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 4 章 ...
-
就这样,在小区附近的药店买了一包口罩。
临近年关,寒风刺骨,两人冻得直哆嗦,附近基本上是没有行人的。
“姐,肯定没事,你这么有点大题小作了”
苏言诺耷拉着脸小声嚷嚷,苏尔祈扯了扯嘴角没吭声。
“好冷啊”
买个口罩的功夫天已经黑了。之后的几天苏尔祈没有再去图书馆,家中进行大扫除。大年二十七那天,外婆打来电话,说自己的馒头包子啊正在蒸让现在赶紧过来吃口热乎的。苏父苏母忙着卤肉,苏言诺不想动,所以每当这个时候苏尔祈是最开心的。
在外婆面前,苏尔祈永远是最鲜活的,无拘无束的。半个小时的车程就到村口了。
“尔尔,来啦,还是热的,牛肉馅的,来,张嘴”,下了车直奔厨房,摘了口罩张嘴“啊”
“我这次跟你爷又蒸了一百多个,你等下回去的时候拿一些回去”外婆把刚包好的包子放在大锅灶的上面的蒸笼,一个一个摆整齐,下面垫着反正不晓得是啥树的叶子,蒸出来的包子格外香。
“晓得了”
“言言咋没跟你一起”
“他嫌冷,不想动”
“不来算了,咱们吃。我这儿卤好的牛肉,猪肉美得很,你尝是不是跟你们在外面买的一样,比那还要好吃”外婆打开灶台内侧的锅盖,卤汁浸泡着卤肉,“咱一会儿切一盘,一个猪耳朵,一疙瘩牛肉,你一会儿调醋汤,炒两个菜,咱们三个人”
“行,我看有啥菜”苏尔祈往平常放新鲜菜的小木桌看去,外爷是个木匠,这个小木桌就是他做的,包括苏尔祈卧室的一个小木凳也是。
翻着小木桌上篮子里的菜,什么萝卜,莴笋,藕,黄瓜基本上常见的菜都有。
“炒个蒜苔炒肉,煮个疙瘩汤,刚好拌个凉菜,有包子花卷差不多”
“行,看你安排”
苏尔祈吃了早午饭来的,现在中午2点多,等做好差不多下午四点,吃个饭回家刚刚好。连着几天的阴天,喝完暖和的疙瘩汤刚刚好。等这最后笼包子蒸熟,再做饭就差不多。
祖孙3人在厨房闲聊
“外婆,我跟你说,你这几天能不出门就不出门,这几天流感病毒严重的很”苏尔祈切着洗好的蒜苔跟外婆嘱咐道。
“我跟你外爷都不出门,新闻上说了,我还跟你外爷说来着”
外婆边说边用筷子搅和着盆里的面粉,少量多次加水,使面粉变成絮状。外爷看着灶台的火候。一小块生姜切成细丝,清洗完成的白菜被苏尔祈也切成细丝,冻在冰箱的西红开水一趟轻轻松松脱皮,小块备用,两个鸡蛋搅散,万事俱备,只用开做。
苏尔祈很喜欢做饭,尤其是用大铁锅在灶上做饭,巨香,一种烟火气。在家做饭总是被鸡蛋里挑骨头,什么做完饭不收拾厨房,什么这个菜切的大小不合适,什么应该先放这个再放那个,就很烦躁。在外婆家做饭,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祖孙两人一起配合,大家都很开心。
下午3点半左右,苏尔祈估摸时间差不多就喊外爷
“外爷,给灶台加火了,炒菜啦!”苏尔祈冲着菜园子的拔葱的背影喊。
锅热倒油,腌好的瘦肉迅速翻炒直至变色,盛出备用,倒入小量油,姜蒜爆香,不停的翻炒蒜苔,估摸时间,小许酱油盐味精依次加入,刚刚瘦肉再次入锅,大火翻炒直至断生,最后小火稍微焖一下,盛出放在火盆上边保暖。
挖一勺猪油,葱姜爆香倒入西红柿块儿,翻炒出沙,放被切成丝状白菜根部,一点点盐和味精,白菜根部变软后加入白菜叶翻炒后,适量的开水烧开加入面疙瘩,不停搅拌防止粘锅,小火焖煮,直到铁锅盖冒烟,绕铁锅一圈淋鸡蛋液,出锅前撒一把蒜苗。
“好了,好了,吃饭了,吃饭了”苏尔祈盛了3大碗,“嘿嘿,一人一碗,刚刚好”
三人围着火盆支了一张桌子
“香吧”苏尔祈笑眯眯看着外爷和外婆
外爷连连点头,沿着碗边吸溜一大口。外婆冲她竖一个大拇指“好吃”
苏尔祈上一秒一口肉包子,一口凉拌猪耳朵;下一秒,一口蒜苔炒肉,喝着疙瘩汤。
临走前,外婆外爷给她装了满满一兜的包子花卷,因为她爱吃。每回过年前,就会打电话催她赶紧来,然后再装满回家,单独开小灶。
回家天已经黑了,刚开门苏言诺的就冲到门口“啥好吃的”,殷勤的结过,“还是热的,晚上加餐!”苏尔祈翻了一个白眼洗手。
第二天起床就听见苏父苏母在说话,什么病毒很厉害,什么肺炎,什么疫情什么的。苏尔祈巨无比庆幸还好当时和苏言诺凑了点钱买了一包。
大年二十九那天文件通知下来,要管控了,因为是小县城,还处于安全状态。
苏尔祈在刷公众号的时候,刷到了图书馆闭馆的通知。想到了那天递给她口罩的姐姐,也不知道姐姐现在怎么样,希望大家的平平安安,苏尔祈在心中念叨着。那个男生,她想起来了,总是喝同一款的咖啡,高一开学不久苏母决定给她报补习班的时候,一楼在黑板上写函数大题,是那个男生。
白色短袖,干净,专注。
都这么久了,可能记错了,也许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专注。
好羡慕,这学期开始是想要重新培养自己的专注力,为了终极目标:考大学。但白天在学校听课的时候,听不进去也是任由自己发呆,一开始抹一点风油精,时间久了也有免疫了。也便自己找借口,没关系晚上回去看看相关的网课,刷几道题,跟上就行了。
虽然状态确实好了不少,和周围同学偶然也能交流,不在逃避,但也没有很熟。最起码每天不再想那些不好的事情。这种状态太不错,但是总分卡在三四百出头,总不是一个办法,还有一年半,现在是有计划回顾高一拉下的功课,隐隐还是有焦虑的。
苏尔祈长叹一口气,她其实很满意现在的状态,但是分数是硬伤。书棠是一定会考上P大的,她们之间约定好考大学,不是一定要考同一所大学,而是不同地方。
很早之前就越定好了,两个人的目标是不一样的。书棠要去B市,她要去N市。那时两个人都对未来有美好的憧憬,要在不同的地方上大学,一定要带对方去所在的大学所在的城市。
“尔尔,到时候我带你去我们学校吃食堂,听学长学姐说又便宜又好吃,带你去爬八达岭长城,去天安门看升国旗,还有好多好多。你也是,据说那的江南风景可美了,咱两到时候一定要拍好多好多的写真哦”
世界太大了,太美妙了。这样体会到的快乐就是双倍。
N市啊,初次想要去这个城市的大学其实仅仅只是因为每晚走在回家的路上,看着漫天的繁星,一整天的苦闷就消失,就很开心就很快乐。每晚看着天空的繁星,久而久之摸索出,只要当天有星星,第二天一定是大晴天。天文就不知不觉出现在苏尔祈的世界,发现全国最好的专业在N市,去N市就成为了一种执念。
后来,她看了很多相关的知识,那时候泡在图书馆翻看科普绘本是最开心的时候。她记得那时候她加了一位网友,他很喜欢这个领域,但是现实的残酷,他不愿意妥协,每天依旧坚持会在动态分享有趣的知识,后来他真的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在天文台工作。苏尔祈记得他实现梦想那天的动态,字里行间的开心是溢出来了的,那天她也很开心。
再后来,她的世界每天都是学习,一件干出来明明会有满满的成就感的事逐渐变得压抑痛苦。天文、航空航天专业词汇一点一点的淡出她的世界。苏尔祈看着公众号那张绚丽浩瀚的繁星照片,看着书桌上被她整理出寒假要补完的课本。
还有一年半,总会有奇迹发生的对吧。
苏尔祈盯着书柜摆放着书棠送给她的宇航员水晶球。
也许学习从来不是为了父母眼中成为听话乖巧懂事孩子的筹码,不是为了和书棠一起考大学成为彼此最重要的灯塔,而是为了自己。
对吧。
为了自己去学想学习的专业。
为了自己能够想去的地方。
为了……为了自己能够掌握相对能够选择的空间。
为了自己让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对于普通工薪家庭的我们来说,学习的确是目前唯一最好的捷径。
“它只是我达到我想要目标的工具而已”苏尔祈看着已经黑屏的平板低声喃喃,“在学习中,我应该占相对主导地位,而不是总觉得没关系高考还早总保持松散的状态,总觉得没关系自己情绪状态一点点慢慢的好起来这就够了,来当作借口啊”
N市真的很重要。
“书棠,我说如果,我想现在把重心放在高考上,如果去N大还有没有机会,我想现在以高考的形式规划学习”
苏尔祈紧张颤抖着手敲下这行字
“我觉得如果时刻保持在备考的阶段,还来得及吗?”
在大年二十九这天,苏尔祈做了一个决定,重新制定计划。
“尔尔,只要我们全力以赴努力了,一切都来得及”
“我帮你问问之前的学长学姐,尔尔加油!”
“好,谢谢书棠”
“尔尔,那边情况影响可能会很大,我担心明年春的省内预赛可能会推迟,现在线下课程改为线上课程,尔尔我有点担心”
“没事,肯定没事,今年都拿省二了呀。高一参加预赛就拿到初赛名额,而且初赛拿到省二,书棠你超级厉害的,你知道吗,你真的真的很厉害。”
“不要担心啦,现在应该好好休息,这么时间一直学习,你一直处于紧绷状态,明天就除夕了,除夕一过就是新的一年,新的一年一定会好起来的,我们一定会都好好的。”
一定会。
我相信你,书棠。
我相信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