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5、第二十五章 保姆 ...


  •   饭后,赵翠芬带着两个儿媳妇在厨房清洗碗筷,郁竹筠和郁珏菲泡茶拿水果零食。

      “珏菲,你和玮茗什么时候去学校?大学也应该要开始上课了吧。”郁竹筠问道。

      “就这两天,我们是10号,玮茗他们是8号。”郁珏菲已经读大四,郁玮茗大二。

      “你今年是最后一年了,想好在哪里工作吗?”

      “我妈想让我去学校当英语老师,我爸想让我回来考公务员或找个事业单位。我不想当老师,也不想考公务员,想先到外企去工作,可能会先在上海那边工作几年。”

      “你们最后一年不是要实习吗?定好实习单位了没有?”

      “我有个同学的舅舅开了家公司,到时候一起去那里实习。姑姑,你觉得我干什么好?其实我现在还不确定呢。”郁珏菲对未来充满了各种期盼,同时也有迷惘。

      “其实我觉得你爸妈的想法也很好,女孩子考公务员或当老师,都很好,轻松稳定一点,而且老师假期比较多。不过你们年轻人肯定想闯闯,先到外企单位去试试也挺好。现在干工作不像以前,一份工作干到底,社会上频繁换工作也很平常,你觉得哪个适合你就去干哪个。反正家里也不缺你这点钱。”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我想先自己闯闯。我还年轻,不怕失败。”郁珏菲心气也高,不想总靠家里,觉得自己也有能力找到一份出色的工作。

      这边姑侄俩在谈工作的事情,那边父子仨也在谈论一件事——给老夫妻俩找个保姆。

      “我和你妈两个人挺好的,家里又没什么大事,就那点洗洗涮涮的事情,我们慢慢来也就得了。找个保姆,也没有那么多活可干。而且事情都让保姆干了,我们不是更无聊吗?”郁子泉觉得没有必要找保姆。

      郁柏清知道他们想法有点固执,也不气馁,慢慢劝道:“你和我妈都忙了大半辈子,好不容易休息休息,总要让你们舒舒服服过个晚年,不能从工作中脱离出来以后又忙碌家庭琐事吧。而且你和妈年纪大了,爬高走低的,不那么方便。还是找个人照顾你们,我们放心一点。保姆的费用我们来出。”

      郁楠浚也在一旁补充道:“而且你们还有外孙子和孙女还没有考大学呢,你们以前说让他们中考高考时候和你们一起住,让你们照顾的。现在你们俩我们都不放心,更别说再让你们照顾他们了。如果你们实在不喜欢有人在家,就让保姆白天来工作,晚上回去就好了。”

      赵翠芬正好从外面进来,听到郁楠浚的话,忙说道:“程琪、程瑞和囡囡考试,一定要让他们住家里来的。你们都忙工作,我可不放心孩子在关键的时候你们都没空被耽误。”

      “所以啊,你们现在首要是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将来还要帮我们照顾孩子们呢。囡囡才上初一,离中考有三年,高考有六年。你们的任务重大。我们找个保姆,也是考虑到你们现在年纪大,不要为这些琐事把身体累坏。如果你们有空,就多锻炼锻炼。你们不是每天早上要锻炼身体的吗?以后还可以经常去老年人活动中心或几个老朋友家转转。孩子们上学的时候,你们还可以结伴出去旅旅游,不要整天呆在家里忙东忙西的。我们家又不是请不起保姆,以前你们刚退休的时候说是因为不喜欢家里有外人,家里每个人搭把手事情也就忙完了,就没有反对。可现在我们都搬出去住,家里只剩下你们两个,琐碎的事情可以丢给保姆,你们该出去转转了。你们看你们的那些老同事,老朋友,早就都请保姆照顾,就你们还事事亲自动手干。”郁楠浚继续游说。确实,很多家庭条件差不多,甚至比他们差的人家,也早早的请保姆干家务。他们兄妹三人虽然没有请保姆,但也都请了个钟点工,每周三次到家里打扫卫生和买些日常用品。

      赵翠芬也想到他们几家请的钟点工,问道:“你们请的那个钟点工怎么样?如果好的话,就让她每周到家里来个2-3次就行。我们就两个人,也没什么大事,也就打扫打扫卫生而已。”

      “我觉得还行,活干得麻利干净,手脚也勤快。买东西什么的,帐算得也清楚。我之前问过她,她除了我们三家还有两家在做,不知道时间是不是排满了。”杜鹃回答道,他们三家用的是同一个钟点工。她的回答也得到了徐丽芳和郁竹筠的赞同。

      “那要不我们也找那个钟点工吧,活不多,每个星期也就来个2、3次就行。你们帮我们问问,看她能不能来干。”赵翠芬想着如果有合适的,找个钟点工也行,这样他们就可以把心思都放在孩子身上。

      明天正好是钟点工要去徐丽芳家打扫卫生,所以她答道:“行,明天我来问问。”

      郁柏清想到两个老人在家,也不知道寂寞不寂寞,就提议道:“爸,妈,你们两个人平时在家也没什么事情要忙,要不约上张叔、顾叔他们去外地玩玩,也不用太远,可以先到浙江玩玩,千岛湖、桐庐、杭州什么的。整天呆在家也无聊。”

      郁子泉摆摆手,“他们身体不好,不是心脏有问题,就是血压一直高。约他们出去玩,我还要替他们担心呢。没事,我每天锻炼锻炼身体,看看书、报纸,写写字,看看电视,再每个月和他们聚会个3-4次。也挺悠闲的。你妈也忙着呢,除了家里的事情和早上锻炼,她现在参加了一个老年舞蹈队,整天和一大帮老年妇女练跳舞。前几天还说要排个印度舞还是巴西舞的,整天不是商量乐曲动作就是服装道具,忙着呢。你们放心,我们身体都很好,每年体检你们不是都知道吗?除了老年人的小毛小病,再活个一、二十年,一点问题都没有。玮茗和珏菲现在上大学,不用你们操心。不过珏菲现在大四,马上要找工作,你们俩先不要做过多的干涉,让孩子先按照自己的想法闯闯看。国栋现在升了副局长,整天忙得连家都不回,竹筠你前几天不是说下个月还要去外地进修3个月吗?明天开始让程琪和程瑞住到家里来吧。程瑞初三,要中考,程琪高二,马上功课也要重了。孩子由我们照顾,你们尽管放心。囡囡读初一,功课会多一点,不过看她的情况,应该游刃有余。如果她要上特长班就让她上吧。你们两口子工作忙,来不及接送,就告诉我们。我们平时没什么事情,帮你们分忧解难肯定没什么问题。”

      “爸爸。”郁柏清几人都面含愧色,他们工作都忙,虽然知道父母年纪大了还帮他们照顾孩子很辛苦,可他们也不能耽误孩子的将来,只能对父母亏欠的越来越多。现在听到父亲的一席话,除了喊声“爸爸”也不知道说什么更合适。

      郁子泉也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开导道:“没事。他们也都大了,都很懂事,我们只要负责他们吃饱穿暖就行,不费事。看着你们事业有成,孩子健康学习好,还有什么不知足的。老人家不都是这么点盼头吗?”

      赵翠芬也说道:“你们看我们辛苦,我们自有自己的乐趣。我以前的老同事王校长你们还记得吧?有两个儿子,一个在北京,每年最多过年的时候回来,一个孙子一个孙女,以前上学的时候还每次放假回来看看他们,现在也都开始工作,要到过年才回来一次。一个去国外的儿子拿了绿卡,娶了个国外的媳妇,生了2个孙子,虽然每年也都回来一两次,可是回来以后不会说苏州话,普通话也说得很差,交流都困难,更别提住和吃,简直是两个极端。现在王校长他们俩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在外面逛。难得出门去孩子家住几天,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楼上楼下都不认识,他们住几天就想回来。上次还对我说,孩子事业有成,是好事,可是都不在身边,只能看着照片想想。两个人今年身体都不好,轮流住院,可孩子在外地回来都呆不久,老俩口只能互相作伴,想想就心酸。你们现在都在我们身边,有什么事情也都喊得到,事业顺利家里也和睦,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行了,就这么定了。就是想着你们,我们也会好好照顾自己的,放心吧。”郁子泉最后下了个总结,算是为今天的讨论的话题打上句号。

      第二天徐丽芳和钟点工确认到郁子泉家里干活的事情。正好她那里有个客户最近要搬家,再过几天就要结束那份工作。于是她们商定,每周到郁子泉家3次,每次2个小时,工资按照郁子泉和赵翠芬的要求由他们付。同时徐丽芳也让她每周到郁瑾若外婆家去2次,每次2个小时,工资由徐丽芳支付。毕竟徐根生和林媛年纪也不小,家里的边边角角的清洁工作也不那么利索。

      郁瑾若早上上学的时候,按照前一天答应张蕾的,给她带了2条从三亚买回来的贝壳手链和2本书:中文版的《傲慢与偏见》和《乱世佳人》,得到了张蕾由衷的感谢。下午徐丽芳接郁瑾若放学以后,就带她去买了一辆银色的女式自行车,牢固但不张扬,符合郁瑾若的一贯风格。

      接下来的日子,郁瑾若过得简单而又轻松。初一的课程实在是简单的令人乏味。除了上课时努力让自己不要发呆或开小差外,课余时间只能靠练练左右手写钢笔字和看一些即使被老师看到也不会没收的课外书打发时间。除了张蕾,班里的其他同学也有了泛泛的认识,不过还是像以前一样,表面融洽实则没有深入交流。现在的初中生,她和他们实在没有什么共同的话题。

      入学一周,郁瑾若被大家私底下评为校花,不过由于有赵奇峰和高峰两个哥哥在,也替她挡了很多的麻烦。尽管如此,每天书桌里还有“不怕死”的同学塞进来的情书,以及课间和上下学时突然被不认识的男生拦住请求做朋友。郁瑾若采取一贯 “不答应,不回应” 的态度,书桌里的情书带回家看过以后,放进专门的箱子里保存,当面递交或转交的则不接收,拦路请求做朋友的男生都尽量婉言拒绝,实在纠缠的过分的,就找两个哥哥,私底下劝开。

      几天下来,郁瑾若过得无聊又有点小忙。作业每天在学校就已经做完,回家后就忙着包书皮、写教师节贺卡、练拉丁舞、练毛笔字,每天还尽量抽出时间看英语和法语的书籍、背单词、听广播,还写写读书笔记和向报纸杂志的投稿。如果有空余的时间,就练练钢琴,现在她不再拘于考级的琴曲,而是想到什么就谈什么,有时还弹弹流行音乐,反而比在学校更忙碌更充实。

      周六,郁瑾若开始学习古筝。古筝老师是个年轻的师范学校音乐专业的老师,姓古,人长的一般,但因为多年的艺术浸淫使得浑身充满了古典气息,目前她在艺术学校教授古筝,能找到她当老师也是通过郁楠浚朋友介绍的。因为是一对一的教学,所以在明确郁瑾若有一定的基础,并且学习程度也能很快加深的情况下,古老师加快了教学进度。在老师的指点下,当天下午,郁楠浚和徐丽芳就带她去敦煌古筝的代理琴行购买了一台紫檀木的古筝,调好音,选购好配件等物才拿到车上带回家。

      周日上午,郁瑾若有拉丁舞的课程,她现在的目标是明年把金星二级的证书考到。考完以后她想再学国标的另一舞系——摩登舞。课上,老师宣布了一个消息,12月份有个国家级的拉丁舞比赛,要从市里开始层层比赛选拔。目前老师教授的学生中,有2对有实力参加,其中有郁瑾若和她的搭档。郁瑾若以前也曾参加过这样的比赛,那时参加的是业余儿童组单人组的比赛,只拿到了三等奖。现在参加的是少年组,同时参加比赛的还有另外一对老师的得意门生,宋瑜和朱小白,他们参加的也是少年组的比赛。相比于郁瑾若和搭档谢振毅,宋瑜和朱小白这组更有获奖的希望,一是他们的天赋比郁瑾若两人更好;二是他们的搭档时间更久更有默契。谢振毅已经是郁瑾若的第三任搭档,两人合作才将将满一年;三是宋瑜和朱小白准备将来向专业舞者转换,准备将来考舞蹈学院继续深造,而郁瑾若两人只准备学到高中的时候就停下来专心准备考大学。

      课程结束,郁瑾若换好衣服刚出更衣室,就看到谢振毅倚在墙上正等她。谢振毅是个眉清目秀的男孩,比郁瑾若大3岁,读初二,目前还没有开始发育,身高比郁瑾若略高。郁瑾若前两任搭档都是因为身高发育的问题才更换的。

      “有事,老谢?”谢振毅上学期因为考试成绩退步,差点被他爸妈勒令停止拉丁舞学习,还是在老师的争取下才能继续下去。整个暑假,都是上完课直接回家补习、做功课,现在专门等她的样子,肯定是有事情。

      “请你喝东西。冰红茶还是珍珠奶茶?”谢振毅边往外走边问,也不直接说事。

      “珍珠奶茶吧。是不是有什么为难的事情?”如果事情不为难不会先转移话题。不过既然是他有事情,郁瑾若也不着急,等他想说的时候自然会开口。

      买好珍珠奶茶,两人找了个可以坐的地方,开始谈正事。

      坐下半响,谢振毅才一脸难色的开口:“小郁,我可能没有办法和你参加这次的比赛。上学期我考的太差,爸妈不太同意我再跳拉丁舞。现在每个周末都要在家做功课或补习,没有那么多时间和你一起练习。我爸妈让我学完今年,明年就不准继续了,让我好好学习。而且我也担心和张晨一样,突然一下子长高,即使现在和你一起配合的很好,到时候也不一定能和你搭档比赛。”

      张晨是和他们一起学习的另外一个男生,和谢振毅同龄,在暑假里突然长高了10多厘米,老师只能不停的帮他更换舞伴。

      学习和身高,确实是两个让人为难的问题。郁瑾若考虑了一会儿,才对谢振毅说:“我有个想法,你看可行不可行。首先,你现在还没有长个子,所以我们还可以继续练习下去。12月份离现在也不太远,市里的选拔赛下个月就开始,我们先练着,能比到什么程度就到什么程度。如果哪天你一下子长高到我们不能搭档了,再停止。关于你的学习,主要是因为偏科,你的文科比较差,而这个是我的强项。你的数学还有提高的空间,我现在已经自学到初三上学期的程度,初二的程度我还能应付,所以语数外三科我可以帮你补习。如果你同意,周日我们可以在这里练完以后到我家,我帮你辅导功课再在我家练习。”

      谢振毅不可思议的张大嘴巴:“不是吧?你居然已经自学到初三了?你这样厉害不是打击我自信心吗?你是天才吧?让我们这样的平凡人怎么活啊。”

      “你想多了,我当然是有人帮忙才能学的深。我有好几个比我大的哥哥姐姐,学习都很厉害,我不知道的都是他们教我的,不然我初一才刚开始,怎么可能学到初三呢。一句话,行不行吧?”郁瑾若尽量用轻描淡写的口气解释说。

      谢振毅仔细考虑了一会儿,下决心道:“行。我的学习就靠你了。如果比赛前我不长高,我们就一直搭档下去。我爸妈那里我来说服他们。至于以后,如果我学习还是上不去,等我个子长高以后我就不练拉丁了。我觉得街舞不错,其实练拉丁舞不是我学习退步的主要原因,之前除了拉丁舞我还在偷偷的学街舞。不过你放心,这段时间我肯定把重心放在拉丁舞这里。我们争取拿个好的名次,就当是搭档这段时间的一个总结。”

      就此讲定,郁瑾若也决定把这段时间的重心放在拉丁舞比赛上,反正古筝才刚刚开始学,那些练习曲还很简单。

      商量好后,两人就此分别。郁瑾若按照原计划,到公交车站坐公交车到外婆家去。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