不时有游者不慎失足崖下,尸身都难以寻回。久而久之,后山几成禁地,人迹罕至,却也因此环境清幽,宁静怡人。
数月之前,传说有樵夫于山上密林中走失,在后山不慎跌落,竟遇上了仙人出手相救,并得了仙药疗伤,结果不仅跌落时弄的一点皮肉伤好得极快,身上的旧疾竟也痊愈的七七八八。
樵夫回去后将此事四处传扬,当地居民闻之,大多当做奇谭怪论而付之一笑,但不少身患杂症之人听后无疑是又点燃了些微希望,因此不时有人潜入山中寻那仙人求医。
不想竟还真有人寻到了。
有几位病患先后从后山归来之时,当地大夫焦头烂额亦诊断不出的难症,竟已治愈。只是那几人其时神思恍惚,丝毫记不起自己踏进后山之后的任何事情,亦不知是否真的遇到了仙人。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山上仙人的故事变得越发玄之又玄,深不可测了。
城中瘟疫之时,有居民自家门口燃香拜祭山上仙人以求平安,小王将军见之忽大受启发。他自是不信鬼神之说,便推测山中是住了高明的医者,自己事务繁忙不得脱身,先后几次遣了下属前去相请,但均在后山密林中迷失,最终无功而返。
郭靖受托的便是此事。彼时他在江湖上已小有名气,小王将军知他武功高强,在外又有些阅历,虽说行事有些愚钝,但也比自己手下一班混饭吃的草包笨蛋强上百倍,便嘱托他查明这山上医仙从何而来,如若真有其人便好言相请,令其下山来医治临安百姓。
郭靖一人一马疾驰到得天目后山,见山势陡峭,便将马弃于路边,展开轻功,几下便没入密林。四周巨树丛生,枝繁叶翠,遮了大半阳光,又有山鸟低鸣,极为清幽。行得数里,郭靖忽觉怪异,他自小在蒙古草原上长大,擅于狩猎,对泥土上脚印爪痕很是熟悉,看眼前泥上痕迹,可不就是自己不久前留下的脚印么!
毕竟曾在江湖上锻炼了些时日,此时郭靖心知自己迷路,倒也不慌张,提气跃上身边一棵大树树顶,向四周瞭望确定方位,这一望不由一愣:这片密林中树木排布,参差不齐又隐然有序,竟然似乎有奇门五行阵法之势。郭靖与黄蓉相处甚久,又曾在桃花岛上逗留,因此纵是本来愚钝,眼光也练得敏锐了些,只是他虽然看出有阵,但对于破阵之法却一窍不通。
看来这林中遍布的阵法便是导致来人屡屡迷路的原因,而居于山中的也必是位高人。郭靖一面思索,一面暗道自己此番太过大意,竟然这样冒失地闯进了阵中。
不知桃花岛的阵法和这林中的阵法是否有相通之处?若是蓉儿在这里,一定难不住。我那时候真是笨,竟然看不出蓉儿是被冤枉,还逼走了她……郭靖在心中埋怨自己,又在树上坐了一刻,终觉不是办法,索性跃下树来,正想再往阵中硬闯,忽听一阵笛声隐约飘来。
那笛声音色柔和,极是悦耳,只是旋律低沉,回旋反复中隐有些哀伤意味。郭靖不通音律,但凝神细听,心中也不禁生了些感伤之情。他身在阵中,不由自主循着笛音走去,竟发现那声音开始不断变换方位,似有指引之意,先是左首飘来,待他朝左走上几步之后,又忽然停顿,转从右首传来。
这吹笛人敌友未明,郭靖性格淳厚倒不疑有他,老老实实顺着笛音而行,忽左忽右行了数百步,只见身周参天巨木逐渐稀疏,再走几步,眼前豁然开朗,见是一方深潭宛若大块绿翡翠般横亘于前。潭边几块巨石之上,有一白衣人悠然而坐,正低头玩弄手中玉笛,看来这便是之前指引阵法的高人了。
郭靖上前,双手抱拳恭恭敬敬行了个礼,道:“多谢公子指点,我才能出得这阵来。”
那白衣人轻声一笑,答道:“不必道谢,这阵本就是为拦截闲杂人等所设,适才在下见你武功高强,不想亦困于其中,便索性引你出阵也是应该。”语毕垂下玉笛抬起头来,一打照面,却叫郭靖愣在当场。
“欧……欧阳……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