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楔子 天墟君临 ...

  •   合和尘寰,浩昊厚土,穿越无数个平行和交错重叠的时空,此时的彼岸,来年的彼时,有这样一个世界,循着和我们生活的这层空间完全不同的轨迹在历史的时间长轴上慢慢的蜗行摸索着前进,沧海桑田、层峦裂堑,无数英雄和谋士抬起满注命运的手掌,将这个世界推翻湮埋,又在废墟上重新建立起繁华的文明。
      剑指处烽火狼烟,笔落处连城锦绣。
      宸王朝二百四十六年,明圣帝封书清于天墟城郊薨。天墟城一时陷入混乱之中。时年十七岁的长子封也辰流落在外,膝下其余各子年幼不得立,封家帝权落入外戚之手,附星乱入紫微星格。天墟城的各大势力最终经过激烈的吞并和残杀,留下了太昊、宁、百里三家相互对峙三族鼎立的局面。由于顾忌到封家在紫微分野百姓中几百年来奠定的地位,上三家并没有拥立自己的人登上帝座,而将这个流光溢彩的宝座一直空缺着。

      紫微蒙尘,天墟无王。

      宸王朝二百五十年春。城中又是一如往昔的草木深深,在距离天墟城三十里的清水县,护国公谢北阑麾下三军做着最后的休息与整顿。这个繁华的县城如今安静的有些诡异,巷弄深深却不见一个行人,城墙投下的阴影中,士兵们喝水吃干粮的声音悉悉嗦嗦的响成一片。偶尔有人站起来走动,兵器与铠甲触碰时发出的金铁之声在无形中把气氛的暗涌拉倒最紧。

      “混帐东西!”
      天墟城,宁宅。宁家家主宁聆风挥手拍下,上好的黄花梨长条几案的一角瞬间化为齑粉。半月前有安插在谢府的细作传来急报,护国公谢北阑暗中调集军队,似有逆反之心。宁聆风估摸着,按照谢北阑耿直古板的性格,是断然不会做出这等欺君犯上之事的,况且军中演习操练,实属平常,也就没有多做留心。
      他想的不错。谢北阑素来守己奉公,断然不会做出逆反叛乱之事。可你上三家不是君,谢北阑自然也不是你的臣。谢北阑这次打的旗号,不是逼宫篡位,而是重振天纲。四年前明圣帝薨,天墟城无主,谢北阑已有微词。更何况现在那个手执芙蕖华章的少年站在他案前,丢出的是忠君爱国的道义,这个愚忠的将军自然心甘情愿的拥兵压城了。
      如今谢北阑大军压城,要是到时候那个封也辰站在天墟城外登高一呼,不知道会是什么结果。
      拳头下意识的攥紧。怎么办?
      自从得知谢北阑调兵南下,军中还带着皇长子封也辰时,上三家的人就再也坐不住了。紫微分野最好的刺客每天都在出动,只求在封也辰到达天墟之前便“猝然身亡”,再等几年,那个上三家扶植的傀儡封骁生一旦登基,谢北阑就是有心要动他们上三家,也没了理由。

      “左手二十丈,那个带着一个小女孩的卖花妇女,有问题。”
      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封也辰把目光不经意的扫过那一对母女,沧桑平常,蜡黄的脸色满是疲倦,完全看不出有任何异象。
      十五丈、十丈。就在女子准备动手的一刹那,左边胸口突然爆出一朵绚烂的血花。看着从胸口处贯穿而出的柳叶刀,女子藏在袖中的手没了力量,长裙下寒光泠泠的刀刃锵然落地。柳叶刀飞出的瞬间,女子身边的小女孩也动了,蹂身而上左手小巧泛着乌光的峨嵋刺直抵封也辰面门。仅十几寸距离,小女孩脸上绽放出了诡异的笑容,百密一疏,封也辰必死。
      然而在距离封也辰只有几寸的地方,小女孩那和年龄极不相配的深邃的瞳孔渐渐涣散,封也辰身后车厢中刺出两支长枪,枪头将她生生定在空中。封也辰闻着近在咫尺死亡的血腥味,第二十三个。

      所有派出的刺客均无功而返,转眼间谢北阑已抵达天墟三十里外。掀天巨浪排山倒海而来,天墟城花落谁家,已成定局。

      “报,天墟城派来使者,商议撤兵讲和之事。”
      封也辰头都没有抬,将手中的狼毫笔啪嗒折成两段,素白的宣纸上墨痕未干,“提携玉龙为君死”的君字洇成一点墨渍。

      看着从城门外渐行渐近的枣红马,三家家主站在城头上,心中燃起了最后的希望。行的近了,马上的一具无头尸体却像是一个响亮沉闷的耳光,扇在了三家家主的脸上。
      “混帐…”宁聆风话还没有说完,百里家家主百里澄空挥手阻止了这位莽撞的家主即将出口的不逊之言。百里家是上三家里势力最强大的,这位素来冷静的百里澄空脸色一片苍白。
      “收拾一下,明日随我出城恭迎皇子回城。”百里澄空看着天上熠熠生辉的紫微星。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如今再想争夺权势已未有什么意义,重要的是让百里家的人活下来。百里澄空微微叹了一口气,今夜的月色寂静的苍凉。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当初作为皇嫡长子的封也辰会流落在外不知去处,就像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当年并不出色的封也辰最后联合了护国公谢北阑大兵压城,给天墟上三家演了一出精彩的夺权大戏。只有在天墟城墙上又一次挂起封家的芙蕖花旗的时候,紫微分野的百姓才知道,这个天下终究还是封家的,夺不走也逃不掉。

      次日,皇宫丹雅殿后殿,三位家主跪在封也辰面前。
      “三位家主近来可好?这一路南下,还是得感谢三位家主不时的派人给我们三军将士表演助兴,不然这几千里几百里的路,可真是无聊的紧呢。说起来,我是不是还得感谢你们帮我把这天墟城治理的井井有条分毫不乱呢?”
      封也辰戏谑的语气不紧不慢的步步紧逼,狭长的双目透露出一丝寒光,凛冽的射向跪在当中的百里澄空。这是蛰伏了四年的封也辰对于天墟上三家的挑衅。
      “要是没有异议的话,九月就把这登基的事给办了吧。”
      封也辰语调如常,仿佛他在说的只是一句“三位家主吃过饭了吧”这样稀松平常的家常话。
      “明圣帝尸骨未寒,殿下早年流落在外,不谙宫中事务,是否再缓……”太昊荻洲小心翼翼的寻找合适的措辞,做着最后的努力——只要给我们时间,我们有机会反转。
      “尸骨未寒?四年了,明圣帝尸骨还未寒?我看尔等根本就是有心染指皇权,欺我无权无势,来日谢北阑三军撤去,谁敢保证我不会叫三位家主派来的杂碎杀了暴尸荒野!浩浩紫微分野,这天下是封家的天下,这王位也是我封家的王位。当年我流落在外,无权无势,任由天墟城被你们上三家弄得乌烟瘴气,如今大兵压境,我倒是想看看你们上三家有多少实力,这空了四年的王位,我皇长子封也辰到底有没有资格接手!”封也辰的语调陡然上升八度,一番质问之语毫无修饰的说出,砸在三家家主的脸上。
      “臣等惶恐。”
      不悲不喜的语调溢出,百里澄空的拳头在袖子里攥紧了又放开,面上没有半点异色。宁聆风的脸霎那间涨成了紫红色,蹭的抬头望向封也辰,嘴巴张开欲要说些什么。
      “宁家主是有什么话想要对我说么?两位家主退下吧,我要跟宁家主好好叙叙旧,这些年不见,着实想念的紧。”
      宁聆风的脸瞬间由紫红转为苍白,这句话不啻于一句催魂令,将他的魂魄都冻成了极北寒冰。他左右看看,想向左右两位同僚寻求一些帮助,可是两人都低垂着目光,没有看他。
      两人低着头退出了丹雅殿,百里澄空转身看看四下寂静,后背早已被冷汗浸湿,和暖的春风吹过只是带来阵阵寒意。他怎会不知,今天这局全是封也辰杀鸡儆猴之举,宁聆风素来莽撞,今天就不幸成了这一只给猴看的鸡。
      宁聆风一夜未归,宁家没有等来家主。第二天一早,晨光熹微之时,一具早已冰冷的尸体断绝的宁家家眷所有的希望。

      “宁家主企图刺杀皇子,昨天被办啦。”
      “怎么会?!你可别瞎说!”
      “这事怎么能瞎说,今早我路过宁府,那门上那柱子上,都挂着白呢。打听了才知道是宁家主…”
      “嘘——这等是也是你我能够议论的?小心隔墙有耳,抓了你治罪!”

      一时间上三家子弟人人自危,平时嚣张跋扈的样子不复存在。用桃绯馆馆主桃明夭的话来说,这几天人心惶惶的,少了上三家那些酒囊饭袋一样的纨绔子弟,这连桃绯馆的生意都连带着差了七八分,要是这事不快些解决,只怕不仅是天墟,这桃绯馆也得换一换主人了。

      封也辰没令她失望。同年九月,封也辰于焚尘山登基为帝为帝,史称文孝帝。文孝帝封也辰并不像他的父亲一般爱好舞文弄墨,他长袖善舞,恩威并施,不消半年就将文武朝臣收拢了个七七八八,仰仗谢北阑的军权在握,霹雳手段接连打击那些抱有负隅顽抗之心的不臣服势力,一时间树立起了极高的威望。

      是夜,皇宫承央殿内。封也辰坐在案前,手中一卷《天机书》即将翻到最后一页之时,门口一个纤长的身影映入眼帘。
      “天墟城中各脉势力如今尽为我所用,只是这护国公谢北阑……”
      来人一阵轻笑,“陛下是担心护国公他日故伎重施逼宫篡位?”
      “这大兵压城,来的了第一次就来的了第二次,护国公虽生性耿直,朕担心万一小人挑拨,朕这帝座岂不是岌岌可危……”
      “这有何难,一个字,杀。”来人在案边一张贵妃榻上坐下,语气轻快。
      “朕也想过杀,只是这护国公在军中威望极高,手下不少将领忠心耿耿,朕怕护国公一死,这军中将领带头叛乱,到时候情况岂不是更糟?”封也辰轻轻揉了揉太阳穴。
      “真是伴君如伴虎”来人丝毫没有忌讳,“这军中将领虽然不好办,但也不是特别难,只消……”
      承央殿内烛火飘摇,封也辰听着来人的话,一抹笑容渐渐绽放在嘴角。

      次日,皇宫谢将军别院,书房中传来阵阵豪爽的笑声。
      在跟谢北阑聊了一刻钟之后,封也辰引导着话题,使谢北阑回忆起军中之事,果不其然,回忆起军中操练演习,这位铁血将军顿时萌生归去之意,隐约提起了辞行之事。
      “谢将军说笑了,边关事务繁重,谢将军归去朕怎会不许?当初朕能登上这帝座,谢将军和诸军将领功不可没。既然将军明日启程,今日朕在两仪宫内设宴款待诸军将领,为大家饯行。”
      封也辰抬手将桌案上的茶水一饮而尽,上好的龙泉山茶叶浸泡过后还原出了鲜嫩翠绿的样子,只是这茶叶,早就已经死了。

      夜,文孝帝封也辰在两仪宫侧殿宴请谢北阑及诸军将领,然而封也辰因一点小事耽搁了一刻钟有余,正要出门之时,两仪宫突然燃起冲天大火。望着映红了天际的大火,封也辰转身,“看来这两仪宫朕是不用再去了,记得好生安葬各位将领。”
      “诺。”

      大火烧了一天一夜才被扑灭。护国公谢北阑戎马一生,最后成了两仪宫里一块并不好看的焦炭。这把火烧死了护国公,把紫微分野的天下兵权烧进了封也辰的手中。
      要说这火烧的也玄乎,为什么封也辰要在这个时候款待三军,而偏偏在即将赴宴的时候被一些所谓的政事耽搁了一刻钟有余,要是封也辰没有因为政务繁忙而耽搁了这么一刻钟,这位年轻的君主只怕也是逃不出葬身火海的下场。又是谁有这么大的胆子和实力,能避过天墟城皇宫大内中的无数暗哨禁卫,在两仪宫明目张胆的放起这么一把大火。虽然最后原因被归咎于天干物燥,两仪宫内烛台翻倒后点燃了房屋,但是光光是这个解释完全无法说通为什么这么多征战沙场的三军将领一个都没有逃出生天,全都死在了两仪宫。于是关于这火的起因,蒙上了一丝阴谋的味道。天墟城中一时间众说纷纭。

      这到底是紫微星暗示封也辰命不该绝,还是这根本就是权力斗争中腥风血雨的一个阴谋,紫微分野的百姓们不得而知。只是封也辰从此三军在握,这个帝位也算是彻底坐实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楔子 天墟君临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