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大唐女史(电视剧剧本) ...


  •   第一集
      旁白:
      我们女人,最不该过问的就是国事。这是这个时代所提炼出来的真理,谁不遵守它就该谁倒霉,逃都逃不掉 ——可我也知道,并不是每个女人都那么守规矩的,比方说吕后窦太后,云云。可是我敢说她们没有一个过得舒坦!女人始终和男人是不能等同的,在很多男人可以一气呵成的事情上女人往往会变得优柔寡断,犹犹豫豫,最明显的表现是在战争上:女人总是希望力保和平的。这就是女人;而男人们则相反,他们会对敌人报以一声冷笑,然后枕戈待旦随时出发。这才是男人!
      可是事情到了唐代,就不是我想的那么简单了!在《唐史》上,我们可以频繁的扫描到女政治家的名字,可以时不时地看到那个时代的女人在政治的舞台上扮演着和男人一样的角色——这在我看来,简直就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奇迹,一个难以重演的传奇剧目。
      ——而这一传奇的缔造者,是一个美貌与智慧并存的传奇女性:女皇武则天。而也许是看到了她的成功,自她以后,竟有四位同样独特的女性义无返顾地走上了这条仅有一串脚印,尚未坚实的道路。毋庸置疑,她们的勇气是可嘉的,她们的探索进取精神也是值得称颂的……可是慢着!还是让我们瞧瞧她们所失去的东西吧:爱情,亲情,友谊,乃至自由,生命 ……所有我们认为人生最重要的东西在她们那里全都变成了零!灿烂的牡丹花最终香消玉陨,死于非命,这是她们的追求吗?定然不是!……可是,那样又如何呢?结局,终究不会因为我们的怜悯之心而更改……

      五月的长安城春光无限,就在这样一个灿烂的日子里,发生了一件对皇后武氏来说,不太明媚的事情。
      开耀元年五月,贞观殿
      吐蕃使殷勤地鞠了一躬,对殿阶之上的“二圣”道:尊敬的大唐皇帝陛下,皇后娘娘,我奉吐蕃赞普的命令出使大唐,向伟大的大唐皇帝及皇后致以最真挚的问候。同时带来了吐蕃特有的物资,希望大唐皇帝能够喜欢,能与我们吐蕃万世结好!
      武氏从婢女手中接过礼单,粗粗看了一眼笑道:你们吐蕃可真是大方!——记得当年迎娶文成公主所贡之物也不过如此啊!……说吧,你们“尊敬的吐蕃赞普”又有什么突发奇想了?
      在她的言语里,这位并不呆傻的吐蕃使读到了“轻蔑”二字,不过他依旧保持着他的风度:我们敬爱的吐蕃赞普热切地期望大唐的国君能够让您尊贵的太平公主成为吐蕃的王妃,与我们高贵的吐蕃王共享尊容!
      坐在龙椅之上的李治开始有些动摇了,吐蕃使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他逐渐露出了他的那排洁白的牙齿。
      不过武氏可就忍无可忍了,她纂紧了拳头,咬牙切齿地离开了大殿,把一脸得意的吐蕃使和一脸无辜的李治丢在了那里。
      ——这年,太平公主十四岁。

      武氏坐在寝宫的梳镜台边发呆,回想着她那宝贝女儿的一颦一笑,她越发觉得心疼了!仿佛是被刺了一刀似的!望望站在一边的侍女,她皱起了眉来:婉儿哪去了?把她叫到这儿来!我有话跟她说。
      一个十三岁上下的侍女下去了。
      一柱香的工夫,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已然站到了武氏的眼前,她必恭必敬道:皇后娘娘可有什么吩咐?
      武氏朝其余侍女使了个眼色,她们便规矩地行了礼,鱼贯而出。
      等最后一个侍女把门关上的时候,武氏勉强笑笑:坐那边去吧。
      武氏的这句话,把少女弄得惊慌失措了:皇后娘娘……母亲教过的……奴婢不能在主子们跟前放肆……
      武氏一听这番话,竟哈哈笑了两声:婉儿呀婉儿!你当真那样听你母亲的话么?连我的面子也不给?
      少女被着突如其来的一番话吓了一跳,可又着实不愿违背母亲的意思:奴婢……
      哪知武氏又突然唉声叹气:也罢!我今日是有求于你,你就依了我,破例一回吧!少女少女听完这席话,真是有点儿受宠若惊了——可不是!堂堂一国之母,今天居然有求于她!这是多么大的荣光!:奴婢……奴婢遵旨。
      旁白:
      现在,婉儿终于坐在了她朝思暮想的皇后的身旁——她觉得这一切都是那样天衣无缝,那样完美无缺!斯时斯刻,这偌大的宫殿之中,竟只有她和高贵的皇后!这个充满青春激情的豆蔻少女似乎看到了属于她的春天正在复苏,而她那满园的牡丹花,正需要这位足以呼风唤雨的女人悉心呵护……

      武氏拉着她的手,笑言:我早就听说上官家的女儿善解人意,才思敏捷,那日有意让你小试牛刀,果真不假。如今我与皇上遇见一件难事,不知凭婉儿姑娘的才智能否破解?
      婉儿听罢,心中已略猜到几分:不知皇后娘娘所指,可为太平公主下嫁吐蕃之事?
      武氏诧异道:姑娘怎么知道?莫非……
      婉儿起身答话:方才是婉儿妄论国事,向娘娘请罪。只因为我见吐蕃使臣面露惬色,所以想当然以为是吐蕃前来求亲……请娘娘赐罚!
      她这番言语说得滴水不漏,武氏直在心里赞婉儿的厉害,嘴上还说:就是此事了!姑娘定已胸有成竹?
      婉儿掩住脸上的喜色,正言:吐蕃望与我大唐永世结好,乃是陛下之幸 ,亦为子民之幸。但娘娘爱女心切,却也是人之常情,公主出身高贵,非平民女子可比,万不可受吐蕃高寒,倒不如与之“太平观 ”,借以堵使节之口,让其无计可施,再给予双倍牛羊马匹相送?……此乃奴婢谬论,不足与高士共语,让娘娘见笑了。
      武氏听罢那些个文诌诌的句子,早已佩服得不行,略作忖度之后发现此法大有成功的希望,更是喜颜于色了,连道几声“好”字,还说:我的太平可真得感谢你!小小年纪,竟有这般才情!大有你爷爷的遗风嘛!
      婉儿一听皇后说起上官仪来,不禁心生疑虑:皇后娘娘,您……您知道我祖父是怎么死的吗?
      武氏的脸上刚刚有些红晕,听到这句话从她口中蹦出,大喝道:放肆!——

      第二集
      婉儿刚有些得意之色露在脸上,却又听到皇后一声厉呵,吓得脸色惨白,下跪:皇后娘娘……奴婢……奴婢错了!请娘娘治罪!
      武氏立刻显出她的威仪与无情,转身喝道:婉儿!先你不知道我这里的规矩也就罢了,不过下次可没这么好的运气!小心我要你的命!
      婉儿半是惊恐半是疑惑地伏下身去:奴婢……奴婢谨遵娘娘教诲,谢皇后娘娘不杀之恩!
      武氏面无表情道:唔……知道就好。你现在做什么活?
      婉儿已有了刚才的前车之鉴,答话更加谨慎了:回……回娘娘话,奴婢在掖廷做活。
      武氏坐下去,喝口茶道:从即日起,你免去奴婢身份,掌管后宫诰命事宜,加封五品女官。
      婉儿喜出望外:谢娘娘隆恩!

      婉儿走后,大明宫。
      太平公主穿一身武官衣裳跑进屋内,又扑到武氏怀里:母亲!母亲!
      武氏正看着书,忽见女儿扑进自己怀内,不住搂着她流泪 :太平!我的太平呐!母亲不能没有你啊!……
      太平被母亲吓住了,起身去擦母亲眼角的泪:母亲!怎么哭了?
      武氏拉下女儿的手,微笑着:母亲没什么,一天没见你,怪想你的!
      太平这才放了心,起来让武氏欣赏她的武装:母亲,好看吗?
      武氏才注意了太平这身打扮,失声笑道:哎哟!好一个大将军!
      这时李治正进屋来,闻声笑言:你们笑什么呢?
      太平见是父皇进来,忙跑过去:父皇!我好看吗?
      李治看看她的装束,又冲武氏笑笑,说:你母亲说没说好看啊?
      太平自豪说:母亲说。我是个大将军呢!将来,我还要率军打仗呢!
      李治有了兴趣:哦,你要打谁呢?
      太平脱口而出:吐蕃!
      李治和武氏都是一惊,李治惊讶道:为什么?!
      太平嘟起嘴巴:谁让那些野蛮人要娶我做王妃的?!
      武氏先是一愣,又笑起来,过去搂着她:放心!母亲不用叫你父皇出兵,都能让你在母亲身边呆得好好的!
      李治惊异道:媚娘!你……
      武氏宽慰他道:皇上放心,我已经想到了万全之策,绝对万无一失。
      李治这才松了口气。太平又说:母亲,父皇,太平给你们跳个舞吧!
      李治武氏齐道:好呀!
      [太平跳了段壮士舞]
      跳完,,李治笑道:说实在的,你将来又做不了武官,弄这一身衣服做什么?
      太平过去坐到李治膝上:把它赐给以后的驸马爷可以吗?只要不是那个吐蕃人,把它给谁都行!
      李治拍拍她的头道:好啊!不过媚娘,这个事情可要好好办,别让我的太平受委屈了!
      武氏在一边答话:那是自然!皇上,薛曜的三公子薛绍如何呀?
      李治想想说:薛曜?薛曜是——
      武氏接话:他是城阳公主的驸马啊!咱们太平嫁给他家公子,真是门当户对呢!
      李治心下虽有了主意,却又不愿明着说,只搂着太平问:你看呢?
      太平不高兴道:父皇!——我才不呢!要选的话,我得亲自来!
      [武氏听罢,不由在旁边点头]

      公主寝宫,奶妈绣姑在太平耳根上咬了几句话,太平听了,气得跳起来:我不当道姑!什么太平观啊?告诉我,到底是哪个蠢货出的主意!
      绣姑是个老实的妈子,最怕主子动怒,怯生生道:公主……公主息怒!这是上官姑娘给娘娘的主意,皇后也只是让我探探您的口风罢了!……
      太平还在气头上,直闹着:把那个上官姑娘叫来!本公主倒要挖出她的心来瞧瞧,看她安的什么“好心”!亏得母亲还那样疼她!
      绣姑这会儿急得满头汗,直拉着太平的裙子道:使不得的!人家对皇后可是一片忠心,况且皇后那样宠着您,也是大伙儿心知肚明的,上官姑娘又怎会存心害您?!
      太平到底还是和绣姑亲近,也就不再追究了。武氏只看见女儿那样反对,也不再坚持,只得另觅良策。
      大明宫,李治武氏紧急召见薛曜
      薛曜恭恭敬敬地请安:臣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李治:亲家请起!
      薛曜被这很突然的称呼吓了一跳:皇上!…… 罪臣担不起啊!
      李治笑言:马上就担得起了!——来呀,宣旨!
      [一太监拿着圣旨上]
      太监: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薛曜之子薛绍,人品贵重,温闻儒雅,深得朕心,遂将爱女太平下嫁薛公子,七月七准时完婚,不得有误,钦此!”
      薛曜吃惊道:皇上!……这也太急了点啊?公主以千金之躯嫁到我们府上,我们也得好生准备些时日吧!请皇上三思!
      武氏毕竟嫁女心切,吼道:这是皇上的圣旨!容不得你在这里造次!我们可是给足了你们薛家荣华富贵,你们倒好啊!
      这一吼,薛曜只得连连点头:是是是!臣定当好生恭候太平公主大驾,决不有负圣托!
      [武氏脸上逐渐露出得意之色,目送这位准亲家走远]
      武氏心说:这下生米煮成熟饭,料他个吐蕃蛮人也不敢再打我的太平什么主意了……
      第三集
      次日,贞观殿
      吐蕃使:皇帝陛下,公主的婚事……
      李治听了,笑道:这个嘛!……正要跟你说呢!我的太平就要下嫁薛老大人的公子薛绍了!到时还请你代表你们吐蕃观礼哦!
      吐蕃使的脸色渐渐难看起来,但为了保持一个使节的尊严,他只是微微一笑:是……是吗?那么……恭喜陛下了。
      李治微微抬头:啊!谢谢。就凭你这份真心,我们大唐可得好好地谢谢你们了!来呀!
      [一太监上]:吾皇有诏曰,吐蕃对我朝之诚心,日月可鉴,朕心甚慰。赏吐蕃粮食万石,丝绸万匹,牛羊等六畜共数千头,以表谢意,钦此!
      吐蕃使虽心有不甘,但却无法发作,只得鞠躬道:多谢大唐圣主!
      至此,吐蕃求亲之事圆满解决。
      大明宫
      太平小跑进屋气冲冲道:母亲!绣姑说要嫁给姓薛的,是不是?!
      武氏先是一惊后又搂着太平安慰了一番:薛家的公子风度翩翩,气宇轩昂的,最适合咱们小公主了呢!
      太平站起来:那……他跟贤哥哥一样帅吗?他要是连贤哥哥都不能比,就不配做我夫君!
      武氏这会儿放心了许多,以薛绍的英俊外貌,夺得太平的芳心绝对没有问题——现在,她就只策划着他俩见面的问题了。
      薛府书房
      薛曜:绍儿,爹……爹给你应了一门亲事。
      薛绍惊了一会儿,焦急道:父亲!究竟是谁家小姐?是慧儿吗?
      薛曜厉声:绍儿!往后不许在公主面前提起仙慧的名字!!
      薛绍眯起眼睛,颤声道:公……公主?您……你要把公主嫁给我吗?
      薛曜低头叹气:唉,傻孩子!你糊涂呀!爹有那个胆吗?这是皇上的隆恩啊!
      薛绍整个人瘫在地上,哭丧着脸:父亲,是哪位金枝玉叶?
      薛曜轻声吐出了四个字:太,平,公,主。
      薛绍垂胸顿足道:天呀!……为什么,为什么是她?!
      薛曜看见他,又仿佛看到了几十年前的自己,泪很快地下来了……然后,他叹着气,一步一步地走出书房……
      旁白:我很想知道,即将成为大唐新任驸马的薛绍究竟是如何想象这个即将成为自己妻子的公主——在他的心里的她,是美妙绝伦,是绝世无双,或是骄横跋扈,奇丑无比……然而关于这些描述,我们很难在唐朝的史料上找到只言片语。我只能凭着摸索,去看,去想……不!在他的脸上,已经赫然写着痛苦二字……

      武氏寝宫。
      武氏来回地踱步,显出从未有过的焦虑与不安:传薛曜!
      [薛曜上前]
      武氏抬头望望薛曜的脸,冷道:亲家公,你可知道我为何要传你?
      薛曜听出武氏的口气,吓道:臣……臣……不知……
      武氏敲了敲桌上的折子道:我派人查过了,你的长子和次子娶的都是平民女子,怎么配和我的太平做妯娌!我命令你赶快把这两个人赶出家门,不然有你好看!
      薛曜哆嗦着:臣……臣,遵旨……
      武氏目送着自己的亲家公,轻轻地舒了一口气。

      薛府,薛曜书房内
      薛曜:你们两个……看着办吧!
      薛家长子:父亲!我与绣婷青梅竹马,而且她都给我生儿子了……就这么休了她,我不同意!
      薛家次子附声道:我也不同意!公主怎么了?公主再高贵那也是您的儿媳妇!凭什么为了一个公主就扰乱我们的生活呀!再说,我母亲那也是公主……
      薛曜忽然气得脸色铁青:行了!你母亲能跟太平公主比吗?太平公主是当今皇后的掌上明珠!她打一个喷嚏,整个大唐都会地动山摇!
      薛家次子仍是心有不甘:可是……
      薛曜叹气道:不要再说了……老夫……也无能为力……
      薛家二子悻悻退下。

      武氏寝宫。
      武氏:裴爱卿,深夜前来,有何见教?
      裴炎抬眼看了看武氏,又低头道:臣以为,薛家二子休妻之事,是不是可以从长计议?……
      武氏最不喜欢人家反对她,脸上露出难看的神色:哦?裴爱卿有何高见啊?
      裴炎:臣亲自查阅各大臣履历,证实薛家次子的夫人萧氏是开国功臣萧禹的侄孙,若执意休她,恐怕会引众大臣猜忌,还望娘娘三思!
      武氏脸上的不满逐渐消失,笑道:裴卿说的是!这件事情就到此为止,以后不再提及就是了。
      七月七,太平公主下嫁光禄卿薛曜之子薛绍。

      第四集
      太平公主宫室内,上下人等都喜气洋洋的,李显的王妃韦氏也赶来观礼。
      韦氏:公主真是越来越标致了!驸马爷肯定会乐得合不上嘴呢……
      太平听到韦氏这样的称赞之辞,似乎表现得异常冷淡,脸上满是不屑:他敢不乐!我堂堂公主下嫁薛家,是他们八辈子修来的福!
      韦氏自然知道这是个惹不得的角色,立刻假笑着附和:那是!公主是金枝玉叶,他薛绍算个什么东西呀……
      [旁边立着的奴仆们心里早已经笑得不行,却又不敢露在脸上,只有拼命咬着嘴唇,掩饰自己。]
      太平见自己已经打扮妥帖,便叫侍女搀扶着起身,脸色依旧冷冰冰的:外面的轿子准备好了吗?
      韦氏走到跟前,笑盈盈道:早就备好啦,在外边候着呢!
      太平转身问韦氏:薛绍会来接我,是吗?
      韦氏:那是自然啦,这中间还有不少程序呢!
      太平听罢,明显有些不满了:我不嫁了!这么麻烦……还不如去太平观当道姑呢!
      韦氏听了又是一笑:公主胡说!道姑是你当的吗?成亲是我们女人最重要的事情了……]
      太平打断韦氏:你当初嫁给显哥哥的时候开心吗?
      旁白:
      韦氏愣住了——太平公主的问题掘开了她心灵最深处的痛!这么多年来,韦氏在旁人眼里始终是幸福的象征,她的夫君李显,是当今圣上宠爱的皇子,她自然名声显赫……但这一切就能满足她了?不!她从来就没有幸福过,这一切距离她的目标都太遥远了,她的梦想,是那样的神圣不可侵犯,但又是那般地遥不可及……
      韦氏试着抚平自己狂躁不安的心,装做一副若无其事的模样:我?我当然幸福了……显对我可好了……
      太平叹气道:唉,不知道薛绍能不能那样对我……
      [远处渐渐传来唢呐的声音,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夜,新太平公主府。
      [此时已是深夜,红烛已经燃烧过半,新娘的盖头还没有被揭开,她显然已有些厌烦,不停地扭动着身体。年轻的驸马坐在红烛边喝闷酒,脸上渐渐泛起红晕。]
      太平终于忍受不了长时间的寂寞与黑暗,自己扯下了红盖头:薛公子好大的胆子!竟敢怠慢本公主?!你就不怕明天我到父皇母后那里告你一状吗?
      [薛绍这才转过头去,借着烛光看清了妻子——那是一个心高气傲的女人,眉宇间透着霸气,看上去竟然成为一种很奇特的美,印在这月光中,印在他眼睛里。]
      薛绍笑着站起来,拉着公主的手:您认为我会怕吗?我的公主殿下?
      [依太平的脾气,她是绝对不能容忍任何一个人对她出言不逊的,但今天她却无法不容忍了,这样的手握着她,这样的眼神看着她……她感觉自己已经融化了,于是她瘫在了驸马的怀里。]
      她只说:总有一天,我会让你怕我的……
      薛绍挽着公主的腰,把脸贴在她的唇上柔声道:那么……我拭目以待……
      [红烛终于燃尽了,柔风吹散了最后一缕青烟。帷幔被徐徐拉下,牛郎与织女又在天河重聚了……]

      次日,大明宫
      [太平公主与新任驸马薛绍按例进宫谢恩。]
      太平公主,薛绍低头下跪:儿臣恭祝父皇母后安康如意!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治微笑道:你们都平身吧!太平,到父皇身边来!
      太平公主:是。(并走到李治身边坐下)
      李治爱抚地看着女儿:在薛家可住得习惯?薛夫人他们待你如何?
      太平公主:回父皇的话,薛家人待太平如亲生,对太平百般呵护。
      李治抬头看看薛绍:是这样吗?
      薛绍显得很拘谨:回陛下,公主所言不假。
      李治搂着太平,爱怜道:今后若有委屈,只管告诉朕,朕替你做主!
      太平公主只得意地望望驸马,朗声笑:儿臣谢父皇!

      大明宫花园,薛绍一脸苦相,跟随公主赏花。
      太平摘了几朵新出的鲜花,转头询问薛绍:这几朵怎么样?
      薛绍阴着脸冷道:都好。
      太平公主看出了薛绍脸上的愠怒之色,吃了一惊:你怎么了?那样不高兴!
      薛绍依旧面色如铁:薛绍不敢!
      太平一听,也没了兴致,无聊道:既然驸马这样没有心思,那就回去罢!
      薛绍始终低着头:薛绍遵旨!
      太平转过头,盯了薛绍半晌,不解:你今天怎么了?……
      [薛绍仍旧一言不发。]
      第五集
      夜,太平公主府
      太平公主冲着驸马大发雷霆:你算什么东西?!竟敢怠慢我?
      薛绍沉着脸,跪在了公主面前:卑臣不敢。
      太平公主冷笑:你真的那样胆小吗?说!慧儿是谁?
      薛绍(一惊):这……臣……
      太平公主:这什么这!府里的老奴才多嘴得好啊!那个长舌的管家婆一口一个慧姑娘的,怎么回事?!(咆哮)你不解释清楚,叫你好看!……
      [说到此处,太平突然一阵晕眩,昏倒在地。]
      众仆人上:公主!……(薛绍仆伏于地,惊慌不已)快!快请郎中啊……(一管家下)
      武氏寝宫。
      一嬷嬷入,嚷嚷:娘娘!娘娘、不好了……
      [武氏的丫鬟正给主子倒茶,听得声响,惊地一哆嗦,碰摔了茶壶,泼了武氏一裙的水。]
      武氏因而大怒,边叫旁边的奴才过来收拾,一边指着那个哭哭啼啼的宫女骂道:有你这样伺候的吗?贱人!蠢货!……(喘着粗气)下去,领二十廷杖!……
      [宫女喊着“饶命”,被太监拖出门去。]
      其余奴仆收拾完毕,武氏方才镇定,不紧不慢道:嬷嬷,究竟有什么不好?是不是薛公子欺负公主了?
      [嬷嬷笑着摇摇头,走上前,对武氏咬了几句耳朵。]
      武氏听罢,脸上逐渐露了几分笑意:果然如此?
      嬷嬷回话:宫中的太医亲自验的脉,应当万无一失。
      武氏点头道:这就好,回去吩咐薛府的人,从即日起,日夜派嬷嬷们好好侍奉,切不可怠慢丝毫,否则必将严办!
      嬷嬷叩首:老奴领旨。

      太平公主府,公主卧房内
      [薛绍耷拉着脑袋,跪在太平公主床前,白色的帐帘被放了下来。]
      太平半卧榻上,愠怒道:薛公子!薛公子!!你可知自己该当何罪?!
      薛绍微抬起头,恭敬回道:公主着实冤枉臣下了,臣,无罪。
      太平的声音里又添了几分不满:无罪?!简直荒唐!你不但有罪,还是两条大罪!
      薛绍莞尔:哦?臣愿闻其详。
      太平:身为大唐驸马,不思为公主尽孝,为皇帝尽忠,反而与平民女子不清不白,这是玷污皇族的大罪;身为我的夫君,让我替你生儿育女,却对我不冷不热、若即若离,这更是你的罪过……(渐渐落下泪来)我……我要休了你!我宁愿跟太宗皇帝的高阳公主一样与和尚同床共枕,也不为你这样一个虚情假意的伪君子延续香烟……(痛哭流涕状)
      薛绍(发疯似的吼):够了!!(哭声戛然而止)我薛绍的福薄得很,公主若要另觅郎君,只管休我!那慧儿敢为我殉情而死,我又有什么放不下的?!大不了让大唐再出一个房遗爱!……(摔门而去)
      (太平被吓得痴了,半晌才掀了帐子号啕):快去追啊!追回来……

      [公主府花园,薛绍在小径上狂奔,泪水模糊了视线,画面切入回忆]
      半月前,薛曜书房内。
      薛曜脸色阴沉,坐在桌边,低声:绍儿,林府的人来报说……慧姑娘……自尽了……
      薛绍大惊失色:自尽?!慧儿她……
      薛曜:林公说,慧姑娘在遗书里提到你,要与你来生再会,怕是你与公主的婚事刺激了她啊……
      薛绍顿足道:慧儿!我、我该死啊!(自打两耳光)我糊涂,我混蛋!

      [回到现实,嬷嬷追上狼狈不堪的薛绍,上前拉了一把]
      嬷嬷:驸马爷!赶紧回去请罪罢!公主怒着呢!……
      (薛绍猛推开了嬷嬷)红了眼地吼道:滚开!公主怎么了?天皇老子也别想让我回去!她不是爱跟和尚缠绵吗?不是嫌我不孝不忠吗?我还真做给她看看!她毁了我和慧儿的好姻缘,我便要她血债血还!……
      嬷嬷吓的面如土灰:驸马爷!您不要命,奴才还要给自己留活路哪!公主都敢得罪!死一个林小姐还不够,难不成连您一家老小的命也要搭上?您就心疼心疼老爷罢!……
      [太平公主流着泪出现在薛绍面前]
      太平举起刀来:你、你胆敢谋逆!我现在就杀了你!
      薛绍(大义凛然):公主,赐死罢!谢公主送在下一程!慧儿在天上等我呢!哈哈哈哈……
      [太平一怒之下,将刀刺向薛绍的脖颈,薛绍的颈上渐渐显出一道清晰的血痕]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9章 大唐女史(电视剧剧本)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