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8、贷款交地价 ...
-
紧接着就是现实的沉重。48 万,对于刚刚起步、处处用钱的旭日电子厂来说,依然是天文数字。
厂里的流动资金像被抽干了的池塘,瞬间见底。
墨剑峰卡里有钱,但他也不是傻子,能贷款谁会用自己的钱。
这几天,他眉头紧锁,四处奔波找贷款,但传统的国有银行门槛高,对旭日这样的小厂兴趣寥寥。
48 万的地款,像一座大山,沉甸甸地压在墨剑峰的心头。
厂里的流动资金本就紧张,为了凑齐这笔钱,他几乎把能挪用的款项都算了一遍,最后也只勉强凑出了 18 万。剩下的 30 万,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他别无选择,只能放下身段,一家一家银行去跑贷款。
第一天,去的是工商银行。
墨剑峰特意换上了那套最体面的中山装,提前半小时就到了银行门口。他手里紧紧攥着精心准备的贷款申请材料,包括公司的财务报表、合同印件和那块地的拍卖成交确认书。
好不容易等到信贷科的王科长有空,他连忙递上材料,陪着笑脸说明来意。
王科长扫了一眼材料封面,又抬眼上下打量了墨剑峰一番,那眼神像在评估一件不值钱的旧货。他慢条斯理地拿起材料,随意翻了几页,就扔回桌上。
"墨厂长是吧?"王科长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语气带着明显的不耐烦,"你们旭日电子,刚成立没多久吧?又是个乡镇企业底子,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太差。我们银行对你们这种小厂,贷款政策很严格的。"
"王科长,我们有长期订单,产品市场反响很好,这次买地也是为了扩大生产,建办公楼和宿舍,前景肯定没问题!"墨剑峰急忙上前解释,试图让对方看到自己的潜力。
"前景?"王科长嗤笑一声,"我见多了,各个牛皮吹得山响,最后还不是还不上。你这抵押物,就是块刚拍下来的空地,连个像样的厂房都没有,谁敢贷给你?回去吧,等你们厂子再做大点,有了稳定的现金流再说。"
墨剑峰还想再争取,王科长却已经拿起了下一份文件,摆出了"送客"的姿态。他只能无奈地收起材料,悻悻离开。走出银行大门,阳光刺眼,他却觉得浑身发冷。
第二天,带着会计金玲跑的是建设银行。
这次是金玲推荐的,找到了一位据说"好说话"的李经理。李经理倒是没立刻拒绝,而是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又是倒水又是递烟。
墨剑峰以为有戏,详细地介绍了公司的情况和贷款用途。李经理听得很认真,还不时点头提问。
就在墨剑峰以为希望在即的时候,李经理话锋一转:"墨厂长啊,说实话,你们这个项目我个人是挺看好的。但是,你也知道,银行办事有银行的规矩。像你们这种情况,按正常流程审批,基本是通不过的。"
墨剑峰心里一沉:"那李经理,您看有没有什么别的办法?"
李经理凑近了一些,压低声音,神秘地说:"办法嘛,也不是没有。关键是'沟通'。你看,审批这事儿,不是我一个人能说了算的。上面还有领导要打招呼,各个部门也得协调。这中间的'成本',你明白吧?"
墨剑峰瞬间明白了对方的意思,这是想要好处费。他强压下心头的怒火,脸上挤出一个僵硬的笑容:"李经理,实在抱歉,我们小本生意,真没这个预算。要是贷款能批下来,利息我们一分都不会少,但这额外的'成本',我们承担不起。"
李经理的脸立刻沉了下来,刚才的热情消失得无影无踪:"墨厂长,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懂不懂规矩?没有投入,哪来的回报?既然你这么'为难',那这事儿我也爱莫能助了。"
墨剑峰站起身,二话不说,拿起材料就走。他宁愿贷不到款,也绝不会做这种不正当的交易。
作为重生人,他知道底线,利用信息差就能赚大钱,没必要丢了西瓜捡芝麻,做这种以身犯险的事儿。
再说了,自己卡里是有钱的,只不过那钱,是做更大的事儿的。
接下来的几天,墨剑峰又跑了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甚至还有本地的城市信用社。
有的银行一听是旭日电子,连材料都懒得看,直接就以"规模太小、风险过高"为由拒绝了。
有的则像建设银行的李经理一样,暗示需要"打点"。
还有的信贷员,一边翻着他的专利证书,一边用怀疑的语气问:"这玩意儿真能值那么多钱?别是自己印的吧?"
每一次碰壁,都像一记耳光,打在墨剑峰的脸上。他每天笑着出门,早出晚归,跑断了腿,磨破了嘴,得到的却是一次次的冷漠、拒绝和羞辱。
“老”男人跑贷款,是以首富为榜样的,也是想多认识一些银行里的人。
吃吃饭,喝喝酒,送点香烟和茶叶,谈谈理想和抱负,体验一下后世外星人“牛云”当年的处境,是重生前他的大愿望。
金玲和林秀梅陪他跑了几次,对他这种唾面自干的心态大为敬佩和感慨。
二女私下里八卦,墨剑峰绝对是韩信第二,如果有人说:“从我□□里钻过去,就给你贷款!”
估计墨剑峰会毫不犹豫地照办。
一周后,老天爷终于看不惯他这么瞎折腾,开眼了。
"墨总,外面有位自称是花旗银行的客户经理,说想见您,谈贷款合作的事。"林秀梅的语气带着一丝不确定。在那个年代,"花旗银行"这四个字,听起来还挺遥远的。
墨剑峰猛地抬起头,以为自己听错了:"花旗银行?你没搞错吧?"他心里打了个大问号。
墨剑峰记得前世花旗银行是1983年重返的华夏,1998年才开展现金管理和贸易融资业务的,贸易融资业务中包含了信贷相关的服务,如贸易贷款。
难道产生了蝴蝶效应?!
“这外资银行怎么会找上门来?难不成是自己用花钱信用卡存款闹的?那信用卡是程国荣找人在香江替自己代办的,可别出啥岔子!”
"她说她叫鲁熙,这是她的名片。"林秀梅递过去一张设计简洁但质感极佳的名片。
墨剑峰看着名片上"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企业金融客户经理鲁熙"的字样,沉吟了片刻:"请她到会客室,我马上过去。"他想,不管对方来意如何,聊一聊总没有坏处。
会客室里,一位穿着剪裁合体的职业套裙的年轻女子正优雅地坐着,手里拿着一个精致的笔记本。她听到脚步声,立刻站起身,脸上露出职业化的微笑。
"墨厂长,您好。我是鲁熙。"她的声音清脆悦耳,语速不快,但条理清晰,眼神里透着一股精明干练和自信,"冒昧打扰,希望没有耽误您宝贵的时间。"
"鲁经理客气了,请坐。"墨剑峰伸手示意,自己也在她对面坐下。连日的奔波让他难掩倦容,眼底带着淡淡的青黑。
鲁熙坐下后,目光不经意地扫过墨剑峰,立刻捕捉到了他眉宇间的疲惫。她没有直接切入正题,反而关切地问了一句:"墨厂长看起来很辛苦,最近在忙贷款的事,不太顺利吧?"
墨剑峰微微一怔,没想到她会这么问。他苦笑了一下,摇了摇头:"确实跑了几家银行,都不太理想。鲁经理怎么会知道?"
鲁熙笑了笑,解释道:"我们在做企业调查时,了解到您最近的动向。其实,像旭日电子这样有技术、有市场但缺乏资金的中小企业,在寻求传统银行贷款时,都会遇到类似的困难。这也是我们银行为什么会关注这个群体的原因。"
这番话,一下子说到了墨剑峰的心坎里。他看着鲁熙,眼神里多了几分真诚:"鲁经理,实不相瞒,我现在确实很需要资金。但据我所知,像花旗这样的国际大银行,通常服务的都是大型跨国企业。我们旭日电子只是个刚起步的小厂,您怎么会关注到我们?"
鲁熙将笔记本翻开:"墨厂长,这正是我今天来的原因。我们银行近期正在积极关注内地有潜力的中小企业。贵厂在市场上异军突起,非常亮眼。我们通过自己渠道了解到,您是优质客户。"
她顿了顿,目光直视墨剑峰:"我们评估的是企业的成长性和未来价值,而不仅仅是当前的规模。旭日电子,正是我们看好的对象。"
墨剑峰心中暗惊,没想到对方对自己的情况了解得如此透彻。他不动声色地问道:"那鲁经理的意思是,花旗银行愿意给我们贷款?"
"是的。"鲁熙点了点头,语气肯定,"你本身额度就不低,经过我们初步的内部评估,我们愿意为贵厂提供一笔 50 万元的无抵押贷款,用于支持您扩大生产和市场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