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指婚 ...

  •   元未四年,京都。
      “敕造沈静海文伯府”的匾额高高地挂在正门上方。
      沈府中门紧闭,只余左角小门有人出入,台阶上两个青衣小厮正斗着蛐蛐儿。
      忽见一暖轿自东南方徐徐而来,舆夫四人,银顶皂帏,路人侧目。
      暖轿在沈府前缓缓停下,轿夫上前撩开帘子。轿里出来一位大约三十年纪、着蟒服、高举卷帛的无须男子。
      只见他在门前站定,整了整衣冠后用一种清亮带点尖细的声音高唱:“圣旨到!躬迎——”

      暖轿初停时,已有小厮入门报信,此刻一听,更是吓得众人丢了蛐蛐儿就往府里奔去。
      少倾,沈府中门大开,为迎旨而点的焚香缓缓溢出,渐渐晕染了整个街道。
      沈家家长沈敬身着公服,与族中有品男子全都迎了出来跪接圣旨。
      男子昂首自中门走入,沈敬等人只看到一双青靴从面前走过,方起身垂首紧随其后。男子目不斜视地略过中道两旁伏跪的下人,步入正堂,在奉恩明义的匾额前站定后转身。

      此时,沈敬方敢抬头。
      这一抬头不禁大惊失色。原来此人正是当今圣上的贴身内侍——王瑛。
      京里皆知,上自登大宝以来,王瑛所传旨意,俱关宗亲,不是大喜便是大悲。最近的一次,便是蒙驸马赐死案。想到此,沈敬心里很是不安,却不敢表露分毫。
      王瑛见沈敬如呆木般杵在那里,知道他的心思,忍不住抿笑了下,才轻唤道:“沈大人,沈大人接旨呀。”
      沈敬方才如梦初醒般,慌忙带头跪下实实地行了三跪九叩之礼。
      “皇上圣安。”
      “圣躬安。”王瑛此时方放下手中的卷轴展开诵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社稷之治,惟文治武功。朕自登基,日夜兢兢,岂求昭史,唯望不背国祚,不负君责。先圣曰:无常安之国,无恒治之民,得贤则昌,失贤则亡。自古及今,未有不然者也。故常求贤良,相与共治,方为良制。礼曰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圣人曰治天下者,正家为先。正家之道,始于谨夫妇。朕思得贤妇之室,必家和无忧,人心无杂,固社稷之本,助国事之顺。近闻静海文伯沈敬之女沈氏贞静淑懿,孝俭恭敏,朕度此正为贤妇之选,命婚配于户部尚书兼内阁大学士傅荣之子一等鸿翎侍卫傅云。望上顺双亲,友爱兄妹,克举其职不负朕望。”
      诏书宣读完毕,整个正堂如死水般沉寂。沈敬一直埋头叩首,迟迟不动。
      “沈大人,谢恩呀!”王瑛催促。
      沈敬如梦初醒般抬首,半晌才有了神采,忙谢恩领旨。
      他毕恭毕敬却又有些迟疑地接过王瑛递过的卷轴,供于正案之上,才转过身面带讨好:“王公公,您看这……您见笑,下官实在是有些糊涂了。”
      王瑛知沈敬所问之事。
      沈家三位小姐,长女与次女都为沈敬正室虢国公之女卢夫人所出,娘家尊贵自不待言。难得两位小姐毫无娇气,不仅亭亭玉立,精于女工,待人接物更是得体大方。未及及笄,便被先皇看中。长女云棠封景王妃,次女夜棠许与太子为沈妃。
      不料景王才婚,先皇便沉屙不起,后驾崩,新皇服丧,结果耽搁下来。
      如今新皇已过丧期,原以为翌年春就能册封入宫,谁知皇上突然下旨敕婚。
      圣心难测,做大臣的,莫不揣摩上意战战兢兢。王瑛了然,笑着拍了拍沈敬的肩膀。
      “沈大人不必介怀,皇上给二小姐找的可是门好亲。傅阁老的家学您是知道的,傅公子更是一表的人才,皇后最疼的可就是这个弟弟。最近傅公子刚升了一等,带刀伴驾,前途自是不可限量。”
      “可是先皇的旨意……”
      “这点沈大人就不必思虑过甚了。”
      “但是……”王瑛的态度让沈敬有些微放心,却仍有迟疑。
      “沈大人。”王瑛突然正色,“自古天子行事只奉天意,臣下的本份想必不用咱家提醒。”
      沈敬立刻警醒:“下臣惶恐,下臣僭越了。”
      王瑛方又恢复了笑容:“沈大人过谦了。其实沈大人大可宽心,另外……”王瑛突然有些踌躇。
      “公公但请吩咐。”
      “那咱家唐突了,但不知是否方便请令媛略露金面?”
      “这个……就怕小女凡姿……”沈敬怔了怔,却又吩咐下人将二小姐请入前堂。

      彼时夜棠正与母亲、婶婶等坐于祖母的内室之中。
      众多子女,老太太最疼夜棠,素喜相陪。圣旨到时前院早有人通报了消息,一个姨娘还以为皇上要提前将夜棠召进宫里。卢夫人很是不愿,夜棠若入宫,当依典封妃以显身份。现已秋后,只能待明年。万不可像赵家容娘娘那样,一顶轿子抬进宫里,惹得京里京外笑话一片。
      后前院传来消息,二小姐让皇上指婚给傅阁老儿子,后院一片哗然。
      祖母瘫在椅上口不能言,几个婶婶也哑口无语。
      此事夜棠不好开口,姨娘们见识浅,不知如何开口,只有卢夫人出面说话宽慰。
      “老太太先别急,您细想想,这倒也不是坏事。那傅家公子,虽资历尚浅,但年纪轻轻就当上一等鸿翎,也是不凡。又是皇后胞弟,打小入宫伴读。前些日子听家里长兄说起此人,言语间颇为赞赏,想来人品不错。况且夜棠嫁过去后是正经正室,总不至于受委屈。听说那刚进宫的容娘娘心胸狭窄,眼里揉不进砂子,连皇后也让着她三分。您想,皇上年后都不及等,巴巴一顶轿子就给接了进去,何等急切,何等荣宠。咱家丫头进了宫能不受委屈?圣上又是风流之人,恩宠能几时?若是生得个一儿半女还好,若是不能,岂不更加凄凉,倒不如嫁个平常人家,安稳度日。以前因为先皇的意思,我们也没有法子,现在皇上下旨了,我们该高兴才是!”
      卢夫人放了话,众人这才反应过来,深一句浅一句地说些宽心话。不多会儿,老祖母的贴身丫鬟映雪掀帘子进来说前院让二小姐出去见客。众人又惊奇起来,夜棠也奇怪,却不说什么,起身掸了掸裙裾,理了理云鬓,这才让嬷嬷领着往前院去。

      “二小姐出来了。”一名婆子边说边把帘子掀开。
      王瑛忙转头看去,忽地就怔住了。美人王瑛见过不少,宫里的娘娘可谓国色天姿。不过这位沈小姐仍让他眼前一亮。只见她上着妃红起花刻丝袄裙,下露几分桃红水林禽绉纱裙,素净中透着明亮,更衬得沈小姐的质若幽兰。
      沈敬向王瑛介绍:“这便是小女。”又转向夜棠:“来,见过宫里的王公公。”
      夜棠倒也无忸怩之态,缓步上前半踞着福了一福:“公公万福。”
      众人也不言语等着王公公说话,却见他只是定定地看着夜棠,倒把夜棠看得不好意思。
      王瑛之所以要见夜棠,说到底是皇帝的意思。本朝天子文治武功不输先贤,鉴赏国色也不落人后。当年宫内一次亲贵赐宴,特许携妻小出席。他随先皇端坐于高台之上,正在百无聊赖之际,先皇突然指着一位穿石榴色袄裙的小姑娘问他:“把那个姑娘许给你可好。”当时他远远只能看见那位姑娘肤色白皙,体态娇美,便点了点头。后来他才知道,那次家宴中先皇将她指于他为良娣,又将沈家大小姐指给景王为妃。后先皇沉屙,继而驾崩,皇帝初登,忙得不可开交,居然就再没有见过。对于沈夜棠,皇帝其实存着一丝好奇。这次让王瑛传旨,着他一定要见着沈夜棠的真面,看看是不是真如说的那样姿色过人。
      沈家众人不知王瑛心里转的心思,夜棠见这人如此无礼,刚开始还有些不好意思,到后来便有些恼怒起来。
      沈敬见夜棠面有不忿之色,忙快步上前提醒。“王公公,叫小女出来可是要问什么话?”
      王瑛这才反应过来,侧头轻咳将神情掩过,才又转向夜棠大加赞美。
      “沈小姐果是名不虚传,不仅人美,而且难得如此落落大方。”
      “公公过奖。”
      “皇上还说了,沈家有什么要求只管提,婚事要破格举行,具体事仪由太常寺操办,沈家可与之商议。”
      沈夜棠行礼谢恩后便回了内室,王瑛赶着回宫覆命,也不吃茶,只与沈敬众人寒暄了几句便起程回宫。
      夜棠回了内室,将情况给祖母、卢夫人细细说了一遍,又与卢夫人说些宽慰的话,这才告乏准备回自己的院子。只是刚才出门没走几步,就听见卢夫人身边的珍哥唤自己留步,她忙转身回去,见卢夫人就在门外石阶上等着她。
      “刚才在屋里的那些话,虽是为了宽慰老太太,可是却也是我的真心话。我娘家里也出过入宫的娘娘,外人看着确是无上的荣宠,我们内里才知道到底多苦。我还小时,那位娘娘有回来省亲过一次,你没看见那场面的凄苦,里外都哭成了一片。后来那位娘娘刚刚才到三十门上,就没了,身后也只留下了一位小公主,幸好当时的太后怜她幼小失怙,放在身边照顾,这才平平安安长大。我原就是不希望你嫁进皇家里去的,只是先皇有了旨意,也是没得法子的事。现在很好,皇上将你许给了傅家,你舅舅对此人颇为赞赏,应算一好门亲。”卢夫人拉着她的手,往花园里踱步。
      夜棠低头恭顺地听着,遇见坎坷处才开言:“太太仔细路。”一边搀扶着。
      卢夫人怜爱地为夜棠理了理头上的发钗:“几个子女里,你最让我省心,却也最让我担心。过去后,好好侍奉丈夫,孝敬公婆,凡事不要争尖儿,能让就让,别让日子难过,也别失了体面。”
      夜棠语气笃定:“太太放心,我记住了。”
      卢夫人知她听进心里,满意而去。
      夜棠却留在了花院,不急前行。仔细环绕周围景色,离愁的思绪淡淡地在心里生长起来。这园子里的一花一木,更重要的是园里的家人,以后……就再不容易看到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指婚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