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3、归去来兮 ...

  •   孟紫岚在床上发了两天烧,时时发着呓语。李嬷嬷那温柔地细语、伺候她的宫人不停闪动的脸庞,在她的眼里都化成一堆叠影。晃然中,她走进了大雾,雾潮湿、冰冷、阴森,像蛇一样粘在身上,她拼命地奔跑着,奔跑着------终于到达了终点,雾消也失掉,她以为安全了,可是立刻发现自己正赤脚站在一块孤独的礁石上,放眼望去,大海波澜壮阔,汹涌澎湃,海欧锋利的翅膀像刀一样划着海面飞过来,她失声尖叫,双眼顿时睁开。

      孔四贞正坐在床边照顾她,一见她醒来,眼睛顿时放出明亮地光彩,俯身说:“贞姐姐,你总算醒了,哦,谢谢老天保佑!谢谢老天保佑!”说完,竟双手合什大声念起“阿弥陀佛”。珍哥儿因为两天两夜没合眼,正歪在旁边小睡,听到孔四贞的声音吓了一跳,一子跳起来伏到贞妃身边查看,等确定她醒后,先是捂嘴呆了一下,紧接着突地跳起来,跌跌撞撞地跑到门口,一挑帘子,大声对着小厨房喊道:“嬷嬷,容姐儿,禄儿,快来,贞主子醒了,贞主子醒了!”李嬷嬷三人正在煎药,听到珍哥儿的喊声,也是先愣了一下,紧接着丢下各自手中的活狂奔出来,容姐儿一边扶着李嬷嬷,一边冲珍哥喊道:“真的吗?哦,太好了,真是太好了!” 四人奔到床边一齐望着孟紫岚。

      孟紫岚的眼睛虽然睁开了,可是里边的光芒有些迷乱,没有注意到他们,而是四处搜寻着,嘴唇轻轻地歙动了几下,孔四贞俯过耳朵细听,什么也没听到,便急切地问:“你想要什么吗,贞姐姐,我听不到,你说得再大声一点儿。”说完,又俯过去,孟紫岚却不再说了。

      正当五人又是高兴又是慌恐时,苏麻喇姑走了进来,一见众人围在床边,便疾步走过来,问:“贞妃醒了么?”

      孔四贞仰起头说:“醒是醒了,就是神智不太清楚,嘴里嘟哝着,不知道在说什么。苏麻,你从养心殿过来,皇兄可说了什么,有没有把那半块翡翠给你?”

      苏麻喇姑摇了摇头,走到床边在孔四贞的对面坐下望着孟紫岚,一经接触到她那双黯淡无光的瞳子,心里一阵抽动,难过地别过头。见此情景,孔四贞等五人一齐望着贞妃那没有表情的脸和光芒散乱的眼睛,突然想到,难道这是回光返照?五人刚才还兴高采烈的心一下又坠到冰窖里,孔四贞不忍再看下去,迅速走到门外扶着门楣痛哭起来,珍哥儿本想去劝劝,可是由于疲劳过渡,脚还没动身体便软软地瘫在地上,李嬷嬷和容姐姐将她扶到了一只矮凳上。孔四贞和苏麻喇姑提到的半块翡翠,她们先前并没有听过,但是听孔四贞的口气,好像那是唯一能救贞妃的东西,由皇帝掌管着,苏麻喇姑想求来救贞妃,但是被拒绝了,看来皇上已经铁心要贞妃自生自灭了。希望断了,两天来劳累、困倦、悲痛也熬干了她们的精力,现在除了无声的饮泣外,她们已经不知道该什么了。

      苏麻喇姑见众人只顾低头垂泪,清了清嗓子,说:“事已至此,我们也只能顺从天意,为贞主子准备后事了。李嬷嬷,你们------”刚说到这里,孟紫岚忽然动了动她的裙角,虽然微弱,但是她马上感觉到了,于是俯下身问:“你是不是有话要转告皇上?”孟紫岚没有点头,只是轻轻地转动了一下眼珠,苏麻喇姑说:“你说吧,我听着。”说着,把耳朵贴在她的嘴唇上,只听她断断续续地说了三个字:“朱------慈-----炯”。苏麻一听,不由地皱起眉,她本以为贞妃心里念着顺治,想在临终前见他一面,没想到她至死不悟,心里念得还是朱三太子,便有些恼了,但是看她模样凄楚,又不忍起来,便俯在她身边说:“你想知道他什么?”孟紫岚没有回答,而是说:“他------说------如果有-----来生,想-----想和皇上------作朋友------”苏麻喇姑以为听错了,不禁疑惑起来,但见她语声虽然微弱,却坚定有力,便知道这不是胡言乱语了。她想了一下,站起来对李嬷嬷说:“你们先给贞主子收拾衣物,准备后事,我再去见趟皇上。”说完,快步跨出门槛,直奔养心殿。

      养心殿外殿也围了一群人,有亲王大臣,有后妃,宫人悄无声息地不时地穿梭在寝室和外殿之间,传送皇上的近况。不错,顺治病了。前几天,曾有传言,说他病危,那是他顾意放出来的,是想引朱慈炯上勾,从而一举歼灭明朝余逆,但也是事实。入冬后,他就已呈病迹,因为怕太后担心,也怕朝臣们以此为理由干涉他的行动,他一直隐而不说,除了近侍外谁也不知道,贞妃失踪后,他表面上虽然没什么变化,心里却再一次遭受打击,病征越发明显,再也隐瞒不下去了,昨天夜里,因为在风中独坐,半夜发起烧,太医院检查后,竟说皇上患了痘症。太后刚开始不相信,等看到儿子浑身发烫,脸庞猩红时,便确信无疑,几乎要晕过去。出痘,在满族人看来不次于鬼魔缠身,除了等死外别无良药可医。她的儿子,她唯一的儿子才二十四岁,难道上天又要像当年从她身边夺走多尔衮一样把他夺走吗?哦,何其冷酷,何其残忍!她的心再一次被推向粉碎的边缘。

      早晨消息一传出,不啻晴天霹雳,把整个宫庭都震动了,大臣、后妃纷纷涌入养心殿探视。他们不敢相信年轻的皇帝真会弃他们而去,前几天擒获朱三太子叛党时,他还踌躇满志,精神奕奕,俨然恢复了当年的神彩,怎么转眼间会病危呢?但是当看到太后绝望的目光后,他们震惊了,才真正明白他们的少年天子真得要走了。宫人出出进进,不时地禀报皇帝的病况,众臣并妃嫔肃然地听着,不敢深想,也辨不出心中翻腾的东西。皇上的病况时好时坏,很不稳定,众人的心也时晴时阴,就像外边的天气一样,只是天气会好转,他们却不肯定皇帝的身体是否也能好转。因为来得太快,谁也不及细想,一时间众人聚在一起连交头接耳也忘了,心下一片晃然。

      苏麻喇姑老早以前已把对顺治的担忧禀报了太后,太后以为儿子还思念乌云珠才提不起精神,所以把一腔希望都寄托在紫岚珠身上,希望她能说服他,慢慢去掉他的心病,等发现他身体有异样时已经晚了,他已经卧病在床。孟紫岚昏迷的日子里,他的精神也陷入低潮,苏麻喇姑一直在养心殿照顾他,一边想着是否该提翡翠的事。她心里很清楚,怎么救贞妃顺治也知道,只是他不提,她也不敢提。昨天夜里她陪他去了听雨阁,看着飘摇的细雨,他提到了贞妃,虽然说得很平静,但是她听出他对贞妃的关心胜过对她的恨。她说起翡翠的事,他不置可否,只是让她到承乾宫看看,视情况而定。她以为贞妃和顺治的矛盾总算有了解决的余地,没想到半夜顺治竟发起烧,到天亮时浑身已经烫得和火炭一样。她一面派人去传太医,一面去禀报太后。太后赶往养心殿后,她念着顺治的嘱托又来到承乾宫。

      安抚了李嬷嬷等人,苏麻喇姑快步出了承乾宫,往养心殿而去,进了养心门,还没上月台便瞅见殿里殿外黑压压地站了一群人。她顾不上打招呼,匆匆跨进大殿的门槛,见桐儿端着一盆水出来,便迎上去说:“皇上的龙体好些了吗?”桐儿茫然地看了她一眼,微微点了点头。见她神色异常,苏麻喇姑抓住她的胳膊,问:“太医说什么病?”

      “痘症。”桐儿简单地说了两个字。

      在听到的一刹那间,苏麻喇姑没太弄懂,又问了一遍,得到回答后她腿一软差点倒在地上,幸好及时扶住旁边的一张案几。她转过头迅速扫了一眼众臣并妃嫔,从他们神情惨淡的脸庞上,她再次得到了确认。“痘症,痘症------”她心念如电,却纷乱如麻,不及细理,抬脚踏进寝口的大门,太后正坐在床边低头凝视着皇帝,一向坚挺的脊背此时看起来却有些佝偻,因为背朝着门,苏麻喇姑看不清她脸上的表情,皇后侍立一边抹着泪,目光转过来看她时惨淡无光。苏麻喇姑匆忙给皇后行了个礼,走到太后身边。太后没有抬头看她,只是低声问:“那边怎么样了?”

      苏麻喇姑知道太后指贞妃,便说:“只怕是回光反照了。”

      太后听了默然不语,痴痴地凝视着儿子的脸庞。吃过太医院开得药后,顺治的病情稍微稳定了一些,烧也有些退了,只是还在昏迷,口里含混不清地喃喃着。自从她踏进寝宫后,他一直是这样,眼睛紧紧地闭着,脸庞像刀削过一样棱角分明,红通通地额头已经被汗水涌湿了无数次,她机械地给他擦拭着,手中的丝帕也已皱巴巴、湿漉漉地了。她知道,他的归路已经辅开了,今天走还是明天走已是迟早的事,她不再渴求奇迹,她唯一的愿望就是儿子能醒来和她说会儿话,让她再抱一抱,再体会一次那种母子连心的感觉。自从乌云珠进宫后这种感觉就消失了,他们母子的分岐也越来越多,现在,当一切都准备结束时,她又回忆起来了,又觉得亲切了。她想起他小时候的事情,想起了九儿,想起了乌云珠、紫岚珠,这三个女人像三弦琴一样弹奏了他的一生,曲调激昂,平缓,又激昂,像水涧的流水一样把他的生命滚滚地载到了尽头。如果她可能预见未来,她一定会把这三个女人扼杀在摇篮里,不让她们成长,不让她们来到他的身边,可惜她贵为皇太后,除了在儿子波涛汹涌的感情路上放些石头阻碍外,什么也不能做。她本想挽救儿子,不让他陷进这三个女人的旋涡中,没想到竟亲手把他推了进去。如果当年不阻止九儿作皇后,情况会怎么样呢?九儿也许会念在福临一往情深上放弃阴谋,自行了断,如果早早把乌云珠选进宫,也许他们后来就不会遭受那么多磨难,如果不是一意孤行,非把紫岚珠接进宫,也许就不会发生这一系列灾难了。这一切如果,如果早能预料,也许都已经不存在了。可是这只是如果,如果,如果------终就还是如果,丝毫救不了她的儿子!

      太后扶起儿子,把他紧紧地搂在了怀里。一经移动,顺治的眼皮稍稍动了一下,竟慢慢睁开眼睛,目光缓缓略过太后,略过皇后,落在苏麻喇姑身上。看见她,他的瞳子轻轻地闪了闪,像火星子一样,苏麻喇姑忙上前了一步,柔声说:“皇上可是想问贞妃的事吗?”见他吃力地点了点头,她说:“贞娘娘也问起您,她没想到您也-------您龙体欠安,所以没过来,只托奴才给您问声好,让您不要操劳过渡。”她知道顺治要听得不是这些,而是别的,但是碍于太后和皇后在场,她不敢冒然提朱慈炯的名字,只能拿眼给顺治示意。太后见她神色异常,又见顺治费力地转动眼眸望向她,知道他们有秘事要谈,便默默地把儿子重新放好,示意皇后和她一块出去了,侍候在寝宫的宫人也迅速退了出去。苏麻喇姑关好门,返身跪在床边,说:“贞妃说朱慈炯临终前曾托她对皇上说,如果有来生,他想和您作朋友。”

      顺治听后,眼珠动了动,然后把眼睛闭了起来。苏麻喇姑不知道这话倒底对他产生什么影响,但见他验色虽然通红,没有因为愤怒而激动的迹象,便放了心,摒息静候着,眼睛一刻也不敢离开他的脸。隔了一会儿,顺治重新睁开眼睛,说了句“翡翠”,并望向书架顶端的锦盒。苏麻喇姑忙起身走过去,踩着椅子把它取下来,又捧到床前打开。顺治虚弱地点了点头,说:“给贞妃------让她来。”说完,喘了几口粗气,又闭上眼睛。苏麻喇姑的心卟卟地狂跳着,只怕他再次昏过去,等了片刻,听他呼吸逐渐均匀,没有病情恶化的征兆,心便安定了些。她合上锦盒,捧着起身快步出了寝宫。她本想先回禀太后一声,但是太后和众议政王并重臣去了西暖阁,大门紧闭,又有侍卫把守,不容任何人打挠,她不敢久留,匆匆吩咐过桐儿、兰儿后又赶往承乾宫。

      顺治病危的消息已经传到承乾宫,孔四贞只听了半句便发疯似地赶往养心殿,李嬷嬷四人也慌了神,没头苍蝇似地倒处乱转,一见苏麻喇姑忙赶上来讯问,苏麻喇姑没空和他们闲聊,一把推开四人,急奔到贞妃床边,打开锦盒,取出翡翠套在她的头上,一经碰到孟紫岚的身体,翡翠立刻发出一道绿光,紧接着变成浓雾,把她笼罩了起来。苏麻喇姑紧紧盯着贞妃,不到一会儿,贞妃“哼”了一声,胸口又有了跳动。苏麻喇姑伸手在贞妃的鼻子探了探,见有了气息,便命禄儿去准备担架,要抬贞妃去养心殿。禄儿不敢怠慢,到隔壁的景仁宫唤了几名太监,又找了副担架,辅上锦褥,飞也似地赶回来,和众人把贞妃抬上锦褥,赶到养心殿。众臣并后妃一见,虽不明白怎么回事,但听苏麻喇姑是“圣旨”,便闪身给他们让了一条道,苏麻喇姑引着四位太监跨进寝宫,拉了把椅子放在床边,扶贞妃坐在上面,便挥退了众人,关上门,急步来到床边对顺治低声说:“皇上,贞妃来了。”

      顺治缓缓睁开眼睛,望向孟紫岚。她还没醒,但是有绿雾治病,路上又经过猛烈颠簸,先前还苍白的脸庞有了些红晕,气息也越出越顺了,不到一会儿,她的眼皮跳动了一下,眼睛便睁开了。她先是茫然地向四周扫了扫,待看见顺治时,眼睛立刻闪出两点亮光。她挣扎着想去拉顺治的手,苏麻喇姑伸手将她扶住,又从旁边拿了一杯水喂她喝了,才帮她把手引过去敷住了顺治的手。一经接触到他的皮肤,孟紫岚的身体迅速哆嗦了一下,泪水崩眶而出。“皇上!”她低呼了一声,便把头贴在他的手上。

      顺治的目光本来一片木然,等触到孟紫岚消瘦的脸颊、冰凉的手掌后,眼里的冰层稍稍有了些融化。他轻轻地动了动手指,示意她不要哭了,他有话要说。贞妃收住眼泪,抬起头急切地搜寻着他的目光。他说:“我还好,还能勉强坚持几日,你不要伤心,人终有一死,或早或晚而已。只是让你担了许久虚名,以后这宫里也不能容你了,我本想,你与其活着受罪,不如和我一起去见珠儿,也不枉我们相识一场。可是------”他又轻轻地动了动手,想抽回去,她却抓着不放,眼睛陡然迸发出火光,灼灼地盯着他。他叹了口气,说:“何去何从,由你自己做主吧。”

      “皇上,我有很多话一直想对你说,只是一直找不到时机,现在既然我们注定要分开,我不得不说了,请你,求你给我一点时间,让我说完好吗?”说着,乞求地望着他,见他默许了,她转头又望了望苏麻喇姑。苏麻喇姑知道她想单独和皇上谈,便退了出去,从外边关上门。确信四周没人后,她转身问顺治:“你知道我从哪来么?”他没想到她问这个问题,疑惑地摇了摇头。她握紧他的手开始讲起来,从“未来”到“现在”,从初梦灵妃到如何认识朱慈炯,以及为什么帮他脱难等全都和盘托出。顺治一直默默听着,就是千古奇谈也没有她的话更意外了,起初他不相信,以为她又象以前一样想靠谎言蒙混过关,待见她的目光像秋日的湖面一样平静后,便信了,精神也为之一震。

      她讲完了,他依然呆望着她深思。鎏金的香炉里百日香青烟袅袅,西洋钟清脆“嘀嗒”在空旷的寝宫里不停地回荡,外边雨停了,天虽然阴着,却已露出放晴的迹象。过了很久以后,他才回过神,嘴边露出一缕和煦的微笑,说:“原来如此!怪不得你事事和常人不同。”

      她凝视着他的眼眸说:“先前我本想违背历史,劝你留在皇位上做个好皇帝,几个月下来,我才明白,你的性格不可能容你再作皇帝。你天性诚挚,龙性难拧,渴望朋友,渴望真挚的感情,这都是一个好皇帝不能有的,所谓好皇帝就是泯灭自我,和天下容为一体,不能有情,不能有爱,你做不到,与其留下人我两不便,不如放弃皇位作个自由人。现在天下初定,边关的战火也刚刚消散,汉人中还有许多怀念前明的人,而吴三桂、尚可喜、耿继茂的势力越来越强大了,用不了多久就会起来反叛,还有远在福建的郑成功,这些都是隐患,要消除这些战事,只能靠八旗将士们,可是几年来你为百姓把他们得罪了个干净,那些老王爷们也对你颇多不满,将来未必肯听你调遣,如果你自行退位,也许能平息他们的愤怒,也为玄烨留下一批忠诚的臣子,这样江山就保住了,你也获得了自由。你隐身民间,也可以代玄烨体察民情,辅助他作个好皇帝,实现你的夙愿。”她取下翡翠戴在了他的脖子上,继续说:“如果你想留在皇位上也没关系,翡翠可以保你平安,可是以后会发生什么,我就不知道了。我只知道历史不可违,你渡过了这一关,难保以后又会发生别的事夺走你的翡翠,逼你再做选择。我想,当初乌云珠留下这块翡翠,不是为我,而是为你,也许灵妃已经把你的前因后事告诉了她,让她选择救你还是救自己,你知道,有这块翡翠护身,乌云珠本可以不死的,可是她死了,这说明她选择了让你活着,如果到最后你还是英年早逝,就辜负了她的情意。我是要走的,发生了朱慈炯那件事后,太后、王爷们、大臣们、后妃们已经不再容我,我勉强呆下去只会让你难堪,也会授人以柄,让像济度那样对你心存不满的人出师有名,我也不能再回到我的时代了,为今之计就是到民间去,尽我所能帮助那些需要我的人。如果你肯和我走,我求之不得,如果你不肯,我心里就算再舍不得你,也不敢强求。你的命,我是救了,可是你的路要怎么走,还得由你自己来拿主意。”

      听了她的话,顺治深思起来,往事如电,纷至沓来。是啊,他亲政以来,停圈地、免徭役、任用汉官、修改太祖太宗在关外的祖制等等,无一不是逆满亲贵而行,十多年来,上至太后,下至满官,几乎得罪了个遍,这些人表面上虽然顺从他,心底却早已与他背道而驰,可是,爱新觉罗的天下还得靠他们维持下去,社稷也须依附他们才能保持安定。他想做些什么挽回他们的心,可是他已经走得太远了,不可能向他们低头了,与其留下来或看他们的脸色,或和他们继续对着干,不如自行请罪,一走了之,让玄烨这个未做过任何伤害满人情节的孩子来治理江山。他们恨得是他,不是爱新觉罗家族,他们会辅佐玄烨,就像当年打进关来一样,忠贞不二。而他,可以扮作帝师,可以隐身幕后,协助玄烨,表面上是太后和玄烨孤儿寡母,暗地里却是母亲、他和儿子三位一体,共同治理朝政,那时便是福临天下了。玄烨是由太后一手培养起来的,符合好皇帝的标准,将来必会带领天下走上正轨。想到这些,顺治的心平静了,微笑着说:“回宫的主要目的已经实现了,是该走了。不过,我们到哪里呢,天下虽大,却没有净土,到哪里都不可能逃开红尘俗事。”

      “有一个地方很适合我们,也有利于将来玄烨平定三蕃之乱,这也是你的心愿,我们就去那里,好吗?”

      他点了点头,轻轻地说了一句,“请太后来吧,我要颁诏了。”孟紫岚起身走出养心殿,来到西暖阁外------

      不久,皇帝颁诏天下,传位于三阿哥玄烨,诏书中说:“太祖在宗创垂基业,所关至重,元良储嗣,不可久虚。朕子玄烨,佟氏所生,八岁岐嶷,克承宗祧,兹立为皇太子;即遵典制,持服二十七日,释服即皇帝位,特命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熬拜为辅臣。伊等皆勋旧重臣,朕以腹心寄托,其勉矢忠荩,保翊冲主,佐理政务,布告中外,咸使闻知。”同时,在诏书中陈述了自己在位时的十四宗罪:
      自责在位十八年“因循悠忽,苟且目前”,使天下未得安定,百姓不能安居乐业;
      自责于诸王贝勒情谊瞪隔、友爱之道未周;
      自责不信任满洲诸臣,反而委任汉官;
      自责使用宦官,致使营私做弊;
      自责深居皇宫,对朝廷大臣接触很少,致使君臣间的感情淡薄;
      自责自以为聪明,不肯听从忠谏,致使群臣保持缄默,不敢进言;
      自知有错,又不能下决心反省改正,致使过错越积越多、越积越重,等等。
      --------------------

      清晨的第一缕光芒刚落在永定河的水面上,官道上便有十骑马飞奔而来。到河边后,十人翻身下马,走进路边的棚子,那里已准备了些简单的酒水,当中一个白衣飘飘男子拿过杯酒倒满,举杯一饮而尽,其他人也纷纷效法,待要跪拜时,白衣人和紫衣女子已重新跨上马飞奔而去。两人一路急驰,涉水过河,等行得远了,一扯缉缰,掉转马头眺望起浸沐在金色晨光中的京城。良久,紫衣女子说:“差不多了,我们该走了。”白衣人微微一笑,朗声说:“是啊,该走了。”说完,一拍马,掉头往南急驰而去,望着他骄健的背影,紫衣女子轻轻地说:“我知道你心里装得还是她,不过没关系,现在我们在一起了,这就是最重要的,以后------”她抬头仰望着越来越明媚的天空,坚定地说:“不管用多久,不管付出多少艰辛,我都会努力下去,直到你亲口说出那三个字!”说完,她奋力挥鞭,催马跟了上去------

      (完)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3章 归去来兮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