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三章 波涛暗涌 ...

  •   转眼盈儿回到家已经快一个月了,对日常的生活已经基本适应。几家熟悉的亲戚也常常走动,若娴那里也去过了几次,若娴的养父母已经去世,现在主要是和哥哥永寿,弟弟永福一起生活。哥哥永寿官至兵部侍郎,嫂嫂瓜尔佳氏,是正黄旗汉军副都统之女,哥嫂对若娴也都很好。①
      又是风和日丽的一天,盈儿和灵儿带着额娘亲手做的栗子糕来到兵部侍郎府,转过正厅,来到后院一处雅致的房舍,这便是若娴的居所了。
      盈儿没叫下人回禀若娴,轻轻地挑了门帘,见若娴正坐在窗边绣着什么,听到脚步声,若娴抬头一看,“呀,是盈儿啊!怎么悄悄地就进来了!快坐啊!”
      灵儿跟在后面也进来了,“还有我呢!”调皮地笑了笑。
      “恩,知道少不了你,来,都坐。”若娴嗔怪地笑着。
      “若娴,我额娘新做了栗子糕,让我拿些给你和你哥哥嫂嫂他们尝尝。”
      “哎呀,这点东西,让灵儿她们送来就行了,何苦让你跑一趟呢!”若娴温婉的一笑,真是典型的贵族格格,深居简出,仪态大方。
      “没事,离得也近,我也没什么事儿,诶,你这绣什么呢?”盈儿拿起绣品,是非常精致的一幅折枝仙桃祝寿图,“呀!绣得真不错!是预备送给熹妃娘娘作寿礼的吧?
      “恩”,若娴点点头,“绣得不好,你呢,预备了什么?”
      “我嘛,到时候你就知道啦!”盈儿心说,“我还没准备呢!虽说回来了这么些天,上上下下也习惯得差不多了,可这些礼数,还得慢慢适应啊!回去有得头疼了……”
      谢绝了若娴留她们吃饭的邀请,主仆二人沿着街往家走去,两人说说笑笑,正听得一声惨痛的叫声,引得路上的很多行人驻足观看。
      “你!你!你怎么打人?”原来是正阳楼的小二被一个穿着阔绰的人打了一耳光,正、不依不饶的揪住那人不放。
      那个打人的不屑地看了他一眼,回手打掉小二的手,“打的就是你,我告诉你!别以为我们三爷怎么样了,嘴里嘀咕些个什么?!要不是老子今天有事,我打你个满地找牙!”
      说完一甩手,拎着个大食盒走了。
      围观的众人纷纷散去,倒霉的小二骂骂咧咧的也回去了,盈儿不解地问灵儿,“那是谁啊?这么大脾气?”
      灵儿摇摇头,“他呀,真没想到还敢这么耀武扬威地出来,我原以为,三阿哥交镇国公②管教后,他手下的奴才早该夹着尾巴做人了。”
      “哦?他是三阿哥弘时手下的人?”对于这位三阿哥,盈儿虽然回来不久,却也有所耳闻,先逐出宫廷,又逐出宗室,该是怎么回事呢?今天看见他的奴才都如此骄横,看来本人更是如此了。
      “是啊,”灵儿点点头,“他是三阿哥手下的侍卫,叫盛海,以前就是十足的仗势欺人,京城无人不知呢,不过没想到,现在还是如此?!”
      “这样啊,恩,咱们回去吧,时间久了,额娘会担心的。”
      “恩,好。”

      京师附近,一处偏僻的院落,十分幽静,屋内,隐隐地传出说话声,盛海进了院子,轻轻地敲了敲门,“三爷,是我,盛海!”
      里面传出一个男子低沉的声音,“进来吧,门没锁。”
      盛海轻轻地推开门,走了进去。屋内端坐着两个人,一位衣着光鲜,但神情有些落魄和憔悴,便是盛海称呼的三爷,灵儿口中的三阿哥弘时。另一位的服饰十分普通,但眉宇间的神态和腰间所配的一柄长剑透露出了他并不是个普通人。
      “来,齐先生,这是正阳楼的上好酒菜,咱们边吃边谈,您请。”弘时请那位齐先生落了座,转头问盛海,“怎么这么慢啊?遇见什么事儿耽搁了?”
      “没有没有,没什么事儿。”盛海一哈腰,不住地赔笑着,却掩饰不住那份心虚。
      弘时倒没有再问,“没事最好,你千万可别张扬,一旦让人知道了,就麻烦了!!”
      “是!是!小的知道了。”
      “去吧,门外守着去,刚刚盛图回去了,没人看着可不行啊。”弘时挥挥手,盛海退下了。
      饭桌旁的齐先生微微一笑,“三爷倒是很小心哪。”
      弘时摇摇头,苦笑了一声,“这个时候,不谨慎怎么可能?我,是虎落平阳,可要是再不时来运转,就连狗也不如了!!”弘时一扬脖,把酒杯里的酒一饮而尽,眸子里露出深深的落魄,可暗淡的目光又一下子亮了起来,“只要您能帮我,我一定有出路的!”
      齐先生沉吟片刻,“三爷若是确实想东山再起,也不是没有办法,我齐远山纵横江湖几十年,江湖人口中的“麒麟客”可不是浪得虚名!只要您有颗真心,不敢说十拿九稳,也可以背水一战嘛,毕竟,您现在不比从前了……”
      弘时用力地点了点头,“对对!我就知道您一定有办法的!您快说!”
      “这个嘛,还要从长计议,急不得的。”
      “银子的事情,您尽管放心,我虽然到了这个份儿上,可钱还是有的。”
      齐远山摆摆手,“不,不是钱的问题,您若能成就大事,我相信,日后我必定衣食无忧,只是眼下,一时不好动手,且听我慢慢道来……”

      ------------------------------------------------------------------------------
      ①永寿原是揆叙之弟揆方之子,因揆叙与耿氏无子,揆方夫妇又早逝,便奉康熙之命和弟弟永福一起过继给揆叙为嗣子,官至兵部侍郎兼任正黄旗满洲副都统,议政大臣。永寿之妻是正黄旗汉军副都统含太之女瓜尔佳氏,见《清初学人第一——纳兰性德研究》443 ,444页

      ②履懿亲王允祹,圣祖第十二子。康熙四十八年十月,封贝子。自是有巡幸,辄从。五十六年,孝惠章皇后崩,署内务府总管事务,大事将毕,乃罢。五十七年,办理正白旗满洲、蒙古、汉军三旗事。六十年,上以御极六十年,遣允祹祭盛京三陵。六十一年,授镶黄旗满洲都统。世宗即位,进封履郡王。雍正二年,宗人府劾允祹治事不能敬谨,请夺爵,命在固山贝子上行走。二月,因圣祖配享仪注及封妃金册遗漏舛错,降镇国公。八年五月,复封郡王。高宗即位,进封履亲王。乾隆二十八年七月,薨,予谥。(清史稿列传七诸王六)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章 第三章 波涛暗涌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