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楔子 ...
-
楔子
民国七年,深秋。
宅子里,仆妇们压低脚步声交错而过,偶尔停下来略作交谈,便见其中一个变换方向去了。看门的老张便同和他一起在门房烤火的侄子,也是大老爷的小厮洗墨说:“前天夫人捡的那对母女还没救回来么?”洗墨道:“夫人心善,请了济世堂的大夫来看,那妇人倒是没事,可怜小姑娘,挨饿受冻了这么久,抬进府里已是高烧了三天了,我看是不大好了。”说罢叹一口气。老张倒是不以为然,“这时节,每年不知死多少人,这母女能遇到夫人,还得大夫看病,每日汤药伺候着,已是交了华盖运了。就算小姑娘好不得,也是老天怜她,不愿她在世上吃苦!”
洗墨倒是同意,转而又愁起来:“大老爷天天去杨督军那儿应酬,每日醉醺醺的回来,也不知事情谈的成不,倒叫我天天悠闲,也不是个事。。。”老张闻言抖抖烟灰,也沉默下来。这时,外院子的门突然开了,夫人身边的王嬷嬷并几个丫头,笑容可掬的送了大夫出来,老张赶忙把侧门打开,让在一旁。待得大夫出门,王嬷嬷伸直背,跟老张说:“这母女真是有福的,夫人喜欢那小姑娘,许是要亲自带着,以后我们兴许要多个主子了。”老张闻言极差异:“少爷不是好好的,怎么倒要再认个女儿?”王嬷嬷捻了下眉心,“那小姑娘可招人疼了,不过四五岁,烧了说胡话还要让他娘多吃口饭,看的我们都落泪。少爷何曾跟夫人这样贴心过。我回了内院了,洗墨,大老爷回来了叫个丫头过来说一声。”洗墨忙诺诺应着。
内院葳蕤轩的侧屋里,夫人刘氏才在问捡回来的妇人,之间那妇人脸色白皙,容色俏丽,眼神滴溜溜的打量着屋里的陈设,心下便有些厌恶,问了出身籍贯,那妇人支支吾吾,便知不是清白来历,那妇人倒是乖觉,发现刘氏面上冷淡,便叩头求夫人调教女儿,刘氏暗恼,三天来太过疼惜那小姑娘,心思倒被这么个东西看透了,便对身旁的大丫头明翠使个眼色,径自带着丫头们走了。明翠将那妇人扶起,告诉她夫人愿意收留她,她女儿夫人会带在身边。那妇人感激非常,且随明翠安置下来不表。
一晃两年,当年那小姑娘,已经是满院子最喜欢的佩芷小姐。佩芷容貌出奇的好,才六岁,便可看出将来必定是个大美人。刘氏夫人也细心教导她,两人浑然母女一般,连夫人的亲儿子也插不进,但少爷的心思也不在夫人这里,十五岁的小大人了,夫人说什么也听不进,天天嚷着打俄国打英国的,大老爷每日消沉,二老爷照例是卧床不起脾气暴躁的。又过一年,夫人已是沉疴难起了。
佩芷已经七岁,神态更显端庄宁静,愈发像夫人的亲生女儿了。虽然还小,但夫人言行有度,病榻上仍关心家庭,勉励支撑,潜移默化得佩芷跟个小大人一般。王嬷嬷等人是看在眼里,对小姐极是疼惜服气的。夫人殁后,全府一阵哭号。大老爷索性日日出府,与一帮遗老遗少花天酒地,少爷去了北平的大学堂读书,寒暑假也不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