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1)回国后、初相遇 ...

  •   (1)回国后、初相遇
      没想到回国后这么快就见到他了,在津津单位楼下的十字路口,章腾站在一辆白色VOLVO的旁边,看上去是在等人。在这个繁华都市的下班高峰期,在熙熙攘攘、川流不息的人群中,他的俊颜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不得不承认,那张成熟英气的脸,任谁都会想停下来多看几眼,没有别的心思——只是欣赏。。
      他等的人出来了,一个身材高挑的女子,离得太远,看不清长相,但是能感觉到她不俗的气质和优雅的举止,女子见到他,快走了几步,他绅士的打开车门,女子上车,转眼,VOLVO消失在人潮中。
      半天津津才回过神来,该回家了,在公车上,她不自觉的哼着那首歌:
      “我只好假装我看不到,
      看不到你和她在对街拥抱,
      你的快乐我可以感受得到,
      这样的见面方式对谁都好。
      我只好假装我听不到,
      听不到别人口中的她好不好,
      再不想问也不想被通知到,
      反正你的世界我管不了……”
      ——《街角的祝福》
      奇怪,她怎么会想到这首歌——“反正你的世界我管不了”,章腾,我们早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了。
      带着一丝迷乱,津津回到了家,那是她回国后租下的一间公寓,离单位很近,只有三站地,大多时候津津下班都是走路回家的:一来可以锻炼身体,二来,下班时间,在这条路段上,如果堵起车来……用津津的话来总结就是:下班高峰期,是一个打破阶级,突破物质的高精神时代,无论你多有钱,无论你开着大奔、宝马、兰博基尼或是劳斯莱斯,都给我堵着,然后看着我们无产阶级劳动人民,快快乐乐的穿梭在马路中间,兴高采烈的绕过障碍,顺利到达梦想的家园,你们就只有在车里猛开空调降火、乖乖等着的份。
      但今天津津没有走路回家,而是坐了公交车,因为她有点累了,为什么会累,她不愿意想,更不想告诉自己是因为见到了他。。

      回到家已经7点了,这条路还真不是一般的堵,津津冲了个澡,从冰箱里找些剩饭来,热了吃。她已经习惯一个人了,开始时,觉得孤单——可耻的孤单,后来慢慢适应,再后来开始习惯,有时甚至喜欢。她觉得这样很安静,可以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没有人打扰,也不用为别人考虑,很轻松,很自我,这样的生活对于她这种凡事都怕麻烦的人来说,应该是最适合不过的了。
      收拾好碗筷,走到卧室的床边,打开电脑桌,架好笔记本,开始她的另一段旅程——写文,这是津津在闲暇时的一大爱好,也是她大学时期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津津是个很自立的孩子,从上了大学开始,她就暗自发誓,不再用家里的钱,要自己养活自己。事实是——她做到了:在大学的几年里,她靠投稿、翻译、导游,赚足了那几年学费、生活费,还小存了一些。
      津津的文路很杂,什么都写,用她的话来说就是:顺应市场需求。也是,她又不是什么文豪,也算不上什么流派,就为混口饭吃,还谈什么个人风格?
      她上学的时候,写过散文诗,那时学生们要读的散文诗,早已不是汪国真,席慕容那个精神层面了,她们喜欢看的多是那些风花雪月,无病呻吟的文字,就是那些看了也不知道在说什么,想表达什么,东一句西一句扯来的句子,更别提中心思想了。有一段时间,很多大学里出版的校园刊物经常会登些这样的文章,而且反响很好,甚至有些学校的电台还专门拿来作为单独的栏目播出,这给津津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
      后来开始流行连载小说,当然也是些都市男女情情爱爱的故事,俗,但有市场,同学们边看边骂,边骂边看,毕竟,这年头,赚的就是人气和眼球,一时间,褒贬已不再重要。于是津津又开始写连载小说。
      有一段时间,学生们开始关注于时政新闻,对政治颇为不感冒的津津,就转写一些市井新闻评论,影评、书评什么的。
      津津很少把她写的东西称为“文章”,只说是“文”,她的解释是:豪无“章法”可言。总之,“写文”在津津看来有时是自己心境的承载,但更多时候,是吃饭的工具。
      除了这个工具,津津在大学时期还有两份工作。
      翻译,因为她是英语专业,基础扎实,又有较好的文字工底,所以经常会跟着老师吃点小灶,翻译一些论文或外国文献,当然,都是不署名的那种。
      在假期津津通常是不回家的,而是在当地的一个旅行社做导游,这是她的第三份工作,因为津津英语流利标准,人又热情,上司很喜欢她,所以平时常让她带一些国外的大团,因为公司没有规定,小费要充公。。
      就这样津津靠着这三份工作,小日子过得不亦乐乎。

      工作多了,空余时间自然就少了,这曾一度让她大学时的男朋友——C大工管学院的头号才子、章氏集团的大公子——章腾,郁闷不已。。
      章腾是C大工管学院的,比津津大四届。
      津津大一入校那天,别的同学都有家长陪同,有些甚至全家倾巢出动,三四辆车来送一个学生。津津则是一个人,一只皮箱,一个背包,一个手提袋,乍一看,没什么异样,但跟周围的气氛比起来,这边着实冷清了不少,津津面容有些疲倦,坐了10几个小时的火车,哪里来得精神?
      名校的校园就是气派,今天是新生入学的日子,所有学院都有专人引领——大多是大二,大三的学生,带着新生和家长一步步去办理入学的相关手续。

      一辆汽车从津津身边开过,其实距离并不近,但是鸣笛声却把津津吓得一歪,差点摔倒。
      “没事吧?”一只手扶住了津津。
      津津抬眼,映着清晨的阳光,那张脸格外清俊,“啊,没事”津津刚刚要清醒又有点晕了。
      “现在人多,小心点,你是哪个院的?”
      “英语学院。”
      章腾随手接过她手中的皮箱和袋子:“我送你过去吧。”
      一路上他话不多,倒是津津,一扫火车上的疲惫,兴奋劲上来了。
      “学长,你是几年级的呀?你也是英语学院的吗?我叫杨津津。学长怎么称呼?”
      “学长”这个称呼津津是第一次叫,她本想叫“师兄”的,因为觉得叫“学长”这个词叫起来,好像有点做作,但又怕叫了“师兄”后,人家再回她一句——“呆子”。
      ……津津,你想得太多了。。。
      “一年级,工管院,章腾。”章腾没看她,径直向前走。
      “啊?你也是一年级的呀?那同学,你怎么对这里这么熟悉啊?”
      得知章腾是一年级,津津马上改了个称呼。
      章腾是一年级的不假,但是,他是研究生一年级,昨天就已经来报道了,因为他的本科也是在C大工管学院,所以只需要把行李从五楼搬到六楼,今天早上本来是想出去吃早饭的,在校门口看到了津津,她一个人来报道,没有人陪同,这让章腾不禁想到了自己大一入学的情境:那时是他不要家人来送的,他习惯了独立,而且家就在本市,他又是个男生,而眼下这个女孩,从她那副倦容上,不难看出,她应该颠簸了很长时间,身边又无人陪同。

      章腾知道津津的理解有误,但并没有解释,他就是这样的人。
      “到了。”
      津津随章腾来到英语学院女生宿舍的楼下:“你应该在一楼或二楼。”
      这是C大的规矩,宿舍的楼层会随着年级的增长而上升,等有一天你到了顶层,就离中国科学院不远了——顶层是博士和博士后的校内公寓,从C大走出来的博士,咦……不要再想了。

      说话间,一个披着欢迎条幅的女生从宿舍楼里走出来,笑着迎向津津,还没有走到跟前,先是看到了章腾,愣了一下,礼貌的跟他问了声好,然后带着一脸狐疑,接过章腾手里的东西。
      章腾没有急着给她,反问:“她在几楼?”
      女生仍是一幅奇怪的表情,半会回了神,问津津录取通知书的尾号,然后抬头向章腾,恭恭敬敬的:“她在107”。
      “那你带她过去吧。”回头看向津津:“没吃早饭吧?放下行李先出来,我带你去吃点东西。”没有任何表情的脸,配合着这样柔和的语气,让津津感受着严重不协调的同时,也在思考:C大的学子是不是都如此贴心。
      贴心?那是她没领教过章腾的清冷孤傲,没见识过章腾一句话就把人噎到死,然后,救醒之后,再死一次的威力。。不然,他们从校门口一路走来,怎么会迎来那么多异样的目光,宿舍楼里接待的学姐,怎么摆出那副奇怪的表情,在他们眼里,像章腾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去迎接新生,不,在她们眼里,章腾根本就不是个人,是神:
      他的外表神帅,而表情却神冷;
      他的性格神傲,而人缘却神好;
      本科的四年里,他包揽了每年的一等奖学金;
      校运动会的蝶泳纪录是他大二时创下的,至今无人能破;
      爱慕他的女生不知多少,而他却视若无睹,
      多少男生望而生叹,多少女生壮烈成仁……
      学校旁边的整个小区都是章氏的产业,章腾每个月会有一半的时间,往在小区的公寓里,但这些并不影响他和室友的兄弟情意。那是在深度了解之后,男人对男人的欣赏。
      章腾在住宿舍的半个月里,他们一起吃饭、一起喝酒、一起游泳、一起打球。用室友老七的话来说 “四哥是个男人!!”

      而在几年之后,津津才慢慢发觉,原来章腾只贴她的心。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1)回国后、初相遇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