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方生(上) ...
-
无论你是谁你在哪里你什么时候出现,我都在原地等你。
——《方生》
儿时的记忆大都模糊不清了,只记得十四岁那年为了避祸,随父母回了农村老家。书没法念了,周围的也多是衣衫脏乱、出言鄙俗的小孩子,让人气闷。
骄阳当空的午后,汗水粘腻得睁不开眼睛。我靠在阴凉的大树下,抹拭着额头,闲听草间夏虫没命地叫唤。视线里,不知何时多了个人。
那男孩子约莫十六七年纪,清秀的脸白白净净,穿着看不出年代的米色长衫,不似是这村子里的泥腿子。我朝他挥了挥手,算是打招呼。他面上看不出是惊是疑,转而缓缓行之树下。
“你是城里新来的罢,我从未见过你。”
“我叫蔺从文,你好。”
我站起身,微微仰头看他。
“方生。”他的表情放松了,眼眸如一潭秋水包围着我。“来吧。”
我毫不犹疑地握上他伸来的手——凉凉的很是舒服。他带着我越过几个小土丘,村东小树林背后,赫然是一片翠绿的草坪与明亮可鉴的天然池塘。
“这里还有这么美的地方……”
“你喜欢吗。”
我点点头,才发现我们的手还十指相扣着。我不自然地抽回了手,暗暗看向他,也没有什么反应,淡淡地看着池水,浅色的唇线条很好看。他偏过头,我对上他的目光,脸不禁微微一红。
“方生,你一直住在这个村子里吗?”
“是啊,一晃这么多年了,我一个人在这里住。”
他语气里有难掩的沧桑,我够着脚拍拍他的肩,“以后你不会一个人了,我们是朋友,对吧?”
我见他第一次笑了,弯弯的眼柔和出水纹,像大哥哥一样抚了我的头。
我和方生在这村里不再孤独了。
每天我都会带上城里念书用的课本,去树林后找他,而他总坐在草坪上静静地等我,满眼笑意。我们谈论诗赋古学,而方生又似懂的比我多得多,他讲的故事或知识总让我听得津津有味。
有时他也会挽起长衣为我下河摸鱼虾,他不让我下水,说是我年龄小河水又深,我也总会听他的。捞上来的小鱼小虾,养在小碗里半天,我便萌生了放它们回去的念头,但一想到是他辛苦所获又不好开口。方生却似懂我的心思,每每笑盈盈地将半碗水和小东西倒入河中,掬几捧水送远。我便满心感动地望着他,一句话也说不出。
我们曾谈到过鸳鸯。
“诗中说这荷开的浅滩中鸳鸯游弋,该是多么美好的场景,”我举着书卷,仰天躺在草丛中,全身沾染着草叶的清香。“以后我若与人结了夫妻,也该这样才好。
“其实,那缤纷的鸟儿,总是雄的在河滩上一对一对地游呢。”
“是吗。”
我懒懒地应着,却没品出这话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