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谎言的代价 ...

  •   王珂被镜子吞噬的画面,成了所有幸存者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梦魇。没有人再怀疑这场“生存作业”的真实性与残酷性。班级人数从50变成了48,空出的两个座位像无声的墓碑,提醒着每个人死亡的迫近。

      气氛从恐惧变成了某种更麻木、更压抑的东西。课照常上,试卷照常发,但所有人的魂仿佛都抽离了,只在手机震动时,才会猛地惊醒,瞳孔里重新凝聚起对生存最原始的渴望。

      第二次作业的“奖励”像毒药一样诱人。苏雨晴获得的【一次提示机会】引来了不少复杂的目光,有关切,有羡慕,也有一闪而过的嫉妒。在绝对的生存压力下,任何微小的优势都可能成为众矢之的。

      林晓敏锐地察觉到了这种微妙的变化。他私下对苏雨晴和赵猛说:“奖励是好事,但也可能是分化我们的陷阱。下次任务,我们必须更谨慎。”

      赵猛闷闷地嗯了一声,他拳头攥得发白,第一次感到武力在规则面前的无力。苏雨晴则默默点头,手心里仿佛还残留着那张写着“真诚”的纸条的触感。

      倒计时归零的瞬间,APP界面变成了暧昧的昏黄色,像一张陈旧的羊皮纸。

      【第三次作业:言语】
      【任务:在接下来12小时内,对你生命中最亲近的人(系统已自动判定并锁定目标),说一个谎言,并使其深信不疑。】
      【要求:谎言内容不限,但必须触及情感层面(善意、恶意、隐瞒、欺骗皆可)。判定标准为‘目标对象深信不疑’,而非谎言本身大小。任务完成过程将被记录。】
      【失败惩罚:你将失去‘言语’的资格。】
      【备注:语言是心灵的镜子,亦是伤人的利刃。——陈老师批注】

      “失去‘言语’的资格?”一个同学颤声读出来,“是……变成哑巴吗?”

      “恐怕没那么简单,”林晓脸色凝重地看着备注,“陈老师强调的是‘语言的力量’。惩罚可能更接近……让你永远无法被他人信任,或者更可怕。”

      任务要求一发布,教室里顿时陷入一种更诡异的沉寂。不同于前两次的对外恐惧,这次的任务矛头直指每个人内心最柔软的联结。有人脸色煞白,有人眼神闪烁,有人痛苦地抱住了头。

      “生命中最亲近的人……”苏雨晴喃喃道,她的手机屏幕上方,自动浮现出一个名字——【妈妈】。她的心猛地一沉。

      赵猛看着屏幕上的【父亲】,眉头拧成了疙瘩。他和他那望子成龙却总是用斥责表达关心的父亲,关系一直很僵。

      林晓的锁定目标是【奶奶】。他是奶奶带大的,与奶奶感情极深。对奶奶说谎?一股强烈的抵触感涌上心头。

      李默老师看着自己手机上锁定的【母亲】,苦涩地笑了笑。他甚至能想象到母亲在电话那头关切的声音。

      “这他妈算什么任务!”赵猛低吼一声,一拳砸在墙上,“逼着我们当混蛋吗?!”

      “也许……不一定是恶意的谎言?”一个叫孙晓燕的女生怯生生地说,她的目标是卧病在床的爷爷,“我……我可以告诉爷爷他的病快好了,让他开心点……”

      “但备注里说了,‘善意、恶意皆可’,”林晓冷静地分析,像是在分析一道数学题,尽管指尖有些发凉,“关键在于,要让对方‘深信不疑’。善意的谎言,如果被看穿,同样失败。”

      这才是最残酷的地方。它逼迫你精心编织一个谎言,去欺骗你最不想欺骗的人,并且要成功。

      任务开始了。有人立刻拿出手机打电话,声音带着刻意伪装的欢快;有人则陷入长时间的沉默,在良心的煎熬中挣扎。

      苏雨晴走到走廊尽头,拨通了母亲的电话。电话那头,母亲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温柔:“雨晴?怎么这个时间打电话?在学校还好吗?”

      “妈,我很好。”苏雨晴的声音有些干涩,“我们……我们下周的模拟考试取消了,学校组织我们去春游。”这是她能想到的,最无害的谎言。

      “春游?好啊好啊,学习压力是大,该放松一下。”母亲的声音带着笑意,“钱够不够?要不要妈妈给你转点?”

      听着母亲毫不怀疑的关切,苏雨晴的喉咙像是被什么堵住了。“够……够了。”她匆匆说了几句,几乎是逃也似的挂了电话。任务完成的提示没有出现。显然,这个过于简单、缺乏情感冲击的谎言,并未达到“深信不疑”的标准。她失败了第一次尝试。

      另一边,赵猛在家里和父亲爆发了更激烈的冲突。他试图用一种满不在乎的语气告诉父亲,他不想考体育生了,打算随便上个技校。他以为这个“叛逆”的谎言能轻易激怒父亲并让他相信。然而,父亲在短暂的震惊和暴怒后,看着儿子闪烁的眼神,忽然疲惫地叹了口气:“小猛,你是不是在学校遇到什么事了?跟爸说,别用这种话气我。”
      赵猛的心猛地一沉。他也失败了。

      林晓则陷入了更深的思考。他对奶奶的感情太深,普通的谎言极易被看穿。他需要的是一个半真半假,甚至带着部分真情实感,但核心是虚假的陈述。他回忆起奶奶最近总念叨他学习太累,担心他身体。一个计划在他脑中慢慢成型。

      中午,林晓给奶奶打了电话。
      “奶奶,我没事,挺好的。”他先安抚了一句,然后语气刻意带上一点不易察觉的沮丧,“就是……上次的作文比赛,我没拿到名次。”
      这是真的,他确实没拿到第一。
      奶奶立刻心疼了:“哎呦,没关系没关系,我孙子尽力了就最好……”
      “但是,”林晓话锋一转,用一种带着些许振奋和隐瞒的语气说,“老师私下找我谈话了,说虽然这次没得奖,但我的潜力很大,推荐我参加一个……一个特别的培训班,可能以后高考能加分呢。”这是谎言的核心。
      他详细描述了那个不存在的“培训班”的辛苦和机会,语气里混杂着对奶奶心疼的愧疚(这部分是真的)和对未来的“期待”(这部分是假的)。
      电话那头,奶奶安静地听着,最后只是柔声说:“小晓,别太累着自己。奶奶相信你,你做什么都有自己的道理。”#
      挂了电话,几秒钟后,林晓的手机震动,屏幕上跳出了绿色的【√】。

      他成功了。但心里没有一丝喜悦,只有一股沉重的负罪感。他利用了奶奶对他的爱和信任。

      傍晚时分,大部分人的任务都显示完成,但仍有几个人状态异常。一个叫刘倩的女生,蹲在角落无声地哭泣,她的任务是欺骗她最好的闺蜜,她做到了,但友谊也肉眼可见地出现了裂痕。

      最令人不安的是李浩。他完成任务后,脸上非但没有负罪感,反而带着一种诡异的、近乎兴奋的潮红。他锁定的是他长期欺凌他的继父。没人知道他说了什么谎言,但看他此刻的状态,那绝不是一个善意的谎言。

      就在任务截止前最后十分钟,APP突然弹出一条实时公告,带着刺眼的红色边框:

      【警告:检测到违规行为!学生周莉,试图通过自我心理暗示规避任务核心(‘自欺’行为),任务判定失败!】
      【惩罚执行:‘言语’资格剥夺。】

      教室里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周莉身上。只见她猛地捂住自己的喉咙,张大了嘴,却发不出任何声音。她惊恐地环顾四周,拼命地指着自己的嘴,眼泪汹涌而出。更可怕的是,她拿出手机想打字,却发现手指划过屏幕,无法留下任何痕迹;她抓起笔,笔尖在纸上划过,也只有无意义的划痕。

      她失去了一切“言语”的能力,无论是口头、文字还是书写。她成了一个真正的“失语者”,被隔绝在人类沟通的世界之外。

      周莉的惨状让最后一点侥幸心理也烟消云散。陈老师的规则,不容任何形式的亵渎与逃避。

      当最后的倒计时结束,统计结果出现:
      【完成人数:46/48。】
      【失败/违规:2人。(张伟、王珂已提前‘毕业’,周莉新晋失败)】

      班级里一片死寂。48人的班级,如今只剩下46个。

      没有人说话,失败的阴影和成功的负罪感交织在一起,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心头。这次的任务,没有直接的血腥死亡,却用一种更诛心的方式,摧残着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

      林晓看着屏幕上陈老师的批注——“语言是心灵的镜子,亦是伤人的利刃。”他第一次如此深刻地体会到这句话的重量。陈老师不是在简单地惩罚,她是在用最残酷的方式,给他们上着一堂关于“语言”的课。

      就在这时,李默老师的手机响了,是他母亲回过来的电话。他犹豫了一下,走到走廊接通。
      “小默啊,”母亲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开心,“你刚才说交女朋友了是真的吗?太好了!妈一直担心你……什么时候带回来给妈看看?”
      李默老师握着手机,愣在原地,如遭雷击。他刚才对母亲说的谎言是——“学校工作太忙,最近身体不适,需要静养。”
      他根本没有提过什么女朋友!
      一股寒意瞬间从脚底窜上头顶。
      任务的“判定”……出了问题?
      还是说,陈老师的诅咒,已经开始扭曲现实,甚至……篡改记忆?

      他猛地回头,望向那间笼罩在暮色与绝望中的教室,一个更可怕的念头浮现:
      这场作业,玩弄的不仅是他们的言语,还有他们所以为的……真实。

      新的倒计时,在窗外渐浓的夜色中,再次冰冷地亮起。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