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微转移一下视角。希望不会太突兀。
注:
1、崔日知与张说曾同为魏元忠属下的朔方判官。
2、此处所谓宗相公即宗楚客,唐代称宰相为相公,与今“相公”之称呼意义不同。宗楚客当时是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唐代此时已不设专门的中丞之职,所谓同中书门下三品,即是行宰相事。
3、据《两唐书》和《资治通鉴》记载,右仆射、中书令魏元忠对武三思专权不满,李重俊起兵时,在永安门遇到魏元忠的儿子太仆少卿魏升,要胁魏升随军。太子死,魏升为乱兵所杀。兵部尚书宗楚客和太府卿纪处讷弹劾魏元忠“与太子通谋,请夷其三族。”中宗虽然没有同意,但魏元忠畏惧陷害,上表请辞,要求告老还第。宗楚客令御史、给事中和监察御史等上表弹劾魏元忠,认为魏元忠的儿子属于逆徒,魏元忠应该连坐,并处以严刑。中宗无意以严刑加于魏元忠,但仍数贬其职。至此,魏元忠因为儿子附逆,虽然主动请辞,但还是被御史们一道连一道奏章地弹劾,一月间数贬而至务川尉,终于行至涪陵而卒,死在贬谪的路上了。
4、左监门大将军薛思简是个宦官,有宠于安乐公主,纵暴不法,侍御史魏传弓请诛之,御史大夫窦从一因为畏惧安乐公主势力,阻止魏传弓上表请奏。《资治通鉴》道:“时宦官用事,从一为雍州刺史及御史大夫,误见讼者无须,必曲加承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