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病因的追溯 ...

  •   三十年前,梁国张王后诞下王子左雄后,不到孩子满岁就将左雄交与丽妃代养。随后就全心操持起张氏的一干事物,与梁王是面上和睦,心中两样。梁王由于有战功卓硕的几位王室将军的支持,所以张氏一族一时也无法推翻梁王的势力。几番较劲中,张王后的耐心也磨没了,与梁王早先的面和变成现在的对冲,两人都怨恨着对方,却又不能将对方如何。
      就在左氏与张氏这两股势力斗的激烈的时候,后宫丽妃的寝宫里却是充满生机的,丽妃自己没有生养,所以就将左雄当成亲生儿一样疼爱,每日喂食换衣皆是亲力亲为。丽妃两耳不闻朝中事,一心只把爱儿养,在后宫偏安一隅,日子过得也算舒心。偶尔,张王后在百忙中也会想起自己还有一个儿子,抽空也会去丽妃那看望一会,可是才刚牙牙学语的左雄根本不认识自个儿的亲妈,张王后伸出胳膊,他却往丽妃怀里钻。张王后讨了个没趣,久而久之,便很少去看左雄了。梁国就在左氏与张氏两相争斗中过去了四年,也就是左雄五岁这年,发生了转折性的变故。
      梁国内斗,给了其他几国渔翁得利的机会,于是上国首先攻了过来,剩下的三个小国玉国、北国、吕国也是伺机而动,打算分一杯羹。形式如此严峻,梁国终于意识到了危险,经过商榷,最终达成一致。两边暂歇争斗,先联合势力,打退外敌,除了外患,再平内忧。
      当上国的战书送至梁王面前时,梁国刚来得及组织好一支强兵,领兵的是梁王的堂弟左寻,立时封为护国将军,带领这支强兵打了头阵,挡住上国进攻的劲头,梁国才有时间在这个空当里调动兵马。左寻骁勇善战,带领的又是精兵,第一仗就将上国兵马击退了上百里。左寻首战告捷,赢的不仅是战事,更是激发了将士们的士气。梁国多少年来不曾像现在这般的上下一心,里外团结。大半年时间就将上国打败,上国鸣金收兵,其他的小国自然不敢前来滋事。
      于是梁国的外患解决了,内忧也就浮现了。这时,左寻建议梁王趁着现在兵权在握,一举灭了张氏势力,以免日后大费功夫。可是张王后那头比左寻想到的早,行动的也早,张王后眼见着左氏将兵权攥的死死的,若不趁早动手,以后怕是难办。一场生死较量,一触即发。
      那个雨夜,张王后伺机刺杀梁王,张父官职太师,门生遍及朝野,势力极大,轻易就控制的大殿上半数以上的大臣。只待张王后刺杀成功,便可一举拿下大殿,王宫便直接揽到手下。可是左等右等,也不见得手的讯息传来,大殿里大半臣子依附在张太师势力下,也是等的心焦。还剩小半臣子仍忠心与梁王,张太师命人将他们围在中间,持刀夹持着。
      张王后揣着匕首来到梁王寝宫,掀了被子,还没刺下,就让一把冷冷的剑从后面架在了脖子上。梁王从床上坐起,眼里闪过一丝很绝:“一日夫妻百日恩,想不到,王后你竟真的狠心对孤下此毒手。”
      张王后一招失手,心知大势已去,反而不慌了,缓缓转过身子,持剑的是左寻 ,张王后冷笑了一声:“成王败寇,从来便是如此。今日失算,是我运气不佳,现下落于你们手里,我已不求能够活命,只愿王上能够给我张氏一族留条生路。”
      梁王冷冷的看着王后,半晌道:“你我斗了这么些年,最后你得到了什么?你让我饶过你张氏一族,你可知哪个君王会容得谋反的乱臣贼子活在这世上?”又冲左寻道:“带去大殿!”

      左寻挟持着张王后,慢慢来到大殿,张太师一见便心灰意冷,败了么?怎么能甘心?瞧着从内殿出来的梁王,心知这次是真的败了。四下冲出的侍卫将所有人团团围住,一场宫变华丽收场。
      张王后及太师一干张氏重要人物都下了大狱,一时之间朝中权势瞬息万变,所有依附张氏的大臣纷纷倒戈,梁王顺势将大权揽下。至此,梁国结束了长达五年的内战。
      张家几乎所有人都被关押了起来,独独逃出了张王后的小弟张恵,张恵自小学了些武艺,生性重义,自不会放着家人不管。张恵知道梁王最疼小王子左雄,左雄又是王后所生,若是拿左雄要挟梁王放过家人,必有一丝希望。

      一个午后,左雄正在午睡,夏日天气炎热,丽妃在旁边亲自摇着羽扇给左雄祛暑。有宫女送上解暑的茶水,丽妃接过茶水发现宫女的手在抖,再瞧她的脸色,神情古怪,似在害怕什么。丽妃就觉得不对经了,再往这宫女后面一瞧,一个内官站在两米外,瞧着眼生,平常没见过。这个内官不时用眼瞟着面前的宫女,丽妃肯定这里面有古怪。不动声色的将茶水往案上一搁:“有些烫,先放放,过会儿等雄儿醒了喝正好。”
      宫女见丽妃没有喝,也没有给小王子喝,不禁松了口气,连忙退下了,连看也没敢看丽妃一眼。
      可那内官明显有些着急了,走向丽妃道:“娘娘有所不知,这祛暑的花叶茶就要温热时饮下,才能达到祛暑的作用。”
      “是吗?本宫还真是不知。”丽妃莞尔:“这位小公公不是这里当差的吧,往日没见过呢。”
      内官神色一紧,随即强正声道:“奴才是新来的,今日刚分到娘娘宫里,娘娘自然没有见过奴才。”
      “原来是这样,怎么大总管也没知会一声就把人送来了?”丽妃这下可以断定这个内官定是心怀不轨。
      这个内官不是别人,正是张王后之弟张恵,张恵办成内官模样,目的自然是在左雄。眼看就要被丽妃识破,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先掳了左雄再说。双眼瞥向一旁榻上安睡的左雄,展开身手,迅速穿过丽妃,跃到左雄身边,抄手掳起。
      左雄一下惊醒,却见被人箍住,动弹不得,顿时放声大哭。丽妃惊讶于张恵的身手竟如此之快,自己稍不留神就让他劫持了左雄,又望着正哭着的左雄,心中难过又愧疚,又不敢轻举妄动,怕他伤者左雄。一旁宫女、内官也是惊慌不定,有人跑着去通知梁王,有的去叫侍卫。
      不一会,梁王到了,侍卫也到了,将整个宫都围了起来。梁王就只有左雄一个子嗣,张王后是个狠厉的角,自然不会允许别的妃子怀上王嗣,即使怀上了也会叫她给弄没了,所以至今梁王只有左雄一个儿子也就不奇怪了。梁王只有这一个孩子,当然是极其看重的,眼见儿子被小舅子当成了人质,心中早已气极:“张恵,你这是干什么?要造反吗?”
      “只要放了我父亲和姐姐,我自然不会伤害小王子。”
      “这不可能,他们范的是死罪,原本是要诛九族的,孤王念你没有参与,不予追究,留你性命也算是给你张家留了后。你不感激孤王倒打起孤王儿子的注意,你该当何罪?”
      “我不管这些,我只要父亲和姐姐回来,我既然来了,就不会无功而返。”张恵已经有些激动了。
      丽妃上前一步,带着呜咽的声音说:“张恵,你好好瞧瞧,这是你姐姐的孩子,你真要拿他来要挟王上么?你姐姐若是知道,定不会愿你这么做。”
      张恵听此,痛苦的看了看怀中的孩子,这是他姐姐的孩子,他怎么可以……
      一只流箭“嗖”的飞向张恵,张恵也是习过武的,当下迅速接住。竟然有人放冷箭,张恵两眼发红,已是怒极,刚刚生出的恻隐之心硬是被这支箭压了回去,拿着那箭抵在左雄的心口上:“想不到宫中侍卫竟有人放冷箭?”
      只听“咚”的一声一个侍卫跪在地上,忙磕头道:“王上饶命,奴才手抖,误放了箭。”连声音也在颤抖。
      梁王大怒,随即令人将那侍卫拖出宫外斩首,当着王上的面失手放箭,差点伤了王儿,这还了得。
      这边左雄已是恐慌到极点,不住的喊着“父王救命”。梁王心中着急,可是放了王后和太师是万万不行的,就算自己同意,只怕已是来不及了,张氏一族及参与谋反者已经下令问斩了,这会儿只怕已经行刑了。梁王正在心中计较着,就听了监斩官命人来禀报“张氏一干谋反逆臣已经服刑”。
      梁王心中一惊,这下糟了,张恵听了还不要发疯,王儿就危险了。果不其然,张恵听来人禀报,父亲及姐姐已经问斩了?心中巨痛,脸上肌肉都扭曲了,仰天长啸了几声,随即似是在跟自己说:“父亲,姐姐,你们都走了,恵儿一人活着又有什么乐趣?”又看着左雄幽幽地说:“雄儿,你母后死了,你跟舅舅去陪他们好不好?你母后疼你,生前就没怎么照顾你,死后一定希望日日都能见着你。”说着将箭对准左雄心脏:“舅舅先送你过去。”此时左雄已被张恵吓得连哭都忘记了。
      一柄剑挡住张恵的箭,来人正是左寻,张恵的箭被打掉,左寻见这是夺回左雄的机会,连忙攻了过去,张恵也应招而上,两人立时打了起来。张恵因要挟持着左雄,动作受了拘束,手中又没有武器,渐渐落了下风。眼见着打不过左寻,便寻思着先要了左雄的小命,让他陪姐姐去。便从腰间抽出一把匕首,直直刺向左雄。
      一声哀叫,张恵刺中的不是左雄,而是丽妃。原来,丽妃一直看着他二人的打斗,目光紧紧随着左雄不曾移开,那是她养了四年的孩子啊,她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疼爱。当她看见张恵向左雄伸出匕首,没有一丝犹豫就挡了过去。
      最后,张恵死在左寻剑下,左雄虽受了惊吓,但并没有受太大的伤。丽妃被刺,但当时形势紊乱,所有人都关注着张恵和左寻以及左雄。倒把丽妃给忽视了,待到解决掉张恵,丽妃已经昏迷。梁王连忙命御医医治,虽性命无忧,但是失血过多,没有及时处理,留下了后患。
      经此一事,张王后被处决,梁王封丽妃赵氏为王后。左雄当时虽只有五岁,却是个机灵的人,被张恵劫持一事,心中记得清清楚楚。丽妃替自己挡住匕首的一幕更是清晰的印在了脑子里,他知道,丽妃素日带他极好,比自己亲生的母后都好,便在心里认定了丽妃做娘亲。
      后来梁王过世,左雄做了梁国的国主,尊赵王后为太后,便是如今的赵太后。赵太后自那日被匕首刺中腹部时,医治不及时,落下病根后,每年冬日发作。左雄年年寻访名医也不曾治愈。

      这便是赵太后患旧疾的原因,当然史册上是不会记载这些的,只记录了张王后一族谋反,失败被斩,丽妃上位为后等大事记。因此宋筝也不知太后旧疾的真正原因。

      宋筝已经为太后检查了病症,腹部偏右处得伤疤正是匕首之类利器所伤,虽二十多年过去了伤疤依然没有消失。正是当年伤口感染没有及时治疗才留下的病根,以致年年冬天病就发作,奇痛难耐。宋筝虽知道医治的方法,但是一时无法获取治疗的药物,因此不能立时开始医治,只得过些日子等药物备齐了才可医治。为了方便,太后安排了一处园子让宋筝住着,免得日日宫里宫外的跑。
      这时宋筝正由一个内官带往住处,是一座挺雅致的园子名叫茗湘苑。与太后的颐华宫很近,只隔了一条回廊,这也是方便宋筝去太后处医治。领路的内官到了园子就回颐华宫复命了。宋筝独自进了屋里,她不大习惯住在宫里,虽然小时候天天住王宫,可毕竟都过去十年了,早已习惯玉竹岭上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了。现在往着宫里一站都觉得不习惯,便想着早点将太后治好离开这里。说到太后的病,虽然能治,可是非常麻烦。得先将结疤的旧伤划开,流掉一些残血,再滴上止血消毒的药草汁,这个过程要非常谨慎,药汁要滴的适量,太多或太少都会对伤口形成反噬作用。且滴药的时候,伤口奇痛无比,只怕太后会受不了。寻常御医是不敢这样为太后治疗的,万一有个好歹,则身家性命不保,可是宋筝不必担心这些,以自己的医术,这个小病还不在话下。只是除了外敷以外,还得内服,这内服的药物得以玄参为引,外加几味保健的草药炼制成丹药,关键就是这玄参。玄参忌连作,隔三至四年才能种一次,这样长出的玄参才肥壮坚实,药性也是极高,否则药性太小便起不到作用,对于太后的情况非壮硕的玄参不可。宋筝之前看过梁王宫的司药房里存着的玄参,均不合格。
      那么现在只能从宫外获取玄参了,这势必要延误了医治的日期,想要尽快医好太后出宫是不行了。宋筝坐在茗湘苑的椅子上,想着这些繁琐的事情,突听得门外有脚步声响起,便出门望了望。只见几个侍卫正往这边走来,宋筝心中微惊,那个领头的不正是紫宸殿前见过的侍卫首领吗。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