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雾锁归辞·第十三章江南雨暖 ...


  •   西湖的烟雨总是来得缠绵,细密的雨丝斜斜织着,将小院的兰草润得愈发青翠。沈砚坐在檐下,手中捧着一卷旧书,目光却落在廊下煮茶的身影上。苏归辞穿着月白长衫,袖口挽起,露出纤细却结实的手腕,正专注地转动着茶釜,水汽氤氲中,他的侧脸柔和得像一幅水墨画。

      “茶要沸了。”沈砚轻声提醒,合上书页起身,走到他身边替他拢了拢被雨丝打湿的发梢。

      苏归辞抬眸一笑,眼底盛着雨色与暖意:“刚想叫你。”他提起茶釜,将温热的茶汤斟入两个白瓷杯,“尝尝看,今年的新茶,比去年的更清甜些。”

      沈砚接过茶杯,指尖触到温热的杯壁,茶香混着兰草的清香萦绕鼻尖。他浅啜一口,茶汤甘醇,暖意顺着喉咙蔓延至四肢百骸,驱散了江南初春的微凉。“是不错。”他看向院中长势喜人的兰草,“你照料得极好,比去年在书院时养的还要精神。”

      提起书院,苏归辞眼中闪过一丝怀念:“那时候总被你笑,说我把花看得比书还重。”

      “现在也一样。”沈砚笑着捏了捏他的脸颊,指尖带着微凉的雨意,“不过,我倒觉得这样很好。”

      雨势渐缓,远处的雷峰塔在烟雨朦胧中若隐若现。苏归辞放下茶釜,走到院门边,望着巷口湿漉漉的青石板路:“说起来,我们来西湖也有半月了,还没好好逛过呢。”

      沈砚跟上他的脚步,自然地牵住他的手:“今日雨停了,便带你去断桥走走?”

      苏归辞眼中一亮,点头应下。

      两人撑着一把油纸伞,沿着青石板路缓步前行。巷子里静悄悄的,只有雨滴落在伞面和屋檐上的沙沙声,偶尔能听到几声鸟鸣,清脆悦耳。路过几家店铺,门口挂着的灯笼被雨水打湿,晕开一片暖黄的光。

      断桥上游人不多,大多是避雨的本地人。雨后的湖水格外清澈,泛起层层涟漪,远处的游船如剪影般浮在水面上。苏归辞靠在桥栏上,望着湖光山色,脸上满是惬意:“没想到江南的春天,竟这般美。”

      “以后每年春天,我们都来断桥散步。”沈砚站在他身边,伞沿微微倾斜,替他挡住残留的雨丝,“等夏天,就去采莲;秋天,去灵隐寺看银杏;冬天,若下雪,便来断桥赏雪。”

      苏归辞侧头看他,眼中满是温柔:“好,都听你的。”

      正说着,身后传来一阵熟悉的呼喊:“沈公子?苏公子?”

      两人回头望去,只见一个身着青衫的中年男子快步走来,脸上带着惊喜。沈砚认出他是当年江南书院的同窗,如今在杭州府任职。

      “李兄?”沈砚眼中闪过一丝意外,“许久不见。”

      李同窗走上前来,对着两人拱手笑道:“真是巧!没想到竟能在这里遇到二位。当年听闻二位的事迹,还以为是坊间传闻,直到前几日府衙收到公文,才知是真的。”他看向苏归辞,“苏公子,令尊的冤屈得以昭雪,真是可喜可贺。”

      苏归辞拱手回礼:“多谢李兄挂心,全靠沈砚和巡按大人相助。”

      三人站在桥边闲聊了片刻,李同窗得知他们定居在西湖边,便热情地邀请:“明日我做东,在楼外楼设宴,还请二位务必赏光,也让我尽一尽地主之谊。”

      沈砚本想推辞,却被李同窗再三坚持,只好应下。

      次日午后,沈砚和苏归辞如约来到楼外楼。李同窗早已等候在门口,身边还站着几位当年的书院同窗,皆是闻讯赶来。

      席间,众人推杯换盏,畅谈往事。谈及当年在书院的趣事,众人皆是开怀大笑;谈及青川镇的十年风雨,众人又纷纷感慨不已,对沈砚和苏归辞的情谊与勇气赞不绝口。

      “沈公子,苏公子,”一位同窗举起酒杯,“二位历经生死,终得圆满,真是羡煞旁人。我敬二位一杯,愿你们往后岁岁平安,恩爱相守。”

      “多谢。”沈砚和苏归辞一同举杯,与众人一饮而尽。

      酒过三巡,李同窗忽然压低声音:“二位,有件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沈砚挑眉:“李兄但说无妨。”

      “前几日,杭州府抓获了一批走私盐铁的奸商,审讯时得知,他们与当年张富贵的旧部有勾结。”李同窗的声音带着凝重,“据他们交代,张富贵当年不仅在青川镇作恶,还暗中勾结江南的盐商,垄断盐价,谋取暴利。只是这批旧部十分狡猾,一直隐藏在江南一带,未曾露面。”

      沈砚和苏归辞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他们以为张富贵已死,恩怨已了,没想到他的残余势力竟还潜伏在江南。

      “李兄,此事可属实?”苏归辞问道。

      “千真万确。”李同窗点头,“府衙已经派人暗中调查,但这些人十分谨慎,一时难以摸清他们的落脚点。我听闻二位武艺高强,又有对付张富贵旧部的经验,便想问问二位,是否愿意相助一二?”

      沈砚沉默片刻,看向苏归辞。他知道,苏归辞只想安稳度日,不愿再卷入纷争。

      苏归辞却轻轻握住他的手,对李同窗道:“李兄放心,此事关乎江南百姓的安危,我们自然不会坐视不管。若有需要我们的地方,尽管开口。”

      沈砚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对李同窗道:“请李兄告知府衙,若有线索,随时可以来找我们。”

      宴席散去时,天色已暗。沈砚和苏归辞沿着西湖边往回走,夜色中的西湖灯火点点,别有一番韵味。

      “归辞,你不必勉强自己。”沈砚轻声说,“我知道你只想安稳过日子。”

      苏归辞摇头,抬头看向他,眼中满是坚定:“张富贵的旧部一日不除,江南百姓就一日不得安宁,我们也难以真正安稳。再说,我们说好的,要一起面对所有事情。”

      沈砚心中一暖,握紧了他的手:“好,一起面对。”

      回到小院时,雨又开始下了,淅淅沥沥,落在屋檐上,发出轻柔的声响。苏归辞泡了一壶热茶,两人坐在灯下,商议着对策。

      “张富贵的旧部潜伏在江南,必然是想卷土重来。”沈砚沉声道,“他们勾结盐商,垄断盐价,损害的是百姓的利益。我们必须尽快找到他们的落脚点,将他们一网打尽。”

      “嗯。”苏归辞点头,“但他们十分狡猾,我们不能打草惊蛇。不如我们先暗中调查,从盐商入手,或许能找到线索。”

      “好。”沈砚点头,“明日我便去杭州府的盐市看看,你留在家里,留意消息。”

      “不行。”苏归辞立刻反对,“要去一起去,我不能让你一个人冒险。”

      沈砚知道他的脾气,只好点头:“好,一起去。”

      灯光下,两人相视而笑。虽然平静的日子被打破,但只要彼此陪伴在身边,就没有什么困难是不能克服的。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