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9、恭陵旧事 ...


  •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几年前非常出名的一部唐代剧《大明宫词》,相信应该有很多人为里面浪漫浓烈的台词、充满张力的剧情所倾倒,完结篇时,小基基跪地大喊「姑母,我爱你!」,嘎嘎,没有感动想扑上去的举手!谁敢举手!金鱼巴你!(抬起鱼鳍)

      啃啃,不过,戏毕竟是戏,相信戏里面的故事,那就大错特错了!是说事隔多年,虽然当时金鱼也被感动得一塌糊涂,不过,我们这几天要来说一说,真正的太平公主跟她的哥哥们的故事。

      太平公主的出生年不详,她老娘生她最小的哥哥李旦的时候,已经是38岁左右的高龄产妇,太平公主出嫁的时候以最小的十五岁计,那她老娘至少是在西元666年时生她的,是43岁的超高龄产妇了。

      要继续谈武大娘儿女之前,先来看看他们那不论什么都很惊人,连生小孩都高人一等的老娘的生产史,武大娘在她27岁那年、西元652年,生下长子弘,3年之后,西元655年的年初生下安定思公主,又马上怀孕,再接再厉,同年十二月生下次子贤,武大娘体质大概异于常人,生小孩不用休息,隔年又生三子哲,接连生了四胎之后休息了六年,再生四子旦,又休息五年之后,才生下太平公主。

      武大娘之所以能在后宫立足,当然是靠着她高人一等的智力与胆识,不可否认的,她争气的肚皮,也帮了不少忙,平平一样的精子,王皇后就是生不出来、萧淑妃在高宗身边几年也只一男两女,人家武大娘就能下蛋似的一个接一个,生下四男两女,实在是功勋卓著,了不起了不起。

      太平公主出生得干干好,唐帝国的一切都还保持在相当平稳的时期,武大娘的势力渐渐在提高,但是皇帝身后的李唐王族、皇后身后的朝臣、太子身后的清流学者三个集团之间的平衡尚在,此时的太子弘还没有对母亲表示出反抗,武大娘很努力抓着丈夫,要他乖乖过一夫一妻的日子,一家七口倒也相安无事。

      太平公主的出生,我想应该是意外中奖,四十岁以上还生得出来已经是奇迹,而且此时的高宗已经患了风眩,身体不是太好,突然冒出的这个小女儿,除了为养病的父皇带来一点慰藉,也弥补了武大娘对于安定思公主的亏欠(安定就是被掐死的那个),加上一大群的哥哥,有胖有瘦有文有武,活在这群美男子中,多么幸福啊!(转圈圈)

      这样一个备受宠爱的公主,含卤蛋一样的正史上却没有留下名字,感谢《全唐文》的编纂者跟中研院的资料库大神,让我们得以在浩瀚书海中,迅速找到太平公主的名字-李令月。

      皇室的孩子,取名字是一件大事,取名还要取字,哥哥的名字还要跟弟弟的名字搭配,不要说皇室,唐宋的读书人都特别注重这个,比如说大小苏的名就是配对好的,字跟名也是配好好的,才显现出一致来。

      高宗身为皇帝,才高六斗,武大娘也能八步成诗,夫妻两个虽然比曹子建少了两斗才、多走一步才成诗,到底也是有读过书的,当长子弘呱呱坠地的时候,高宗抱着当时还不是太子的弘问还是光头的武大娘说「欸,婆子,你说咱俩这小孽种该叫什么名字好?」

      武大娘思来想去,一时之间也还不知道叫什么好,各位人客要知道,武大娘是个极端迷信的女人,突然,她想到从东晋以来就流传的一个谶语(就是预言)“老君当治、李弘应出”,是说太上老君将转世化名为李弘,统治天下,这个谶语流行之广,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南北朝,就有不下十起对岸所谓的农民起义是打着李弘的旗号出来的。

      武大娘摸着光头,嘎嘎一笑「嘎嘎,大家(唐代称皇帝为大家)姓李,干脆就把这孩子取名李弘,不就应了谶语,李弘出世了吗?」

      高宗一听,有理,把这小孩取名李弘,以后就再也不会有人敢拿这个谶语作乱,太好了!有了名,还要有个相配的字,高宗龙笔一挥(皇帝什么都要有龙嘛…),给他取了个字叫宣慈,大概是说「儿子啊,你要宣扬慈爱仁德啊!」

      高宗正高兴的时候,武大娘也在高兴,因为这个小孩既然是老君转世,那皇帝不给他当给谁?老娘的儿子当了皇帝,那老娘身为皇帝他娘,不就是太后了吗?武大娘越想越高兴,每天抱着这孩子摇摇摇,希望他赶快长大,大概摇得太过火,小孩子常吐奶,搞得身体多病,成了个药罐子。

      李弘出生之后,武大娘就有了本钱去争夺后位,不久,又生出了第二个儿子,武大娘抱着这个儿子,又想了想,既然哥哥做皇帝,没有个辅佐的人不行啊,谁能够亲得过同母同父的弟弟呢?兄为君、弟为臣,为臣首重贤明仁德,于是把次子取名为贤,字仁,又字明允。

      到了第三个儿子,武大娘又想,看李弘一天到晚生病,不知道哪天就挂了,不能应谶怎么办?于是又想到,老君化身的另一个名字是李显,真方便,那就把刚生下来这个叫李显好了!(之后才改叫李哲)

      生到李旦,就跟政治用途没有关系了,武大娘跟高宗大约觉得,这个小儿子真是生命中的小太阳,于是先命名为旭轮,又改名轮,再改叫旦,都是太阳的意思,高宗本人非常宠爱旦,皇子们小时候就要开始学做官,而且是做大官,高宗心想,这小儿子一天到晚窝在皇宫不行滴,还是把他放出去历练历练,不知道哪根神经不对,竟然发狠要把他送远点,送去西域做单于大都护。

      小旦旦当时还是个小傻蛋,他问高宗「把拔,我可不可以早上去,晚上回来捏?」,高宗苦笑说「西域跟长安隔着几千里,哪里能早上去晚上回来,你当你上班啊?」,小旦旦于是大哭了一场,在地上滚来滚去说不要离开爸妈,高宗一看儿子耍赖,人说“猫老食子、人老惜子”,马上就说「好好好,不去不去,那你遥领着吧!」

      所谓遥领,就是领干薪,什么事也不用干,我想,等到小旦旦长成大旦旦,又变成老旦旦之后,一定会暗自觉得当年干么不去西域,记得当时年纪小,不懂事,没去西域,结果一辈子都没离开长安跟洛阳以外的地方。

      等到太平公主出来之后,高宗夫妻想,有了太阳,要有月亮吧!于是取名叫令月,高宗疼小太阳,武大娘就爱小月亮,前面三个坐冷板凳去了。

      太平公主平平安安长到了八九岁时,家里头来了个新成员,是太子弘娶了太子妃裴氏,这位裴妃出身当时的豪门巨族闻喜裴家,裴家从晋一直到清,出了无数的宰相高官,现在在山西还保有裴氏家祠,晋代有闻喜八裴,与琅琊八王并称,南北朝,裴氏一脉两系分佐南北两朝,到了唐代,一共出了17名宰相,仅次于人数最多的皇唐李氏,裴妃的父亲裴居道,也做到了宰相。紧接着裴妃之后,是二十岁的太子贤娶了同样出身豪门的房妃,房妃出于清河房氏,是贞观名相房玄龄、韩王元嘉正妃房元龄的族人,家门显赫。

      然而,这一连串的喜事,没有让武大娘心情爽,因为高宗的身体很不健康,他不希望再继续职掌国政,亟欲逊位给太子,而太子弘羽翼已丰,他身边的班底渐渐进入朝政中心,高宗如果宣布退休,武大娘也就没戏唱了,武大娘的运气非常好,太子弘没有因为娶妃冲喜就身体健康,反而一天比一天衰弱,却还不到马上就死的地步,西元675年,皇室家族前往洛阳合璧宫避暑,在一场家宴上,太子弘暴毙身亡,年仅二十四岁。

      太子弘的死亡众说纷纭,当然,我们并没有确切的证据表示武大娘杀了他,然而各位人客要知道,正史上所说的太子弘得的是肺病,合璧宫在东都洛阳,而太子弘在立妃之后,又与父母回到长安,若已病重到随时会挂点的地步,高宗夫妻会要求他在夏四月陪着他们赶八百里路到洛阳吗?肺病是慢性病,太子弘如果还有体力能支撑到洛阳,就算病重,也不会这么快就死,还是在武大娘进行提升母权、要求高宗逊位于她日后再传位太子的关键时刻挂点,除了说是武大娘好运,真的没什么可说的。

      太子弘死后,高宗哀痛逾恒,他认为,生前不能即位,死后也要追封,于是太子弘开了唐代以太子身份追封为皇帝的先例,此后追封为皇帝者,称为准皇帝,高宗以“慈惠爱亲为孝,死不忘君为敬”十二字为太子弘上谥号为孝敬皇帝,起陵于洛阳郊外,称恭陵,其妃裴氏死于何时也是众说纷纭,有人说她又活了许多年,还有人说她怀有遗腹子,但是我比较认为应当死于太子弘去世的隔年,因为之后的纪录中再也不曾出现她,裴妃追封哀皇后,也许是因为武大娘一直特别喜欢洛阳,所以把他葬在洛阳,然而,却与父母兄弟姊妹隔了八百里,只有年少早逝的夫妻二人度过一千三百多年的寂静。

      1998年,恭陵被盗,盗墓者用炸药炸了皇后陵的墓室外围,起出61件陪葬物,其实是极少部份,并没有挖到真正埋藏诸多宝物的孝敬皇帝陵,但是官方在香港追踪到的赃物,价值人民币数十亿以上,光一件彩俑就在黑市喊到1000万人民币以上,很快的,就循线抓到了十一名盗墓贼后,把他们送到恭陵前面,当着李弘夫妻的面前枪决。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