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初见 ...
-
(三)
一叶轻舟,随江而下。两岸的猿声,哀怨、凄凉。墨寒摩砂着手中的墨玉,乌亮的墨玉雕工精美,花饰的形状是一只朱雀,就如同桌上那只血红的朱雀一般。朱雀符,可以号令九千护国军——朱雀的兵符。朱雀军,四大护国军之一,当年光帝刘秀为防止奸臣篡汉,特命四位将军秘密训练了四支军队,分别为朱雀、玄武、青龙、白虎,为的是哪一天勤王清侧是不至于手头无兵,先前护国军是骁勇善战的代名词,而如今,随着年代久远,帝王懦弱,奸臣当道,四大护国军,要么归顺奸臣,要么丧失了战斗力,只剩下善于火战的朱雀留了下来。这唯一的一支护国军,不仅没有溃散,反而比以前更加勇猛。如此军队,对曹操而言如同肥肉又如同鱼骨。得之,为其所用,不得,这祸患无穷。墨寒看着那血红的朱雀,良久无言。还真是像传说中的传国玉玺呢,不知是福是祸。
“小姐,前面就是东吴的地界,约半个时辰就可以到吴王的府宅了.”老船家在舱外提醒道。
“又老了。”墨寒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高兴一些。心智峰回路转处,便看见东吴的渡口。墨寒付了银两,登上渡口。
“东吴吕蒙在此等候姑娘多时了,还请姑娘随末将去见主公等人吧。”吕蒙穿着甲胄不便行礼,只是微鞠一躬。
“有劳将军了,墨寒本是‘有罪’之人,怕是来到东吴,平添麻烦。”墨寒自嘲的笑了笑,弄得吕蒙不知怎么回答,只是焦急的挠了挠头,墨寒才幡然想起吕蒙到底不似他人巧舌如簧“罢了,将军不是说要带我去见你家主公吗?”转而一笑。
“怕是姑娘以后要将‘你家’改为‘我家’才对。”吕蒙本想开个玩笑,只是在墨寒笑之前,自己先笑了。墨寒看见他这样扑哧一笑,心情好了些。
东吴不似建安,没有檐牙高啄,钩心斗角。青瓦乌木,倒也显得大气典雅。绕过无尽的走廊,司徒墨寒看见厅前端坐着一个四十多岁,风韵犹存的夫人,面色或严肃,获、或和蔼的大臣,还有那个立于厅正中的,自己未来的主公。
孙权正和鲁肃、张昭等人讨论什么,听见厅外的甲胄声越来越近。
“主公,司徒熙之女,司徒墨寒到了。”吕蒙说道。
“知道了。”孙权应允,转身。
“让她进来吧。”身边的母亲脸上露出温和。一个身着素衣的女孩走上厅前,疏离,就连是周身散发出来的沉水香的气息,也带着疏离的味道。
“司徒墨寒见过吴侯、老夫人和各位大人。”司徒墨寒委身一拜,行礼。声音听不出任何的情绪,只有在抬眼的时候露出的意思悲怆,让孙权想起鲁肃曾告诉他,几日前,司徒将军家被满门抄斩。孙权心头一缩,开始打量起眼前的司徒墨寒。
头发绾成的发髻精巧却又简单,不着珠钗花钿,只有一个朱雀造型的墨玉勒额装饰。眼睛虽大,但微微上翘的眼角使整个人多了几分冷漠和妩媚。小脸,薄唇,极富立体感的鼻子,下巴好似精妙的画家浑然天成的一笔,纤细修长的腰身没有给人弱不禁风之感,反倒像是灵玉幻化成人,可触而不可及。然而她只有十六岁。
十六岁,十六岁自己在哪里?好像在府上读着《春秋》,又好像是在兄长的府上谈论着天下,无论如何,身边总有自己的家人。想到这,孙权的惋惜和敬佩又多了几分。惜的是如此年纪便无父无母,无依无靠,敬的是纵使如此,也便显得不留声色的隐忍。
“起来吧”到底是老夫人先开了口“果然是人如其名,标致得如同玉人一般。孩子你放心,你父亲与文台是至交,你哥哥又与我儿是故友,你若不嫌弃,在江东住下便是。”
“墨寒不敢嫌弃。老夫人不嫌弃墨寒是待罪之人就已是心满意足了。只是墨寒既来到江东,望尽绵薄之力。”低头浅笑,虽是礼节,却也足矣。
“墨寒姑娘说笑了。人说墨寒姑娘乳名鲛娘,定如鲛人一般,洞明世事,未卜先知,师风布雨。”一旁的鲁肃笑道。
“师风布雨倒是不会,不过药石针砭,排兵布阵倒是略知一二。”墨寒解释。
“哦,孩子你还会黄岐之术?子布,我记得前些日子你跟我说还缺个医官,我看这位子就让司徒坐吧。”吴国太说。
“之前老臣与司徒将军私交也算是颇深,司徒将军对墨寒姑娘的医术向来称赞,老臣也正有此意”年纪稍长的张昭站了出来“不过,墨寒姑娘是女儿身,自不可与其他医官同住,不知安排在哪合适?还望主公、老夫人定夺。”
“依孤的意思,就住在葭邬吧。”沉默了很久,孙权说道。吴国太听后心中一怔,意味颇深的看了孙权一眼“司徒姑娘如今身为医官,那里离母亲的住处也近些,来往也有个方便。”孙权知道母亲的意思,说完便看向母亲。吴国太略微沉思点头答应了。
“好,就这么定了。来往也有个方便。丫头,你今后就去服侍司徒姑娘吧。”吴国太对身边一个十一二岁的女孩说道。
“诺。”那个女孩点了点头,好奇又怯生生的看了看。
“谢老夫人,主公厚爱。”墨寒施礼。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葭邬?想到这,孙权的嘴角露出了温柔的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