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2、灭门府只手遮天 ...

  •   来到书房,乾隆提笔准备在名帖上书上姓名,只是想到自己的御笔竟给府衙门房那等小人拿去,心里觉得腌臜,可几个侍卫中,略略识文断字的赵明海和鄂岱都派交了任务,其他几个人大字认不得一箩筐,只有冰儿在身边歪着头好奇地看自己干嘛。乾隆转身问道:“你会写字么?”

      冰儿点点头:“会的,学过。”乾隆从旁边扯过一张纸,把笔交给冰儿道:“写来我看——恭办内务府玉器、旗下生员钮祜禄•长春,敬拜大人。”

      冰儿在乾隆指点下,写完了这几个字。乾隆拿起纸一瞧,倒是出乎意料,字不算娟秀,但骨骼形体都很舒展挺拔,算得上一笔好字,不由夸道:“没想到你的字倒不丑。一向是跟谁学的?”冰儿被夸,也很高兴:“先是跟收留我的一个陈姓秀才学的,后来帮我师父抄书,也写了不少。”

      乾隆见她颇有得色,道:“也只是不丑罢了,没有临过帖吧?总归看来还是随意散漫了些。”把着她的手正了几个笔画,又道:“朕从入学直到现在都在练字,好的法帖也有不少,你若喜欢写字,以后也可以着人教你。”冰儿马上道:“我不喜欢练字。”乾隆抬笔在她头上轻轻敲了一下:“就喜欢舞刀弄杖是么?听说这几日又缠着要拜赵明海做师父学功夫——你拜师父门槛倒低啊。”

      冰儿笑道:“我听说‘谙达’的意思就是师父,上次骑马叫了‘谙达’,不是拜师也是拜师了。赵侍卫一手绝活,我要是能学了去,到外面也不怕别人欺负我。”

      “谁敢欺负你!”乾隆笑笑说道,把裁好的梅笺理顺放在冰儿面前,“照刚才的字样,就写茶盅口大,写在梅笺上作名帖。”等冰儿一一写好了,吹干其中一张,放到刚备好的黄杨木雕的拜匣里,想了想,有拿出一张银票,折小了一道塞进去,转头吩咐外面守候的几个侍卫:“装扮好了,随我一起去府衙投帖。”

      冰儿问:“我呢?”

      乾隆道:“你过去算什么?拜见官吏还有带丫鬟的么?”见冰儿立刻撅了嘴一副不高兴的神色,顺手在她脑门上弹了一指头:“到大堂门口去看热闹吧。穿素点,没有遍身丝绸的小姐抛头露面的。”

      一乘滑竿抬着乾隆到了府衙角门,步行到门前,几个门子叼着牙签正在聊天,见有人来了,为首的门房上下打量了乾隆一番,觉得他一身衣着虽只是八成新,用料精致倒不似寻常人家,不由把跷得老高的脚从桌子上放了下来,客气问道:“你是?”

      乾隆直着腰,拱拱手道:“在下从京城来,进学之后过了两闱都未能侥幸,便暂时承办了家中事务,备办内务府玉器。今上巡幸江南,我们也到这里,扬州玉器是有名的,寻思着要做个样子进呈御览,只是未能拜会父母官,不敢随意动作,还请各位通传。”说罢,向后一使眼色,一个侍卫忙递上一个红色封袋。

      门房一掂,少说也是四两,算是个蛮重的红包了,心里当然熨帖,又见乾隆虽然有些架子,说话倒还和善可亲,又懂规矩,不由奉承地笑道:“既如此,您老等一等,小的立刻就去通传。我们大人最惜人才,一定马上接待。”伸手要了拜匣,小跑着进了门。

      果不其然,没等很久,门房又一路小跑出来,笑容满面:“长爷,我们大人有请。”

      乾隆使了个眼色给后面几个侍卫,原是安排好的,自有跟着进去的,也有在外头观望的,表面闲闲,心里绷紧了弦护驾。

      清代素来“官不修衙”,府衙格局虽大,一应房屋显得老旧,恰巧刚下过两场春雨,尤其感觉阴湿。只等跟着门房走入花厅,才觉得眼前一亮。花厅两面窗扇通透,紫檀多宝架上非金即玉,墙壁正中挂着白鹭青莲的中堂,裱得五光十色,整间花厅一盆花草没有,入目颇觉俗艳。乾隆定睛一看,正中交椅空着,堂中上首坐着两个人,一个在酒楼见过——巡抚那舜阿的戈什哈宝庆,大大咧咧跷着二郎腿坐着;另一个四十多年纪,堂下穿着一身赭色宁绸便服,貌尚清端,三绺长须飘在胸前,只是腰微弓着,一双眼睛更是神不归主,游移不定四下看着——想来就是知府范崇锡。

      范崇锡见乾隆来到,抢先站起来拱手为礼:“长爷在内务府公干,失敬失敬!”顿了顿又道:“长爷太客气了!”

      乾隆先在犹豫礼仪,见范崇锡反倒要来逢迎的样子,不知是自己身份的缘故,还是拜匣里那张票子的缘故,此时虽然不情愿,也少不得做作一番,拱手笑道:“不敢不敢,未能先来拜见大人,长某失礼太甚了。”

      范崇锡嘴上不语,心里不由不快:你不过区区一个生员,在我面前照理也该自称“学生”;我好歹是扬州的知府,我倒弓腰给你拱手,你不过略略点头,连腰都舍不得弯一下——如此想着,连刚才一张银票起的作用都衰减了三分。让了座后,小厮上来奉了茶,那边大大咧咧坐着的宝庆道:“咦,咱们不是见过?”

      乾隆见他不过□□品的末流武职,在四品知府面前如此老相地端坐不动,已经猜到范崇锡是什么样的角色,微微一笑,端足了架子并不多言。果然宝庆自己道:“老范,上次我和你说过,太白楼里为庄翟氏说话的那位,就是今儿的长四爷。”

      旗人原本是极讲究礼数的,宝庆这番做派,乾隆知他心有敌意,又见范崇锡似乎也变了脸色,唇角又是微微一扯,似笑不笑道:“长某不才,父祖都是从笔帖式起家,在内务府历任小吏,唯有我还未得官职,只是白身来参见大人。初到扬州,原是奉内府几位司员之命,供奉皇差不敢稍有延误。因而那日与这位宝爷相会,之后也未能拜见。实在是失礼得很了。”

      这番话果真有用,听见乾隆自称与内务府有这么多关联,范崇锡和宝庆都坐直了身子,脸上也转了颜色,宝庆转圜极快,立刻笑道:“长爷这是哪里话!那日本是我莽撞了。——内务府广储司的祺大爷,原也是我阿玛的故交。”

      乾隆知道他试探,心中冷笑,脸上笑道:“是缎库的郎中祺裕祺大人么?他新近丁忧,解了职了。”

      宝庆见乾隆果然内行,肃然起敬,放下高跷的腿端坐笑道:“原来是这样,下次随我们那中丞回京,我倒要好好拜会故人。”范崇锡一直在看宝庆脸色,至此也忙坐正,一脸谄媚道:“长爷虽不居庙堂,但心忧天下,将来必然也是朝廷栋梁。晚上我到扬州最好的店里叫几个菜,奉请长爷一杯。”

      乾隆见果然唬住了他们,心里又是冷笑:过一会儿,看你这酒还敢不敢请我!嘴里笑道:“怎敢叨扰大人!不才有下情上陈。”

      “什么‘下情’!长爷的事自然是我范某的事。你说,你说!”

      “一是狱中姜家兄弟,桃花砚事始末,长某愿闻其详。二是瘐毙狱中的庄哲庄伦,以及在室女子庄小倩情状,长某心有疑惑,还望大人教我。”

      乾隆这话慢慢说出来,字字钉实,如扎进范崇锡和宝庆心中的刺,两人都变了颜色,范崇锡瞥瞥宝庆,脸上青红不定。宝庆怔了一会儿半开玩笑地冷笑道:“长爷是来微服私访的巡按大人吧?”乾隆亦不再做作,冷笑道:“巡按大人我朝没有,只是民怨迭起,沸反盈天,长某来到扬州后确有耳闻。大人,皇上巡幸江南,就在隔江的苏州,扬州出这样奇怪的事情,只怕于大人官声有扰啊!”

      范崇锡嘴角抽搐着,正不知说什么好,突然听见前面擂鼓声响起,一名衙役飞奔到花厅外,在门前跪下回话:“大人,庄翟氏又来击鼓了!还是乱棍打出去么?”

      范崇锡乜眼瞧瞧乾隆,见他眼睛微眯,一副好整以暇看笑话的姿态,咬牙道:“民既有冤,本官自然要问个清楚!长爷,我这里不好奉陪了。”说罢,狠狠地端起茶碗。外面听差惯熟于此,拉长声音叫道:“大人送客咯——”乾隆自然不久留,冷笑起身,拱手告辞,走了两步心中还是忍不住,回身道:“大人,民间有冤,需妥善安置。”

      范崇锡大声道:“本官做官十载,这些事情不劳你费心。”

      乾隆回身离开,心道:“做官十载又如何?!这次机会你抓不住,便是给自己找了死路!”

      **********************************************************************************

      转到外面,庄翟氏已被带到大堂上,差役行事极为粗鲁,好在庄翟氏经受重重磨难,这点小辱已经不在话下,气定神闲跪坐在地上望着座椅上的范崇锡。

      衙役们扶着帽子豕突狼奔到各人位置,持刀的持刀,握水火棍的握水火棍,周围百姓也好奇地奔来观看,“大老爷升堂喽!——”一声吆喝,书办们各自端坐好,衙役们高喊着“威——武——”,侧门帘一揭,范崇锡已经换上了公服:白鹇补服,砗磲顶子,他皱着眉头,迈着方步走了出来,慢慢落座,死死地盯了庄翟氏一眼,一敲惊堂木,厌恶说道:“带击鼓人上来!”

      击鼓的却不是庄翟氏,而是赵明海。他见多了朝野大员,此时怎会惊慌,走上去只一拱手:“见过知府大人。”

      “堂下何人?”范崇锡眯眯眼问道,人向椅背靠了靠。

      赵明海不卑不亢道:“在下有功名在身,恕不大礼参拜。”

      范崇锡直起腰板,眯起眼睛仔细打量了几眼,心里揣度着赵明海的身份,问道,“你是什么功名?报上来。”赵明海是汉军旗人,雍正年间武举出身,由于尤其擅长近身功夫,从亲兵护卫被简拔为御前侍卫班领,年纪才三十可,也算是少年得志,他思忖了一下仅道:“在下是武孝廉功名,名叫赵明海。”

      范崇锡张着口,眯起眼睛,似乎在望着赵明海,又似乎在想心事。半晌方笑道:“孝廉击鼓登堂,不知有何要事?又何曾与大盗家属同来?莫不是有什么下情陈述?”

      赵明海虽然是武科,官场阅历,也知道范崇锡言下有词,不得轻率,思忖了一下方道:“不敢。物不平则鸣,赵某原是慕名扬州风华,又寻思着圣驾临幸,想来瞧个热闹,无意间知道庄氏一案,心有疑惑。听闻大人官清如水,秦镜高悬,所以叫庄氏击鼓鸣冤,望能得洗前冤。”

      范崇锡乜着眼睛瞥着一脸不屑神色的庄翟氏,心道这半老徐娘还颇有些门路,怎么净找些有背景的人来帮着翻案?突然听见背后暗门传来轻轻一声咳嗽,知道是宝庆有话相递,使个眼色给一旁的书办,书办不言声起立进了里间,一会儿出来,附到范崇锡耳边嘟哝了几句,范崇锡的脸色不大好看,却又有些得色,目光往人群里一瞟,果然看见京里来的“长爷”带着几个长随站在人群中目光如炬往堂上望,范崇锡不由暗暗冷笑:敢跟我作对,还不知道马王爷有几只眼!

      “拿案卷来。”范崇锡向身边一个书办道,又向赵明海冷笑道:“案子早已结了,庄哲一家伙同大盗行窃,本官为替扬州百姓除害,少不得逮问,衙役手重,打伤了两人,两人又外感风寒不治而亡——但也是罪有应得。孝廉莫急,案卷马上就到。”

      赵明海拿到案卷,翻不到几页就已头大,更遑论再挑错反驳了,台下见他尴尬,百姓们不由发出叹息的轻嘘声。范崇锡得意的一个微笑,道:“赵孝廉,可看得了?以后这堂鼓不是乱敲得的,铁案也不是乱翻得的。今日本府也不怪你,记着便是。退堂吧。”

      乾隆心里着急,正想踏出,前面不远处突然有人高喝一声:“慢!”便见那和赵明海站在一起的书生站了出来,径直走到堂上道:“学生李赞回有话!”

      “李秀才?”范崇锡看清了来人,重重用鼻音一哼,“你又来了?嫌本官还没革退了你的秀才?”乾隆听这痞气得活似街边混混儿的话,紧锁了眉头,又想到这李赞回正是百姓联名、御史转交的折子上头一个名字,联想到陈得贵说的李秀才,心里越发确信无疑,倒止住脚步,静观事态。李赞回上堂,犹豫了一下,还是跪了一跪,才站起身道:“府台大人这话差了,学生何至要被革斥?”

      “健讼!不够罪名么?”范崇锡道,“李赞回,你是读书人,读孔孟之余也别忘了看看大清律例!天天挑拨着人来这里干扰公务,本官念你年轻,已经优容有加,你不要得福不知,最后哭都没有地方哭去!”

      李赞回脸微红,却大声道:“学生也劳请大人,在看大清律例之余,还是得以孔孟仁恕为先!”
      “你这是俏骂本府么?”范崇锡迷了眯眼,眯缝的眼睛里射出一股杀气。

      “不敢,”李赞回不卑不亢打了个拱,直身道,“下头胥吏欺主的事是有的,只愿大人能秦镜高悬,明辨是非,还庄氏一家一个公道。”

      范崇锡哼了一声,跷起二郎腿道:“本官何处不公?何处不道?大盗指认庄哲,莫非是乱攀?他家起得赃银,莫非是栽赃?……哼哼,这也未免太离谱了吧!铁案如山,李赞回,你以为自己诉赢过两次案子,就可以视我这府衙如同市井么?你素有健讼之名,学政那里早有耳闻,本官素来惜你一笔文章做得还好,未忍责罚你,没有动用公事开革你的生员,你如今倒是蹬鼻子上脸,越发狂妄放肆了!”说着,一拍惊堂木,喝道:“来啊!把李赞回用乱棍撵出去!”

      “大清有律,节制刑求。”乾隆见李赞回不谙刑律已哑口无言,在堂下大声喊道。李赞回如梦初醒般,奋臂支开两边前来拉扯的衙役,站定道:“大人要说不公,要说不道,本来学生也不敢妄言父母官的是非,但大人不讲情理,学生不平则鸣,少不得有话要说!”

      范崇锡自己最明白,案卷中虽然把刑求的数目都变过了,但当时当庭审讯庄哲庄伦,并没有避着人——他自恃靠山强硬,从没怕过什么——这次不免有点心慌,毕竟从律法说来,自己违规得厉害。可是定了定神,他又暗道:怎么着!你小小生员,还想在我这里翻天不成?正欲给李赞回一点颜色瞧瞧,暗门里又传来了示意的咳嗽声,范崇锡如被冷水激了一般,冷静下来,冷冷笑道:“李秀才,今日若是来抬杠的,本官事务繁多,无法奉陪。庄氏若是要翻案,自可到上级控诉,揪着我又算什么?你们只管把状子往上递,我等上头发落。”说罢,挥挥袖子,喝叫退堂。衙役们七零八落收拾了东西,把庄翟氏和李赞回推出衙门,赵明海回头看看,见乾隆轻轻点头,便也退了出来。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