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1、洛州是上州,刺史是从三品,别驾为从四品下,长史为从五品上,司马为从五品下。前文提及柳景通为从五品,猜想当是因为他是庶姓外臣的关系,在初唐时大州的别驾官一般都是王子宗室兼任的。洛州之前先在神龙元年由李重俊为洛州牧,又在神龙二年以左散骑常侍李怀远同中书门下三品,充东都留守。同年李怀远薨,以前检校并州长史张仁愿检校左屯卫大将军兼洛州长史。景龙二年时,张仁愿为朔方道行军大总管,仍检校洛州长史,其时是否设有洛州刺史及刺史为谁俱不可考。至韦后称制时则以裴谈为东都留守。
2、宋之问,字延清,有《为文武百寮等请造神武颂碑表》等,一贯以媚事主,曾出发驸马都尉王同皎谋刺武三思事,是初唐有名的佞臣。在诗歌上颇有才华,与沈佺期齐名,时称“沉宋”,为近体律诗定型的代表诗人。“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单从诗来看,还是很有诗格的,看不出为人的卑鄙。所以历史人物有的时候也很难说,或许在当时也是别有隐情的,不过编史者不撰,后人也就没有机会了解了。
3、节愍太子是睿宗朝才上的尊号,对于景龙二年的大唐官员来说,李重俊应该是一个被枭首于朝的叛逆,不会仍然称其为太子,更没有节愍之号。不过为了小说行文的方便和说明人物的身份,不仅在这里,包括以后的章节中出现的人物都会有尊号先于历史出现的情况,是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