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4、第二十二章(1) ...

  •   当张玄之出守吴兴、和吴郡郡守王珣,以中书令□□都表示过无法直视的热情,日甚一日地越发热络——之后,王珣也曾经问过张玄之,道是晋宁侯,你张家前辈,当年惠帝朝,就曾经一早跑回老家,留下他陆家先人在洛阳苦苦支撑,末了高殿将倾、凤凰折翼,还落得被那些真正的俗人,嘲笑是俗人,不懂得早点回来享清福;现今朝廷如此,你怎么还能这么给陆仆射来一下,他不会想起一堆陈年旧事心头发堵么?张玄之闻言就大笑,说法护,东亭,我知道你护着尊夫人,和某位陆徵君,也是多年的交情,所以才会这么想——“你倒是琢磨琢磨,往年那帮俗人,能说出这般话,那全仗了你家丞相还能托着这江山半壁……”
      王珣心中忽然有所触动。回到家中,同虞雁闲话着,不经意也提起这事,忽然心中灵光一闪,脱口道:“晋宁侯是真想得透。”
      虞雁轻轻“咦”了一声。那时她做夫人也有些时日,姿容也比初时更温婉沉着了些。王珣当时就禁不住一瞬分心,随即又定一定神,续道:
      “非得闲人留得性命在,才有那力气说得出闲话。当年丞相要是狠一狠心,都丢进江里去,也省得耳根子不清净。眼下江山只有半壁,朝廷再输不起,陆公又还能往何处退?为着闲人继续闲着,他也得指望陆公不退,替他扛着事去。那晋宁侯这时回来,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只那些闲人,恐怕就想不到两件事算到骨子里,还是一样呢。”
      虞雁侧头听着,想了想,轻轻笑了,和言缓声,柔柔地应道:
      “诚如郎君所说,真是这样。”
      乍看起来分外温柔和顺,却似先已想到了几分、等着王珣来说一样,从从容容的,吴音之中,微微藏着些所见略同的欣慰,令人无法当作是纯粹附和。
      她大约也会在家书中说给父母听吧,然后父母再说给叔伯和舅父,和其他的亲人。
      一念及此,王珣心头忽然又动了一动。当他抬眼望夫人时,虞雁正巧轻轻地在笑,发现他在注目自己,眼一低,跟着轻轻一低头。
      他不自觉地伸手过去,也轻轻搭了夫人的手,说话间,渐渐握住:
      “既然如此……这一世的我,必不会让这一世的闲人太自在。夫人,且安心。”
      余音缓缓落处,十指渐渐交缠。

      彼时京中诸公也是各怀心事,连皇帝在内,人人为己,皆有所图。
      王国宝被王恭挫了一挫,却仍旧能上下撺掇,范宁怕他报复,不顾地方不利郡守的诅咒和皇帝的慰留,早早躲去了豫章。
      王恭被谢石挫了一挫,转眼升任丹阳尹,成了扬州首善之区的官长,主政京畿的要人。
      谢石可不觉得他从吏部郎位置上被自己赶出去的,倒是越发寂寞,也越发地不肯到尚书台去。皇帝和司马道子兄弟,反正都特别乐于见他如此,虚辞慰留频频,字句里也没什么诚意。
      中书令□□当初被谢玄那么一挫,早也损了热心,此时自然不会从旁助力,个人操守所能做的,无非就是不添乱而已。
      就这么拖到了太元十三年开春,青兖二州刺史朱序,调任为持节、都督雍梁沔中九郡诸军事、雍州刺史,去了汉水上游;尚书右仆射、谯王司马恬,接任镇北将军、青兖二州刺史,也接掌了一大半威名赫赫的北府兵。连着不声不响早已兼任了徐州刺史的司马道子,皇室远近宗亲,已然将这支谢家赖以成就功业、晋朝最锋锐的队伍,牢牢掌握在了手里。
      独守公心的陆纳,在没有任何行动的情形之下,纯因皇室的心机、名士的互相争斗,自然而然,成为尚书台唯一的实权主官。也幸得他不偏不倚,专心政务,没有在不经意间落井下石。而谢石仍在自顾与王恭和皇帝斗气,仍旧高卧不起。日子在滴漏中一点一点流逝,但局面没有任何改观。好像满朝不是看客就是赢家,唯有谢家最终将会是输家一样。身为名士之人,自然有的是意气,可意气之外,实地也无声无息,随着日子,一点一点流走了。
      如此种种,终于冲破在京谢家族人层层好意的隐瞒,传到了会稽。
      重病的谢玄震动之极,竟挣开陪伴他身侧谢瑶谢琰两人的阻拦,惊坐而起。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