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9、第十三章:官府控灾手段强 ...


  •   王玉蓉悠悠转醒的时候,杜承轩正满脸担忧的守在床边,幸好只是劳累过度,可别安小茹刚好,倒把她给染病了!

      吃了点清淡的东西,坐下来休息,王玉蓉提出想亲自南下去探访一下那边的情况,杜承轩当然不答应,瞧她那小身子骨,那像个能受罪的!

      杜承轩说她睡梦中还在呓语,就别再让人担心了。王玉蓉暂且放下话题,但心里有个坚持,只待把身体养好。

      按杜承轩的意思是让王玉蓉多躺会儿,好好休息,王玉蓉却不肯,偏要拉杜承轩陪她说说话。

      再说到那条王玉蓉认为非行不可的政令,杜承轩问其原因,王玉蓉解释道:“尸体掩埋不当或处理不干净亦可流传病源,老百姓葬人一般不会深挖坑,弄不好病尸会污染土壤或水源,最好的办法就是火化了再掩埋。”

      王玉蓉知道杜承轩和大臣们的顾忌,继续道: “咱们汉人一贯坚持土葬,北边,西边部落有石葬和天葬,南方部落还有水葬,只有道释两教才有火葬的说法,这些我都知道!但是,观念信仰不是天生出来的,是慢慢形成的,保持固有的想法对防疫有妨碍,咱们是不是该改变一固执的观念?”

      杜承轩觉得王玉蓉说的这些都有道理,让她继续分析,最好是不要引起全民反抗。

      “如果不可以强来,咱们可以以信仰治信仰!”王玉蓉眨巴着眼睛,从容中透着得意和俏皮。

      “以信仰治信仰?”杜承轩真的不知道他家蓉儿怎么有这些新奇古怪的想法。

      “你想啊,土葬是祖宗的传制,讲究入土为安,对不对?道释两教也是老百姓所祈福的寄托,那道释两教的人死了讲究什么,咱们……”

      不待王玉蓉讲完,杜承轩就恍然的接道:“道释两教讲究飞天得道,入西方极乐,咱们可以加以利用,让他们广做法事,引导百姓们相信死者火化,已摆脱苦难去往极乐界,妙哉!”

      “宾果!”欣喜与于杜承轩的聪明,一点就通,王玉蓉得意的吐出这么一个词。

      “宾?宾什么?”杜承轩脑后尽是问号,以为自己听错了!

      王玉蓉自己也愣了一下,怎么自己说话怪怪的:“呃,没,没什么,感叹一下,你真聪明!呵呵,不过还有一点,不可能所有百姓都信服这一方式……”

      “这个你放心,我有分寸,只要多数人同意就好,少数人还是要用强硬政令的!”

      “嗯!”王玉蓉满意的在杜承轩脸上啄了一下,觉得连头也没有先前那么疼了!

      杜承轩美哉哉的找了几个大臣商议一番后,《安全生活手册》里所有的政令全面实行!

      治病靠医、药,王玉蓉提出的第一条就是汇聚天下名医到南方灾区。医家向来都有“不为将相,偏为良医”的美德,很多名医都喜欢研究有关瘟疫的治疗,而通过抗防治瘟疫也同时造就了一代名医。就这一点,召集医者不难,更何况加上朝廷的奖励制度,更是杏林辈出!医者施药免费问病,也算出了是大力。

      第二条是疫苗防治和治病于未病。一般来说,得过瘟疫而康复的人再染瘟疫的机率要低一些,这一原则《黄帝内经》中有提到过,并不难懂,许多名医都知道怎么做,朝廷主要是把方法推广!要多做宣传,让百姓们互助自救。

      第三条是设立隔离病坊,阻止瘟疫在健康人群中传播 。感上瘟疫的人需要同健康人隔离开来以防传染,由朝廷安排房宅作为隔离区,用以治疗瘟疫患者。一时之间,“病迁坊”、“养病楼”这样的屋舍在官府、佛教和民间豪富的努力下竞相设立,用于隔离病人,内有僧侣、医者为患者治病。

      王玉蓉自己还亲自带领京中女眷绣制了许多小方布,棉纱料子的,说这个是叫做口罩,给病人和医护人员戴在脸上,有防呼吸感染的作用,就连医护人员的衣服都专门设计了长衫大褂。收到这些口罩的大夫们甚至还在口罩内混了熏了消毒的草药,随后这一方法也传开,老百姓自己也学会了。

      第四条是普及医学知识,加强医学教育。民间识药懂医的老人非常多,只要把治瘟疫的草药教给他们,口耳相传,并且把瘟疫的预防知识和简单的药方刻录在石板上,放置于病坊、村坊和路边,以示民众。

      久而久之,《安全生活手册》上的内容,在灾区,几乎人尽能背。

      第五条是注意饮食卫生,保持个人清洁。用佩兰等草药洗浴,防止疾病,保持健康,不食用变质的菜饭,远离鼠类,甚至捕杀,不能因食物缺乏而饥不择食,不良食品亦传染疾病,不吃生冷食物。讲究饮水卫生,凡井水有远从地脉来者为上,有从近处江湖渗来者次之,其州城近沟渠污水杂入者成碱,吃用时须煮滚。保持口腔清洁,凡清旦刷牙不如夜刷牙,须知病从口入。保持预防保健的习惯,病弱进补,中药煲汤。
      第六条是建立防疫管理,设立边境检疫。老百姓家破人亡时都喜欢投奔远亲,甚至有整个村子一起迁移的,朝廷必须阻止灾民随意流动,在当地组织防疫,并建立州城检疫制度以控制瘟疫在州城间的传播,必要时可以强行禁城。

      第七条是改善环境条件,药物预防消毒。有些地方可以建立人工湖和饮水池,患病的动物和牲畜要实行深挖洞式活埋,由官府组织人员专门处理,切不可让任其自生自灭,防其污染水源。各家各户中要丢弃的垃圾,像患者、死者衣物之类的,也要集中处理。不允许随地大小便,集资建设‘都厕’,供大家方便。

      第八条是妥善安葬亡者,救济抚养遗孤。未经妥善安置的尸体将进一步传染疾病,危害生人和环境,患瘟疫而死的必须集中火化,而后在火化地建碑而颂,有僧道前来做法事超度,上碑者皆需登籍,方便往后家属年年祭拜,官府会按每家死于瘟疫的人数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抚恤金,视各家情况而定。无人管者,由地方官负责安置,刻无名氏,视为官府公碑。

      患瘟疫家庭留下来的遗孤妇孺,年幼者,需由亲属负责养育,官府提供三个月的口粮救济,孤儿名单要上报官府。

      第九条是官方免税减租,疫区施财赈灾。瘟疫不但引起百姓们内心的恐慌,还危害农作和商贾的正常进行,所以朝廷决定免税减租,减轻百姓们的负担。少数收成不到正常十分之四的家庭,朝廷予以补助。

      第十条也涉及百姓的信仰崇拜,那就是帝王和官员承担责任。杜承轩昭告天下颁发诚坦政德失误,承担责任的自责诏书,下令各级州府共同抗疫,官员和皇城减少吃喝玩乐,削减马匹坐骑,用于救援染瘟疫的灾民。

      官府的免费抗疫显然负担很大,多亏民间富户,广搭窝棚,灾民集中安顿,施粥发药者不在少数。不得不说,杜承轩手下的几十家店铺,一夜之间出现在南方灾区,以不计成本的方式放粮施衣起到了良好的带头作用,善良的富户竞相学习,甚至当中还有攀比者,看谁救的人多!

      因人人手捧一本手册,又有天子政令,任何官员执行不善者,皆可告发,这一次真真叫整个大周朝领会到,人心齐,泰山移了!

      采用《安全生活手册》的方法,系统综合的治理瘟疫,很快瘟疫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就大幅度下降,民间一片叫好声,自古自今,还没有哪朝哪代做得这么好过。

      第一步的控制完成的非常好,继续的就是善后了,只是,这是个漫长的恢复过程。不过,只要信心满满,就如大周王皇后所说:民众的力量是伟大的!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9章 第十三章:官府控灾手段强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