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玉竹岭学艺 ...

  •   玉竹岭是世外高人淮云先生的修身圣地,此处遍地青竹,遍见花开于陌上,常闻鸟语在枝头,晨间微有雾霭弥漫于竹草之间。岭中有一院落名曰一品斋,便是淮云先生的栖身之所,只见一位白发胜雪的老先生坐于一张桐木琴前,青灰长衫显得些许清瘦,顶上束一黑玉簪,眉须长而白顺,颇有一股仙风道骨的姿态,身后立着两个小童,均是十二三岁年纪,其中一个圆脸,长相颇为可爱,另一个瘦脸,表情肃然。琴案旁一方香炉焚着缭缭的香烟,清润雅韵的琴声自老者的指尖缓缓流出,老者闭目自赏,怡然自得。曲终,老者起身向屋外走去,瘦脸小童前来收琴,另一小童随在老者身后。老者在院内石凳上坐下对身后的小童问道:“清风,你替为师打理行囊,为师要出趟远门。”
      名唤清风的小童忙答道:“好的,请师父稍等。”便应着去了。老者微微点头又对屋内吩咐道:“玉露,煮一壶清茶。”另一名为玉露的小童应了声将琴放好便去煮茶。

      且说何太匆救走宋筝和宋煜祺姐弟二人后,又给好友淮云先生去了一封信,信中如实将二人的身份,情况告知淮云先生,并意思将宋筝交与先生教养。淮云先生如约来到何太匆的留笑庄,见过姐弟二人,又瞅着宋筝颇有灵气,便答应了何太匆的请求领着宋筝回了玉竹岭。那时,宋筝还不知道淮云先生的名气有多大,只觉得和弟弟从此便要分开,心中略微不大喜欢这个叫淮云的老头。

      宋筝最初随淮云先生来到玉竹岭的时候,是五六月份的初夏,一片的翠绿竹子铺面而来,清雅的仿若红尘世外,宋筝顷刻间就喜爱上这个地方了。山门前,青石板搭成的阶梯格外干净,发出幽幽的寒光。宋筝刚准备踏上石阶,就见门楼里跑出两个小童子,直窜到淮云先生身旁,一人扯着一边的衣袖,清晰地喊着“师父”。淮云先生抚着他们的脑袋叫他们“清风,玉露”。宋筝怯怯的望着两小童,牵着淮云先生衣角的小手紧紧攥着,先生也慈爱的轻抚她的头发唤她:“阿筝,到家了。”

      淮云领着宋筝来到一间名叫“书韵馆”的屋子前,告诉她这就是她歇息的地方,以及每日几时起床,几时就餐,几时听先生讲书。宋筝盯着屋子里整齐摆放的书籍,忽然觉得先生似乎挺有学问的。而事实证明淮云先生的学问之博大精深是自己无法想象的,宋筝自己觉得她的才学已是不浅了,往日父皇总是夸她聪明,学书很快,可如今随着和先生学习的技艺越来越多,她越来越觉得父皇之前对她的夸奖是不符实的,不然就是父皇见的世面太少了,不知道还有淮云先生这样博学的人。
      其实世上知道淮云先生名号的人委实不多,淮云先生很少在尘世露面,世人只道玉竹岭的淮云先生是位神一样的人物,不仅学识渊博,通晓音律,医术更是精湛,岭上奇花异草繁多,多数可入药,淮云先生炼的丹药亦是具有奇效,总之是被世人传的神乎其神。良多俊才慕名前来拜师,可是淮云先生向来不滥收弟子,所以俊才们皆是丧气而归。淮云先生还有一个不和谐的规定:岭上不收女弟子。所以即使宋筝是何太匆何大师所荐,亦是无法撼动淮云先生的坚定原则,用淮云先生的话说是师祖留下的规矩不得违背。不过宋筝虽然没有被收为徒弟,但是先生待她与徒弟无异,该教什么教什么,一样也没有落下。所以到如今,先生的弟子也只有清风和玉露以及宋筝还没见过的先生的大弟子月痕三人而已,其余的皆是门下侍者。

      在玉竹岭,宋筝日日跟随淮云先生观书,抚琴,学习医理以及炼制丹药。起先,先生怕宋筝心里抹不开宫里的阴影,落下心理疾病,故而整日让清风玉露陪在身边。而事实上宋筝也确实没能洒脱的面对不久前王宫里发生的一切,她清晰地记得母后是如何积郁成疾在父皇御榻边闭上眼睛的,她也清楚地记得寿宴上父皇被刺鲜血喷出时一霎时血腥的惊恐,她更记得宋瑨皇叔看她和煜弟时充满杀机的眼神。这些都让她害怕,七岁的她很害怕。所以当初到岭上的新鲜感消减后,恐惧的意识又在心理面复苏了。于是淮云先生就拿出了一种通体透白的叫做冷梅丸的丹药让她服下,她记得药丸轻触到舌尖时清凉的触感,透着淡淡的梅香,服下后,身体万分舒适,恐惧焦躁的情绪渐渐不再,心绪也明朗许多。连服了半月,往日的梦魇果然慢慢离去,身体也大好。

      恢复后的宋筝嚷着要先生教他制作冷梅丸,淮云先生考虑到宋筝对冷梅丸的大量需求,便答应教她研制。宋筝才知道原来冷梅丸是将白梅的花瓣风干后,揉碎,加上贯叶连翘、合欢花、忘忧草,取冬日梅枝上积得第一场雪,用化雪之水煮之,再入炉火中炼制。工序比较复杂,但由于宋筝第一次接触炼药,兴致极大,学起来也极认真。不消三天便掌握了冷梅丸的所有制作工序,这便是宋筝学会的第一个丹药炼制方法。等到学会淮云先生药书上一半的医药学识后,已然过了五年,此时宋筝已是十二岁的姑娘了,金钗之年正好。

      在这五年里,宋筝与清风玉露二人一起学习,各种技艺都有所成就,而在先生的诸多技艺中,宋筝擅长的便是医理及丹药,研习药理,通晓医术,治疗寻常病痛自然不在话下,便是将死之人亦能在她手中起死回生。

      清风尤其擅长琴艺,宋筝有次看见清风在林间奏琴,空中的鸟雀都陆续飞来,停在琴边,过往的小鹿也驻足,歪着脑袋聆听。这个发现让宋筝惊讶了好几天,后来问清风秘诀何在,却只听的他说“乃吾知音耳”,为此,宋筝三天没理清风。

      玉露尤以棋艺见长,且迷棋成痴,更能一人分饰两角下棋,偶尔可以看见玉露一人在棋盘上搁下一子,然后起身走到另一边坐下,捏着一枚棋子思索片刻果断落下。对这怪异举动,大家普遍认为他这是因为寂寞,岭上除先生外,无人能赢他,就连传说中的大师兄月痕也只能与其战个平手,这便是高人的寂寞啊。

      说道这个神秘的大师兄,宋筝是十分好奇的,来岭上这么久,一直没有见过其人,只是听清风玉露经常提起。这位大师兄月痕是先生最倚重的弟子,先生的本事,他学的样样精通。且月痕其人性子温和,尊师重教,形容俊美,颇得先生喜爱。这些年受师父之命在外历练,期间回来过一二次,但都是在宋筝去留笑庄看望宋煜祺的时候,生生错过了。

      不过在这不久后的一个黄昏,宋筝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月痕其人。那时宋筝在竹林子里头看鸦雀归巢,彼时正值深秋,饶是竹子这种常绿植物也不敌季节的更替,虽仍是翠绿依旧,可地上也落了厚厚的一层枯叶。宋筝肩上背着采药的箩筐坐在枯叶上面,靠着一棵竹子,仰头看着面前低低飞过的三两只归禽,就听见远处有“哒哒”的马蹄声响起,在这竹林里尤显清晰。宋筝起身向着声响方向寻去,才走几步就看见一白衣少年骑着同样白色的骏马款款而来,宋筝有一瞬间的失神,面前的画面太过唯美,少年玉面含笑,夕阳斜照,将他墨色的发镀上一圈金色的光华,晓风抚着衣角翩翩扬起。少年攥着马缰的手紧了紧,马儿便在宋筝跟前停了下来。少年就在这时跃下马背,站在宋筝面前,似要开口说话。
      “你是来拜见我家先生的?”
      少年尚未说话,宋筝却先开口询问,淮云先生名气太大,偶有慕名前来拜访的客人寻不到具体方位,也是宋筝指引相见的,莫不是这位公子也是来寻访先生的?彼时宋筝还不知眼前这位就是传说中的月痕。
      “正是。”少年微微一笑,声音出奇的好听,“劳烦姑娘带路。”宋筝便领着少年朝着“一品斋”走去,少年牵着马跟在后面掩饰不住的笑意极致俊朗。
      最初的相遇,只是一问一答,寥寥两句。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