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山路上的筹钱人 ...


  •   第一章山路上的筹钱人

      雨丝像扯不断的银线,斜斜地织在寡妇村的山坳里。娟娟撑着一把伞骨断了两根的黑布伞,裤脚早已被泥水浸得透湿,紧紧贴在小腿上,每走一步都沉甸甸的。她刚从镇上回来,怀里揣着的那张皱巴巴的“希望小学扩建申请”,此刻像块烧红的烙铁,烫得她心口发紧。
      “娟娟老师,张老板那边……”守在村口榕树下的阿莲大婶见她回来,急忙迎上去,手里还拿着块干布。她知道娟娟这趟是去求镇里开矿场的张老板捐钱,这已经是娟娟跑的第五家企业了。
      娟娟摇摇头,声音带着一丝难掩的疲惫,却又强撑着笑意:“没事大婶,张老板说最近矿上资金周转不开,我再想想别的办法。”话虽这么说,她垂在身侧的手却悄悄攥紧了——刚才在张老板的办公室,对方翘着二郎腿,抽着烟说“山里的娃子识不识字不都一样?捐钱建学校,不如我多买两台挖掘机实在”,那话像根刺,扎得她眼睛发酸。
      雨越下越大,敲在破旧的教室屋顶上,发出“哒哒”的声响,像是在催促着什么。娟娟快步走向学校,远远就看见姚姚站在教室门口,怀里抱着一堆用彩绳扎好的纸花,头发上沾着几片被风吹落的梧桐叶。
      姚姚是半年前来到寡妇村的,村里人都知道她的遭遇——为了逃离家暴,她勇敢地起诉了丈夫,最后带着一身伤痕来到这里。起初姚姚总是安安静静的,直到娟娟邀请她来学校教音乐,她眼里才重新有了光。
      “娟娟姐,你回来了?”姚姚看见她,连忙迎上来,把手里的纸花递过去,“这是我用孩子们剩下的作业本纸做的,想着贴在教室里,孩子们上课能开心点。”那些纸花虽然简陋,却被姚姚剪得格外精致,红的像山丹丹,黄的像野菊花,在灰蒙蒙的雨雾里,透着一股倔强的鲜活。
      娟娟接过纸花,鼻子一酸,忍不住把筹钱碰壁的事说了出来。她指着教室墙壁上的裂缝,声音有些哽咽:“你看这墙,下雨就漏,冬天冷风直往里灌。还有西边那间教室,课桌腿都快断了,孩子们上课只能轮流站着……我要是筹不到钱,明年说不定就有孩子要辍学了。”
      姚姚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纸花的边缘。她想起自己小时候,因为家里穷,只上到小学就被迫辍学,那时候她最大的梦想,就是能有一间不漏雨的教室,能安安稳稳地读书。沉默了一会儿,姚姚忽然抬起头,眼睛亮得像山间的星星:“娟娟姐,要不我们自己办一场晚会吧?”
      娟娟愣住了:“晚会?”
      “对!”姚姚的声音越说越响,“我教孩子们唱歌、跳舞,咱们用村里的晒谷场当舞台,让村民们都来看看孩子们的样子。说不定大家看着孩子们的笑脸,就愿意捐点钱了呢?就算捐不了多少钱,让更多人知道咱们学校的难处,也是好的呀!”
      姚姚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叠得整整齐齐的纸,上面是她写的几句歌词:“山尖尖上的太阳,照进我们的课堂;书声琅琅,是希望在生长……”她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我昨晚睡不着写的,想着要是能编成歌,让孩子们唱给大家听,应该能打动人心。”
      娟娟看着姚姚眼里的光,又看了看教室里传来的孩子们的读书声,心里那团快要熄灭的火苗,忽然又燃了起来。她一把抓住姚姚的手,雨水顺着脸颊往下流,分不清是雨还是泪:“好!就办晚会!姚姚,咱们一起干!”
      那天晚上,雨停了。娟娟和姚姚坐在学校的破教室里,就着一盏昏黄的煤油灯,开始筹划晚会的事。姚姚负责教孩子们唱歌、编排节目,娟娟则负责联系村民、准备舞台。窗外,月光透过破损的窗户纸,洒在她们面前的纸上,也洒在她们充满希望的脸上。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