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凤凰山 ...
-
四月,她到了凤凰山下,右臂的伤,牵动时还会有些痛.
赵溱从高台上落下的时候,她被隔得很远,烽火徐耀,她却冲不过去:
他冒险登台,凭高立旗,一时气势无匹,而他知忽必烈素重胆色,必不肯在这方面输给自己,而他只待他一现身,便拔箭射杀!
她挥剑劈开了阻她视线的敌旗,刹时明白了他昨日的说话:
“你说,若早生二十年,我可比得上你爹?”
若是拼已一死,射杀忽必烈,能否与王坚相若?
敌军中果然有人冲杀而出.
她看不清,可她有种感觉,她相信他也有这种感觉:
这个人便是忽必烈!
她在远处,清楚地看到台上的他,马上的他,同时中箭.
她不知忽必烈受的那箭,有否伤到要害?可她看向高台上的他,面目也是模糊的,却依稀最后还凛然一笑,才翻落下去.
这一夜好乱,她的刀折了口,再冲回来,怎么也找不到他的尸首了.
山下镇里的居民,看这男装却掩不住女子秀气的骑士,策马过去,都觉得这情景好熟悉,逾月之前,冰雪初下时分,似乎也曾有那么一个骑术了得的人,也曾有那么神峻的一匹白马,缓缓由此经过.
她默然上山,处处坟茔,略显荒凉了.她熟路在山藤间摸索前进,到了一处旧坟.
跪下拜了几拜,道,”爹,临安被占,已有三月,我回来看看你,便要寻文大人,陆将军(意指文天祥,陆秀夫)去了,望你地下安康.”
她自怀里摸出那支铜笛,又道,”女儿若能归来,再取回此笛.”便将坟前薄土拔开,想要埋笛,掘了没多久,却现出了一只木匣,她认得是父亲留下的佩剑,本应在赵溱身边,一时茫然,只见匣子旁边,还有一支竹片,用纸甲刻了几行字,她略犹疑,便拿起来看,上面写道:
“至此方知将军略归之意,归田.归土,各安命而择,余性淡泊,愿躬耕于莽野.
安阳谢佋,领帅命埋剑于此”
她看罢,淡然一笑,将竹片放回,铜笛放于另一侧,重新埋好.抬首默默看碑上所书小字略归,方才醒悟.
原来所谓”略归”,不过”各归田”三字而已.
想起谢佋可能正与黄牛水车作伴,不禁好笑.
有风微起,却是温暖的,她眼里还有赵溱最后凛然的笑,终于转而叹息,自己想来是不能安然退避的,不能归田,便即归土,其实一样,只她一时还看不破,也回不了这个头而已.
她牵马回去,到半山腰上,碰上个农夫,扛着大担的柴迎面走过,她只觉这人身材动作好生熟悉,却无论如何也记不起是谁来.自己摇头笑笑,下山去了.
她下山去,记得那夜他说,
“这种时候各人走各人的路,有时全在一念之间,或走或留,都是际遇而已,谁也不能说谁错,”
”世事当真奇妙得很,一旦执着,便再难放开…….”
说的时候仿佛微醉,但她知道此刻,唯他是清醒的.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