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4、山谷中(下) ...

  •   年初五台山一行,胤禩同胤祥一道伴驾,一路上康熙对十三的冷遇,胤禩是真真的全瞧在眼里了。他眼看着胤祥一日比一日少了精神,加之回京路上又受了些风寒,回京后更是闭门谢客,连兄弟们也渐渐少了往来。

      胤禩想:胤祥的心境,大抵只有自己这个同样遭遇过皇父厌弃的哥哥明了罢。
      说也奇怪,这都快两年了,这老十三怎么着还没让皇阿玛消气?

      这个兄弟的性情也实在倔强,明明没有差事,爵禄又低,少了皇阿玛额外的赏赐,如今府内生计大不如前,嗜书如命的他在五台山见到难得的古籍珍本也咬着牙不敢多看一眼。可后来自各儿买下古籍送去他府中后,他愣是不知哪儿凑来了银子硬送回自己府里,还多给了一成,说是打发帮着搜罗买卖的奴才们的赏银。
      这下也算是生生断了将来如此类似的兄弟们的关照路子了。谁还能明知道他要强,还尽送他些多费银子的玩艺儿了?

      …………

      山谷离行宫不远,快马来回不过大半个时辰。年羹尧自行宫带来了自四川带回的美酒,也带来了令所有人兴致大减的消息——老皇帝说一会儿若无事,或许也会来此处与儿子们同乐。
      甭管理皇帝是否当真会来,迎驾的准备都要做罢。

      侍卫内侍们撒网捕鱼,清尘扫土,拾柴搭灶,各自准备去了。
      年羹尧与几位皇子寒喧得几句,陪笑道:“皇上体恤卑职一路鞍马,特许卑职早些回去歇息。几位爷见谅,卑职先告退了。”

      “时辰还早,皇阿玛一时半会也到不了。此处有山有水,有林有涧,鸟鱼花香,难得还有四哥备好的琴。亮工,今儿个既是撞上了你,不演上一曲,且莫想就溜。”
      “八爷有命,莫不敢从。”年羹尧也不谦让,笑着拱手团团做了个揖,又冲胤禛躬身道:“卑职献丑了。”就去琴台边坐下,凝息片刻,轻抚得几个音,又较了较弦。

      …………

      阿敏一时听的呆了。胤禛虽也偶时抚琴与她听,但他于古琴一道,也不过知晓、能弹,借以静气养性罢了,故而曲音也大多只往娴,恬的路子上走。
      她可从未听过这样的曲子。也从不知道古琴曲还有这般抑扬顿挫,刚劲洒逸的弹法。

      年羹尧十指飞梭,在弦间穿舞。似只一恍惚间,一曲便终了了。
      曲终收拨,他自默然片刻,摇头笑道:“年某自去年进川,年来未曾起弦,实是诸事杂务繁琐,静不得心,难抚清音。”又拱拱手:“托皇上洪福,借王爷的好琴,诸位爷的雅兴,年某今日算是尽了兴,只曲不成调,负了美景佳境,可是献丑了。”

      阿敏神游天外,鬼使神差插话道:“你的话和你的曲儿可不般配,口是心非哦~”
      年羹尧一怔。胤禟抚掌大笑:“是极是极!过份谦虚便是骄傲的表现,是不是啊小敏子?”

      阿敏这才回神来,自己又是在不该说话的时候说了不该说的话了。巧得胤禟误解,歪打正着用自己常挂在嘴边的话解了围,忙急急点头:“是啊~是啊~”
      她哪里懂琴音,不过是知道此人后期作为,心里原先就存了六七分成见,再去听琴时,思绪漫漫,仿佛便听出了铿锵壮迈之气。虽与眼下境地不合,也只是他自家心境发挥,又与环境何干。

      那几人各自赞了几句,年羹尧便就告辞。胤禛说道:“那你便先回去歇息罢。是了,带几条鲜鱼回去好拿与你妹子尝鲜。”又对阿敏道:“你也先回罢。”
      “好。几位爷玩的开心点儿哦~”阿敏点头,冲在坐几人挥挥手,一溜烟跑去鱼堆处捡鱼。

      “小敏子,别走~喂!喂!”胤禟叫了两声没叫住,一拍扇子:“四哥,我与你赌一百两,一会儿皇阿玛来了,一准儿问你小敏子怎么就走了。”
      “你不多嘴,皇阿玛如何能知道她方才也在?”胤禩笑。

      …………

      夕阳渐斜。康熙果然带着皇太子胤礽、七阿哥胤祐、十二阿哥胤祹以及十五子胤禑十六子胤禄一同到了。
      半路上撞到皇帝一行,被点了名儿遣返同行的阿敏一路腹谤:今儿个分明是老皇帝想来个合家团聚,与子同乐,怎么就不能放过我呢?

      …………

      野味经常吃,河鲜不常有。老皇帝忆苦思甜,远远赶开了侍卫太监,饶有兴趣地指挥儿子们自己动手烤鱼。
      父慈子孝,其乐融融,气氛是欢快而详和的。皇家的男人们八卦着蒙古各家王爷贝勒贝子们哪家丢了多少羊,谁家娶了新妇,谁又和谁联了姻,草原上的哪只雄鹰最是威壮……又听七阿哥讲起当年随皇父亲征时,在青海湖中捞过的鲜美白鱼滋味……他们唱起了康熙亲征准噶尔时的战歌,烤焦了一条又一条的鲜鱼。

      阿敏打定主意沉默是金,埋头苦干,一心一意同身边老皇帝和自己手中的两条鱼作斗争,决意今日绝不作炮灰,一定不能悲剧。
      可惜天不遂人愿,转折只在一瞬间。假如时光可以重来,阿敏一定会将那条鱼从头到尾渣都不剩地全装进自己的肚子。

      当阿敏伺候康熙烤好第一条鱼,循例先试过一口后,康熙喜滋滋地开始品尝他的劳动成果。阿敏一抬头,望见太子尚未得享口腹,忙拿了自己烤好的鱼献与太子,太子顺手将他自己烤焦了一条后总结经验烤的似模似样就快完工的第二条鱼扔给了阿敏。

      待阿敏觉得手中这条鱼将就能吃时,就听见斜对面的十五爷轻声:“谢谢八哥。”
      抬眼一看,十爷炫耀般举着自己烤好的鱼儿对着胤禑晃晃,狠狠啃了一大口。
      阿敏“扑哧”一笑:“十爷,当心刺儿!”“没事儿!”
      看胤禩手中空空,阿敏递过自己将将才烤好的鱼儿:“八爷,你先吃,我再来烤。”

      阿敏没过脑子的举动,不代表这些心眼堪比马蜂窝的爷们毫无顾忌。八爷明显愣了愣。
      “八弟,接着呗。”太子咽下一小口鱼肉,慢腾腾开了金口:“总顾着兄弟,也不能叫自各儿饿着罢。”

      ——额,他不能饿着,合着我活该挨饿?
      阿敏陪着笑举着鱼叉腹谤。

      “谢太子。”
      太子慢条斯理,晃荡荡的语调甚是悠哉:“这鱼儿——刺儿多,下嘴不易。八弟留心,慢着点儿咽,当心别哽喽~”
      八爷稳如泰山,双手接手阿敏手中鱼叉,微微笑着,浅浅躬身:“谢太子提醒。”

      ——啊不对,明明是从我手上接去的吃食,他干嘛要谢太子?
      阿敏慢半拍的思维这会儿才反应过来大概是怎么回事儿了。偷眼瞧瞧身边的康熙,似没注意到一般,仍旧在细嚼慢咽他手中的烤鱼。阿敏这才放下心来,乐腾腾又去串回一条鱼,细心割开,抹好油,继续烤。

      没一会儿,话题不知怎么就扯到快成亲的老十六和老康及老七家已然成形且尚在他娘肚子里的——至少除了存心捣乱的九爷十爷,个个盼着说着都是男孩儿——的儿孙们身上去了…………

      康熙笑眯眯:“敏丫头。”
      阿敏回笑:“皇上。”
      康熙捻捻胡子,继续笑:“敏丫头。”
      阿敏装傻:“皇-上-”
      “嗯哼。”康熙清喉,肃容:“敏丫头?”
      混不过去,阿敏无奈,羞涩陪笑:“快了快了。”
      “啊?”可恨康熙还要装聋。

      “咳咳。皇上……”明明知道是在被调戏,还不得不主动配合,这是何等悲摧的命运。阿敏暗自深深吐槽,恨不得将手中正在慢火细烤的鱼条直接叉进老头儿的龙嘴里。“咳,皇上,奴婢说——”心想总是要豁出去的,声音高出五六度:“就快了!四爷努力着呢!”

      噗~噗~噗~这一嗓子,至少折腾得一圈人喷了三四个……到是立时见效,马上转移了康熙的目标:“胤禛?”
      某人面不改色心不跳。他放下手中烤鱼,细细咽下口中残余鱼肉,不紧不慢,恭敬作答:“皇阿玛龙马精神,儿子万不及一。唯有愈加勤勉……儿子——嗯……正在努力。”

      “四哥!嘿!加把劲儿嘿!”十爷咧开大嘴,没心没肺。阿敏将头埋的愈深。
      她实是很想将胤禛的脑袋一分为二,钻到里面去瞧瞧是什么构造……平时还总知个羞耻,偶尔来个羞愤,再不济也假装个恼羞什么的,只一与他的父亲兄弟们在一起,这人就仿佛变了形般,任什么话,什么事,都能面不红,声不抖地讲的一本正经。

      康熙兴致饶饶,不理老十,又继续说道:“只努力却不行,凡健体济生,皆求应势,需得有个章程方法……”
      啧啧……阿敏暗暗咂舌,老头儿这是想给儿子们传授房中术么?她忙竖起了耳朵。

      “朕自幼遍读内典道藏,此一道于济世经邦虽无大用,于休息养生却大有助益。藏精、养气、凝神,万物繁衍,皆在阴阳济生……”说着说着,又转上养生一路了。
      “身体昌健,自然多子。又气神丰裕,内充沛而心安宁,则理政治家,无不成竹在胸。俗语言,多子才能多福,确有实理。又有言,福禄双全。尔等身为男子,又生于我皇家,‘禄’之一字,天生而已,‘福’之一字却要自家造化,此中干系甚重,尔等需得好生体量。”

      好长一篇养生强势论。阿敏听得昏昏欲睡,心下大翻白眼。
      好在也不是说与她听的。那边厢各人各自对号入座,各怀心事。

      “嗯,讲起来……”康熙沉吟片刻。“明儿个朕就叫贵妃,成妃她们几个不许再传月月。一路上就传她去陪,到叫你们冷落了。敏丫头,你说可是?”前面对着胤禛说,最后一句却传了头来问阿敏。
      “嘿嘿,皇上……是你想赶侧福晋走,不叫她占着贵妃娘娘她们吧……”阿敏闷笑,大着胆子顶了一句。

      …………

      年苇月为何事常被康熙的妃嫔们传去,其中缘由阿敏最是清楚,这是连胤禛都被瞒住的事情。
      话说深宫女子实是可怜,确实没什么真正的娱乐活动。宫中虽有戏班,但唱来唱去也不过是几出折子戏,太监们学戏,又哪里能有外面角儿们的风采,故而一年到头也听不到几出真正的大戏。年苇月幼时曾在南京见识过真正全本《长生殿》,后又熟读《牡丹亭》、《桃花扇》,能学唱时学唱,唱不出时还能汇声汇色地讲戏。她早几年选秀时待在后宫一年,早拥有了好些个拥趸。

      此次一路西巡,时间充裕,而出巡打猎本就是康熙自己的乐趣,他的妃嫔们又比不得阿敏这样身份的女子,尚可以打打马虎眼,当真耍耍乐子,周围走走。一路上也只是多吃几捧尘土,呼吸点宫外的空气罢了。那些妃嫔们自然是抓紧一切空隙传年苇月去说戏娱乐了。
      年苇月原本邀了阿敏一道,阿敏只死活不肯去。

      前些时在圆明园长住时,阿敏到是听年苇月讲过几出戏。
      原先在后世时阿敏也翻看过这些书本一二,戏是好戏,词是好词,只是听年苇月一讲,不由得她不联想到那些后世被风花雪月的言情故事侵蚀过的怀春少女……所不同的唯有那边是高富帅,这边是痴雅才……瞧月月讲戏时动情发亮的眼眸,阿敏实不忍告诉她自己心底激灵不断。

      阿敏知道,在年苇月心中,不知什么时候起胤禛早已被代引成了“痴雅才”,这也是她不愿同胤禛讲自己听戏时真实感受的缘由。小姑娘春心满怀,却还自恃矜持,不晓得该如何处置,甚而隐约向她求教……她可不愿做那个捅破窗户纸的人。
      人是能占一日是一日。只若拿着这个理由先行取笑胤禛,似要迫他表态一般,甚无意思。

      …………

      “嗬,嗬嗬……”康熙笑笑,并不与阿敏较真,可还不饶她:“敏丫头,‘快了’?快了是什么时候?”
      反正是里子面子早就没了,阿敏厚颜:“要我说了能算的话,就这一两年吧。”
      “小子?”
      “额……皇上金口玉言,皇上说了算。”
      “嗬~”康熙哼笑。“若皇上说了不算,可要罚你。”
      阿敏苦脸:“皇上……”
      “莫丧气!有罚便有奖,彩头嘛……朕先赏与你,讨个吉庆。”康熙笑的愈发开怀。“保成,你身上那两块玩艺儿呢,赏了与丫头罢?”

      太子心底一突,这可是他近来爱不释手,日日带在身边新得的一对随珠!只怕说价值连城都委屈了它们……瞬间万念掠过,面上仍如无事一样,若无其事解了腰间的荷包,双手捧了与康熙。“皇阿玛。”又对阿敏笑言道:“丫头,你几生修来的福气哟!还瘪嘴呢!?”
      康熙转手将荷包递了与阿敏:“收好喽!朕等着抱孙子!”

      阿敏打开荷包,取出两个状若玻璃的半球体。左望望,右瞧瞧,除了似乎比一般玉石圆润些,也没看出什么稀奇。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44章 山谷中(下)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