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 ...

  •   7.隔着人群,蒋庭远远的看见一女生向他招手。
      两人走近了,那女生脸上绽放着大大的笑容,仰着脸朝蒋庭说了声“嗨”。
      蒋庭定定的看着那女生,微笑着用中文说,“你好!”
      蒋庭天生心思细腻,来韩国这么些天,已经可以辨别出韩国人和中国人。倒不是说外貌差异有多大,而是韩国女生几乎个个着浓妆,而大部分中国女生素面朝天。相比之下,蒋庭更喜欢中国女生的纯美和自然。
      那女生扯着蒋庭的胳臂,把他往树荫下带,“蒋庭,很高兴认识你啊!”
      蒋庭大眼睛流露着差异,“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
      那女生笑的眼睛弯弯的,“不仅我知道,贸易系很多人都知道啊!”
      蒋庭更懵了,不自觉挠了挠后脑勺。
      那女生也没在这话题上做过多的停留,“这周五贸易系的MT去么?”
      “什么是MT啊?”
      那女生想了想,“MT啊,其实就是新学期集会吧,一般刚开学,各个系都会组织学生集会。”
      蒋庭性子也不算清淡,但他不太愿意和生人做过多接触,更何况是韩国人,还是整个系。
      所以,他摇摇头,“我和他们都不熟,我就不去了吧!”
      那女生微微的皱着眉头,一副我见犹怜的样子,“去吧,蒋庭,去MT的中国人不多,咱可不能被那些韩国人了比了下去,咱也要玩的有滋有味的给他们看!”
      蒋庭尴尬的笑了笑。他不善于拒绝,但这理由也太没有说服力了吧。
      那女生看准了蒋庭的好脾气,趁热打铁道,“你才来韩国不久,去MT可以体会韩国文化还能品尝韩国美食。而且听说这次是去青州的金刚山,还可以顺便爬爬山啊,多好的事儿啊!”
      蒋庭想,能体验韩国文化又能爬山旅游还能吃韩国美食,算起来这么个一箭三雕的事还是不错的。
      于是,他答应了下来。
      周四晚上,蒋庭和张子杰通了电话。他兴高采烈的把这挡好事告诉了张子杰,还喜滋滋的问,“要不,你也一起去?”
      那边也没做正面回应,只小心翼翼的问,“你…爱喝酒么?”
      蒋庭奇了,“不喝啊,我是去那边爬山,又不是奔喝酒去的。”
      那边犹豫了半晌,最终小叹了口气,话中有话,“小孩儿,你会明白的。”

      当时的蒋庭对张子杰的那声叹息一知半解,此刻盘腿坐在酒桌前,不情不愿端着酒杯,面露苦笑的蒋庭可是全然知味儿了。
      顺便,他也准确的重新解读了那女生口中的一箭三雕。所谓的韩国文化不过是酒文化。美食指的那种将整块新鲜肉放在烤盘上煎烤的烤肉,蒋庭注意到旁边摆着的蔬菜已经干瘪的软乎了。而金刚山,除了他之外大概没有人想过要爬,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只是个环境优雅的气候宜人的适合饮酒的地方。
      这家烤肉店是照着传统的韩国料理店建的,桌子低矮,30厘米左右高,就餐的人都得跪坐着。就那么坐了一会儿,蒋庭腿脚酸疼,换了好几个姿势。
      大厅的桌子被拼接起来,摆了5行,每行可以坐10来人。
      蒋庭这一行坐的全是中国人。到了国外,基本上还是本国人和本国人打交道,说什么国际友谊超越一切,那都是胡扯。
      身后教授举着酒杯,滔滔不绝,然后一饮而尽。蒋庭也只好象征性的拿起酒杯,放在嘴边抿了抿。这一口呛的他差点没咳出声来。
      蒋庭在国内也不是没喝过酒。他不常喝,但有时父亲兴致来了,他会随着小啄几口。记忆中,国内的酒很是香醇,有那么一种厚厚的沉淀感。韩国这酒,度数不高,但是很涩,不正。两者之间差别有那么点像纯牛奶和冲剂牛奶的区别。
      “不喜欢就别喝,谁也没韩国人那能耐,整着壶破酒精还能喝的有模有样的。”
      坐在蒋庭旁边的叫李逸龙,典型的东北人,人高马大,性格豪迈。
      蒋庭冲李逸龙笑笑,放下了酒杯,“这酒味道很不醇。”
      “韩国人懂什么叫醇啊?哪有咱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啊,连酿酒都是门文化。”
      说话的是那天将蒋庭“骗”来的女生,蒋庭这才知道,原来她叫李文君,和他上同一门课,technology economics。
      “没文化,真可怕!”不知谁喊了一声,10来个中国人不约而同的笑作一团。
      “咱都做个自我介绍呗!借这个机会,相互认识认识!”中间坐着的皮肤偏黑,身材高大的男生开口道。
      一伙人纷纷拍手赞成。
      那人举着小酒杯,示意了一下,“那就从我开始呗!我张洪量,沈阳人儿,英文名叫zhang~hong~liang~”用的是小沈阳说小品时的那种怪调儿,一伙人被逗乐了,其中一人叫喊道,“来一首,来一首!”
      张洪量将酒杯重重一放,“兄弟儿,叫乎啥呢?”
      “来首歌呗,你不张洪量么?”
      这么说着大伙开始跟着起哄,“张洪量,来一个,张洪量,来一个……”
      张洪量也不别扭,大大方方的给自己倒了杯烧酒,“这个真没有!别的到不愁,就愁给咱中国人丢脸。咱就以这杯酒代歌儿,大伙通融通融呗!”
      说完,一饮而尽。
      大伙儿也没为难的意思,笑了笑,一个接一个做起了自我介绍。
      轮到蒋庭了,他也学着举起了酒杯,俊脸红扑扑的,有些腼腆,“我叫蒋庭,湖南人,希望大家多多关照。”
      蒋庭是纯正的湖南人。湖南那地儿,十里不同音,方言很多,村与村之间都有差。蒋庭那儿的方言调起伏很大,落在蒋庭这儿其实好了很多。从小就讲普通话的缘故,蒋庭发音很标准,但就是在收尾处总习惯性的向上一扬再那么一拖,这调儿从蒋庭口中跑出来,倒有说不出的俏皮可爱。
      来韩国留学的以北方人居多,今天在座的除了蒋庭全是北方人。相对南方人,北方人入学比较晚。在座的又都是高中毕业后就直接来的韩国,在韩国读了半年到一年的语言,所以年纪大多比蒋庭大。一伙人对这个南方的漂亮男孩儿十分有好感。
      “难怪人家说江南盛产美女。男的都长这样,女的还能美成啥样啊?”许是喝多了,李逸龙看蒋庭的眼光不禁有些飘然。
      听了这话,大伙一团哄笑。
      蒋庭一张小脸飞快的腾起一朵红云,他低下头,抿了口酒来掩饰自己的尴尬。
      好在北方人豪爽,笑了一阵便过去了,轮到下一个人做自我介绍。
      正说着,身后的的韩国人闹的掀开了锅。
      中间的一桌韩国人齐齐端着酒杯,十来人齐声喊道,“fighting,fighting,fighting!”
      另外几桌的人也不甘示弱,由某人带领着,大喊口号。中间还夹杂着尖利的笑声,拍桌声,击掌声。
      “靠!说咱中国人嗓门儿大,我看谁也没他们韩国人能疯!”
      好在张洪量能镇场,大厅里闹声不断,也没能掩盖了他的声音。
      身后狂热的叫喊声稍稍平息了,一人捡了个空挡,满脸的义愤填膺,“韩国人就TM能装。说咱中国像农村,你瞧他们那傻样儿,和进城赶集的农民有啥区别哈?”
      另一人也接口道,“这些人眼睛都长脚底儿,妈的,那天一韩国人逮着串葡萄,问我中国有葡萄没?我靠,他妹儿的,没见过这么脑残的。”
      “我还见一极品,拿着块干不拉几的西瓜,问我中国西瓜有这么甜吗,我当时差点没掀了那破玩意儿,这不找抽么?”
      坐在蒋庭面前的李文君也忍不住开口了,“我遇过一极品,那根本就不算男的。有一回儿我们十来人去爬基笼山,一男的后来开车去的。回来时他说可以载几人顺路回来,我们就锤子剪刀布,选出几人上了他的车。结果你知道么?他说要我们付车费,每人两千。车上四女生,就他一男的,我们还当他开玩笑。结果下车了,人家直接伸手要钱来了!我无语到极点,搭公车也才一千,他那算啥啊?”
      “靠!穷疯了是吧?见过穷的没见过这么穷的!”
      “我见过一人儿,嘴贼TM贱,拿着份报纸,指着上面长着两个头的猪,对我说,你们中国人长得奇怪,怎么猪也长得那么奇怪?他老妹儿的,我差点没跳起来,撕了那三八的破嘴!”
      “历史系不有一老头儿吗?当着所有人面,说只要是中国人,就一F!操TM的F。没见这么民族歧视的!”
      ……
      蒋庭静静的坐着,侧耳努力从一片嘈杂喧闹中寻找自己熟悉的声音。第一次,蒋庭觉得原来中国话是那么的好听,偶儿夹着的脏话也没能破坏中国话的美好。而这种美好,国内的人是无法体会的,就如他们无法体会到留学生的苦涩与无奈一样。

      张洪量一仰头,又是一杯酒下肚。他拿着酒瓶一倒,顷刻间酒满,眼睛不经意朝对面那桌一扫,“嘿,不那小帅哥么?”
      大伙纷纷向对桌看去,蒋庭也随着,转过了身。大部分人席地而坐的关系,站着的那人极为醒目并且格外高挑。他举着酒杯,脸上堆着笑容,朝着那桌人敬酒。灯光下的他面红如霞,眉眼如画,正是安在熙。仿佛是感觉到蒋庭的目光,安在熙睫毛一挑,看向了蒋庭。两人目光对视的那一刹那,安在熙又匆匆的将目光收回,有那么点儿做贼被抓的尴尬。蒋庭也默默的掉了头。
      “他不中文系的么?怎么蹿到贸易系的MT来了?”又一人接话了,看来知道安在熙的人不少。
      李逸龙喝了杯烧酒,将酒杯那么一放,“咱中国人讲究实事求是,有一句说一句。那韩国小伙子人不错,长得俊,也厚道,和一般棒子不一样,爱和中国人打交道,也乐意帮忙。”
      “就是,就是,”李文君换上了一脸花痴笑,“那帅哥叫安在熙,为人nice,还大方,哪像一般韩国男的啊,小气的跟鬼似的。”
      “那可不是”,一旁的女生忍不住朝对面那桌多看了两眼,“很多中国人都认识他,他被评为‘十大最受中国人喜爱的韩国人’,‘十大最可爱的韩国人’……”
      蒋庭听在耳里,胸口微微发堵。他开始内疚了。手机里还存着几封未读短信,署名都是Ann。不过短信就到前天为止,之后安在熙也没在发过。这之前,蒋庭不在意。现在,蒋庭有点儿在意了。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因为农大教授而将其他韩国人一棒子打死的做法是错误的,比如说安在熙,他其实,应该是,一个很可爱的人吧!可惜这么一个好人,被自己硬生生的给错过了。

      蒋庭没能安静的内疚太久,后面那桌突然爆发了,唱起了韩国民族歌曲。另外几桌也不甘示弱,纷纷唱了起来,其中一桌唱起了韩国国歌。歌声贯穿大厅,震耳欲聋。
      “兄弟们,干了这杯,我们也来!”张洪量一干为尽。拿起酒瓶,又满满的斟了一杯。
      大伙也跟着,将酒倒得满满的,握着酒杯,只待一声令下。
      蒋庭握着酒杯的手微微发热,只是一个简单的喝酒动作,却让他莫名的绷紧了神经。
      张洪量将酒杯高举,扫了一眼在座的各位,朗声道,“干杯!”
      随着这声“干杯”,十来人一起仰头,将烧酒一饮而尽,然后将酒杯重重的搁在桌上。
      蒋庭也一滴没落的将烧酒吞下,喉部烧得慌,一种豪迈激荡的情绪在喉部徘徊着,伺机爆发。
      “一起来,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管他日本鬼子,洋鬼子,还是韩国鬼子,咱一并儿砍了!”随着张洪量的起调儿,大伙都齐齐刷刷的唱了起来,唱得荡气回肠,唱得义愤填膺,唱得义薄云天,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全国武装的弟兄们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
      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
      咱们中国军队勇敢前进
      看准那敌人,把他消灭把他消灭
      冲啊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
      这本是首抗战歌曲,那个年代,那个背景的那样一首歌,只在换台时从某个怀旧的频道偶尔听上几句,而歌中的慷慨激昂和同仇敌忾已经很少有人能够体会。但就那么一瞬间,在这个普通的酒桌上,在异国他乡的某处,蒋庭突然就体会到了,他扯着嗓门儿喊着,眼前浮现出一破旧的小山坡,战士们举着红旗,拿着刀,高唱着“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然后冲下山头…
      那歌声雄壮的就如此刻一般!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