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零度尸温 ...

  •   解剖室的空调固定在16℃,风从出风口吹出来,带着福尔马林和消毒水混合的冷味,刚够压下尸体表层开始弥散的轻微腐气。程绪推开门时,陈峰已经把勘查箱打开,手术刀柄、止血钳、量尺按顺序排好,见他进来,立刻递过一副新手套:“绪哥,秦队他们刚走,说等你初步解剖完就过来,死者情况有点怪。”
      程绪“嗯”了一声,戴手套的动作很稳,指尖从乳胶手套内侧滑过,直到腕口扣紧,没有一丝褶皱——这是他的习惯,解剖时容不得半点马虎,哪怕只是手套没戴规整,都可能影响对创口的判断。他走到解剖台边,目光先扫过尸体整体:女性,年龄大概二十五六岁,穿着一身米白色连衣裙,裙摆没有褶皱,鞋子整齐地摆放在解剖台旁,连鞋带都系得一模一样,像是自己脱下来的。
      “体表初检怎么样?”程绪问,手里已经拿起量尺,先测了尸体长度,162厘米,再弯腰查看死者的眼睑,结膜苍白,没有出血点,排除机械性窒息的初步可能。
      “没外伤,没挣扎痕,尸僵刚到四肢小关节,尸斑在背部,按压不褪色,估计死亡时间在8到10小时,也就是昨晚十点到十二点之间。”陈峰凑过来,指着死者的手腕,“怪就怪在这,你看,手腕内侧特别干净,连点汗毛都没断,而且……”他顿了顿,声音放轻,“我刚才摸了,尸温比正常情况低,现在也就15℃左右,解剖室16℃,等于尸体温度快跟环境温持平了,这不太对劲。”
      程绪没说话,指尖轻轻按在死者的锁骨处,皮肤冰凉,触感僵硬,确实比同死亡时间段的尸体偏冷。他转身拿过手术刀柄,装上11号刀片,刀刃在灯光下泛着冷光:“先从胸腹部开始,逐层解剖,重点看内脏情况,还有,注意收集皮下组织样本,等会儿送林薇那。”
      刀片划开皮肤的瞬间,没有出现正常尸体解剖时的微量渗血——哪怕死亡十小时,皮下血管仍会残留少量血液,划开后会有淡红色液体渗出,可这具尸体,创口处只有苍白的皮下脂肪,像被抽走了所有血液,却又找不到任何穿刺或切割血管的痕迹。
      “绪哥,真没血!”陈峰凑得更近,眼睛瞪圆,“我从业这么久,第一次见这情况,难道是被放血了?可没伤口啊!”
      程绪没抬头,手里的刀继续往下,避开肋骨,慢慢剥开皮下脂肪,露出胸大肌,肌肉组织颜色正常,没有缺血坏死的迹象。他换了把止血钳,轻轻分开肌肉,露出胸腔:“别慌,看内脏。”
      当胸腔被打开的那一刻,陈峰倒吸了一口凉气——死者的心脏、肝脏、脾脏都在原位,没有缺失,也没有破裂,可所有内脏的颜色都偏浅,像是被洗过一样,而且,程绪用止血钳碰了碰心脏,质地僵硬,却没有正常死亡后心脏内残留的血块,连血管里都空空如也。
      “血管里没有残留血液,内脏无损伤,体表无放血创口。”程绪拿起量尺,测量了心脏的大小,12×8×6厘米,符合正常成年女性的心脏尺寸,“再查腹腔。”
      腹腔解剖的结果和胸腔一致,胃内容物只有少量未消化的牛奶,没有毒素残留,肠道通畅,胰腺、肾脏也都完好,唯一异常的是,腹腔内的脂肪组织里,发现了微量透明液体,程绪用吸管收集了一点,滴在载玻片上:“这个送林薇,加急化验,看看成分。”
      陈峰刚把样本装好,解剖室的门就被推开,秦淮带着严刑走进来,秦淮的警服领口解开两颗扣子,眼底带着熬夜的红,严刑手里还提着两个热包子,放在门口的桌子上:“程法医,陈峰,先垫垫,刚买的,还热着。”
      程绪没动,指着解剖台上的胸腔:“秦队,死者死因蹊跷,体表无任何损伤,内脏完好,但全身血液不翼而飞,尸温异常偏低,腹腔内有微量透明液体,初步排除机械性窒息、中毒、内脏破裂致死,目前无法确定死因,得等林薇的化验结果,还有,死者的身份查到了吗?”
      秦淮走到解剖台旁,目光落在那干净的创口和苍白的内脏上,眉头皱紧:“严刑刚查到,死者叫苏晚,是市医院的护士,昨晚值夜班,凌晨一点下班,之后就联系不上了,监控只拍到她走出医院大门,往家的方向走,再之后的监控,都‘坏’了,像是被人故意处理过。”
      “故意处理监控,无外伤放血,尸温异常,”程绪拿起刚才收集的皮下组织样本,“凶手很懂人体结构,甚至可能懂法医解剖流程,知道怎么避开常规的死因排查,而且反侦察能力极强,这不是随机作案,是有预谋的‘清理’。”
      话音刚落,程绪的手机响了,是林薇打来的,语气急促:“程绪,你送过来的腹腔液体样本,化验结果出来了,是医用生理盐水,而且里面加了微量的降温剂,这种降温剂一般用在器官移植保存上,能快速降低组织温度,还不损伤内脏——凶手是用生理盐水替换了死者的血液,再用降温剂控制尸温,故意打乱我们对死亡时间和死因的判断!”
      解剖室里瞬间安静下来,只有空调的风声在耳边响。程绪看着解剖台上苍白的内脏,指尖捏着手术刀柄,指节微微泛白——凶手不仅高智商,还熟悉医疗和法医知识,他不是在杀人,是在“完成一件作品”,一件看似毫无破绽的“完美犯罪”作品。
      “严刑,”秦淮的声音打破了安静,带着不容置疑的严肃,“再查苏晚的社会关系,重点查医院里的同事,还有近期接触过器官移植相关工作的人,另外,把医院到苏晚家沿途的监控,再仔细查一遍,哪怕是私人店铺的监控,也不能放过。”
      “好,我现在就去!”严刑拿起桌上的包子,塞给陈峰一个,“你在这帮程法医,有情况随时联系。”
      陈峰接过包子,咬了一口,却没尝出味道,只觉得心里发寒。程绪重新拿起刀片,目光落在死者的颈部,声音很淡,却带着一种坚定:“继续解剖,查颈部深层组织和颅腔,凶手再懂行,也不可能做到毫无痕迹,尸体不会说谎,我们总能找到他留下的破绽。”
      11号刀片划开颈部皮肤时,程绪特意放慢了动作,刀刃贴着颈浅筋膜逐层深入,避开颈外动脉和颈内静脉——他要确认,凶手替换血液时,是否在颈部留下了细微的操作痕迹。陈峰举着无影灯,灯光精准地打在创口处,连皮下细小的神经纤维都清晰可见。
      “绪哥,颈部皮下没损伤,血管壁也完整,没穿刺孔。”陈峰盯着创口看了半天,语气里满是疑惑,“凶手到底是怎么换血的?总不能凭空抽走、再灌进去吧?”
      程绪没应声,换了把细头止血钳,轻轻挑起颈深筋膜,指尖随着钳尖移动,目光像筛子一样扫过每一处组织。突然,他的动作顿住了,止血钳停在甲状腺下方,那里藏着一处几乎难以察觉的凹陷——凹陷直径不足两毫米,边缘被处理得极为平整,若不是特意找深层组织,根本不可能发现。
      “拿放大镜来。”程绪的声音比刚才更沉了些。陈峰立刻从勘查箱里翻出放大镜递过去,凑在旁边一起看,只见那凹陷里,残留着一丝极淡的金属光泽,像是某种细管留下的痕迹。
      “这是……穿刺孔?”陈峰恍然大悟,“凶手故意选在颈深筋膜下,避开浅表血管,用细管穿刺,这样体表就不会留痕迹,换完血再处理好穿刺口,太狠了!”
      “不是普通细管。”程绪用吸管蘸了点生理盐水,轻轻滴在凹陷处,再用载玻片收集了残留的金属碎屑,“边缘太规整,普通针头穿刺会有不规则毛边,这应该是医用导管,而且是经过打磨的,凶手怕留下痕迹,连工具都做了处理。”
      他把载玻片递给陈峰:“这个和之前的样本一起,送林薇那,重点化验金属成分,还有,让她查一下,市医院近期领用这种打磨导管的人,尤其是器官移植科和麻醉科。”
      陈峰刚要走,解剖室的门又被推开,这次林薇自己跑了过来,白大褂下摆都被风吹得扬起,手里攥着两张化验报告,脸色比刚才更凝重:“程绪,秦淮哥,你们看!皮下组织样本里,除了生理盐水和降温剂,还检出了微量的‘戊二醛’,但浓度特别低,只有医用消毒浓度的十分之一。”
      “戊二醛?”秦淮皱起眉,“那不是用来消毒医疗器械的吗?”
      “是,但正常消毒不会有这么低的浓度,更不会残留在人体组织里。”林薇指着报告上的数据,“我怀疑,凶手是用稀释后的戊二醛,浸泡过穿刺用的导管——既怕导管带菌,又怕高浓度戊二醛留下痕迹,所以特意稀释了,这个人的心思,细到可怕。”
      程绪接过报告,指尖在“戊二醛”三个字上停了停,突然想起什么:“秦队,苏晚是市医院的护士,你让严刑查她的时候,重点加一项——她近期有没有参与过‘特殊器械消毒’的工作,或者接触过需要用稀释戊二醛处理的器械。”
      秦淮立刻给严刑打了电话,电话那头,严刑的声音带着跑出来的喘:“秦队,刚查到!苏晚半个月前,临时被借调到器官移植科,帮忙处理过一批进口导管的消毒,而且,她失踪前一天,还向科室申请领过一瓶戊二醛,说是‘家里医疗器械消毒用’,但她家里根本没人生病,也没相关器械!”
      “借调、领戊二醛、导管消毒……”程绪把这些线索串起来,目光重新落回解剖台上的尸体,“凶手不是随机选苏晚,是早就盯上她了——苏晚接触过导管消毒,知道怎么处理器械不留痕迹,甚至可能知道凶手要用的那种打磨导管,凶手杀她,是为了‘灭口’,也是为了用她熟悉的方式,完成这起‘完美犯罪’,挑衅我们。”
      陈峰听得后背发凉,手里的载玻片都差点没拿稳:“那凶手会不会就是器官移植科的人?毕竟只有他们,才经常用降温剂、打磨导管,还懂怎么换血。”
      “可能性极大,但不能排除其他接触过这些资源的人。”秦淮收起手机,语气严肃,“严刑已经去查器官移植科近期领用打磨导管和降温剂的记录了,我现在去苏晚家,看看能不能找到她留下的线索,程法医,这里就交给你,有新发现立刻联系我。”
      秦淮走后,程绪重新拿起刀片,这次要解剖颅腔。打开颅盖骨时,没有出现异常,脑组织完好,没有出血或损伤,可当他用镊子轻轻挑起脑膜时,却在大脑海马体附近,发现了一颗极小的透明胶囊——胶囊已经空了,贴在脑膜上,若不是脑膜颜色偏浅,根本难以发现。
      “绪哥,这是什么?”陈峰凑过来,眼睛都看直了,“凶手还往脑子里塞东西?”
      程绪用镊子小心翼翼地夹起胶囊,放在载玻片上,胶囊壁极薄,边缘光滑,上面没有任何标识:“送林薇,查胶囊材质,还有残留的内容物——凶手不会做无用功,这胶囊里的东西,要么是用来麻醉苏晚的,要么是另一个线索。”
      就在陈峰拿着样本准备去化验室时,程绪突然叫住他:“等一下,把苏晚的指甲样本也带上,仔细刮一下指甲缝里的残留物,哪怕只有一点皮屑或纤维,都别放过。”
      陈峰点头跑出去后,解剖室里又只剩程绪一个人,他站在解剖台旁,看着死者苍白的面容,指尖轻轻拂过死者的眼睑——苏晚的眼睛闭得很平和,没有惊恐,没有挣扎,说明她被麻醉时,要么完全信任凶手,要么根本没意识到自己会被杀害。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