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第一章学霸失踪
      九月的雨,是江南独有的缠绵劫数。
      它不像北方的雨那般酣畅,倒像浸了墨的棉絮,沉甸甸压在青瓦上,顺着檐角往下淌,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网,把老巷里的烟火气都闷得发僵。天还未亮透,黛色的天幕低低垂着,桂花树叶被雨打湿,绿得发黑,偶尔有一两片被风吹落,沾在湿漉漉的青石板上,像极了谁遗落的泪渍。
      周桂兰是被鸡叫惊醒的。
      她摸索着穿上那件洗得发白的藏青色斜襟布衫,布纹里还浸着昨夜的潮气,贴在皮肤上微凉。七十岁的人了,眼睛早就花了,穿针引线都要凑到鼻尖前,可每天给外孙女林溪做早饭的时辰,却从来没差过。煤炉在厨房角落里泛着微弱的红光,她往炉膛里添了几块蜂窝煤,橘红色的火焰舔舐着炉壁,映得她满脸沟壑都柔和了些。
      “溪溪要模考,得吃红糖鸡蛋补补脑子。” 她嘴里念叨着,声音沙哑得像被砂纸磨过。铝锅架在煤炉上,清水慢慢泛起细密的气泡,她小心翼翼地磕开两个鸡蛋,蛋黄裹着蛋清滑进水里,瞬间凝固成嫩黄的云朵。她不懂什么营养搭配,只知道这是孙女爱吃的,就像她不懂孙女书包里那些写满公式的卷子,只知道每次开家长会,老师念到 “林溪,全班第二” 时,周围人的眼神都带着羡慕。
      林溪的父母在深圳做生意,自打她上小学起,就把孩子托付给了外婆。电话里说得最多的是 “妈,钱够不够用”“溪溪成绩怎么样”,偶尔视频,也总是林建国对着镜头说 “溪溪要好好读书,将来考名牌大学”,张兰则在一旁补一句 “缺什么就跟妈妈说,转账给你”。周桂兰听不懂什么叫 “心理疏导”,也不知道 “青春期困惑”,在她朴素的认知里,只要让孙女吃饱穿暖,不缺零花钱,就是尽到了照顾的责任 ,可她不知道,物质填满的是衣柜,填不满的是孤独。
      六点整,雨势稍缓,周桂兰端着盛着红糖鸡蛋的白瓷碗,脚步蹒跚地走向西厢房。碗沿冒着热气,氤氲了她的老花镜。往常这个时候,厢房里早该传来翻书的沙沙声,那是林溪在背英语单词,可今天,里面静得可怕,连呼吸声都听不到。
      “溪溪?起床了,鸡蛋要凉了。” 她轻轻敲门,指节叩在木门上,发出沉闷的声响,像敲在空木桶上。
      没有回应。
      周桂兰心里咯噔一下,一种不祥的预感顺着脊椎往上爬。她推开门,门轴发出 “吱呀” 的干涩声响,在寂静的清晨格外刺耳。昏黄的台灯还亮着,光线像一滩凝固的黄油,铺在书桌上 ,摊开的数学试卷上,红笔圈着的错题旁,写着密密麻麻的订正步骤,字迹清秀工整;桌角放着半杯没喝完的牛奶,杯壁上凝着水珠,早已凉透。
      可房间里,空无一人。
      林溪最喜欢的白色连衣裙叠得整整齐齐放在床头,书包不见了,窗台上留着一双沾了泥点的白色运动鞋。书桌上,一部屏幕熄灭的智能手机静静躺着,是林溪平时和父母、外婆联系的常用机。周桂兰的心瞬间沉到了谷底,她颤抖着摸了摸床铺,被褥还是温的,显然人刚离开不久。她跌跌撞撞地在房间里转了一圈,目光最终落在了书桌玻璃板下压着的一张纸上,旁边还压着一沓厚厚的奖状,从 “三好学生” 到 “数学竞赛一等奖”,几乎覆盖了半张书桌。
      是林溪的字迹,清秀而单薄,只有一句话:“外婆,活着好累,别找我,别让爸妈怪你。”
      信纸没有被泪水浸染,却透着一股刺骨的绝望。有些崩溃,是沉默积攒的海啸。
      “溪溪!溪溪!” 周桂兰抓起信纸,疯了似的冲出房门,在雨巷里大喊着外孙女的名字。雨水打湿了她的头发和衣衫,冰冷地贴在皮肤上,可她浑然不觉,只是跌跌撞撞地跑着,逢人就问:“你看到我家溪溪了吗?一个十五岁的姑娘,穿白色运动鞋,背着书包……”
      邻居们被她的哭喊惊醒,纷纷披衣出来。有人帮着在巷子里寻找,有人赶紧掏出手机打 110,有人给远在深圳的林建国和张兰打了电话。张婶握着周桂兰冰凉的手,哽咽着安慰:“桂兰婶,你别急,溪溪是个懂事的孩子,说不定只是去学校了,或者去哪散心了……”
      可周桂兰知道,不是的。林溪从来不会不告而别,更不会留下这样的话。她瘫坐在青石板上,雨水混着泪水顺着脸颊往下淌,嘴里反复念叨着:“她怎么会累啊?我每天给她做好吃的,她要什么我都买,她爸妈每个月都打钱回来,她怎么就不想活了啊……”,她不明白,孩子要的不是货架上的玩具,是你放下手机的专注。
      半小时后,警车的鸣笛声刺破了老巷的宁静。红蓝交替的灯光穿过雨帘,在湿漉漉的墙壁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一场无声的默剧。陆沉带着苏晴和林菲菲走进林溪的房间时,警服上还沾着雨珠,裤脚沾满了泥点。
      陆沉今年四十二岁,是市刑侦支队的主办警官,脸上刻着常年办案留下的疲惫和锐利。他的目光扫过房间,墙上贴满的奖状像一幅褪色的贴画,无声地诉说着这个女孩的优秀。书桌上的复习资料扉页上,用娟秀的字迹写着 “目标:市一中”,旁边画的小小的笑脸,此刻看起来格外刺眼。优秀不是孩子的免痛金牌,过度期待只会压垮翅膀。
      “陆队,现场没有打斗痕迹,门窗完好,根据老人描述和遗书判断,林溪是半夜趁外婆熟睡,自行离开的。” 苏晴仔细勘察着现场,声音低沉而专业,“书包不见了,应该是有备而去。桌上这部是她的常用机,通讯录里只有家人、老师和同学的联系方式。”
      林菲菲调出了巷口的监控,画面里,凌晨四点零七分,一个瘦小的身影背着书包,悄悄推开了周家的大门。林溪穿着一身校服,头发扎得整整齐齐,脚步缓慢却坚定,没有丝毫犹豫,消失在雨幕深处。
      “她往哪个方向走了?” 陆沉追问。
      “监控只拍到巷口,后面是老城区的窄巷,没有监控覆盖。” 林菲菲的声音带着一丝无奈。
      周桂兰颤抖着补充:“溪溪小时候,我常带她去城外的青菱湖玩,她说那里安静…… 还有学校后面的那条小路,她放学有时候会去走走……”
      陆沉的眉头紧紧皱了起来。他的女儿今年也上初三,和林溪差不多大。因为常年办案,他陪女儿的时间少得可怜,每次回家,女儿总是低着头玩手机,很少和他说话。他总以为,只要给女儿提供最好的物质条件,让她好好学习,就是对她好。可此刻看着林溪满墙的奖状和那句简短的遗书,他心里像被什么东西狠狠揪了一下 ,原来,对于孩子来说,陪伴不是奢侈品,是必需品。
      “立刻调取城区监控,重点排查青菱湖周边、实验中学附近路段,寻找林溪的行踪。” 陆沉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苏晴,联系实验中学,了解林溪近期的人际关系和情绪状态;林菲菲,走访邻居和同学,看看有没有人知道她的异常。”
      他拿起书桌上的常用机,反复查看后递给技术人员:“全面恢复数据,看看有没有隐藏的聊天记录或软件。另外,排查林溪是否有另一部通讯设备。”
      很快,技术科传来关键线索:林溪的常用机云端备份显示,她三个月前购买过一部二手智能手机,未绑定任何亲情账号,近期有多次与安徽地区的陌生 IP 地址的加密通讯记录。同时,常用机的浏览器历史里,残留着一个名为 “告别世界的我们” 的微信群邀请链接。
      “陆队,查到了!这个微信群有两百多名成员,群主 IP 地址定位在安徽阜阳,身份暂未查明,近期频繁向林溪发送消极诱导信息。” 技术人员的声音透过对讲机传来。
      千里之外的教唆,加上亲情的缺席,最终把这个优秀的女孩推向了绝境。孤独的孩子,最容易被虚假的温暖蛊惑。
      就在这时,门口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林建国和张兰跌跌撞撞地冲了进来,两人穿着昂贵的名牌服装,却风尘仆仆,脸上满是憔悴和惊慌。“溪溪呢?我女儿呢?” 张兰抓住周桂兰的胳膊,急切地追问,当看到书桌上的遗书时,她的身体猛地一僵,眼泪瞬间涌了出来,“不可能!溪溪那么懂事,那么要强,她怎么会……”
      林建国站在一旁,高大的男人瞬间佝偻了背,双手插进头发里,发出压抑的呜咽声。他想起每次视频,女儿总是沉默地听着他说教,想起自己总说 “等赚够了钱就回家陪你”,想起上次女儿在电话里小声说 “爸爸,我想你了”,他却不耐烦地说 “爸爸忙着呢,下次再说”。巨大的悔恨像潮水般将他淹没 ,我们总在等 “有空”,孩子却在等 “现在”,而成长不会等任何人。
      警方的搜寻在雨中展开。城区的监控一点点拼凑着林溪的踪迹:凌晨四点半,她出现在老城区的十字路口;五点十分,她走进了学校后面的小路;七点,她出现在城郊的公交站台,坐上了去往青菱湖方向的公交车……
      雨越下越大,青菱湖周边的芦苇被风吹得东倒西歪,湖水泛着暗沉的波纹,像一张巨大的嘴,吞噬着一切光亮。中午十二点,搜救队员在湖边发现了一个粉色的书包,里面装着林溪的课本、试卷,还有一部黑屏的二手智能手机 ,正是那部用来联系自杀群的设备,聊天记录已被清空,但技术人员确认曾与安徽 IP 长期通讯。书包旁,还散落着一张被折得整整齐齐的成绩单 ,全班第二,年级第五。
      书包旁边,散落着几片白色的花瓣,是林溪最喜欢的桂花。
      “陆队,在湖中心发现疑似尸体!” 搜救队员的喊声传来。
      陆沉和苏晴立刻跑了过去。冲锋舟在湖面上颠簸,雨水模糊了视线。当那具穿着校服的瘦小身体被打捞上来时,张兰发出一声凄厉的尖叫,昏了过去。林建国扑过去,抱着女儿冰冷的身体,哭得撕心裂肺:“溪溪,爸爸错了…… 爸爸不该让你一个人……”
      林溪的脸上没有痛苦的表情,眼睛紧闭着,长长的睫毛上还挂着一滴未干的水珠,像清晨草叶上的露珠。她的口袋里,放着一枚小小的桂花书签,是小时候外婆给她做的。
      陆沉站在湖边,雨水打湿了他的头发和警服。看着那片暗沉的湖水,他心里清楚,这个十五岁的女孩,半夜溜出家门,在她熟悉的城市边缘走了整整八个小时。她或许在学校后面的小路上徘徊过,在公交站台犹豫过,在湖边反复思考过,最终还是选择了这样决绝的方式离开。
      常年缺席的父母,不懂心理疏导的外婆,只看重成绩的学校,还有那个远在千里之外、在网络上散播绝望的群主…… 到底是什么,压垮了这个优秀的女孩?压垮孩子的从来不是最后一根稻草,是无数根被忽视的失望。
      “苏晴,立刻联系安徽警方,协查‘告别世界的我们’微信群群主身份,务必尽快锁定嫌疑人。” 陆沉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林菲菲,重点核实林溪离开家后的行踪细节,她见过谁,去过哪里,有没有留下其他线索。”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湖面,语气沉重:“这不是一起简单的失踪自杀案,我们要查出真相,更要让更多家长明白,孩子要的,从来都不是钱,而是陪伴和理解 ,你给的是你想给的,不是孩子要的,这不是爱,是自我感动。”
      红蓝交替的警灯在雨幕中闪烁,照亮了湖边的悲伤与绝望。陆沉知道,这桩悲剧仅仅是个开始,在这座城市的某个角落,还有更多像林溪一样的孩子,在黑暗中独自挣扎。而他和他的团队,必须尽快找到那束光,照亮孩子们前行的路。
      只是此刻,雨还在下,青菱湖的水波依旧暗沉,那些隐藏在雨幕中的罪恶与伤痛,才刚刚拉开序幕。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