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千年心事终得了,机缘巧合见包公 ...

  •   说这赵炎做梦梦见自己走楼梯,一个不小心脚下踩空,眼见就要滚下楼去,伸手乱抓,心下一紧,就醒了过来。这赵炎睁开眼一看,有点怀疑自己做了个梦中梦。因为她此刻正躺在地上,所见之处都是灰尘蛛网和枯黄的稻草。小李子也不知道去了哪里,眼前一个人也没有。眼睛有点疼,她闭了闭眼,正想想拿手揉揉的时候,突然发现臂上一紧,这才惊觉,自己被捆上了。胳膊上缠了一道,直绕背后,似乎是在手腕处结了个扣。再一看,腿脚亦被捆上。赵炎这一眼看了个明白,知道自己被绑架了,心里发起毛来。自己唯一记得的事便是昨晚有人偷袭,最后平安无事,大家各自睡下。怎么今日却是在这里醒来?如今是不仅不知道身在何处,更是不知道是何人因何绑架了自己。细想想自己这几日的遭遇,除了韩聪还有那可疑的黑衣人,自己还真是没招惹别的什么人。不管是那二人中的哪一个,却为何绑了自己丢在这里?又为何不见了其他人?
      赵炎在地上挣扎了一会儿,想起身看看,忽的听见外面有脚步声。看看这间屋子躲又无处躲,藏又没处藏,况且自己还绑着呢,不禁叹了口气:“赵炎啊赵炎,好好在皇宫里当公主你不当,非要微服私访,这回该了吧。”长叹一声,只得听天由命了。
      听着外面开锁的声音,后有一人推门进来。此人一进门,赵炎不禁目瞪口呆,原来这人不是旁人,竟正是自己昨日救下的苏雪。
      赵炎正在暗自纳罕,只见她轻手轻脚地进来,并不时侧耳听听外面,来到赵炎面前,也不说话,就解起赵炎身上的绳子来。她给赵炎解开了身后手腕处的绳子后,还没等赵炎发问,留了一句“苏雪已尽全力,公子自求多福”便又匆匆离开。听着锁又落下的声音,赵炎一时愣在那里。目光触及自己腿脚上的绳子,才想起自己还被绑着呢,赶紧先抖落身上的绳子,一伸手,从靴子里抽出匕首来,划断缚脚的绳子。幸好这靴子也是在宫里赶制的,专门为了好放下这匕首又不叫人察觉,这才在这个时候派上了用场。插回匕首,站起身来,赵炎透过有些破旧的窗子,向外看去。只见这窗外,是极开阔的一个大院落,瞧这间关她的屋子的位置,似是偏房。虽然院内除了稀稀落落生了些约莫尺长的杂草,并无其他,但是看起来院子的格局倒颇显气派,只不知这曾是哪家大户的住址。再细一看这窗户,却是从外面交叉钉上了木板,也给封死了。
      赵炎不禁奇怪,究竟是什么人把自己锁在了这里,为什么苏雪也在这里。说是绑架,为何又不见旁的什么人来。边想着,边动手推了推眼前的窗子。这窗户看似破旧,原来破旧的却只是因为窗户纸可能多年未换,并多了些灰尘,做窗户的木头还是极好的,推拿半晌仍旧是纹丝不动。
      趁着此刻没人,赵炎倒是把自己此时的处境探查思索一番。门被锁,窗被封,想正常出去时万万不能的了。想到这里,走至门前,将匕首前端探出,探到门锁那里,用尽全力使劲一挥,只听“当啷”一声,并无栓锁被斩断的感觉,反而弹回来的巨大的反作用力令的赵炎虎口一疼,匕首掉至门前。这时她突地又听见了人的脚步声。听声音那人似乎是直奔此处。赵炎心下一紧,暗道,怕是正主终于要来了。想到这里不由得手冒冷汗心跳加速,她甚至要怀疑门外的人都能听见自己心跳的声音了。下意识握紧了匕首,准备来人一进门不管是谁,先攮他一下子。
      门刚一打开,赵炎眼一闭豁出去了,就先把刀伸了出去。感觉刺中了什么东西,只听那人“哎呦”,在21世纪长大的赵炎,可真是连只鸡都没杀过,闻声手里一软,刀几乎要脱手。强忍住对血腥味的恶心,她还是抬头看了看自己刺中之人。只见这人眉眼倒不似奸诈之人,瞧着衣着打扮倒像个奴仆。血却是从手臂涌出来了,看样子似乎不浅。
      心中暗叫“阿弥陀佛”知道自己不曾伤了这人的性命,赵炎顿时放下心来。
      赵炎先将那人迫进屋,然后朝院子里四下看看,仍旧没什么动静。目光收回时瞥见门口地上还有个托盘,盘上放着一碗米饭一碗青菜。端进来,带上门。让那人先把自己一只手结个绳套,绑上,然后再叫那人趴在地上,赵炎咬着匕首将那人双手于背后捆好。正待她要细细审问此人之时,才发觉这人竟没舌头。怪不得刚中了一刀,那人都并未呼救。只是不知这人是原本便哑的,还是被人弄哑的,若是被人弄哑的,便必是绑架她的人有些蹊跷,倒不可轻视了。心下怜悯,倒是用匕首从那人短衫上削了一块布,简单帮他包扎了下,这才出了门口。
      赵炎不停歇地奔大门而去,忽然上方蓝影一闪,自己被人从腋下一横,凌空飞起。赵炎心说,我就知道没这么容易能逃出去,但是还是本能地挣扎了一番,却听那人道“别动,我是来救你的。”赵炎此刻连惊带吓地哪里分辨得出话里的意思,瞧准了拿左肘往后使劲一顶,那人闷哼一声,却仍未放手,赵炎气急之下,用手抱起那揽她的手臂就咬。
      这一番动作之间,那人已飞跃过好几家宅子,忽然听到一个极熟悉的声音在下面喊叫:“主子,可找着您了啊主子,您上哪去了啊,叫小的一通好找,要是再找不着,小的,小的,哇哇哇哇哇。”
      赵炎低头一看,这跪在地上哇哇大哭的不是小李子是谁?感觉自己被放了下来的赵炎也赶紧跑了过去,拉着他,“小李子,你没事吧?其他人呢?”
      “主子,呜呜呜,他们分头找您了,要是今天中午还找不到您,奴才们都准备提头去见……”赵炎赶紧捂上了小李子的嘴,瞥了瞥边上那人。她这才有机会看清掳了自己那人的模样。
      这个人看上去也就是二十多岁,头上戴着一顶宝蓝缎子扎巾,身上穿着宝蓝缎子的短衣裤,腰中扎着大带,背后背着一口宝剑,长有三尺。长方脸,面色白净,两道又细又浓的眉毛直通鬓角,一双大眼睛,双眼皮,尤其那双眼睛,炯炯有神,皂白分明,薄嘴唇。那个人站在那,可以说是气宇轩昂,带有一种英武之气。
      赵炎一愣,低声问道:“小李子,这人是谁?”
      那人微微一笑,“在下乃开封府展昭,公主受惊了。”
      赵炎一听,妈呀,原来这人就是展昭啊。她赶忙凑过去,学着小李子以前书里说的江湖礼节,提手抱拳:“原来是南侠展昭,在下赵……”说到这,突然想起,刚刚展昭口中称自己为公主,她满脸困惑地看向小李子,小李子却兀自流鼻涕擦眼泪并未看到赵炎的疑惑。倒是展昭道,“公主被掳,众侍卫不敢迟疑,已将此事禀报给了皇上,皇上震怒,命开封府速查此案,故而展昭知道所救之人乃是当朝公主。”
      一番解释下来,赵炎暗叫糟糕。心想着这事都闹到皇宫里去了,只怕回宫后,还不知道要怎么给母后皇兄教训呢,再想要出来,怕是更不易了。
      展昭看着赵炎的脸色忽明忽暗,也猜到了几分,却是并不多言只微微一笑,道“不如展某先护送公主先回开封府吧,也好叫包大人向皇上交差。”
      “好好,那多谢展大侠了。”小李子先接了过来。因为一来他忽然看见公主又是一副眼前一亮计上心来的表情,实在怕公主再出个什么事端,二来是此刻公主不仅身着男装,头发凌乱,连带着还有满脸的疲惫和尚未褪去的惊慌,若直接回宫,免不了得了皇上太后的重罚。所以赶紧应了,催促公主动身。
      好在路途并不遥远,虽无车马,三人也是不多时间便到了开封府,禀过包大人后,被暂且安置后堂。包拯自是请公主先行洗漱歇息,自己却是去向皇上复命。众人离去后,开封府的管家引了赵炎来到厢房。随后得到通知的六卫也来请罪。此番按过不表。
      却说赵炎洗去药剂,穿上女装,整理先前穿的那件公子装时才发现,那右手小臂的位置上,有几滴鲜血。想是这衣服色彩华丽,所以并未被众人发现。这才想起,不知那人此刻伤势如何,心中略有不安,最后还是决定引了灯油把这几处血点烧掉。遂将衣服下半部泡在浴盆,不想火随油走,一不小心,却是将整个右袖都烧了去。心中一恼,却是将衣衫整个丢进水中。
      用过晚膳,包拯便令展昭请了赵炎到花厅议事。
      其实中午赵炎来此之时,并未见到包大人,不过是展昭前去回禀后,由管家带赵炎前去歇息。因此这时才见真容。
      进入花厅,只见那大堂,正坐一人,此人面色黝黑,正气逼人。一双虎目直透心底,一副月牙,直照人心。这正是不怒自威的大青天,吓死小鬼的包龙图。
      此人见赵炎前来,自是下座行礼,
      “包拯见过公主,公主受惊了。”
      “包大人请坐。”
      “公孙策见过公主。”
      “公孙先生不必多礼。”
      一番上下之礼过后,包拯重归正坐。赵炎坐于包拯右侧,公孙策仍旧立于包拯身后。赵炎见此,不由得也多看了这有包公文胆智囊美誉的公孙策两眼。只见这人头顶书生帽,脚踩书生靴,眉目和善,面皮白皙,三十多岁的年纪,才不外漏,目光却淡定了然。唇下足有七八寸的长须越发显得仙风道骨。比那包公少了几分凌厉,却是多了几许儒雅气质。
      落座之后,包拯道,“本府听展护卫讲,他今日前去查探案情之时,在刘府废府之内找到公主。本府想问公主,公主因何到了那里,可曾见那行凶之人?”
      赵炎便把自己昨日如何救下苏雪,夜里如何被黑衣人所袭,今日如何醒来,又如何被苏雪所救,如何遭遇哑奴展昭,一一叙述。包大人边听边点头。又细问了那苏雪的形容神态。
      “如此看来,那苏雪似并非奸恶之人。不知是否,亦是被人所迫。”
      “学生也认为如此。那苏雪怕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吧。”
      “公主可知展护卫如何得寻公主?”正在听包公公孙策讨论案情的赵炎,突然听得包公发问,想也没想到;“查的呗。”话一出口,脸上却是有点挂不住。心想,自己这不是说的废话吗,自己的六卫都被放倒了,对方是一点线索都没留,查要往哪里查?
      “赵妙元不知,还请包大人明示。”
      包公略一点头,公孙策便开口讲到,“话要从公主被掳说起。公主被掳当晚,众人发现后,李公公前来开封府求助,其他六卫则回宫请罪。不久皇上便下旨请包大人亲办此案。”公孙策顿了顿,看了一眼展昭继续道,“未料天明之时,有人飞刀留书于展护卫‘欲寻公主,刘家废府’,因此才有了展护卫前往刘家废府一行。而李公公得闻此消息,亦请求大人要求同行。这才得以从废府中救得了公主。”说到这里,公孙策略一沉思,道,“只是不知道这留书之人是何人。是同谋胆怯故漏行踪,还是,有高人暗中相助?”话及此却是再次转向包公展昭。众人思索讨论一番,奈何线索有限,并无定论。
      是夜,几经刺激的赵炎却是睡也睡不着。也未喊醒小李子,倒是自己来到院中石桌独坐。
      “公主还未休息?”一个温雅的声音和着初夏夜里的暖风,传来。
      “是展护卫啊。我这几日经历了几番事故,今夜却是是了觉,并睡不着。”
      赵炎仔细一看,这人却不是别人,正是展昭。此刻他却是腰系长剑,身着蓝衫,款款走来。赵炎眼前一阵眩晕,好个翩翩美男子啊。忽的又想起白日里自己还恩将仇报顶了人家一下,咬了人家一口,思及此处,不禁问道,“展护卫,今日上午,我本不知你是来救我的……你,你不要紧吧?”
      半晌未闻展昭答话,却只见他一动不动盯着自己,望着忽然拉近的一张俊脸,赵炎身体里13岁的小心脏也激动起来。
      “公主可打了耳洞?”
      赵炎听着这莫名其妙的话,虽不知展昭何来此问,却也点了点头。
      “那公主可曾记得,那名叫苏雪的姑娘,放公主走时,说的是‘公子自求多福’,还是‘公主自求多福’?”赵炎听得此问问的更是奇怪,眉头紧锁,却又记不起来当时苏雪说的到底是什么。只好回到,“此刻我是记不清楚了的,不知展护卫何来此问?”
      展昭却未言语,略一抱拳,便告了辞,直奔包公办公的院落。
      倒是把个赵炎留在微风中,暗道,“原来他刚刚是凑过来看我的耳洞。但是又未免太越礼了吧。”再略一思索,“自己这副小身体不过13岁,这大宋朝的姑娘早也要16岁出嫁,想来这大猫也并未当我是个女人吧。”哎。一阵长吁短叹,也入了屋休息。
      次日天刚亮,包公尚未上朝,赵炎也还未起床,便听屋外一阵慌乱,说是皇上驾到了。赵炎一听,遭了,皇兄来抓我回宫了。
      穿戴好了,包拯已经把皇上迎进了花厅。
      “皇兄。”赵炎哭丧个脸给皇上行了个礼。
      “元儿,你也太胡闹了,还不快随朕回宫!”旁边见赵炎满脸不乐意的陈琳陈老公公道,“公主啊,听老奴一声劝,随皇上回宫吧。昨日皇上从六卫那得了您的消息,可急坏了。若不是知道您在开封府,还受了惊吓正在休息,皇上真能昨晚就来接您回宫呢。这不今日一大早,早朝都顾不得上,就来找您来了。太后娘娘和淑妃娘娘也是很挂心您啊。”
      “元儿知道了,请皇兄稍后,元儿稍事整理下便随您回宫。”
      小李子从陈公公那接来了赵炎的宫服,依旧去了后堂换上。
      包拯则在花厅向皇上禀告了赵炎被牵涉进去的案子的始末。
      皇上不听则已,一时火冒三丈,又后怕连连。气的是天子脚下竟有如此胆大之人,如此无法无天,怕的是,宝贝皇妹要是晚救一点,怕就凶多吉少了。“包拯,朕令你火速办理此案,除此大害,安我京城百姓之心。”顿了顿道,“展昭何在?”包拯道,“展护卫刚刚已经离开前去继续调查此案。”“罢了。陈林,你且去看看,公主收拾好了没?”“奴才遵命。”“陈公公不必前去了,本公主已经来了。”
      “妙元多谢包大人救命之恩。”“不敢,包拯份内之事”
      赵炎又冲公孙先生拜了拜,便随皇帝回宫。
      回到皇宫,先是去给太后和淑妃娘娘先后请了安,淑妃娘娘搂过她就拿绢子擦眼泪,“元儿出去了没几天,看看你又黑又瘦的。”赵妙元心想,母妃,太夸张了吧,我不过出去了不到三天,就是顿顿不吃也受不了多少啊。心里这么说,嘴上可不敢这么说,连连道“元儿知错了,请母妃责罚。”“傻孩子,回来就好,还责罚什么,快去,先回宫好好梳洗一番,好好休息,有什么话明日再说。”“是,儿臣遵命。”赵炎心说,真是慈母多败儿啊,也得亏是咱是长在红旗下,沐浴新中国的孩子,要真是个次朝此代的王子公主,只怕是早就无法无天任意妄为为害民间了。自己倒是边想,边洋洋得意起来。转念又想到自己千年后的父母,和自己那具不知还有没有生气的躯体,又不禁伤心起来。
      话分两头,且说那开封府内,展昭再探废府,却是拿了那哑奴苏雪,却并无其他。将他二人押入了开封大牢等候包公审理。
      包拯升堂,见那苏雪。此刻苏雪虽身着囚服,却是明眸皓齿,目光无邪,如何也不像那作奸犯科之辈,再看她虽为阶下之囚,却是举止有度,分明流露出一身大家闺秀的气度。
      “堂下之人可是哑奴苏雪?”
      “叩见包大人。小女子正是苏雪,此人乃我家仆,苏三,也就是包大人口中之哑奴。”
      “苏雪,本府见你形容举止端庄有礼,目光之中只有悲戚却并无邪气,想来也并非那作奸犯科之辈,却因何与绑架公主一案牵连,你可有什么苦衷?背后可有什么人强逼于你?”
      那苏雪听闻此言,却是在大堂之上放声大笑,形似癫狂。王朝马汉二人正欲前,公孙道,“二位且慢,只怕苏姑娘还有话要讲。”
      那苏雪听闻此语,竟是由笑转泣,“人人都称你青天,我倒想问问,你这青天大老爷,所断之案,所判之人,无一误断错判,误杀错杀之人吗?”
      但见堂上包拯眉头一皱,“本府断案,向来公正,所有案件皆有记录,不知你所说的哪一桩哪一件?”
      那苏雪倒是收了悲泣之声,道,“不知包大人可记得两年前柳州知县苏大方一案?”
      听闻此语,包拯公孙策均是一震。
      “你,你是那……”包公一时站起身来,却不知再作何言语。
      “人犯还押,今日退堂。”
      那包拯公孙下了堂,来到议事厅。
      “公孙先生,你可记得那苏大方?”
      “学生记得。那苏大方,与大人,本是同乡。”
      “他可曾有儿女留下?”
      “学生听闻他家小妻儿,原在家乡,前来投奔之时,也正是苏大人犯案之时,案子断后,苏大人流放,之后并未见其家小妻儿。”
      “唉。本府与那苏大方,确实同乡。只是当年并未见其家小,还以为他们已然返乡。如今……公孙先生,你看这苏雪,可会是他的女儿?”
      “这,学生不知。不过,能替他喊冤之人,只怕……也多半是他的家人了吧。”公孙顿了顿,道,“只是不知,那旧案与这新案之间可有牵连,而这幕后之人,有与这苏家,有何牵连……”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章 千年心事终得了,机缘巧合见包公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