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第 7 章 ...

  •   第七章家校失语
      晨雾像一块被泡胀的棉絮,沉甸甸压在县城的上空,连太阳都透不出一丝暖意。实验中学的办公楼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老建筑,墙皮斑驳脱落,露出里面暗红色的砖块。三楼校长办公室的门虚掩着,门缝里飘出浓重的烟味,混杂着陈旧木料的霉味,与走廊里 “立德树人” 标语散发出的油墨气息格格不入,形成一种诡异的割裂感。
      办公室里,红木办公桌宽大厚重,表面擦得锃亮,倒映着屋顶垂下的老式吊灯昏黄的光。桌面上堆满了红色封面的招生宣传册、印着 “考核指标” 字样的文件夹,还有一个精致的紫砂茶杯,杯沿结着一圈茶渍。桌角的烟灰缸里塞满了烟蒂,有的还冒着微弱的火星,烟灰洒落在桌面上,与几份文件混在一起。墙壁上挂着郑涛与各级领导的合影,相框擦得一尘不染,而旁边 “素质教育” 的牌匾却蒙着一层薄灰。靠墙的真皮沙发有些褪色,扶手处的皮革开裂,露出里面的海绵,与办公桌的气派显得格格不入。
      孙莉踩着高跟鞋,脚步声在空荡的走廊里撞出回声,每一步都像踩在自己紧绷的神经上。她一夜未眠,眼底带着淡淡的青黑,手里攥着的一叠材料被捏得边缘发皱、指印深陷 ,那是她从全国教育论坛、各地教师交流群里连夜整理的案例。纸张上密密麻麻的字迹,记录着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故事:邻县三中的留守女孩陈玥,父母在浙江打工五年,她被网络诈骗团伙骗走学费后,患上重度抑郁症,手腕上留着三道狰狞的疤痕;百公里外的古镇中学,离异家庭的男孩李浩,长期遭受校园霸凌,上周用美工刀划伤了自己的胳膊,伤口缝了七针;本市郊区学校的女生王婷,被托管班老师当成 “透明人”,长期遭受父亲的家庭暴力,直到一次被打得嘴角流血,才被班主任发现;更遥远的西部县城,13 岁的留守男孩张强,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被网络赌博团伙诱骗欠下三千元债务,半个月前从教学楼天台跳下,幸好被路过的老师及时拉住。
      这些来自不同县级区域的案例,像一根根烧红的针,扎得孙莉心口发疼。她坐在电脑前整理时,眼泪几次模糊了视线 ,这些孩子,和林溪一样,都在孤独的深渊里挣扎,而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干预的滞后、社会关怀的缺位,像一堵堵墙,把他们推向了绝望的边缘。林溪的悲剧不是孤例,而是全国县级区域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个缩影,从南方的水乡县城到北方的黄土乡镇,几乎每一所县级中学里,都有这样的孩子在黑暗中独自舔舐伤口。
      她必须推动一次大范围的心理健康干预,不只是实验中学,而是联合全县乃至周边区县的学校,开展一次全面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筛查。这不是小题大做,而是在和时间赛跑,拯救那些濒临崩溃的孩子。
      孙莉深吸一口气,指尖在门板上顿了三秒,才用力推开门。
      郑涛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手指夹着一支烟,烟雾缭绕中,他的眉头拧成一个深深的川字。王斌坐在对面的木椅上,身体微微前倾,双手放在膝盖上,手里攥着的文件被捏得变了形。看到孙莉进来,王斌的眼神下意识地闪烁了一下,悄悄挺直了背脊,又很快放松下来,嘴角扯出一抹僵硬的微笑,像戴了一张不合时宜的面具。
      “校长,王督导。” 孙莉走到办公桌前,将手里的材料轻轻放在桌上,纸张因她指尖的颤抖而发出轻微的声响,“这是我连夜整理的各地学生心理问题案例,从邻县到外市,再到西部县城,几乎每个县级区域都有类似林溪的情况。我请求学校牵头,联合周边区县的中学,开展一次全面的心理健康筛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同时组织跨区域的家长培训会。”
      郑涛抬眼扫了她一眼,目光落在那叠材料上,像在看一堆无关紧要的废纸。他掐灭烟蒂,烟灰缸发出 “叮” 的一声脆响,手指不耐烦地敲击着桌面,节奏急促,透着显而易见的烦躁:“孙老师,你是不是太亢奋了?”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嘲讽,“这些案例是各地的事,又不是我们县独有的,全国县级区域都这样,凭什么我们要出头?我们要是先搞筛查,媒体知道了,不就等于说我们县教育出了大问题?今年的招生指标、教育考核怎么办?你负得起这个责吗?”
      孙莉的胸口剧烈起伏着,她强压下心头的怒火,伸手将材料往前推了推,指尖因用力而泛白:“校长,这不是出不出头的问题,是人命关天!” 她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邻县的陈玥,被诈骗后不敢告诉家人,一个人在宿舍哭了三天三夜,要不是同学发现她割腕,早就没了;古镇中学的李浩,被霸凌了半年,老师和家长都不知道,直到他自己划伤胳膊,才暴露问题;西部那个男孩张强,跳天台前给父母发了最后一条微信,问‘你们什么时候回家’,可他父母三天后才看到消息!这些孩子,只要有人多问一句、多关心一点,就不会走到这一步!”
      她的眼眶微微泛红,想起林溪满墙的奖状和遗书里那句 “活着好累”,心里像被刀割一样疼:“我们是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是责任,守护孩子的生命更是底线!现在各地都在出现类似的悲剧,我们要是视而不见,还会有更多的孩子出事!筛查不需要多少经费,我们可以联系师范院校的心理专业志愿者;家长培训会可以开线上的,就算父母在外打工,也能同步参与!就算只能改变一部分家长,能救一个孩子,也是值得的!”
      王斌的喉结滚动了一下,下意识地抬眼看向孙莉,眼神里闪过一丝认同和心疼,像被投入石子的湖面,泛起短暂的涟漪。他手里的文件被捏得更紧了,指节泛白,指尖甚至有些发麻。作为教育局的督导,他比谁都清楚,各地上报的极端案例远不止五起,很多学校为了声誉刻意隐瞒,那些没被曝光的悲剧,像幽灵一样在他脑海里盘旋不散。孙莉说的没错,孩子的生命比什么都重要,可他又想起出发前局长的叮嘱:“教育强县的称号马上就要评审了,招商引资也在关键阶段,不能出任何岔子。”
      这句话像一块冰冷的铁板,死死压在他的心头。他的眉头紧紧皱起,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双手不自觉地搓了搓膝盖,试图缓解内心的焦灼 ,那感觉就像被两股洪流夹在中间,一边是学生的安危如滚烫的岩浆,灼烧着他的良知;一边是上级的命令似冰冷的寒流,冻结着他的行动,进退两难,连呼吸都带着撕裂般的疼。他想开口支持孙莉,可话到嘴边,又看到郑涛阴沉的脸色,像看到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高墙,只好硬生生咽了回去,转而叹了口气,伸手揉了揉眉心,语气带着一丝无奈:“孙老师,你的心情我们理解。” 他的目光在郑涛和孙莉之间来回移动,像在刀尖上跳舞,小心翼翼地寻找着平衡点,“市局确实收到了五起县级中学的极端案例,也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但现在县里正在争取教育强县的称号,招商引资也在关键阶段,要是这时候爆出大量学生心理问题,影响太不好了。郑校长也是有难处的。”
      说完这句话,王斌的眼神有些闪躲,不敢直视孙莉的眼睛,仿佛自己的妥协是一种不可饶恕的罪过。他悄悄抬眼,看到孙莉眼中的失望像碎掉的星光,心里一阵刺痛,手指无意识地抠着文件的边缘,直到抠出一道深深的折痕 ,那道折痕,像刻在他心上的烙印,提醒着他的懦弱。
      “影响不好?” 孙莉猛地提高声音,身体微微前倾,眼神里充满了失望和愤怒,“难道孩子的生命,还比不上一个教育强县的称号?比不上招商引资?那些孩子不是冷冰冰的数字,不是影响政绩的负担,他们是活生生的人!是我们教过的学生!我们眼睁睁看着他们在黑暗中挣扎,却因为担心影响形象而无动于衷,这对得起‘人民教师’这四个字吗?”
      她的手指紧紧攥着衣角,指甲几乎要嵌进肉里。王斌的心跳陡然加快,孙莉的话像一记重锤,敲碎了他强行维持的平静。他想起自己侄子,也是留守少年,去年因为沉迷网络差点辍学,要不是他及时发现干预,后果不堪设想。他知道孙莉说的都是事实,可他的身份像一副沉重的枷锁,捆住了他的手脚,让他无法挣脱。
      他的额头上冒出细密的汗珠,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悄悄从口袋里掏出纸巾擦了擦,后背的衬衫已经被汗水浸湿,贴在皮肤上,冰凉刺骨。内心的纠结像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每一个念头都在互相撕扯,让他喘不过气 ,他既怕自己的坚持会毁掉县里的教育声誉,影响自己的前途;又怕自己的妥协,会让更多像林溪一样的孩子坠入深渊。这种左右为难的滋味,像一把钝刀,在他心里反复切割,鲜血淋漓,却找不到止痛的良方。
      郑涛的脸色沉得能滴出水来,眼神里带着明显的警告。他猛地一拍桌子,茶杯里的水溅了出来,顺着桌沿往下淌,滴在王斌的文件上,晕开一片水渍。“孙老师,你够了!” 他的声音严厉而冰冷,带着不容置喙的权威,“教育系统有教育系统的规矩,轮不到你在这里指手画脚!这件事我已经决定了,不准搞!如果你再到处散播这些负面言论,影响我们县的教育形象,我直接上报教育局,让你停职反省!”
      王斌吓得一哆嗦,连忙站起身,伸手拉了拉孙莉的胳膊,力道不大,却带着明显的劝阻意味,低声劝道:“孙老师,别激动,有话好好说。校长也是为了县里的教育大局着想。” 他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一丝恳求,既怕孙莉再激怒郑涛,引火烧身;又怕伤了这个一心为学生的老师的心,像捧着一件易碎的珍宝,小心翼翼,却又无能为力。
      孙莉甩开他的手,目光直直地看着郑涛,眼神里没有丝毫退缩:“校长,我不会放弃的。” 她的声音低沉却坚定,像一块坚硬的石头,“就算学校不支持,就算教育局反对,我也会联系其他区县的老师,分享案例,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我相信,总有一些人会和我站在一起,为这些孩子撑起一片天。”
      说完,她转身就走,脚步坚定而沉重,门在她身后 “砰” 地一声关上,震得墙壁上的相框都微微晃动。走廊里的声控灯被震亮,昏黄的光线照亮了她孤单的背影。
      王斌僵在原地,手指还保持着拉人的姿势,心里五味杂陈。他看着孙莉消失的方向,又转头看向郑涛,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化作一声长长的叹息,坐回椅子上,拿起被水渍浸湿的文件,眼神空洞地发呆。他知道,自己今天的沉默,可能会让更多孩子失去被拯救的机会,可他终究还是向现实妥协了,这种无力感,像一层厚厚的乌云,笼罩在他心头,让他感到一阵深深的羞愧。
      郑涛看着窗外渐渐放晴的天空,拿起手机,拨通了教育局局长的电话。他脸上堆起谄媚的笑容,语气恭敬:“喂,李局长,孙老师那边我已经压下去了…… 您放心,绝对不会影响我们县的教育形象,今年的考核指标肯定能完成…… 好的好的,我一定盯紧她,不让她再搞出什么乱子。”
      挂了电话,他端起桌上的热茶,喝了一口,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在他看来,只要不影响政绩,不影响形象,其他的事情,都无关紧要。
      而王斌坐在一旁,看着桌上那叠被郑涛弃之不顾的案例材料,心里像压了一块巨石。他悄悄拿出手机,给邻县的教育局同事发了一条消息:“孙莉老师的提议,或许我们可以私下支持。” 发送成功的提示弹出,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眼神里终于透出一丝坚定,像在漆黑的夜里,点亮了一盏微弱却执着的灯。
      晨雾渐渐散去,阳光透过窗户照进办公室,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可王斌知道,那些分布在全国各地县城里的、像林溪一样的孩子,还在黑暗中独自挣扎。这场关于家庭教育、学校责任和社会关怀的较量,才刚刚拉开序幕,而他,终于在左右为难的泥沼里,迈出了坚守良知的第一步。
      安徽阜阳的废弃仓库弥漫着铁锈与霉味,林晚晴蜷缩在监控屏幕前,指尖划过一张张青少年的照片 ,那是虎哥团伙收集的 “目标名单”,每张照片下方都标注着 “父母离异”“留守儿童”“性格孤僻” 等标签,像商品货架上的价签。她的手机震动,是加密群里弹出的消息:“本市实验中学有新目标,父母常年出差,已拉入群聊。”
      “又一个孤独的灵魂。” 林晚晴嘴角勾起病态的笑,指尖摩挲着屏幕上女孩的脸,“这个世界没人爱你们,只有我能给你们解脱 ,当家庭成为孤岛,孩子就会向黑暗启航。” 她起身时,碰倒了桌角的相框,照片里的小女孩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眼神怯懦,那是十岁的她,站在空荡荡的家门前,手里攥着父母留下的最后一张字条:“好好读书,我们赚钱养你。”
      相框摔在地上,玻璃碎裂的瞬间,仓库大门突然被撞开。红蓝警灯刺破黑暗,陆沉带着特警队员冲了进来,枪口对准林晚晴:“不许动!你被捕了!”
      林晚晴没有反抗,只是捡起相框,轻轻擦拭着照片上的灰尘,声音带着诡异的平静:“你们不懂,我在‘拯救’他们。他们的父母不要他们,老师忽视他们,这个世界抛弃他们 ,没有爱的童年,活着才是酷刑。”
      “你所谓的‘拯救’,是把他们推向死亡!” 陆沉的声音带着怒火,“林溪、陈念、赵晓雨,还有无数被你诱导的孩子,他们想要的不是死亡,是被在乎、被陪伴!你只是在利用他们的痛苦,满足自己扭曲的报复欲 ,以爱为名的谋杀,比刀剑更残忍!”
      林晚晴的身体猛地一僵,眼泪突然掉了下来:“被在乎?被陪伴?” 她疯狂地撕扯着头发,“我小时候也是留守儿童,被同学霸凌,被老师误解,我爸妈一年只回一次家,每次都只会说‘好好学习’!我哭着求助,他们说我‘矫情’;我被欺负得不敢上学,他们说我‘没用’,当孩子的求救被当成无理取闹,绝望就会生根发芽!”
      她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歇斯底里的控诉:“后来我成为心理医生,想帮那些和我一样的孩子,可我治不好他们,因为他们的父母永远不会改变!那个自杀的患者,死前给我留了遗书,说‘活着太累,没人懂我’,从那天起我就知道,只有死亡能让他们解脱!”
      “你错了!” 苏晴走上前,递过一张照片,那是赵晓雨和父亲相拥的画面,背景是社区亲子活动的横幅,“赵晓雨的父亲已经戒酒,每周陪他参加心理辅导;孙萌萌的父母关了一半营业时间,每天陪她写作业;陈念被姑姑接走,正在接受创伤治疗 ,父母的觉醒,能驱散孩子世界的黑暗;家庭的温暖,能治愈最深的伤痕。”
      林晚晴看着照片上的笑容,眼神里充满了迷茫和不甘:“不可能…… 他们不会改变的…… 父母永远只会在乎自己……”
      “不是所有父母都会忽视孩子。” 陆沉收起枪,语气沉重,“你自己淋过雨,就以为所有人都没有伞;你被世界伤害过,就以为所有人都得不到救赎 ,创伤不是伤害他人的借口,治愈自己的唯一方式,是成为自己渴望的那种人,而不是变成自己最痛恨的模样。”
      被带上警车时,林晚晴最后回头看了一眼仓库里的监控屏幕,上面还停留在赵晓雨的聊天界面:“我想试试被人在乎的感觉。” 她的眼泪再次滑落,嘴里喃喃自语:“原来…… 真的有人会在乎……” 警车驶离仓库时,她从车窗瞥见路边玩耍的孩童,被父母紧紧牵着手,突然想起自己十岁那年在村口等了三天,最终没等到回家的父母 ,有些遗憾,终其一生都无法弥补;有些伤害,却能选择不再传递。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7章 第 7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