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第 7 章 ...

  •   翌日下午,苏黎世大学图书馆深处的“古典文明研究中心”笼罩在一片静谧之中。
      阳光透过高耸的彩绘玻璃窗,在布满古老纹饰的地毯上投下斑斓的光影。空气里弥漫着旧羊皮纸、蜂蜡和淡淡木头防腐剂的气息。
      孟成臻到得稍早一些。他今天穿了一件炭灰色的高领羊绒衫,外搭一件没有任何logo的深色外套,整个人显得更加修长清隽,与周围古老沉静的氛围融为一体。恩斯特·霍夫曼教授——一位银发梳理得一丝不苟、戴着金丝边眼镜的老先生——热情地迎了上来。
      “孟先生,很高兴你能来。”霍夫曼教授握着他的手,压低声音,“今天还有几位特别的客人,希望你不会觉得被打扰。”
      孟成臻微笑着寒暄,目光却在不经意间扫过阅览室内零星坐着的几个人。然后,他的视线定格在靠窗的一个位置上。
      俞溯如已经到了。
      他坐在一张厚重的橡木长桌旁,身姿依旧挺直,但似乎比在会议室里少了几分迫人的气势。他穿着简单的白色衬衫,袖口随意地挽起,露出线条结实的小臂和那块标志性的双时区腕表。他正低头看着面前摊开的一本巨大羊皮手稿,侧脸在从窗户透进来的柔和光线下,显得轮廓分明,神情是纯粹的专注。
      那片无色的火焰,在这充满历史尘埃的空间里,似乎也收敛了灼人的温度,只是静静地在他周身流淌,将他与周围那些萦绕着或淡金或灰白学术气息的学者们清晰地区分开。
      霍夫曼教授顺着孟成臻的目光看去,笑着低声说:
      “那位是俞先生,通过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朋友介绍来的,对拜占庭时期的加密通信系统很有兴趣,真是难得的知音。”
      孟成臻不动声色地收回目光,心底却泛起一丝微澜。俞溯如的出现,绝非偶然。
      鉴赏会开始,霍夫曼教授展示了数份珍贵的拜占庭手稿残卷,详细讲解着上面的文字、插画以及那些隐藏在华丽装饰中的密码符号。他的讲解深入浅出,引人入胜。
      孟成臻安静地听着,偶尔在教授提问时,能给出精准而富有见地的回应,显示出他在这方面并非浅尝辄止。他的目光偶尔会掠过俞溯如,发现对方听得同样专注,那双沉静的眼睛里闪烁着思考的光芒。
      中途休息时,众人起身活动,欣赏着玻璃展柜里的其他藏品。孟成臻站在一个展示着拜占庭帝国疆域变迁的沙盘前,俞溯如不知何时也走了过来,停在他身旁不远处。
      “很精彩的讲解,”俞溯如率先开口,声音在安静的阅览室里显得低沉悦耳,“霍夫曼教授不愧是权威。”
      孟成臻侧头看他,脸上是恰到好处的疏离微笑。
      “确实。没想到俞先生对如此冷僻的领域也有涉猎。”
      “冷僻的领域,往往隐藏着被主流忽视的智慧。”俞溯如的目光落在沙盘上君士坦丁堡的位置,“尤其是在信息加密和传递方面,古人有很多巧思,令人惊叹。”
      “比如?”孟成臻顺着他的话问,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
      俞溯如的视线转向他,那双深邃的眼睛里似乎有什么东西微微闪动了一下。
      “比如,某些看似无关的装饰性符号,可能本身就是一套复杂的密码系统钥匙。又或者,利用特定的药剂,制作只能在一定光照或温度下才显现的隐形墨水。”他顿了顿,语气平淡地补充,“这些手段,在需要确保信息绝对安全的情况下,至今仍有启发意义。”
      孟成臻的心跳漏了一拍。
      隐形墨水?绝对安全?这听起来不像是在单纯地讨论历史。他是在暗示什么?是指他利用格鲁伯那种“隐形”的资金流动,还是指……别的?
      “确实很有启发,”孟成臻维持着表面的平静,“不过,再精妙的密码,也总有被破译的一天。关键在于,加密者是否认为自己能永远领先于解密者。”
      俞溯如的嘴角几不可察地向上弯了一下,那不是一个笑容,更像是对某种挑战的认可。
      “孟先生说得对。所以,最高明的加密,或许不是让信息无法被读取,而是让即使读取了信息的人,也无法理解其真正的含义,或者……无法确定其真伪。”
      让读取者无法理解真伪……孟成臻品味着这句话。这像是在描述他看到的那些资本颜色,也像是在描述俞溯如自身那片无法定义的无色火焰。
      两人之间陷入一种奇特的沉默。没有剑拔弩张,没有冷嘲热讽,只有基于共同知识背景的、充满机锋的试探与交流。阅览室古老沉静的氛围,无形中软化了对立的边界。
      “看来两位聊得很投机。”霍夫曼教授笑着走了过来,打断了这微妙的气氛,“俞先生对那份关于军区通信密码的手稿很有见解,孟先生对符号学的理解也总是让我惊喜。真是后生可畏啊。”
      鉴赏会继续进行。后半程,孟成臻发现自己偶尔会分神,去留意俞溯如对某个密码符号的解读,或者听到某个有趣观点时,对方那极其细微的、表示赞同的颔首动作。
      当鉴赏会结束,众人陆续离去时,俞溯如再次走到孟成臻身边。
      “很愉快的下午,孟先生。”他的语气依旧平稳,但少了些许最初的冰冷。
      “彼此,俞先生。”孟成臻颔首。
      俞溯如似乎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听说巴黎下个月有个不错的艺术展?”
      孟成臻眸光微动。他怎么会知道母亲画展的事?是巧合,还是……他也调查了自己?
      “或许吧。”孟成臻给出了一个模糊的答案。
      俞溯如没再追问,只是点了点头,然后转身,迈着沉稳的步伐离开了阅览室。
      孟成臻站在原地,看着那个消失在走廊尽头的、被无色火焰包裹的背影,心中思绪纷杂。
      这次意外的、非正式的会面,像在一盘错综复杂的棋局中,投入了一颗色彩迥异的棋子。它没有改变棋局的本质,却让整个局面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也更加引人入胜。
      霍夫曼教授收拾好东西,走到他身边,看着俞溯如离开的方向,感慨道:
      “一位敏锐的学者,可惜志不在此。”他转向孟成臻,语气温和,“你呢,Zhen?你的才华并不局限于符号和历史。有时候,过于沉溺过去,反而会看不清未来的路。”
      孟成臻微微一怔,随即笑了笑:
      “谢谢教授,我会记住的。”
      离开图书馆,傍晚的风带着凉意。孟成臻坐进车里,揉了揉眉心。
      “谟涅,”他轻声说,“你觉得,一个对拜占庭密码学有深入研究的人,会是一个只懂得蛮横冲撞的对手吗?”
      AI沉默了片刻,似乎在处理这个带有主观判断的问题。
      “基于现有行为数据模型分析,俞溯如先生表现出极高的逻辑性、策略性和学习适应能力。将‘蛮横冲撞’作为其核心行为模式的概率,低于3.7%。”
      孟成臻看向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显然,他从来就不是。今天的相遇,只是再次证实了这一点。
      对手的轮廓,在一次次交锋和意外的接触中,变得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复杂。而这场博弈,似乎正朝着一个他始料未及的方向,缓缓展开。

      巴黎的空气里漂浮着咖啡香、香水味和一丝若有若无的忧郁。
      孟成臻站在母亲画廊的二楼露台,俯瞰着脚下塞纳河的波光。他最终还是来了,穿着剪裁完美的黑色西装,像一枚被精心安置在华丽背景中的沉默棋子。
      画廊里名流云集,衣香鬓影。他的母亲,那位风姿绰约的华裔艺术名媛林曼殊,正被一群收藏家和评论家簇拥着,言笑晏晏,举止优雅得体。
      她是这里的女王,而孟成臻,是她最引人注目的展品之一
      ——年轻英俊、背景显赫,却带着一种拒人千里的疏离感。
      “我以为你不会来。”
      一个低沉的声音在身侧响起。
      孟成臻没有回头,指尖在冰凉的栏杆上轻轻敲击。
      “我也以为你不会对这种场合感兴趣,俞先生。”
      俞溯如走到他身边,与他并肩而立。他今天穿了一身深海蓝的西装,没有系领带,衬衫领口微敞,少了几分商场的凌厉,多了些许沉稳的随意。他周身那片无色的火焰,在这充斥着各种欲望与资本颜色的名利场中,显得格外醒目。
      “艺术是另一种形式的密码,”俞溯如的目光扫过楼下觥筹交错的人群,“解读它,需要不同的钥匙。”
      孟成臻侧头看他,露台的灯光在他脸上投下明暗交错的阴影。
      “那么俞先生找到想要的钥匙了吗?”
      “还在寻找。”俞溯如的视线落在孟成臻身上,深邃难辨,“就像我很好奇,孟先生是如何在这样……喧闹的环境中,保持思维的绝对清晰。”
      这时,林曼殊注意到了露台上的两人。她优雅地摆脱人群,款步走来。她先是对孟成臻露出一个温柔的、却带着审视意味的笑容,然后目光转向俞溯如,眼中闪过一丝精明的评估。
      “臻臻,不介绍一下你的朋友?”
      她的声音柔美,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掌控力。
      “母亲,这位是俞溯如先生。”孟成臻的声音平静无波,“俞先生,这位是我的母亲,林曼殊女士。”
      “久仰林女士大名。”俞溯如微微颔首,举止得体,不卑不亢,“您的画作充满了力量与灵性的碰撞,令人印象深刻。”
      林曼殊眼中掠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更深的兴趣:“俞先生对绘画也有研究?”
      “略知皮毛。我更欣赏画作背后,艺术家对世界独特的解读和编码方式。”俞溯如的回答巧妙地将话题引回了他们之前的暗喻。
      林曼殊笑了,那是一个真正感到愉悦的笑容。
      “很有意思的观点。臻臻,看来你这位朋友,品味很不一般。”她意味深长地看了孟成臻一眼,又对俞溯如说,“希望俞先生能享受今晚。失陪一下,那边还有几位朋友需要招呼。”
      她翩然离去,留下露台上再次陷入微妙沉默的两人。
      “你母亲很敏锐。”俞溯如评论道。
      “她擅长解读人心,尤其是……有价值的人。”孟成臻的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嘲讽。他很清楚母亲把他和俞溯如的交谈看在眼里,会作何猜想。
      “价值的标准,因人而异。”俞溯如淡淡道。
      楼下传来一阵小小的骚动,似乎是一位知名的行为艺术家开始了即兴表演。人群向那个方向涌去。
      露台变得更加安静。
      “关于上次提到的,‘无法确定真伪’的加密方式,”孟成臻忽然旧事重提,他转身,正面朝向俞溯如,目光清冷,“我最近有些新的想法。”
      “愿闻其详。”俞溯如也转过身,与他面对面。两人之间隔着一步的距离,空气仿佛凝滞。
      “最高明的加密,或许不是让信息本身变得复杂,”孟成臻缓缓说道,目光直视着俞溯如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而是将真正的信息,隐藏在无数看似真实、实则无关的噪音之中。让解密者耗费无数心力,最终却发现,一切不过是镜花水月。”
      他顿了顿,外眼角那猫弧线微微扬起:“又或者,真正的信息,从一开始,就放在最显眼的位置,只是无人相信其真实性。就像……一首看似普通的十四行诗,却能成为解开三层密码的密钥。”
      在“十四行诗”这个词落下的瞬间,孟成臻清晰地“看见”俞溯如周身那片无色的火焰发生了极其微妙的变化——
      原本稳定燃烧的形态微微向内收束,能量的流动出现了一个难以察觉的顿挫。尽管他的面部表情没有任何变化,但那种能量的凝滞,在孟成臻的异能视野中清晰可辨。
      俞溯如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变化,只有那双眼睛,仿佛有极细微的星火闪过。他没有立刻回应,似乎在仔细品味孟成臻话语中的每一个字,以及其下隐藏的机锋。
      过了片刻,他才开口,声音低沉而平稳:
      “很精彩的见解。这让我想起一种古老的东方战术——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让对手的判断体系彻底失灵。”
      他向前微微倾身,拉近了那本就微小的距离,声音压低,带着一种近乎耳语的质感:
      “那么孟先生认为,在当前的‘棋局’中,哪些是实,哪些是虚?或者说,你我之间,此刻的对话,是噪音,还是……信息?”
      他的靠近带来一股极淡的、熟悉的冷杉与雪松的气息,混合着今夜一丝淡淡的酒香,形成一种独特的、带有侵略性的压迫感。那片无色的火焰似乎也随着他的动作微微跃动。
      孟成臻没有后退,他迎视着俞溯如的目光,清晰地感受到对方身上传来的、某种难以言喻的张力。心脏在胸腔里沉稳地跳动,频率却似乎比平时快了一点点。
      “这取决于俞先生想听到什么,”孟成臻的声音依旧平静,带着一丝冷冽,“也取决于,我是否愿意给出……真实的答案。”
      两人的目光在巴黎的夜色中交织,仿佛在进行一场无声的角力。楼下是喧嚣的艺术世界,露台上是两位顶尖博弈者之间,超越了单纯商业对抗的、更加私人也更加危险的试探。
      就在这时,孟成臻的微型耳机里传来谟涅摩叙涅冷静的提示音:
      “检测到三点钟方向,《艺术评论》周刊主编正在试图捕捉您与俞先生的影像。建议调整方位或结束对话。另:刚刚捕捉到赫利俄斯发送的极简加密信号,内容为一个地理坐标,经解析指向维也纳。”
      孟成臻眸光微动,率先移开了视线,向后稍稍退开半步,拉开了那过分接近的距离。
      “看来,我们成了别人眼中的‘风景’。”他语气疏淡。
      俞溯如也直起身,恢复了惯常的沉稳姿态,仿佛刚才那瞬间的逼近从未发生。他看了一眼楼下那个拿着微型相机的方向,眼神没有任何变化。
      “总是如此。”他淡淡应道,随即向孟成臻微一颔首,“不打扰孟先生欣赏艺术了,告辞。”
      他转身离开,步伐稳健,那无色的火焰随着他的移动,在巴黎的夜色中划出一道看不见的轨迹。
      孟成臻看着他离去的背影,直到他消失在楼梯口,才缓缓吐出一口气。露台上的空气似乎重新开始流动。他抬手,轻轻按了按自己的太阳穴。
      “谟涅,”他低声说,“记录:俞溯如,对非商业语境下的心理博弈,同样精通,且……乐在其中。特别注意,他对‘十四行诗作为密钥’这一特定比喻有明显生理反应。”
      “已记录。补充:根据微表情分析,俞溯如先生在最后靠近时的生理指标有短暂波动,类似于……专注度提升及潜在进攻倾向的混合状态。维也纳坐标已存档,与历史数据中的某个关键地点吻合度87.3%。”
      孟成臻挑眉。连谟涅都捕捉到了么?
      他再次望向楼下,俞溯如的身影已经融入人群,难以寻觅。今晚的露台对话,像一场即兴的双人舞,步伐交错,试探与回应间,带着某种危险的吸引力。
      棋局还在继续,只是棋盘的范围,似乎在他未曾留意时,已经悄然扩大了。而维也纳这个地名,像一枚刚刚落下的棋子,在错综复杂的棋局中,标定了一个耐人寻味的位置。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