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一章(2) ...

  •   儒道阴阳法名墨,前人通常都爱这么排序。只消乖乖从丙部开头摸过去,道家的书在哪,按说还是比较好认的。缃素卷轴盛在缥囊之内,整齐地摆放着,安安静静。王珣谨慎地辨识着卷轴上的签牌,顺便挑剔某些牌子上的字:过于古拙,或者过于难看。
      在找到《老子》之后,安稳放下怀里抱着的《庄子》,顺手拍了拍,忽然想起家里新生的孩子。
      甩了甩头,他一面理着书架,一面想着:回去再把剩下的书卷也抱过来吧?待到把方才抱来的《庄子》卷帙真正摆好,他却又忍不住沿着架子向后走。翻着翻着,随手从田骈的书背后抽出慎到的书,打算待会放入法家。然后,王珣就在眼前看到了《易经》——他正在找的那一部《易经》。

      ……真是令人发指的错误啊……

      虽然都是“三玄”之一,虽然玄学某些看法,其实也搞不清到底该算道家还是儒家,但《易》归儒家五经之列,《老》、《庄》算道家之书,约定俗成的规矩终究是如此。错成这样,大概只能说明,管事的人完全没把分类当成一回事了吧。
      “万殊混一理,安复觉彭殇。”——什么父亲什么儿子,很好很好。

      大概过了好些天,刚刚下直的侍中谢琰,在回家路上遇到朝中好友,相谈甚欢之余也收到亲友提示:看完别人的书,请放回原处。
      刚听到这话那一阵,真是完全不知此话从何说起。谢琰愣一愣神,还是憋不住问那位好心朋友:“我近日不曾借过何人书。为何突然有此一说?……”
      “有人说,秘书阁的书,摆的不是地方,怕是先前看过的人,不晓得书该各归各处放着的。笑着说的。——你也别急,也别盯着我。那话不是跟主上说的。——即便他跟主上说了,主上也懒得管这事,他又不傻,你急什么。——那个人呢,只不过当个笑话,和我等外人,随口说说罢了。”那位好友从自己车上探过身,顺手拍拍谢琰肩,又道。“他说你心思混沌,好似盘古之前的天与地,令他跨足前来开辟鸿蒙都不忍心。话是不中听,不过他人眼里的笑话,你又何必真当个东西。”
      谢琰应一声“也是”,那人一笑,车轮声辚辚地去了。谢琰的车也继续向家走去。他静静回味那些话,忽然,也就明白了都是谁说的。

      看在父亲份上,被谁说成个不懂如何读书的笑话,也不能被他。

      可,这么大的人了,碰上这么小的事,又不便回去告诉父亲,只好郁郁地一直哽在心里。到得仲秋,父亲正做六十寿辰,觥筹来去间忽然婢仆来报,说二郎家又添了位小郎君。一座宾客纷纷起身恭贺,“家门得孙,家业得人”,添丁之喜,小郎君又和祖父同日生辰,可见天意何其偏爱谢家门庭。父亲闻言亦点头轻笑,道哪里哪里。可作为儿子,谢琰此时再清楚不过:他爹得意着呢。
      席间又有人问:“不知小郎君如何称呼?”
      做父亲的谢安便随口笑言:“来得正巧,小字益寿吧。”
      “那,大名呢?”
      谢琰忽然想起郁闷了他大半年的某件事。
      “名混,字叔源。混沌归一,天地之源也。”
      “……哎哟!谢侍中高见啊!”

      是啊,高见。烦请诸位多事亲友转告某某人吧。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第一章(2)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