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chapter 1 ...

  •   却说那日永安王莅临秦府之前,周穆王召其觐见。永安王是周穆王顾白信的胞弟,名白礼,排行第九,因此人们多叫他九王爷。

      是日也,天朗气清,小风很和畅。九王爷坐着马车悠悠的进了皇城,由宦官引着到了御花园。御花园是专门为君上休闲享乐之所,会亲赐宴之地。园中有一小亭,亭上紫金底衬着金黄的“临仙亭”三个字。亭前一汪小湖,湖旁垂柳毵毵,摇曳映碧。园中更有细栾春桃夹竹等树,高低参差,疏密不同。早春三月的光景,桃花绽放,柳枝抽芽,夹竹花朵盛开,满园莹白妍红淡粉新绿,有如人间阆苑,又似蓬莱仙境。

      临仙亭中打了罩帘,铺了细软,两三个婢女和宦官随侍左右,周穆王独坐其中。桌上放了一壶竹叶青,两个青瓷杯。九王爷俯身走进小亭中,对周穆王一揖,道:“臣弟见过王兄。”周穆王连叫免礼,命他坐在对首,由宫女斟了酒。
      周穆王道:“九弟近日里甚少进宫,可是有什么新鲜事?”
      九王爷道:“非也,王兄也听说了,江南两商的盐价一日高过一日,京城以北已有供不应求之势,臣弟这几日忙于审看江南鹾政的折子,为王兄分忧,故鲜少进宫来。”
      周穆王敛了神,道:“此事寡人也有所耳闻。”
      九王爷道:“臣弟今日正欲叩请王兄,准臣弟亲往江南一看。”

      周穆王立即面色黯然,沉默良久:“朝中臣子众多,何必要你亲自走这一趟?还是差遣他人去吧。”
      九王爷道:“臣弟掌管天下商道,职责在此。况此次事态严峻,遣他人去恐怕难以调停,国家生计堪忧。且盐茶不相离,盐价不降,茶价也就随之渐长,市井酒舍茶馆多有怨言,有的甚至已停业了。”
      周穆王默然,道:“既然如此,九弟一路上可要多加小心,莫要辛苦了自己。”
      九王爷忙起身作揖,道:“多谢王兄,臣弟领旨,三日后就出发。”

      周穆王道了免礼,复让其坐下,二人对饮片刻,又叙了些家常。
      周穆王道:“说到市井酒舍,寡人倒想起一个人来。此人性情嚣张,专喜风花雪月之事,不着调的全洛阳几乎都晓得他了,偏还有个正义贤良的爹,你说可笑不可笑?”
      九王爷道:“王兄说的可是秦相国的独子秦楼?”
      周穆王笑道:“正是。秦相国进退有道,怎么偏生教出的儿子如此乖僻。九弟可曾见过此人?”
      九王爷莞尔道:“不曾见过。”
      周穆王道:“秦相国一世英名,恐怕都要毁在这个儿子上喽。正好你此次前往江南,莫不如带上他提点一二,也好让他收敛收敛心性,毕竟相国身份不比旁人。”
      九王爷抱拳道:“臣弟遵旨。”

      周穆王凝视片刻,方执起他的手,道:“白礼,你我兄弟二人,不必如此拘谨的。”顾白礼将手不动声色的抽出来,低下头道:“自古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七哥如今已贵为九五,君臣有别,臣弟万不敢逾越。”
      周穆王长叹一声,道:“你……果真还在怪我……”
      顾白礼默然,穆王又道:“也罢,也罢,你且退下吧,近日母后念你念得紧。”

      直到那道背影翩然若风的消失在视线的尽头,周穆王许久都没有回过神来。当年那个只知道跟在他屁股后面,满皇城乱跑躲猫猫的九弟已经回不来了,那个人曾经拉着他的衣袖,瞪着水汪汪的大眼睛对他说:“七哥,八哥偷偷给我的桂花糕分你一半”……
      将近傍晚,周穆王忽然道:“高全,去将宇文公子请过来吧。”圣上如冰山一样沉默了整个下午,身后的随侍个个都是敛声屏气,大气儿都不敢出,好不容易发话了,高全忙不迭的应着,一溜小跑去了。

      顾白礼自周穆王处告辞后,又去慈寿宫看望太后。老太太许久不见二儿子,高兴的脸都抽抽了,于是留他坐了一个下午,直到快传晚膳了。遂又留二儿子用过晚膳再走,不幸被拒绝了,于是望断天涯一样含泪将顾白礼送至宫门口,依旧是看不见背影了,方才叹息着回宫。
      顾白礼辞别母后,带着随从信步朝城门口走去。

      路过隆寿宫时,碰巧看见一个白衣如雪的人从里面走出来,由王兄身边的近侍高全引着向御花园的方向去了。虽只见了背影,然其冯虚御风、遗世独立的气质却飘然出尘,见之忘俗。顾白礼微蹙了眉,总觉得此人有些眼熟,可又说不上熟在何处。

      到了城门口又换乘马车。车夫一抖马鞭刚要起行时,忽听里面温声道:“且慢,去相国府吧。”

      却说秦楼回来之后并未见到九王爷人,优哉游哉的回到卧房,见皓月已高悬,难得的一个清明夜晚,又是在家中,遂对院子里的家丁喊道:“爷我今日雅兴正好,你们快去给我把文房四宝在院子里摆上,再去窖里取一坛红巾封的酒,并个碗过来,要比脸大一圈的那种。”

      秦楼沐浴过,头戴玉脚蹼,又换了一身圆领青色蟒袍,方才缓步踱出,手中拿着一把环坠香木折扇。

      只见满院月影婉转轻灵,好似蒙了一层轻纱。濛濛苍苍中,一株桃树羞涩的躲在月下,桃花灼灼夭夭开了满枝,淡粉染过月华如满天星斗般郁郁生辉,清风徐来,摇下一树嫩雨。

      秦楼顿觉心旷神怡,说不出的满足,当即挥笔赋诗一首。

      正要开坛畅饮处,忽闻前院来报穆王圣谕,要他前去领旨。

      秦楼忙整了衣衫,随小厮来到前厅正堂,即刻匍匐在地上。秦曲直同样跪在旁边,看了他一眼,又将头重新压了下去。秦楼也顾不得其他,惟见宣旨的人一双官靴白底黑面。

      随即一个尖细的声音传来:“圣上有旨,秦丞相鞠躬为国,正义贤良,有目共睹,然其子秦楼虽顽劣不足,但敏慧有余,特封为忠勇大夫,随永安王前去检审江南鹾政,三日后起行,钦此!”
      “谢君上,草民秦楼领旨。”

      宣旨的太监乃是高全,与秦曲直等大臣都是相熟的。

      秦楼并非官场中人,未入过朝,因此高全也是头一回见到如此大名鼎鼎的人物,心中不免好奇。遂扶了秦丞相起来后又去扶秦楼,道:“恭喜秦公子高升,只是如今一朝入朝,便不得再称呼自己为草民了,应说‘微臣’,可记住了?”
      秦楼抬头道:“多谢公公提点,草…微臣记住了。”

      高全只见此人细皮嫩肉,一双桃花眼。天然一段风情,全在眉梢;平生独有华韵,悉堆嘴角。于是笑道:“甚好,甚好。”

      秦楼见他平易近人,遂笑道:“公公远来辛苦了,恰好后院略有薄酒,不如留下畅饮几杯如何?”
      高全道:“多谢秦公子美意,只天色已晚,老奴还要赶回去复命,就不叨扰了。”辞了秦曲直,自去了。

      待秦楼重回后院,见桌上刚随手写的诗句已不见了,唯有宣纸未被压住的脚在风下翻卷摆动。他料想定是方才走的急忘记用镇纸压住,已被吹到墙外去了,如今作诗之兴已无,就复命人将一干事物收拾掉,回屋赴他的黄粱美梦去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