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回至席上,舞女们已退去,仅一人在台中拨弦。琴声泠泠,煞是美妙。座上的皇上看不清神情,皇后倒是饶有兴致,不时点头。一曲终了,皇上起身鼓掌,众位也都随着站起来鼓掌夸赞。皇后道:“李充容着实好琴艺,然不知较之贤妃又如何?”
皇上道:“充容自然好,可贤妃之琴艺旁人岂可相较?”皇后回道:“陛下所言极是。臣妾多日未听得贤妃的琴音,不知今日能否有幸随陛下一同赏之?”
我猛然记起,明王的生母正是这位贤妃。只听一个略带病态的声音传来:“臣妾卧病日久,恐不胜力,反而扰了陛下的雅兴。”我向传来声音的地方看去,只见一个盛装的女子端坐于一几后,面上是微微的笑着的。眉间的金花钿迎着光,稍不留神便晃了眼。
皇上听得,道:“也见你还未好,便算了,日后再赏也不迟。”皇后微微叹了气:“可惜这么好的日子,没有好的琴来助兴,可惜可惜。贤妃虽未大好,一曲琴也无妨吧。”
明王站起身,略施一礼,道:“儿臣不才,愿代贤妃娘娘演一曲。”皇上略转头向贤妃笑了笑:“着实是朕的好儿子。”贤妃向皇上也莞尔:“都是陛下和皇后娘娘平日里的教导。”
明王立于中间,待琴摆好,躬身坐下,向座上略一抱拳,便把手轻轻落下,第一个音便不知怎的让我有惊鸿之感,瞬间便怔在那里。一会儿回过神来,自觉好笑。不过确然是好琴艺。细听听,越发觉得耳熟,确然是在什么地方听过的,但记不起了。
一曲终了,皇上抚掌而笑,众人也附和说是好琴艺。皇后笑道:“这曲子自是极好的,想来明王未有妻室,这曲子想必也是明王的心思吧。”我问在旁的酿雪:“你可知这是什么曲子?”酿雪回道:“奴婢哪里知晓。”
我回过头,看见明王向我这个方向遥遥举杯,旁边的宁端思见了,忙也举杯示意。我只略略抬手,将酒盅在几沿略碰了碰,并未举起。明王一饮而尽,因隔得远,也不知是看向了谁。心下想,或许明日宁府就忙着准备长女的出嫁。
而我,我或许被指给……我也不晓得。皇后是我的姨母,她的心思,谁又知道呢。皇后膝下唯有一女,但关采女和郑宝林的儿子是自幼养在她身边的。关采女又去得早,所以皇上的第五子也便是皇后的亲生子一般。前几日娘亲曾透的意思,像是要把我作第五子蜀王的王妃。蜀王我倒是见过,一看便知是皇家的人。
我收了心绪,心下却也不免有凄凉之感。婚事在我们这种家里,向来由不得自己,我又哪里知晓话本传奇里那种小姐和书生的佳话到底是什么滋味。曾经读文君的“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司马相如又确是她的一心人吗?
没有一心人,有什么要紧。自己在世上,有许多许多美的景,有许多许多要经的事。自己一人经了,也不枉一生。又或许我不曾动情,又或许不曾陷入,至今依然不觉情有何动人处。一人领略,一生终了,也算圆满。
歌姬缓缓展颜,把第一个音凝在嘴边。极悠扬的曲儿,倒是极美的人儿,却少了什么,我也说不清。我瞥见酿雪在旁轻声地唱,笑道:“酿雪怎么也不去和那个歌姬比试一番,在这儿唱能如何?”酿雪红了脸:“姑娘饶过奴婢吧,不过唱来玩的。”我便便笑笑,不再言语。
我只听得不几句词,依稀是什么“春光不要人传语”,听来听去,也不过是吉庆的、赞美明君的曲子。也没了舞,只是干巴巴地听,倒没听戏好。
说起来,小的时候也不爱听戏,可随着大人听得多了,也渐渐觉得有趣儿,便也喜欢听上了那几折热闹的戏。但终究还是安静的戏好,戏文也讲究。
宴过不多久便散了。皇后身边的小绿儿悄悄地跑来,道:“皇后娘娘叫姑娘去后殿呢。”我点点头:“我即刻便去。”赏了酿雪几颗珠子,又与宁端思及众位王侯家的姑娘寒暄了几句,便随了小绿儿去后殿。
到仁安宫后殿,众妃嫔都还未散,围着皇后说着闲话。我忙向各位妃嫔行礼,皇后叫人搀起来,赐了座儿。
一会儿一个太监先进来,跪下告诉:“蜀王求见皇后娘娘。”皇后一点头,道:“也不早了,姐妹们也早早安歇吧。”各位妃嫔便都退去。一时环佩铿锵,裙裾摇摆,不多时便退去了。我也要回避,皇后道:“不碍事,一家人。”
宫女一挑珠帘,蜀王便进了殿。皇后笑道:“好孩子,今儿有没有觉得哪家的姑娘好?你现下只有一妾侍,该是纳王妃的时候了。”蜀王道:“也没看见谁,隔得远。只识得不几个人。除了表妹,便都不怎么识得。”
我自觉好笑,他也称我表妹,看来着实不觉生疏。
皇后执扇随意扇了几下,道:“这天越发热了,事情都要趁早了罢。你先回去罢,你的婚事,本宫自有商量。”蜀王便回了“是”就退下了。我看着他的背影,想了一会子,便没觉着皇后叫我。
我回过头,看见皇后的笑颜。皇后道:“怎么就……蜀王这几年不得不让人另眼相待了。关采女当初倒是聪明,把孩子托到这里来。蓦回,你随本宫回长信宫,有许多体己话,本宫要你带给你娘。”
我应了,皇后硬携了我的手一起上了凤车,我推辞不过,只好从命。皇后一到车上,坐了上首,我只得在一旁歪着。皇后轻轻地道:“蓦回,你说我今年有多大?”我道:“皇后娘娘气色好得让人羡慕,我竟看不出。”
皇后不语。沉默了一会儿,道:“自家人,你私下何须称我娘娘。”我道:“姨母,蓦回只觉在皇宫里不敢放肆。”她道:“无妨。我上一次回季府还是去年千秋节之前,坐在最上首,连你娘都无法看真切。想想千秋节也快到了。满打满算,我不过二十五,进宫却也十年了。”
我不晓得这话该如何接,便不语。皇后又突然笑了:“你娘现在常常得以入宫来,那也不过是一月两次。长信宫那么大,我有时留得她住一晚,她又何尝觉得自在。”
见我还是不说话,她便道:“许是蓦回性子安静,比不得我,未进宫时,是季家有名的话唠。”我忙道:“哪里。蓦回只是觉得姨母说这许多伤感的话,不知如何劝。”她拍拍我的手,再不言语。
一会儿车外的小绿儿道:“娘娘,姑娘,请下来罢。”皇后先扶了小绿儿的手下去了。然后小绿儿扶了皇后站定,便又来扶我。我道:“有劳了。”小绿儿道:“哪里,应该的,姑娘。”我刚站定,染池就递来了帕子,我便接过拿在手里。
皇后先入了长信宫。我随后进去了,只见早晨见的珠帘已被撤了,换成清一色的藕荷色纱帐。小绿儿道:“姑娘稍等,娘娘去更衣。”我便到椅子上坐了,染池就在一旁立着。我抚着椅上镶的玉,顿觉清爽。皇后身边的碧叶端来茶盏。我冲她一笑:“早晨来的时候不见你,你可还好?”碧叶道:“姑娘不必挂念,奴婢早上没在皇后娘娘身边当差,许是去了别处。”
正说话的当儿,皇后更衣回来,扶着小绿儿的手,身上换了桃红色百蝶纱衣,去了宫绦,只余一块金镶玉的凤佩。头上也只余了九凤钗和一些攒珠花。
她坐于榻上,半倚着,笑道:“没有别人,也不讲究许多了。这好半天也怪累人的。”我道:“姨母爱护蓦回,蓦回知晓。”小绿儿拿宫扇缓缓地替她扇着,她看了小绿儿一眼,转而向我道:“天还不晚,我们说一会子话,一会再打发小绿儿把偏殿收拾了,让你住下。”我谢道:“多谢姨母。”
皇后问了我一会儿家中的事,便见一个小太监过来打千请安,道:“皇后娘娘长乐未央。请姜姑娘安。”皇后娘娘道:“起来。你这时候怎么过来了?”那太监仍是弯着身子,道:“娘娘,陛下今日去了淑景宫。”皇后点点头道:“淑妃那里也冷了许久。”
那小太监道:“淑景宫合宫上下都喜疯了。”皇后很轻地笑道:“嗯,你先退下吧。”待那小太监退下,皇后转向我道:“宫里便是如此,好孩子,你不会懂的。”我还是未接话。
又闲闲地说了一会儿皇后小时候季家的模样,就听见外面的侍女高声道:“贤妃娘娘求见。”皇后道:“小绿儿,你去迎进来。”说罢皇后便端坐于榻上,拿起了小绿儿刚放下的青玉团扇。
贤妃挪步进来,笑道:“皇后娘娘长乐未央。或许我来的不巧呢,姜姑娘在这儿呢。”皇后也一同笑道:“碧叶快搀起来。没什么,本宫和蓦回说说话,也好久没见着她娘,着实想念。”
贤妃此时看见我行礼,道:“起来罢,好姑娘,近前些让本宫看看。”我只得上前到贤妃座前,贤妃拉了我的手,又细细地看了我。我只能看着她发上的步摇随着她荡开去。贤妃不一时便笑道:“确是好姑娘。”皇后道:“你别太夸她,这么大的孩子都经不得夸。”
我只得低了头,显出谦卑的模样。贤妃看了好一会儿,伸手把手上的镯子褪了,道:“本宫头次见这孩子,喜欢得紧,这镯子你收好,虽不是贵重的东西,但本宫一时也没什么赏你的,回来得了好东西再赏罢。”
我忙跪下谢恩:“娘娘如此贴身之物,蓦回不敢收。”皇后笑道:“赏你了你就收着。贤妃难得赏东西。”
我只得收了,让染池先替我收在一旁,又回了贤妃“多大了”诸如此类的话,又听了一回皇后与贤妃说笑。
不一会贤妃告辞了,皇后便又歪在引枕上,笑道:“你看看,她今儿也不知是怎么了,来了我这里,一下子还赏了你东西。她这个人,最是不喜来走动的。有时一病,就打发人来,连安都免了请了。”我回道:“或许是……哎,我也不知道。”
皇后道:“你怎么会知道?连我也不晓得。我也乏了,应对她这么一会子。碧叶,你领蓦回歇了吧,记得多叫几个人伺候着。”我行了礼,便随着碧叶退出殿内。
碧叶领我到厢房内。我打眼一看,正中挂着一幅秋景,我也不大晓得是谁的墨宝,倒是大几上的琉璃瓶看着光彩。碧叶引我到内室,道:“姑娘暂且将就住下罢。原是姜夫人每来都住这里。姑娘别拘束了,有什么吩咐外面的奴婢们就是了。姑娘的丫头就随着姑娘吧。”我再次告了扰,便歇下。一夜无事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