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旧邸痕 ...
-
第四章
苏府的门楣上,“太医世家”的匾额已经蒙尘两年。当我陪着苏雯推开那扇沉重的朱门时,积灰簌簌而下,像是惊扰了一场太久太久的梦。
她站在门槛外,许久没有动。朝阳斜照进来,在她苍白的脸上切出一道明暗的分界线。
“墨统领可知,”她突然开口,声音轻得像叹息,“这府里曾经种满了海棠。”
我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庭院里只有枯枝败叶,荒草没膝。
她抬脚踏入府中,脚步很轻,像是怕惊醒了什么。穿过前厅,绕过回廊,她在东厢房前停下。这里曾经是太医院院使苏明远的书房。
门吱呀一声打开,尘埃在光线中飞舞。书房还保持着抄家那日的模样——书架倾倒,医书散落一地,药柜大敞,各种药材早已霉变。
她蹲下身,从一堆废纸中捡起半张残页。上面是娟秀的字迹,写着“金针渡穴,切记三分留力”。
“这是我十四岁时,祖父考我校注的医案。”她的指尖轻轻抚过那些字迹,像是抚过一段被碾碎的时光。
我沉默地站在门口。两年前的那个雨夜,就是我带兵查抄的苏府。我记得苏明远被押走时,回头看了一眼这个书房的眼神。
那时我以为那是不甘,现在才明白,那是不舍。
苏雯起身走到墙边,手指在博古架上轻轻叩击三下。机括声轻响,暗格弹开,里面躺着一本薄薄的册子。
“祖父总是这样,把最重要的东西藏在最显眼的地方。”她翻开册子,里面是密密麻麻的脉案记录。
我上前一步:“这是?”
“先帝的脉案。”她抬头看我,目光锐利,“最后三个月的记录,与太医院存档的,完全不同。”
我接过册子翻看。记录显示先帝在驾崩前三个月就开始出现中毒症状,而太医院的存档却只字未提。
“当年负责先帝脉案的,是陈明德。”我说。
她点头,又从暗格里取出一封信:“还有这个。”
信纸已经泛黄,上面的字迹却依然清晰:“明德吾弟:东宫之事,依计而行。事成之后,太医院首座之位非你莫属。”
落款只有一个“赵”字。
我倒抽一口冷气。这封信足以证明,陈明德与赵擎勾结,不仅毒害三皇子,还谋害了先帝。
“你早就知道这些证据在这里?”我问。
她站起身,走到窗边。朝阳已经完全升起,金光洒满荒芜的庭院。
“抄家那日,祖父在我耳边说了一句话。”她的声音很轻,“‘书房博古架,三轻两重’。”
原来如此。苏明远早就料到会有这一天,所以留下了后手。
“为何现在才告诉我?”我问。
她转身,逆光中看不清表情:“因为直到昨日在养心殿,我才确定,王爷是站在我们这边的。”
我沉默片刻。主子的确一直在暗中调查先帝之死的真相,但这件事极为隐秘,她是怎么看出来的?
像是看穿我的疑惑,她轻声道:“那日王爷看到密诏时,眼中没有惊喜,只有痛惜。那不是看到皇位时的眼神,那是...看到杀父仇人时的眼神。”
我心中一震。这个女子的观察力,敏锐得可怕。
“墨统领,”她突然问,“先帝驾崩那夜,你在何处?”
“在王爷府中。”我如实相告,“那夜王爷突发急症,我守了一整夜。”
她若有所思:“看来有人故意支开了王爷。”
正说着,门外传来脚步声。一个暗卫匆匆进来,单膝跪地:
“统领,陈明德在狱中自尽了。”
我和苏雯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灭口”二字。
“怎么死的?”我问。
“咬舌自尽。”暗卫答道,“但...仵作验尸时发现,他舌根处有针孔。”
苏雯猛地站起身:“金针封穴?”
暗卫点头:“正是。和...和苏家的手法很像。”
我立即明白这是栽赃。但苏雯却笑了,那笑容冰冷:
“终于按捺不住了。墨统领,带我去验尸。”
当我们赶到刑部大牢时,陈明德的尸体已经冰凉。苏雯检查了他的口腔,又翻开他的眼皮仔细查看。
“不是金针封穴。”她肯定地说,“是南洋的一种蛊毒,发作时状若咬舌自尽。但下毒的人很聪明,特意用针孔伪装成金针的痕迹。”
“为什么这么做?”
“一是嫁祸苏家,二是...”她突然顿住,手指在陈明德的耳后轻轻一按,一层薄如蝉翼的面具应声脱落。
面具下的脸,根本不是陈明德。
我倒退一步。这个人在太医院潜伏了多久?真正的陈明德又在哪里?
苏雯站起身,面色凝重:“墨统领,我们可能都想错了。这件事,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
牢房外突然传来骚动。一个狱卒连滚带爬地跑来:
“统领,王爷遇刺了!”
我的血液瞬间冰凉。
---
【本章完】
【下章预告】
靖王遇刺,朝堂风云再起。陈明德真假身份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惊天秘密?苏雯身世浮出水面,先帝之死真相即将揭晓。明日更新第五章《迷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