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1、毕业奔波 ...

  •   天气真热!李蕾在这个城市中已经流浪了近两个月,自从7月搬离了熟悉的校园,她每天除了窝在极其便宜的城郊结合部的出租屋里,疯狂的翻阅如海的招聘版,就是奔波在去招聘会的路上。去的地方越多,心里的失望就越重。
      辛辛苦苦读完三年高中,又在省城的一个师范大学读完四年本科,家乡是不想回,打死都不会去的。从上初中、高中、大学,每次听宿舍的姐妹们谈论在家和妈妈怎么相处时,李蕾总是沉默的那一个。面上的虚荣让她从来不敢多说,以至于同学都认为她是一个神秘人。记得上初中时听同学小非在卧谈会时说,在家里和妈妈闹矛盾,自己哭了,睡着之后,妈妈偷偷给她擦干眼泪。李蕾心里就想,她妈妈真好!而自己就是哭死,也没人管的。家是她心里的一个洞,一揭开,心就会流血。家中姐妹三人,她和妹妹是计划内生育的孩子,弟弟属于超生。其实还有一个妹妹,据说在外地偷偷生下来以后就送人了。在她的家乡,思想保守的人的观念是:没有儿子那是没法见人的。
      虽然很多同学是姐妹两个,家中的日子过的也很幸福。但是妈妈是特别顽固、爱面子的人,而且因为奶奶打架时的一句骂:“我这个老X生了三个儿子,你这个小X怎么生的全是闺女!”妈妈就赌了气非要生儿子不可了。所以平时日子过的不好、没有儿子、生活辛苦的帐基本上全算在这两个女儿头上了。虽然嘴上天天说疼孩子,但是一有不顺心,毒打、毒骂全劈头盖脸而来,像夏天的暴雨,让你无处躲藏。
      弟弟出生时,家里被罚了一大笔钱。原来还算温饱的日子一下子穷了,爸爸是那种老实巴交的农民,只靠种地养活一家,日子过的很难。妹妹上完初中,就辍学在家,在工厂里打工,干最累的活,拿最少的钱。自己也是因为从小到大考试都在前三名,在高中阶段稳居第一,学校年年减免学杂费,还有贫困生补助,妈妈才让她把学上完。虽然每次都一再唠叨她:别上学了,到工厂干活能挣几百块呢。但是她咬牙坚持下来,因为心里知道,不走出那个阴影,是没有出路的。
      考大学时,她只能报花费较小的师范学校,上了大学,交第一次的学费,妈妈就告诉她:学费是借了很多家才凑齐的。其实她知道,这点钱家里有。以后的四年,家里不会再给她钱了。于是大学四年,每天下午四点到晚上十点,她都会到学校附近的餐馆打工,也算能勉强维持生活。但是这也是把生活标准定在最低:早上一个馒头、一份稀饭,中午一个馒头、一份最便宜的青菜,晚上一个馒头、一份稀饭。如果实在馋了,就一个周吃一次食堂的排骨土豆,但是那个菜从来就是排骨或许有一块,但是土豆是主力军的。从来不买零食,也不跟同学一起吃零食。有玩伴,但是属于一起上课、一起逛街的那种。花季的少女,大家都穿的花枝招展,但是她从来都是从也使的地摊上买廉价的衣服。虽然是千挑万选,找最特别的、最适合自己的颜色和样式,但她从来都不避讳的告诉大家:这个二十或者那个三十。
      这四年,每个假期她都在打工,很怕回那个家。因为偶尔回去,第一天妈妈还满口密语:“我大闺女回来了,在省城上大学呢!”其实这是她向邻居炫耀的话。毕竟那个全国贫困县的偏僻山区,有个在省城上学的闺女那是相当荣耀的。但也许第二天,稍有不顺心就会大骂。
      所以李蕾选择了离家较远的省城上学,而且早在毕业之前就打定注意不回家,等于是逃离那个家。毕业之后同学一半以上都考研了,而自己是负担不了读研的费用的,所以还是选择工作吧。然而想在这个几百万人口的城市扎下来,也难、难、难。拖着疲惫的步子,炙烤在骄阳下,回到出租屋后,发现同屋的同班同学王辉已经回来了。十平米的小屋,除了两张单人床、一个小桌子,别无他物,就是这样,也感觉拥挤、感觉闷热。这是郊区农民自己建的二层小楼,楼上的五个房间分别租给了像李蕾这样的学生。厕所在楼下院子的一角,走廊尽头有个水龙头。虽然简陋,但是租金便宜,他们每人只需分担一百块钱就可以了。
      王辉抬头满含希望的问:“今天怎么样?”结果先听到是一声叹息,然后才是听了多少次的那句话:“一无所获!”王辉接着说:“我买了两份凉皮,给你留了一份,你休息以后吃了吧。”这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姑娘,同学四年,也是李蕾最要好的闺蜜。家也在农村,但与李蕾不同的是,家里两个女孩,姐姐已经出嫁,父母当宝贝一样宠着。只因贪恋大城市的繁华,不愿回到偏远的山区教学,所以坚定的和李蕾一起留下。她与李蕾不一样,李蕾一定要找一个收入高一点的工作,否则没法养活自己。王辉早早找到了一份行政助理的工作,试用期月薪七百。在这个全国同类大城市里收入最低的地方,这不算高,但是王辉自己说:“不怕、不怕,有我老妈”。每次看到她那满足的笑脸,李蕾就心生羡慕。
      “快来看!这里有一份招聘广告!”王辉大呼,李蕾饭也不吃了,凑过去看:山林职业学院招聘。下面其中一条是:语文教师:中文,本科,有教师证。:“去吧,蕾蕾,也许能够成功呢!”再看地址:溶洞路37号。好远,在南部郊区,坐车也要1个小时啊!
      按广告上的电话打了过去,接电话的老师告诉她:8月19号笔试、说课,8月20号面试。“呀,就是明天啊,蕾蕾,你抓紧准备!”匆匆吃完那碗凉皮,李蕾去了附近的网吧。先上网搜索近年高考试题,因为据接电话的老师说,笔试考试题类似于高考题。仔仔细细看完两套高考题,分析了做题思路,然后牢牢记住。又百度了一篇语文说课稿,把格式抄了下来。晚上睡觉前又把这些内容在脑子里又过了一遍,然后不安的等明天的到来。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