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几粒黍米 ...
第二日,李棠春一袭绯色官袍,立在胥江码头。
这里聚集了嘈杂的苦力与胥吏,此时日头正毒,浑浊的江面泛着碎金。
李棠春如一个无形的界碑,所到之处,人潮立即如波浪般分开,嘈杂的声浪也低伏下去。他目光如薄刃,缓缓刮过这片喧嚣。
远处,几个漕工正扛着沉重的麻包,从吃水颇深的漕船挪到岸上。脊背弯成弓,小腿没在江水中,每一步都踩得吃力,那几人的衣裳已是湿透。
李棠春的视线很快定格在码头石阶与水面相接处。石阶因常年浸泡生满滑腻青苔,边缘已被磨损得圆滑不堪,与漕船甲板形成了一个尴尬的高度差。
就这不起眼的半尺落差,却能迫使漕工每卸一袋粮,都需在及膝的水中多踉跄两步,腰腹得多使上一份死力。
他俯身,指尖拂过石阶上几道新鲜的、深可见石骨的擦痕。这不是岁月磨出来的,是重物被生生拖拽留下的印记。
“耗米……”他低语。
他忽而想起,在他被委派去治水那几年,他的恩师,当今的户部侍郎王衍,曾指着漕运条陈对他叹息:
“含章,水运之弊,不在惊涛骇浪,而在不起眼的‘耗损’二字。千里漕运,朝廷许之以‘鼠雀耗’补亏空,此谓仁政。然,若这‘耗’被人为做大,便是从役夫骨血、从国帑民膏里抽髓。”
如今,这话言犹在耳。
不远处一个老漕工,正借着系缆绳的空当,迅速弯腰从水中捞起一把混着泥沙的黍米,小心抖掉水,将那几粒沾着污浊的米纳入腰间一个破布袋。动作熟练而隐蔽,满是皱纹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李棠春的眼神沉了下去。
恰在此时,老漕工似感受到了高处的注视,抬头正好与李棠春四目相对。
老漕工顿时僵住,“噗通”一声,直接跪倒在了那抹绯色官袍面前。他的身体止不住发抖,手里还死死攥着那几粒脏污的米,连求饶都忘了。
周围瞬间死寂,所有目光都聚焦于此。
李棠春站在原地,沉默地看着那跪在泥水中缩成一团的苍老身影,江风吹起他官袍一角。
片刻,他缓缓上前一步,俯身从老漕工脚边的麻包破口处,拈起几粒漏出的干净粟米。然后蹲下身,将手中那几粒粟米,轻轻放入了对方仍死死攥着的掌心中。
“米,脏了,就不能入仓了。”他声音不高,在场屏息的每个人却都听得一清二楚,“既是耗损,便按耗损的规矩办。”
说完,他站起身,不再看任何人,目光投向那淤塞的河道和破损的石阶。
“明日,召集工房吏员,本官要重勘这码头丈尺,核定修葺工料。”
这苏州漕运的“病”,他已窥见了症结所在。
时间很快到了端午这日。天公作美,连日阴雨收敛,旭日初升,胥江水面是金鳞跃动。
胥江两岸早已被熙攘人群围得水泄不通。彩旗迎风招展,小贩叫卖声、孩童嬉闹声和龙舟鼓手试鼓的咚咚声,交织成浪。
最大的几艘观礼船泊在江心,最为瞩目的当属转运司包下的望江楼船。楼高三层,张灯结彩。
靠着岸边的,是安济坊搭的一个简易医棚,棚内药箱、银针、各类应急药材一应俱全。
言幼微今日着一身水绿色的衣裙,料子比平日医女的粗布好了不少,发间只簪了一支青玉簪。她跟在李棠春身侧,由顾衣等护卫开路,登上了望江楼船。
这亦是“婚约”传开后,她首次以“未来副使夫人”的身份,出现在苏州官绅面前。她虽置身于喧嚣之中,却自有一股沉静气度。
众人心下纳罕,这位“李夫人”行止从容,一举一动分明是久经熏陶的闺秀做派,怎会只是寻常落难商贾之女?
一道道或好奇、或审视、或谄媚的目光立刻聚焦过来。白年率先笑容热络地迎了上来,目光在言幼微身上快速一扫,便对李棠春拱手:“李大人,砚青姑娘,快请上座!今日佳节,正好一同观赏这龙舟盛景。”
“有劳白判官费心。”他侧身虚扶了一下言幼微的手臂,引她入座。
言幼微羞涩一笑,依言在他下首的位置坐下。四面八方向她涌来的视线,如同无数细密的针向她扎来,但她始终像感受不到那些目光,只在李棠春目光掠过时,才回以浅笑。
“这位便是砚青姑娘吧?果然气质清雅,与李大人真是郎才女貌。”席间一位乡绅笑着奉承。
闻言,李棠春只淡淡一笑,未接话,转而与白年谈论起漕运公务。只在话语间隙,极为自然地将他手边那盏未曾动过放凉的君山银针,轻轻推至言幼微的手边。
当她端起那杯茶时却怔了片刻,他何时洞悉的她偏好凉茶的习惯。
她悄悄抬眸看他,他仍在专注地与席间其他人交谈。两人袖面交叠的刹那,他手指似无意般轻轻擦过她的手腕。
这一出戏,二人皆寸寸入戏。
辰时正,号炮三响,龙舟竞渡正式开始。
江上十数龙舟如飞箭离弦,破开水面。鼓声动地,桡手呼喝之声震天,两岸观者欢声雷动。当是时,所有人的目光皆被江心那场激战牢牢攫住。
李棠春端坐主位,目光落在江面,搭在膝上的手却轻点着节奏。
他在计时。
言幼微端起手边的茶盏,借着衣袖遮掩,目光飞快地扫过胥江上游三仓所在的方向。
江心,鼓声愈发急促,竞争进入白热化,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突然,胥江上游三仓方向,一股浓密的灰白色烟柱突兀地升腾而起,在晴朗的天空下格外刺眼。
“走水了!”
靠近那边岸上的人群一阵骚动。
望江楼船上,官员乡绅们也注意到了异状,纷纷起身张望。
“怎么回事?”白年眉头一皱,看向身旁属官。
属官慌忙道:“看方向,似是……似是胥江三仓那边!”
那柱灰烟一起,观礼台上瞬间大乱。
言幼微在李棠春眼中捕捉到一丝真正的冷厉。他猛地起身,绯袍在风中猎猎作响,划破了闲适的假象,虫鸣鸟叫瞬间消失。
几乎在同一时间,一队盔甲森然的巡防兵士如铁流般涌入现场,迅速分割并安抚混乱的人群。为首之人,正是苏州都监兼巡检使陈鹭。
李棠春尚未开口,陈鹭已朝李棠春及白年匆匆一礼:"二位大人,仓廪重地走水,下官职责所在,需即刻前往调度指挥,失陪。"
得到李棠春颔首和白年的勉强同意后,他立刻唤上属下。
“白大人!”李棠春面色沉凝地扫过那烟柱,随即锁死在面色惨白的白年身上,声音在这一片混乱中格外清晰。“维持秩序,疏散百姓,若引起踩踏,唯你是问!”
他接着下令:“漕司所属,随本官救火!封锁火场,闲杂人等不得靠近!”
一队队早已待命的漕兵应声而动,直扑火场。
言幼微冷眼旁观,从容地喝了口凉茶。
吩咐完毕,李棠春似想起言幼微,回头看她,语气放缓,担忧说道:“此地混乱,我让人先送你回去。”
言幼微摇了摇头,镇定回答:“大人当以公务为重。我略通医术,愿前往外围支应,以防不测。”
她的声音落入已上马准备离去的陈鹭耳中。陈鹭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一瞬,看不出情绪,随即离去,继续指挥兵士清道。
李棠春深深看她一眼,那目光里似乎有审视与警告,或许还有一丝极淡的认可。
“小心。”他最终只吐出两个字。
言幼微应了句好,在侍女护卫下转身离去。
李棠春转向白年,面色沉沉地问道:“白判官,仓廪重地,何以如此疏忽?今日若非竞渡,人手分散,后果不堪设想!”
白年脸上有些挂不住,强笑道:“大人息怒,下官这就加派人手前去……”
白年此时心中惊疑不定,三仓管理虽松懈,但怎会如此巧合在今日出事?
言幼微在混乱之际,借着袖摆将一枚小巧状似香囊的物事,路过船口一名侍女时递给了她。筝儿指尖一触即收,那物事已悄然易主。
她递过去的,是根据李棠春提供的构造图,标注出的几个最可能藏匿关键账册或物证的位置。此刻,她事先安排好的几名槽帮汉子应已趁乱潜入,这图能指引他们直捣黄龙。
江心的龙舟竞赛已分出胜负,夺魁的龙舟在接受欢呼。但望江楼船上的气氛,却因那突如其来的“火情”变得无比微妙。
李棠春走下台阶,奔赴那一片混乱的火场,阳光在他绯色官袍上勾勒出金边。
他可不是去救火,而是去收割。
陈鹭赶到时,现场已有仓廪夫役乱作一团。
他即刻喝令仓大使集结人手,分派任务:一队人拆除下风处的易燃物以隔断火势,另一队人拿工具从河渠取水扑救。同时,他命亲兵持其令牌,速调附近巡铺兵丁前来增援,并严令闲杂人等不得靠近,维持秩序。
言幼微在火场外围迅速设置好简单的救护点。她身份特殊,兵士们不敢阻拦,反而为她提供了便利。
很快,便有被烟呛到或轻微擦伤的兵士被同伴扶过来。言幼微动作麻利地为他们清理伤口、施针通气,医嘱清晰简短。
“都监!”
一声轻呼让言幼微抬头。只见陈鹭正巡至附近,一名手臂被灼伤的小校快步上前行礼。陈鹭的目光掠过小校简单包扎过的伤口,最终落在言幼微还没来得及收起的银针上。
“她处理的?”陈鹭问。
“是!砚医师手法极好,属下觉着好多了。”小校忙道。
陈鹭的视线再次转向言幼微,这次停留的时间稍长了些,眼里极快地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审度。他什么也没说,只对言幼微极轻微地颔首,便带着人继续向前巡视。
空气中弥漫着谷物焦糊的呛人气味。
言幼微的目光穿过忙碌的兵士和缭绕的烟尘,紧紧追随着那抹绯色身影。
李棠春并未亲入最危险之处,只站在上风处一块略高的坡地上。白年正冷汗涔涔地在他面前指天画地,满头满脸的汗与灰。
距离太远,她听不真切,只看见李棠春侧头对身旁的侍卫长低语了一句。
下一刻,侍卫长带人直扑白年方才所指的那处位置偏僻火势已控的辅仓。目标明确至极。
言幼微偷偷打量着李棠春那工笔描画般的眉骨到挺直的鼻梁,无一处不恰如其分。
的确是幅好风景,可惜金玉其外。她心下冷嗤。
不过,他演戏的功夫,倒是配得上他那副清贵皮囊。
片刻后,侍卫长捧着一个尺余见方的木匣返回。
李棠春垂眸,用一方白如雪的吴绫帕子掩住口鼻,隔着手帕,从匣中拈起一小块深褐色物件。
天光下,那物事泛着一种不寻常的沉黯光泽。
他低头审视打量,随即凑近那枚物事,极快地嗅了一下。
就那么一瞬,言幼微看见他侧脸线条骤然绷紧。一股冰冷的寒意,即便隔着这么远,也仿佛渗透了过来。
他随手将东西丢回,连那条吴绫帕子也嫌恶地一同弃于匣中。
“封存。”他冰冷地吐出两个字。
顾衣立刻上前,用油布将木匣层层包裹,打上火漆。
李棠春转身,目光似无意般扫过,恰与言幼微的视线在空中相撞。
她在他那片沉静的墨色里,清晰地读出了一行未出口的盟约:“棋局暂歇,你我,仍是同谋。”
旋即,李棠春看向面无人色的白年,在众人大气不敢喘的氛围里,沉声开口:“白判官,库房重地,竟混入此等不明之物,你,随本官回衙,细细说明。”
言幼微站在原地,心底泛出层层凉意。她看清了,在他丢回那物事的瞬间,在阳光下色泽湛蓝如夜穹,石上的金色星点宛若银河。
那可不是普通的石头。
极有可能是青金石原石。
青金石此物,其原石皆赖外商输入,因其色相庄重,素来被礼制定为皇家珠宝与宗教器物之选,等闲人不得僭用。
言幼微瞬间明白了李棠春那股寒意从何而来。漕船千里运送的应是粮饷、军需与民生物资,而有心之人,则将青金石混于漕粮纲船之中,借“漂没” 之名,行贪墨之实。
更有甚者,直以转运粮饷之官船为私用,夹带贩运,沿河胥吏皆需分润,已成心照不宣之规。
宋代的金银器窖藏中,已有金包青金石的耳环等饰品,如河北易县大北城窖藏出土了一对金包青金石慈姑叶式耳环。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几粒黍米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