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5、地主.doc三径 ...

  •   地主.doc三径
      这样走走停停,抵达荆州的武陵郡时,已经是离家三个多月时的事了。
      我一路且玩且乐,也不顾是否能在今冬之前赶到远在徐州的青要山○1。
      徐州自古也是名士辈出,而这青要山,更是钟灵毓秀,听闻百余年间,已有两位名震南北的高士隐居于此。
      传说青要山是黄帝的隐秘都邑,向西南望去,可以看到禹的父亲化成异物的蝉渚。人面豹身的武罗神看守着这个地方。这里山泽遍布,虽地处中州,但是终年不见落雪。
      畛水就发源于这里,然后注入黄河。人们相信,那里有状似兰花,结红果,食之可令人容颜鲜妍的荀草,还有食之多子,青身红尾的鹄鸟。
      我听说之后,只是报以哂笑——不承认时可以嗤之以鼻,到了不得不承认,就大加颂扬,似乎只要抬高那人,自己也与有荣焉——天下名士何其之多,大都也是沽名钓誉之辈罢了。
      就如八王之乱,几个王爷带兵互相砍杀,打成一锅乱粥。蜀王冏一度控制洛阳,齐王因不满其独大,欲纠集联军讨伐。
      蜀王闻信,召集群臣共举大计,商讨退敌之策敌之策。
      名士王戎当时任尚书令一职,他在会上侃侃而谈,直言对方带兵百万,势不可挡。竟让列为臣工告老回乡,安享天年。急流勇退,以应万全之道。
      那时殿上无人不对其横眉,更有人勃然直斥,字字声裂,说汉秦汉以来,何时见过覆巢之下,尚有完卵,众臣群议,几乎是把王戎拉下殿去。
      他见此情形,不以为意,面无愧色,荒唐得在朝堂之上表示要去出恭,后来竟有阿监大声呼喊:“了不得了••••••••了不得了,王大人掉茅坑里头了!•••••••••”
      大家让人把王戎捞起来以后,把这位浑身恶臭的王大人送回府第。王大人声称自己是“药发”,才会失足跌入茅坑。一通混乱下来,让王戎逃得一命。后来,蜀王冏被杀死了,王戎还活着••••••••
      所谓名士,通过隐逸来博得名声引起朝廷的关注,然后出仕的,也是不乏其人的。
      就像是世祖正元年间,当时的高士卢藏用在入世之前,先去长安南的终南山隐居,等待朝廷征召,后来果然以高士被聘,授官左拾遗,他曾对友人指着终南山直言:“此中大有嘉处。”
      此类即所谓的“终南捷径”。
      时人作诗,诸如“翩翩一只云间鹤,飞去飞来宰相家”。讽喻的就是这一类面上清明疏狂的,内里却是斯文败类的名士,但是他们大都不以为怵,照旧白日放歌,放荡形骸,借着五石散药发纵欲呷妓,裸身冼足,真真是丑态毕现了••••••••
      只是当中的韩几,却是父亲素来敬重的。
      其人为韩地的望族之后,从小聪明颖达,三四岁时便能背百家姓、诵千字文。等到了十一岁,就在一次清谈上以有无之说辩赢了当时的高僧元道,自此一举成名。
      但是其人疏狂,性格乖戾,好示人以青白眼,青白眼之间,便可知来人是否能为他所重。
      关于韩几,民间关于他的轶闻比比皆是。
      时下之人最重守孝。父母离世,子女必须为其守孝,如有在朝廷为官者,也要告假回乡,称之“丁优”。守孝期间,孝子要痛哭流涕,不吃肉不喝酒,即使身份尊贵,家俬千万,也不能穿金戴银。
      传闻韩几的母亲去世的时候,他却不遵守这些规矩,又喝酒又吃肉,但是这些酒肉似乎于他却无多少滋补,他容貌憔悴,身体虚弱,要拿着拐杖才能行走。当时另一个官员温峤也在守孝,他完全遵守一切规矩,吃米饭都要称好再吃,怕超过孝子的饮食标准。
      但是,时评却认为王戎比他更孝顺。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世祖与祖父的对答。
      世祖曾对大臣说:“温峤守孝时过于刻苦,让人担忧。”
      可是祖父却不以为然,回答说:“温峤克扣自己饮食起居,却也只是“生孝”,韩几所为却是“死孝”,我认为真正值得担心的,是韩几•••••••••”
      还有便是使人名流多是崇尚缓带轻裘,以服食五石散为荣为乐,但是韩几却是我行我素,经常短褐穿结,敝履屡洞,但凡知道友人服食五石散,他就立即与之割袍断义。
      我听阿姆讲起这件事时,总是看她眼里放着神采,赞叹“名士至真,阖应如是••••••••”
      传说他工于五行遁甲,排兵布阵,长于清谈玄思,安邦定国,怀不世之才,民间甚至传言,得韩几者得天下。
      几次朝廷征召,更有甚者,许以中书侍郎之职,他皆是辞不复命,最后有人动了杀机,如不是奇门遁甲之道和父亲的帮助,恐怕早已难久于人世••••••
      如此危如累卵的境地,他也依旧不恐不惊,终日寄情清谈山水,故时人称“三径先生”○2•••••
      这,就便是像莲不像,像梅也不像,当今第一高士,韩几。

      注:1青要山,出自《山海经•中山经》
      2三径:王莽专权时,兖州刺史蒋诩辞官回乡,于院中辟三径,唯与求仲、羊仲来往。晋陶渊明曾渭高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后多以三径指退隐家园。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