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权亮]血拓 ...

  •   黄昏时分风雨骤至。
      第一道闪电劈下来的时候,惊到了大殿里的舞女。孙权挥手让她们下去,面有歉色地对诸葛亮道:“天公不作美,搅先生的兴致了。”
      诸葛亮略倾身,一揖道:“风雨变幻本是天意,与明公没有半分关系,何歉之有?况且雷电和鸣,有如万马奔腾,比那丝竹弦乐多添慷慨激昂之意。这该是天公作美,赞明公年少有壮志。”
      那时候孙权已定下和刘备联盟抗曹的事,诸葛亮如此言语,定是想趁此将刘备推为上位,来统领众军了的。孙权知他心思,却只自谦道:“先生谬赞。”
      诸葛亮笑而不语,片刻后忽道:“我主公有简一卷托于明公,不知现在上呈,是否合适?”
      “先生递过来便是。”
      诸葛亮依言而行。

      孙权接过竹简的时候,不知为何觉得有些头晕。他极细微地摇了摇头,回身坐下。待睁眼细看时,却发现那卷竹简竟变成薄纸一张,倒像是从哪块古碑上印下来的拓本。孙权心中一惊,不由抬头看向诸葛亮,而后者仍端坐在桌后,眉眼间带了些许笑意。
      孙权大感奇怪,但并未开口询问,只是缓缓摊开了折叠起来的纸。
      一瞬间,整个大殿的灯火,居然都暗了。仅有的,只是诸葛亮桌上那一截蜡烛燃出的微光。
      连诸葛亮都不见了。

      孙权骇然。
      随着烛火的消失,殿中也居然冷起来。况且孙权也不一定仍在殿中,或许根本是别地。但视线所及之处,除了那点光,已再无他物。孙权定定心神,看到纸上紧密地记载着什么。
      “……大悦,即遣周瑜、程普、鲁肃……”
      “……”
      “……收江南……”
      大约是拓印的时候太过仓促,孙权尽力辨认,也不过只看清了三两句话。
      却也没有再看下去。

      不知为何,待他念到收江南之后,四周骤然明亮起来。再抬头时,人已在江边。而手中却仅有白纸一张,纸上痕迹全无。孙权不知这一切是何故,但想凡事必有因果,也就不再深究。只当是身处梦中,该回去时,梦便醒了罢。
      他拨开一丛丛齐腰高的芦苇,看到诸葛亮临江而立。他衣衫迎风猎猎,闻声转头。
      “明公好兴致。”
      孙权已将此归为梦境,但依然缓步上前,回道:“先生也好兴致。”

      诸葛亮摇了摇手中羽扇,笑道:“江东人杰地灵,明公能得这一方水土,令人好生羡慕。”他如此说的时候眼神清亮,还真隐隐透出一股歆羡之色。
      清风拂面,吹得人分外舒适。孙权看着诸葛亮略略仰首的姿态,已分不清他到底是人在梦中,还是那便是现实。他索性不再去想眼前种种究竟为何,干脆直言道:“先生喜欢江东风物,大可为我……为江东效力。如此,既能与兄长团聚,又得与子敬常处,岂不快哉?”
      诸葛亮摇头笑道:“然,明公心中,却怎么想呢?”
      “江东不乏才俊,能者,如公瑾子敬之辈亦甚。明公并不独缺我一人。”

      孙权斟酌了一番,答:“子敬如师如父,公瑾亦友亦兄。而先生你……先生是不同的。先生若愿为我参谋,我定不辜负先生。”
      “今日我若能弃我主公而投靠明公,他日,明公就不担心我亦弃你,投曹操而去?”
      诸葛亮连片刻都没有犹豫,笑着看孙权。
      “不。”
      孙权下意识地脱口而出。
      “你不会的。”
      诸葛亮蹙眉,微诧。

      其实孙权也不清楚为什么不会,但他依然如此笃定。
      就仿佛他心中也深知,自己无论用什么方法,都无法留住诸葛亮的。
      “先生对刘使君如此忠心,我也不好强求。”孙权扯着嘴角笑了笑,他身边可用之人、能用之人都不少,诸葛亮说的不错,江东不独缺他一人。可偏偏有一腔苦意涌进喉中。
      诸葛亮垂下眼睑,微微叹息一声,道:“明公知人善用,有人可用,他日必有大成。”
      但就算天下贤才尽为我用,其中也不会有你。
      孙权想着,终是没有开口。

      诸葛亮静静地看着孙权,那样子居然有些落寞。孙权下意识地瞟一眼手上薄纸,却看到那空白纸张上,字迹凭空出现。黑色的墨迹如同活了一般,婉转延伸,又凑出一段话来。
      “……共围成都……”
      周围景色随之暗淡,就像是风干记忆的碎片,逐渐消散在风中。诸葛亮的面容越来越模糊,眉梢眼角却不知是浅淡的笑意,还是一些……无奈?
      那些字迹再度消失的时候,孙权还来得及看到最后四个字。
      “……今即帝位。”
      ……今即帝位。
      他心中骤然一痛。

      朦胧中只听到琴声渐近,而诸葛亮抚琴的身影,便像是从雾中而来,随着琴音一起,逐渐明晰。他没有看到孙权。或说孙权也不确定,他……是否能够看到自己?
      孙权想,纸上所记载的即帝位,说的大约便是刘备了。他知道刘备有虎狼之能,但当下需要他协助联手的刘使君日后何以称帝即位,孙权却并不清楚。可无论如何,刘备身处上位,诸葛亮也应当高兴才是。
      可是孙权并没有听出来。
      他平日里得周瑜耳濡目染,对音律也当算是了解,但他听不出诸葛亮的愉悦之情。
      诸葛亮的琴音中,更多是纠结。

      一曲毕,他听到那人轻声叹道:“曹□□后,你们仍是要兵戎相见。”
      孙权不知诸葛亮为何说曹操已死,但他还未细想,却看到诸葛亮端详着手中一柄细巧的白玉羽扇,良久无言。那羽扇做工精美,隐隐泛着淡青,触感温润细腻。
      他当然知道那玉质地如何。
      之前他曾托诸葛瑾带着这白玉羽扇,去试探诸葛亮的意思。若能投吴,当是最佳。可诸葛亮将东西送了回来。孙权又亲自去访,只说玉是赠君子,而君子之交,不必在乎一江之隔。诸葛亮推辞几番未果,也只好收了。此际见他拿出,显然是随身携带已久。孙权心中震动不已。
      居然连呼吸,都微微地颤抖起来。
      诸葛亮他……

      眼前却又是一片黑暗。孙权干脆闭上眼睛。
      睁开眼却不能见一物,这种感觉让他烦躁不已。

      顷刻间风雨骤至。
      暴雨砸在脸上是沁骨的凉意,可也只有凉意。这雨落在孙权身上,并没有打湿他的衣冠。
      孙权睁开眼,果然不是大殿。

      他身边站着的,是诸葛亮。
      诸葛亮就站在那半米高的城墙上,面如死灰。
      “天不助我,助尔曹!”
      说完这一句,诸葛亮就跪倒了下来。他呕出一口鲜血,忿恨地啐了声,却无法掩饰眼中的绝望。而孙权,甚至没有来得及扶起他。
      看他的面孔,显然已不再年轻……而不年轻是多少年岁?
      孙权也不知道。他知道只是诸葛亮看不见自己,他也知道或许,自己也没有办法扶他起来。可他不知道这究竟是何年何月……而诸葛亮又为何,老矣?

      “天意终究……”
      “不可……测。”
      诸葛亮断断续续地咳出这最后一句,双眼一闭,昏倒在这狂风骤雨里。
      孙权的右手紧紧攥着那拓印,深深吸了一口气。
      那纸却忽然脱离了他的手,浮在半空中。空白的纸张上,慢慢浮现出字迹。

      一笔一划都出现得极缓、极深,仿佛用尽全力,也无法在这纸上拓出完整的一句。
      五。丈。原。
      血一样的鲜红。
      孙权一阵目眩,心中如针刺一般的疼。

      却突然听到了诸葛亮温和的声音。
      “明公?”
      孙权猛一摇头,发现自己还是坐在大殿里。屋外仍是风雨大作,可屋内灯火通明,手上是刘备托诸葛亮交付的竹简,还未展开。而诸葛亮……诸葛亮也仍坐在他左侧,凝神看他,表情有些疑惑。
      孙权忙道:“忽然记忆起一些往事,让先生见笑了。”
      诸葛亮摇了摇羽扇,只是淡淡一笑。

      孙权摊开竹简,不过是些客套常见的话。没有什么拓印,也没有什么凭空出现的纸张。无论是江边的对话,还是抚琴,都像是从未发生过。
      更不像是梦境。孙权好好地在大殿里,从未离开。可他看着诸葛亮,心中那些悉悉索索的情感,又涌了上来。并不像是虚幻。
      ……而那五丈原的大雨,那些鲜血凝成的字……
      却又是怎么回事?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权亮]血拓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