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青阳观 ...
-
大裕王朝已历二百三十载春秋,当今圣上在位二十三年,年号元丰。早年的元丰帝也曾勤政爱民,开创盛世。然天命之年过后,日渐沉迷仙道,一心追求长生不老,朝政逐渐荒疏。
这十年来,全国道观大兴,其中最为显赫的,莫过于京城西郊的青阳观。此观建于龙脉汇聚的紫金山,占地千顷,殿宇巍峨,全国最高规格的祭祀仪式交由青阳观主持,皇上更是每年在此静修数月。
朝中官员为讨圣心,无不巴结玄机子。这位号称能“通仙”的观主,虽不涉朝政,却能在皇上面前说得上话。一时间,青阳观门前车水马龙,竟比六部衙门还要热闹几分。
时值元月十四,上元节前夕。
沈府内,下人们正忙着准备明日前往青阳观祭拜的事宜。这一天,京城内显赫世家也会到此祭拜。
沈青筠坐在窗前绣着香囊,看着庭院中忙碌的仆从,心中若有所思。
“姑娘,夫人让送来明日要穿的衣裳。”丫鬟捧着一套崭新的衣裙进来。
沈青筠展开衣裳,是一件藕荷色织金缠枝莲纹交领襦裙,配月白色披帛,料子是上等的杭绸,绣工精致,显然是新赶制的。
“听说这是夫人特意吩咐绣房为姑娘赶制的,”丫鬟轻声道,“用的是江南新进的料子。”
沈青筠轻轻抚过衣料上的绣纹,心中明了。
“二姐姐!”沈青仪的声音由远及近,“你看我的新衣裳,好看吗?”
她穿着一身杏子黄的衣裙,活泼明艳。
“很好看。”沈青筠微笑点头。
次日清晨,天还未亮,沈府众人便已准备出发。
沈从安身着朝服,神色肃穆;王氏则是一身绛紫色诰命服制,端庄持重。沈明轩因军务在身,未能同行,其余几个年长的女儿都随行前往。
沈青筠看到坐在对面的沈青姝,今日打扮得格外用心,一身水蓝色衣裙,发间别着精致的珍珠发簪,显然是费了不少心思。
马车摇摇晃晃驶出城门,向西郊行去。沈青筠透过车窗,看见沿途有不少同样前往青阳观的车辆,皆是朝中官员家眷。
越接近青阳观,道路越发宽敞平整,两旁古木参天,气氛也渐渐肃穆起来。约莫一个时辰后,马车缓缓停下。
沈青筠下车抬头,不禁微微一怔。青阳观比她想象的还要宏伟壮观。朱红大门高达三丈,门前两尊石狮威风凛凛,门楣上“青阳观”三个鎏金大字在晨光中熠熠生辉。
观前广场以汉白玉铺就,宽阔可容千人,此时已停满了各色车马。空气中弥漫着檀香的香气,偶尔有道士经过,皆是步履轻盈,目不斜视。
“沈大人,观主已知您要来,特命贫道在此迎候。”知客道士躬身施礼。
沈从安颔首,示意随从奉上礼单。那道士接过礼单,略看一眼,脸上笑容更盛:“大人请随贫道来。”
步入观门,殿宇重重,飞檐翘角,皆是皇家规制。道士引他们至一间雅室奉茶,室内布置清雅,墙上挂着道教祖师画像,案上燃着沉香。
不久,玄机子缓步而入。他身着紫色道袍,须发皆白,面色红润,双目炯炯有神。
“沈大人光临敝观,贫道有失远迎。”玄机子声音洪亮,举止间自有一股仙风道骨。
沈从安忙起身施礼:“不敢劳观主大驾。”
众人前往主殿参拜。殿内供奉三清祖师,香火鼎盛。沈青筠跪在蒲团上,虔诚叩拜。就在她俯身的那一刻,殿内青铜鼎泛起幽幽绿光。玄机子脸色微变,片刻后,他眼中露出惊喜之色。
“沈大人,请借一步说话。”玄机子神色严肃地对沈从安道。
沈从安虽感疑惑,还是随他走到偏殿。
“沈大人,令沈二小姐千金身负可修仙的灵根,加以培养,可得到成仙啊。”
沈从安一怔:“观主此言何意?”
玄机子抚须道:“若沈大人同意将二姑娘送入青阳观,由贫道收为弟子,奉为圣女。作为交换贫道可向皇上进言,保沈大人三年内晋升相位。”
沈从安眼中闪过一丝贪婪,但很快又露出犹豫:“这...小女本是按加入皇家的标准培养...”
“嫁入皇家?”玄机子轻笑一声,“怎能与圣女相比?皇上潜心向道,圣女的地位,便是皇上也尊敬三分呢。且若修行有成,将来得天地赐福,还可保你沈家世世代代呢?”
沈从安越听越感兴趣,眼中逐渐露出决断:“观主此言当真?三年内必能晋升相位?圣女可保世世代代?”
官拜相位,圣女可保家业世世代代,这不正是沈从安毕生追求吗。
“贫道以青阳观百年清誉担保。”玄机子肃然道。
“好!”沈从安重重拍板,“就依观主所言。”
二人回到主殿,沈青筠仍在虔诚跪拜,对这场决定她命运的谈话一无所知。
玄机子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又对沈从安道:“三日后是吉日,沈大人可送二姑娘来观中。”
沈从安会意点头:“定会送达。”
车窗外,青阳观的轮廓渐渐消失在暮色中,而沈青筠的人生,也将从这一刻起,彻底改变。
回到府上,沈青筠总觉得父亲看她的眼神有些异样,那目光中不再是以往的严厉,而是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热切。
观主到底对父亲说了什么,与她相关吗?她不好追问,也许只是一些如何嫁入皇家的旁门左道之法罢了,后面顺从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