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牢城 ...
-
第一章牢城
烈日炎炎,灼热的阳光像要将地面上的一切烤焦似的,气势汹汹地把烫人的热浪一波又一波地推向人间。
正值午后最热的时候,即便是这通往梁州的必经之路上也见不到任何人的踪影,黄色尘土覆盖的地面上,升腾着阵阵热气。
路边的小茶馆里,供应着井水冰过的凉茶、凉面、凉瓜,躲进茶馆中小小的阴凉处,扇着主人提供的大蒲扇,吃一口凉丝丝的凉面或凉瓜,倒也能减轻几分这灼人热浪。
不大的地方,费尽心思地放置了四张木桌,此刻坐了两桌。
靠右,白绸长衫的青年神情淡定地品着茶馆主人刚刚奉上的凉茶,身旁的青衫随从却阴郁地盯着邻桌正在一边吃面,一边大声闲扯的两个公差,又不时地望向茶馆外,眼里满是同情。
原来,外面支撑凉棚的柱子上正栓了一个戴枷的囚犯,散乱的发遮住了污脏的脸,双手锁在沉重的木枷里,手腕上已经被粗糙的木枷磨出了道道血痕,裹着一身染血的囚衣,瘦弱的囚犯被押送的公差恶意地拴在炙热的烈日下。
浑身横肉的公差吃完了面,又闲聊了一阵才慢吞吞地走出了茶馆,一个矮胖似南瓜,解开囚犯颈上与木桩相连的绳子,另一个肥壮似公牛,不耐烦地踢踢伏在地上的犯人,恶狠狠地喊道:“还不快起来!你还想休息到什么时候?难道要老爷们等你不成?”
没有双手的支撑,戴着沉重木枷的犯人起得很艰难。
那公牛一把抓住囚犯的头发,将他提起,推推搡搡地上了路,南瓜兀自跟在后面骂骂咧咧地滚出了茶馆。
看着囚犯趔趄的背影,随从眼光霍地一闪,就要起身追将出去,却被对面白衫青年冷冽的眼光生生逼了回去。
“公差押送犯人,与我们何干?不要随便惹事生非。歇息好了,就上路吧。”优雅的声音不带一丝起伏。
梁州牢城营大堂,陆管营冷冷地打量着跪在下方的犯人,这就是名满京城的才子彭岚运吗?
满身的污脏血渍,蓬乱的头发,干枯憔悴的面容,哪有半点传闻中的风流潇洒。
原想好歹也是京城来的,应该知道见风使舵,有所孝敬,哪知道来人即便听了同牢的犯人七嘴八舌奉上的“经验”,却仍是毫无表示,管营想着想着,气就上来了。
“堂下何人?”
“犯臣彭岚运。”声音虽弱却很清晰,原本清冽的嗓音由于连日的折磨有些沙哑,跪在地上的岚运除了管营阴狠的目光,分明感觉到还有来自另一个人的目光,冷冷的,不带任何感情的,注视着他。
“但凡新到的囚犯,都要吃一百杀威棒,这是牢城营的规矩。”管营说到这里顿了顿,想给岚运最后一次机会,可这不识时务的“才子”还是想木头一样跪在原地,毫无反应。
管营询问似地看了左首端坐白衣公子,见他一副事不关己的看戏神情,便放心地开了口:“来啊!给我打!”
岚运一直在发烧,脑子里混混沌沌地,机械地跪在堂下等待发落,他感觉到,有人将他按在了地上,冰冷的地面,给高热的身体带来了一丝清凉,正要享受这难得的清凉感受,棍棒却一下一下开始重重地落在身上,按住他的人手上加了力道,想是怕他挣扎,岚运苦笑了一下,其实根本不用按住,他根本无力挣扎——高烧已经夺走了他所有的气力。
棍棒下的人毫不挣扎,甚至连呻吟都没有,只是茫然地睁着一双没有焦距的眼,默默承受,原本死命按住犯人的公差也发现了这一点,渐渐松开了手,立到一边去了。
宣畅坐在堂上,静静地看着那双茫然的眸子,脑中流过思绪万千。
这就是岚运?
记忆中那个才华横溢,清俊潇洒的岚运……
微风中,李树下,目光或柔和,或犀利,黑发青衣随风飘扬的岚运……
沉重的木棍一下一下地落在那曾经清爽修长的身上,发出闷闷的声响,在寂静无声的大堂里,单调地回荡着,不时地,还伴随着骨头断裂的声音,宣畅却只是静静的看着,理智告诉他,这是牢城营的规矩,他并无权插手。
于是,他就这么注视着血沫从那人的口中不断呛出,茫然的眸子开始渐渐暗淡下去,直到失去最后的一丝光华。
这时候,杀威棒正好打完它的第八十下。
“起禀管营大人,犯人已昏死过去,再打下去,只怕性命不保。”
管营沉吟了一下,他确实想停止,却又怕在贵客面前失了法度,抬眼望去,只见那向来冷面冷心的人眼中竟也带了几许不忍之情,“好吧。剩下的二十杀威棒先记下,等犯人恢复后再领不迟。把他带下去吧。叫牢里的大夫为他诊视一下。”
“是!”差役领命,将昏迷的岚运拖了下去,地上,堪堪留下了一道长长的血痕。
*******************
岚运在高温的黑暗中沉浮,四肢百骸蔓延着的疼痛几乎要将他撕裂,混乱的脑海中,父亲刚毅的面孔,母亲慈爱的秀颜,宣晟温柔的笑容一一闪过,他伸出手想要拉住他们,却发现自己的手鲜血淋漓,满是伤痕,根本无法动弹。
然后,他就看到了母亲的身体悬挂在屋梁上摇摆不定,原本秀美的容貌已然灰败;他就看到刽子手手起刀落,父亲的头颅滚落在地,绯红的血珠飞舞在灿烂的阳光下,反射着凄艳的光芒,他看到自己被拦在咫尺之外,疯狂地呼喊着,挣扎着,却听不到任何声音,一切好像慢动作一般,缓缓地进行着,有条不紊地,完全不由他掌控。
他们最珍爱的儿子,在最后一刻,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人头落地,命丧黄泉,任凭他叫喊,反抗,却仍是连为他们收尸都做不到……
入夜,梁州驿馆内灯火通明,结束了一天的谒见,宣畅由随从服侍着脱下官府,换上一身便装,坐到灯下开始翻阅官员们呈上的折子。可不知道为什么,岚运那张苍白憔悴的脸却总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接过时雨奉上的清茶,宣畅一边品茶,一边望着摇曳的烛光出神。
两朝丞相彭万里泄漏科举考题,收受贿赂,徇私枉法,惊动朝野的大案却在太子的一手操控下,从案发,到案结,只用了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彭万里菜市斩首,其夫人于斩首前夜悬梁自尽,其子彭岚运也因涉嫌其中而刺配梁州,一干家人则发配充军,其余涉案官员也都纷纷斩首下狱。
分明是早有准备,一夜之间,德高望重的右丞相彭万里家破人亡,黎京彭家从此消失。
这些,都是一直在外办差的宣畅从与三哥宣晟书信来往中得知的。
不想却恰巧在这梁州遇上了刺配至此的岚运。
彭万里一生为官清廉,刚正不阿,那些罪名,宣畅无论如何都不会相信,这案子,从头到尾,只怕是太子为剪除异党跨出的一大步。
身为两朝元老,朝野上下,彭万里学生无数,他却从不因此结党营私,不但如此,他甚至反对自己的学生参与朝中皇子们为争夺嫡位而展开的以几个皇子为中心的党派之争。
太子几番向彭万里示好,说客派了一波又一波,试图劝说这位权倾朝野的丞相在日趋激励的嫡位争夺中加入自己一方,岂料彭万里不但不从,反而直谏太子,劝他只要一心为国效力,又怎需担心其他皇子的威胁。
皇上对此深为满意,越发器重彭万里,而太子却因此一直记恨在心。
此次趁皇上微服出巡之机,便罗列了各种莫须有的罪名将彭相置于死地,更绝的是,彭相一案不但结案迅速,太子甚至先斩后奏,待彭相斩首一事传到几千里外的皇上耳中时,一切早已成为定局。
俗话说“斩草除根”,彭氏一案做得如此狠绝,却不知为何太子会留下岚运这个活口,皇上回京后撤查下来,岚运之于太子乃是后患无穷。
想到这里,太子阴寒的面孔突然闪现,宣畅心中一紧,便张口唤来时雨:“你去安排一下,让古浩进去陪在彭岚运身边,小心护着,不得有任何闪失。”
时雨小心地提出异议:“四殿下此次出巡原本带的侍卫就少,若让古浩离开……”
宣畅摆摆手,打断贴身侍卫的担心:“不打紧,有你和惊雷在身边就足够了,彭氏冤案关键还在他身上,太子必然会对他不利。毕竟也是彭家的最后一线血脉,让古浩小心保护,不要泄漏了身份。”
“是,时雨这就去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