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长安 ...

  •   晨曦的微光透过灰墙渗进屋子里,院墙外的白雪压上了落完叶的树的枝桠。
      李娴此时正低头看着跪在她面前的男人,那一双精致的眉眼简直要皱起来。对方跪着,甚至不敢抬头直视她的眼睛,但那一身的脊梁却挺得无比的笔直。
      “你这可真是好大的罪。”李娴说,平静又惋惜的声音极有穿透力。
      地上的人似乎没有动作,只是在地上跪着。
      过了良久,李娴似乎厌倦这种毫无意义的对峙:“我记得你同我说过的,你这一身的学识见识不为其他,只为江山社稷君王。”
      这位称得上是权倾朝野的公主低着头,看着底下那人好久,最后长叹一声:“只可惜我尚且不知你如今这算得上是什么。”
      地上的人一身青衫,似青山,经风雨而巍然不动。
      “公主言重了。”他说,“某不过似良禽,自是要择良木而栖的。”
      他看不见李娴脸上到底是什么神情,温润的声音传进李娴的耳朵里,似乎这照旧平常。
      “好一个江承远!好一个谦谦公子江致明!”李娴似乎是有些生气了,“好一个忠君爱国!又好一个良禽择木而栖!”
      江承远跪着,李娴也看不清他脸上到底什么神情。但就江承远那么一个在意的名声,她料得到他此刻脸上一定不怎么好,或者平常极了。
      “滚出去!”看样子,李娴确确实实是生气了。
      江承远跪地叩首,极其郑重,然后从地上起来。他没有回头,一个人走出了这间书房。
      李娴目送他,也一句话没有说,只是静静注视着书房门口。
      木质的书房门遮挡住了远处的府院墙,她看不清院墙最顶上的青瓦。雪一片一片落下,在地上铺成了厚厚的一层。
      江承远一步一步离开,在雪地上留下一串长长的脚印。又不知过了多久,雪一直在下,把他的脚印盖住了,再看不见了。
      长安今年下雪了,下了好大好大的雪。长安今年天冷……
      李娴在书房里站了好久,也不知道有多久,反正很久很久。她苦笑一声,将面前的桌案推翻。笔墨书页洒了一地,烛台上的蜡烛也随着力熄灭了,整间书房一下子变得极其得暗,只有太阳初升的一点阳光,微不足道的一点微光,轻轻照在李娴的面前。
      这位朝政大事的实际掌权者,缓慢地移动向门口。
      李娴也在雪地里走了好久好久……
      平阳公主府门口那个写了“安国”两个字的牌匾照旧恍人,整个长安城在雪里白生生的一片,寒得瘆人。
      思绪一下子被拉回似乎是七八年前的某个冬天,她也是这样站在公主府门口,望着漫天飞雪。
      远处出现一个黑点,黑点越来越大,逐渐变得清晰。那是一匹枣棕色的飞奔的马,马上坐着的是个穿着黑红色长袍的人。那人扬着马鞭,骑在马背上,直至奔到府门口,一下子把马拉住。
      那人的头发高高挽起,一双凤眼明得同星火别无二致,整个人那样的肆意张扬,同这偌大一个长安城格格不入。
      “听说,你拿了户部的权?”那人说。
      “怎么?不行吗?”李娴一下子跟平常判若两人,此刻的她是笑着的,“整个朝廷,现在都许我出入自如了,我拿那么点权还不行?”
      对方的眉头一下子皱了起来:“你想谋反?”
      “怎么会?阿父手底下现在就剩下两个女儿了,你还远在边疆不常回来。阿父他若不想大权旁落,这位置迟早是我的。”李娴是万没有想到对方会这么说的,“难不成就许你掌军权,不许我掌政权?”
      是的,此时此刻这个在马上的女子,就是李娴的长姐,当今北境十万大军副帅,定国公主李姒。
      李姒也不清楚这个妹妹此时此刻在想些什么事情,她也好久不曾回到长安了,对现在长安的局势也不是很清楚。但什么朝政局势的她不在乎,她这次不远万里从幽州苦寒之地赶回来只为了两件事,一个北境军队的军饷,一个则是她的婚事。
      “我管你做什么?我管你难不成还管的少了?”李姒这些年随军历练,举手投足同那些寻常闺阁女子差了好多,整个人也相较于之前开放很多,“朝堂风云怎么搅动我不管,你爬到什么位置我也不管,但你高低不许造反。你若是要造反,我就是违军令也要带着我手底下那些人赶回长安来取你首级的。户部那些银子你要怎么用我也不管,我更管不着。但现在户部是你在管,我高低得同你叮嘱一句,幽州有军屯不代表从长安拔下来的军饷是可以被克扣半点的。我先前连下了几道令回来追军饷,连钦佩的定国玉印可都叫人带回长安来了,朝廷的旨意硬是没下来半点。若叫我再抓到一次,莫要怪我赶着这长鞭回长安来追。”
      “那阿姐可真是……体恤手下呢。”李娴不知道她此时到底应该说些什么,“阿姐就这么想我?”
      天很冷,冷到搅得李娴整个人心绪都不怎么安宁。今个儿她故意在冷风中站了这么久,就是因为得了李姒今天要回长安的消息。
      “那可真叫我寒心呀……”李娴说,“阿姐怎么就觉着我会谋反了呢?又怎么觉着我会因着一点恩恩怨怨克扣下到北地的军饷的?在阿姐眼中我是这样的人,可是?那阿姐可真白疼我这十几二十来年了不是?”
      李姒是有些生气,但这毕竟是自己捧在手心里宠了二十来年的唯一的妹妹,这么质问她总会有些心疼,但又拉不来脸安慰个那么一两句,最后硬生生挤出干巴巴两句:“谁怪你了?你要真觉得委屈,干脆被做这被人戳脊梁骨的事情。”
      不过李娴听到这话似乎更不怎么高兴了:“怎么叫人戳脊梁骨?”
      她手上这权可没靠什么下三滥的手段,都是她自己一步一步算计得来的,也是那坐龙椅上的李诚铖亲自赏的。她从进长安开始到现在,先是靠着安顺三年那场政变得了听政权,再是靠着自己的算计一步一步得了参政权,也不像什么其他人一样靠着塞银子给自己堆出来一个官做,她倒真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对的。
      当然,两个人不大相同的性格也让两个人很多时候不太清楚对方在想些什么,不过更多的原因还是因为两个人聚少离多,都渐渐变得和先前不大一样了。
      “你要玩弄朝权我不管,可你总不能只手遮天。先不消说你做不做得到的事,阿父总不会答应你。他是疼你,也是确切是平庸寻常。可事关家国山河社稷,他总不至于不清不楚的,平白让你做了那牝鸡司晨的摄政公主。做事总要有个克制的。”李姒说。但她表面上虽是这样说的,但她其实根本不赞成李娴插手朝政大事。
      “可我要是执意想要这天下最高的位置呢?”李娴说。她有她的野心和抱负,她也并不觉得自己或许会做不到。
      …………
      回忆渐渐被剥离脑海,李娴看着这白茫茫干净一片的长安城,思绪变得极为空白,甚至没能看到长街尽头缓缓靠近的一辆马车。
      马车装饰的很朴素,甚至极其寻常。
      走到公主府门口,马车上走下来一个人,穿着也平常极了,看着二十三四岁的光景,中人之姿。
      “平阳姐姐,”她说,“这才多久就不认得我了?”
      这一句话拉回了李娴四处飘走的思绪,她定睛瞧了这人许久,却始终没能想起这人是谁。
      对面那人也不恼,规规矩矩行了一礼才开口:“民女见过平阳公主,公主万福金安。”
      她的这道声音像是辨识度一样,李娴又一整个人想了好久,终于想起对方是谁。
      “陈平,我记得你说你今生游走天地江湖便足够了,如今怎么想起来到长安来了?”李娴说,语气平常的仿佛这还是幽州州府的那间小院,她们也还是先前那可以无话不说的伙伴。
      陈平规规矩矩又行了一礼:“公主,我从幽州来的,这次专程来带回个消息。想来这消息如今是没有传回长安的,我还说要是长安知道了,我就不过来,就直接南下到蜀地去了。”
      两个人多年前就是在幽州初见的,当时的李娴也不过只是幽冀王府里的二姑娘,陈平也不过一介山中大师手下外出历练的弟子。两个人在集市之中相遇,彼此相谈甚欢,后来陈平又去幽冀王府里小住了几日,两个人的关系熟络起来。
      李娴半蒙半猜也知道对方想要说些什么了:“应当不是什么好事才是。”
      但她也只说了这么点,她甚至不知道自己应该说些什么。
      “是。”陈平说,“想来公主大抵是不知道这些天来幽州的战事了。”
      这一听就不是什么好事。
      就听见陈平接着说:“公主怕是不知晓,定国公主殁了。”
      定国公主,殁了……
      一下子就好像一个霹雳打在李娴头上,带走她所有的庆幸忧伤,或者说她现在连忧伤都做不到,也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
      似乎是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了,她终于露出一个歉意的笑:“在这儿不好说话,你们侯府应该这会儿还没收拾出来,你先来府里暂住这几天吧。”
      李娴微微笑笑,转身走进府门,示意陈平跟着她进去。她有些恍惚,甚至是不清楚,那么好好一个人,怎么就这么不清不楚就殁了呢?
      不过陈平并没有动作,而是就在原地。
      “公主,今年天寒,老师说我可以在长安小住个三四个月再走。”陈平说。
      这句话比起先前所有言语都更有触动,接连几件大事积攒下来的一切怨气终于还是化作一滴滴眼泪流下,一滴一滴地落在雪地上。
      李娴没有回头,只是一个人站在府门里,用很轻微,甚至是带着些十几岁时还未消的稚气的声音同陈平说:“进来吧。”就像现在还是大概十四年前的幽州一样。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长安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