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王府中的第一个朋友 ...
-
胤禛一直注视着慕忱离开的身影,他看着她走出他的书房,落入阳光的包围之中,但在耀眼的阳光里她的身影却显得那样的落寞,她瘦削的背影上似乎都写满了失望,就在那一瞬间他产生一种想要答应她提议的冲动,这冲动如此强烈地占据了他的心,连他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在他的记忆里,十四岁以后他就再没有冲动过了,而且似乎也没再发生什么可以令他冲动的事情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学会了理智地思考和行动,可是面对这样一个年轻、美丽、聪明、直率到咄咄逼人的女孩,一个看似透明却又让人无法看透的女孩,一个坦率地让人不敢直视的女孩,他竟然不知所措。理智告诉他,他应该拒绝她提出的要求,但是,他的心却在动摇着。他慢慢地踱回到书桌前,拿起了书桌上的玉佩在手中轻轻地把玩着,耳畔又响起她的声音‘我想请王爷将那枚玉佩暂时交还给我。’,‘若是王爷没有答应我今日所提之事,那玉佩对小女来说还要来日再用的’,‘这可不是会算计,一则是未雨绸缪,二则也是因我今日所提之事干系甚大,怕王爷会不答应。’,‘想和王爷做个交易,想请王爷娶我”,“我会凭自己的力量给自己一张长期饭票的”,“王爷可以写份休书休了我”……她说过的每一句话在他耳畔重现着,仿佛她还站在他的面前,用一双明亮的大眼睛直视着他,时而俏皮时而严肃的表情,时而率真时而慧黠的话语,搅的他心里乱糟糟无法平静。他低头看着那枚玉佩,自言自语到“也许我应该把玉佩先交给她的。”
就在胤禛被慕忱的提议困扰着,不知该如何选择时,慕忱正心事重重地跟在太监的身后向院外走去,她的心中沉重异常,本来以为很容易的一件事,没想到却被自己办成了这样子,她怎么也想不明白,到底是什么地方做错了,明明是一件对胤禛来说完全没有损失的交易,他为什么会不同意。头脑太超前的她没有意识到在300年前,她的提议可以说是大逆不道的,那时婚姻便是女人生活的全部,绝对没有女人敢像她那样以婚姻作为交换的条件,更别提还要求男方休了她,这样的女人在那时是会被当做没有妇德的!她虽熟知“三从四德”,但向来只会背那些语句,却从未以此作为自己的生活准则,所以不会想到自己的想法是难以被接受的,其实即使不是在300年前而是在现代社会,像她那样的提议也是难以被接受的。她却没想到这些,只是责怪胤禛不守承诺,忍不住气哼哼地说到:“哼,什么皇子、亲王的,说话全不算数,早知如此就不救他宝贝儿子了。”
“慕忱小姐在说谁呢?”
慕忱被忽然响起的声音吓了一跳,抬头望去,看到一个男孩子站在她旁边的树下,那男孩看着眼熟,却怎么也想不起在哪里见过。领路的太监停下来恭恭敬敬地对着那男孩说道:“二阿哥怎么会在这里,可是要去找王爷?”
那男孩随意地答道“不是,你回去交差吧,我会送慕忱小姐出去的。”然后转过头对看着他发愣的慕忱嘲笑道:“慕忱小姐看起来很聪明,可是这记性真是令人不敢恭维呀,看了这么久都没想起我来吗?!”
“二阿哥……”慕忱轻声重复着,恍然大悟,原来这位是胤禛的儿子,“难道你是那天在街上的男孩子?”慕忱一边问,一边在心中感叹这些皇子皇孙的记性,这二阿哥不过是个孩子,仅见过一面就能记得慕忱的名字和容貌,自己比这男孩大了很多,记性却也差了很多,竟然没看出他就是被自己大无畏的勇敢行为救下的王爷的小阿哥,刚刚在胤禛面前可是没少提到他,见面居然没认出来。
“终于想起来了!我叫弘昀,那天你救了我十七叔,我替十七叔谢谢你了。”说完,他上上下下仔细看着慕忱,小大人般说道“我要是叫你姐姐,你不会介意吧”
她看了看弘昀,发现他和胤禛相像的地方不多,他的容貌更为清秀,估计更多来自于母亲的遗传。‘弘昀’慕忱默默在心底重复着这个名字,怎么也不记得电视剧中有弘昀这样一个孩子。慕忱对胤禛的了解完全来自于《雍正王朝》那部电视剧,除此之外,她只了解圆明园和雍正时期的一些艺术品,当然还有一些她也不知道靠不靠谱的议论,在她的记忆里绝对没有弘昀这个人物。她不禁再一次打量弘昀,这孩子说不上漂亮但浑身上下透出一种机灵劲儿,可不知为何慕忱竟隐约觉得他的神态间流露出淡淡的哀伤,令慕忱心底蓦然升起一种怜惜,她很想伸手去揉揉他光光的头顶,再给他一个温暖的拥抱,但她终究没敢去做,只是笑着说:“你是王爷的儿子,叫我姐姐不合适吧”
弘昀又摆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随意地答道:“有什么不合适,你的岁数看着跟我姐姐差不多,又是我十七叔和我的救命恩人,我叫你姐姐不是正合适嘛。”弘昀又看了看穿着女装的慕忱,说道:“姐姐还是穿女装比较好看!”
听到弘昀夸她穿女装好看时,慕忱竟有些不好意思地红了脸,她还没被这么小的男孩夸过呢,只好笑着打趣到:“行呀你,才多大呀,就这么油嘴滑舌的,难道你平时就学这些?”
弘昀看着慕忱,表情极其认真又好像有些生气地说道:“这可不是油嘴滑舌,我说的可是真话,姐姐要是不信,我也没辙。”
慕忱看着弘昀认真的表情,有些不忍心地说道:“这点小事值得生气,我没说不相信你呀,我相信你说的是真的,谢谢你说我漂亮。”
弘昀忽然间开心地笑了起来,揶揄慕忱到:“姐姐觉得我刚才是在夸你漂亮吗?我只是说你穿女装比穿男装漂亮,可没说你穿女装比别人漂亮。”弘昀说完,仍旧哈哈笑着看慕忱。
慕忱一时语塞,心中恨恨地想到‘竟然被个小孩子捉弄,亏我刚才还心生怜惜,原来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想着今天面对着父子两人的遭遇,不禁有些气馁地自言自语道:“早知道出门先看看黄历了。”
弘昀道:“黄历上会不会写着‘西北方遇到小人’? ”
慕忱毫不客气地说:“对,就遇到你了!”然后在心中补充了一句‘还有你父亲。’
弘昀丝毫不在意慕忱的话,“我不过和姐姐开个玩笑,谁让姐姐刚才气哼哼地说不救我了呢,现在我们扯平了,姐姐也别生气了,可以吗?”弘昀说完后用诚恳的眼神望向慕忱,弄得慕忱便不好意思再生气了,只好冲弘昀扯了扯嘴角算是微笑了,弘昀便继续说道,“我猜姐姐今天来我们府上是让我阿玛答谢姐姐的,对吗?”看到慕忱点了点头,弘昀看了看慕忱的脸色说:“看来姐姐提的要求被阿玛拒绝了!”
慕忱有些奇怪地看着弘昀,“你还真人小鬼大,你怎么知道?”
“看姐姐生气的表情,还有说话的语气就知道了,姐姐到底提了什么要求?”
“你是包打听吗,这么爱打听,大人之间的事,小孩子不用知道。”
“大人?姐姐也能算大人吗,比我大不了几岁呀,我阿玛、额娘才算大人呢。”
慕忱听到这话,忽然想起穿到清朝的自己现在刚刚十六岁,只是她已经习惯了二十四岁的思维方式了,这也是她一直想不明白的一件事就是为什么自己会从24岁的年龄穿到了十六岁这一年呢?对了,胤禛今年有多大呢?她刚想开口问弘昀,又打消了这个念头,心底叹气道‘反正他也没答应我的条件,玉佩也不在我手上了,估计以后也没什么见面的机会,管他多大呢。’
弘昀看着没有答话的慕忱,忽然说出一句令慕忱都没有想到的话:“姐姐想做什么事,我阿玛不给姐姐帮忙的,我可以帮姐姐呀,权作谢姐姐的救命之恩。”
慕忱听了这话心中早笑翻了,问弘昀到:“你这小小年纪的,你阿玛做不了的,你怎么帮我做?别跟我这吹牛了。”
“真的真的,我能帮上忙的,再说,就算我帮不上忙,我还有厉害的伯父和叔叔们呢,他们可是皇子,有什么事情是做不来的。”
慕忱微微笑了一下,打趣道:“你阿玛也是皇子呀,还是亲王呢。”
“阿玛不一样,求阿玛做事是可是很难的,可我的伯父和叔叔们不一样,求他们办事没有那么困难。”
慕忱讶异地望着眼前比自己矮了一头的弘昀,真没想到这孩子小小年纪,却能看到这一层,慕忱在心中再一次感叹道‘这些皇子皇孙真是不能小看。’她看着弘昀询问的眼神,回答道:“你阿玛没说不答应我的条件,只是说仔细考虑后给我答复,再说这事别人帮不上忙,只有你阿玛能帮我,谢谢你的好意了,以后也许会有其他事情请你帮忙的。”
“好吧,以后不管什么事,只要姐姐有需要我帮忙的地方尽管找我,就算还姐姐出手相救的恩情了。”
慕忱轻声问道:“知道了。说到出手相救,我还有件事情想问你呢,那天是你带着你十七叔偷跑到大街上的吧?”看到弘昀点了点头,慕忱继续说道:“不管从年龄或辈分上来说,你都比你十七叔小,他怎么会听你的呢?”
“这个说来话长了,我十七叔原本和我十八叔还有我大哥的感情最好,他们虽然辈分不同,但他们年纪相仿,又在一起读书,经常一起玩耍。可是前些年我大哥殁了,我就去与十七叔、十八叔一起读书,别看我的年纪比他们小,但是我从小在宫外长大,见过的世面比他们多,我就经常把外面的见闻、市井流传的故事等等讲给他们听,所以,我们三个在一起时都是我出主意,后来我十八叔也殁了,十七叔对我更是言听计从了。”
“你的胆子也够大的,小小年纪敢私自带着皇子上街,就不怕出事吗?”
弘昀看了看慕忱,好像在内心评价慕忱是不是属于可以信任的人,然后小声说道:“我只告诉姐姐,姐姐可千万不要告诉别人呀,我是故意带十七叔上街的。”
慕忱不解的问道:“为什么?”
“我……不过是希望阿玛能多关心我一些。”说到这里,他竟然伤感地低下头,他脸上忽然闪现的悲哀深深地触动了慕忱,慕忱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一个刚满十岁的王爷家的小阿哥,在外人看来本该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可面前的这个男孩子却有着深藏于心底的哀伤。弘昀继续说道:“其实,我知道阿玛并不喜欢我,他只喜欢我大哥,虽然我和大哥仅相差3岁,我们从小一起长大,可是阿玛对我和大哥却完全不同,从我记事开始就是这样,我长大后额娘告诉我因为大哥是长子又是嫡福晋的儿子,而我只是侧福晋的儿子,我们一出生就注定会有不同的待遇!额娘告诉我这些时,我就认命了,我并没有更多的愿望,我只是希望阿玛对我能有对大哥一半就可以了。前些年大哥殁了,我成为了家中的长子,但是阿玛还是没有像对大哥那样对待过我,从他看我的眼神中就可以看出来,他一直沉浸在失去大哥的痛苦之中,对阿玛而言我永远都不是大哥。后来,我发现只有在我闯祸时,阿玛才会想起我,才会关心我!虽然我早已习惯阿玛对我的漠视,可是我还是想要引起阿玛的注意,所以经常会动脑筋去闯祸,那天的事情也是我动脑筋的结果。”
听了弘昀的话,慕忱的心里一阵难过,她既惊异于弘昀的聪明又心痛于弘昀的聪明,如果他不是那样聪明,看不懂这些,他应该可以过得很快乐,可他的聪明只能让他更痛苦!她看着面前这个男孩儿,忽然间对他的额娘有些不满,她不明白作为额娘怎么能忍心将残酷的现实讲给幼小的孩子呢,她就不担心这些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吗!慕忱看着面前的弘昀,发自内心地想给他一些安慰,她怜爱地说道:“我想你阿玛不是不关心你,只是你还太小,无法体会他对你的关爱。”她弯下腰,直视着弘昀的眼睛,动情地说:“你想想,你们偷跑出去的那一天,你阿玛完全可以派人去找你的,但是他没有那样做,而是亲自跑到大街上找你,又因为我救了你心怀感念,竟不惜将对他而言极其珍惜的玉佩作为答谢的凭证,这些都说明你在他心中有多重要,只是他从未对你说过罢了。他平日也许经常对你要求严格,会在你面前板起面孔,他这样做并不是因为不喜欢你,而是不想要纵容你,怕把你宠坏了。尤其现在你是长子,你阿玛对你就会有更高的期待,相应的也就有更多的要求,可是你没看懂他对你的期待,只看到他对你的要求;你还不能体会他对你的关爱,只注意到他对你的严厉。还有,你一直认为你阿玛喜欢大哥,这想法在你脑海中根深蒂固,它蒙蔽了你的眼睛和你的心灵,阻碍你感受你阿玛对你的父爱。所以说,不是他不爱你,而是你不懂他,等你长大以后你就会懂得他对你的感情了。以后千万不要再去想那些有的没的,既令自己伤心也会伤阿玛的心,也不要再去做那些让家人担心的傻事了。你答应姐姐,从今往后要开开心心地过好每一天!”
慕忱也没想到自己居然对一个与自己不相关的、还不到十岁的孩子说了这许多,此刻她内心深处的想法有些复杂,一方面她觉得自己与弘昀有一见如故的感觉,她希望多少能化解一些弘昀的悲哀,另一方面是一种她自己也解释不了的想法促使她说了上面的话,那想法就是她不愿看到胤禛被误会,虽然她只见过胤禛两面,可她真切地感受到了胤禛对儿子的那份父爱,只是她想不明白胤禛为何明明关心着儿子,却对孩子摆出毫不关心姿态。
弘昀听慕忱用温柔的声音说完了这篇长篇大论,紧紧地盯住了慕忱,问道:“姐姐说的可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了,姐姐怎么会骗你呢!”
“若姐姐说的是真的,为什么阿玛对大哥又不一样呢?”
“因为他对你阿玛来说十分特殊,这种特殊不在于他是嫡福晋的儿子,而在于他是你阿玛的第一个儿子,父母对第一个儿子都会有些偏爱,这种偏爱缘于第一个儿子给他们带来了初为父母的前所未有的感觉,而后来的孩子们自然会吃亏点了,所以他对你大哥稍微偏心点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是人之常情。”
“我就暂且相信姐姐今天说的话,以后不故意惹事了,不过,我要是发现姐姐说的不对,我可不会善罢甘休的。”
慕忱觉得这话从弘昀的嘴中说出来很有意思,便笑道,“你小小年纪的就学会威胁人了,以为我会怕你呀?你不善罢甘休又能怎样?”
“我当然不能对姐姐怎样了,我只是会更多地给阿玛找事的。”
慕忱听弘昀这样说,相当开心,很想不顾形象地哈哈大笑,可是想到她现在是在王府,不得不掩面而笑到:“只要不是给我找事就好,给你阿玛找事就和我没关系了。”然后又在内心补了一句,‘最好多给他找点事!’她忽然意识到,现在应该担心的似乎不是王爷和他的小阿哥,而是她自己,想到这些,慕忱的心又沉了下来,脸上的笑容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副忧郁的表情。
弘昀似乎看懂了慕忱的心思,安慰慕忱到:“姐姐,你应该知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吧,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会有解决办法的,你这样闷闷不乐的有什么用处呀?”
慕忱望着弘昀那张仍显稚嫩的面庞,听着弘昀少年老成的话语,感受到了弘昀真诚的关心,她的内心异常温暖,她微笑着坚定地点了点头,说道:“你说的对,‘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现在要做的不是唉声叹气,而是要尽力解决问题,任何问题都会有办法的,就算没有最好的办法,还有相对好的办法,实在不行还有最坏的办法呢,总之事情一定会解决的,现在就唉声叹气太早了,谢谢你引用放翁的诗句令我豁然开朗!”
“姐姐帮了我,我也应该帮姐姐呀!”弘昀开心地笑着,“对了,姐姐以后再化妆出行的时候能不能带我一起去呀?”
“这有何难,为了谢谢你今天帮我解惑,下次我请你去吃好吃的。”
“真的?姐姐可不要食言呀。”弘昀兴奋地说道
“你看我像那种不守信用的人吗?不过,我要想找你怕是不容易。”
“这个不用担心,一点都不难,每日未时我都会经过顺天府门前的大街,姐姐真要找我在那里等我就行了。可是我要是想找姐姐该怎么办呢?”
“那就很容易了,我家里不像王府这么戒备森严的,你只需找人到我家的东角门让人传话叫香凝姑娘出来,有什么事情对香凝说就行了。”
二人说着已来到了王府的大门口,弘昀再一次叮嘱到:“姐姐可千万别食言呀!”
慕忱笑着说到:“放心吧,快回去吧。”说完转身随着迎上来的香凝向小轿走去。
望着慕忱离去的弘昀和坐在轿中的慕忱都没有想到,他们二人的对话已经有一部分传到了雍亲王胤禛的耳朵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