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霁丘是一座小城,隐匿在都市川流不息的人群中,但又在本地人心中,亮出一簇永存的火焰。
      小城的十字路口热闹而又有序,红色信号灯一亮车辆停留,非机动车道上清一色的蓝色冬季校服迎着万物复苏的春天。
      江清徐等红灯的片刻,顺手拿起挂在车把手上的豆浆吸了两口又重新挂了回去。
      正值三月中旬,是路边花草争相生长的时候。绿灯一亮,少年骑在最前面带出暖风的痕迹。头发虽被风吹得杂乱,但他不在意,好似三月在给这一代青春让路。
      “江清徐!”听声音便知道那是唐泽。
      江清徐听到呼喊声放慢了骑车速度,等人和他齐头的时候,他看了一眼身旁人的着装提醒道:“今天可是小溪值班啊。”
      “不是,今天到她值班了?”唐泽疑惑地说道。
      江清徐笑了几声,“我听学生会说的啊,到门口脱了就行快点吧,要迟到了!”
      “那你等等我啊倒是!”
      他们俩一前一后进教室时,班里的人到了大半。在混着课代表收昨天晚自习作业呼喊声的同时,中间又有一片哀号和抱怨声。
      霁丘一中在省里是比较靠前的普高,因此有不少人慕名而来。高二年级也是除了高三之外重点关注的对象,加上又是新学期刚开学,总的来说这一届被管得严格了些。
      他们所在的班为历史A班,也是历史的第一大类:历史、政治、地理的纯文组合。
      历史A班在高中这两年创下过不少先例,成为学校有名的风云班级,究其根源主要还是班上的人太过于“特殊”。
      就拿江清徐成绩来说,省里胜过霁中的学校其实也有,但从他们这一届选科分班开始,江清徐就赢得省里的头筹,很少有人超越。在最近一次的全市联考中,他就以超第二名总成绩整整二十五分占据着市第一的称号。
      除了江清徐这样在成绩上一骑绝尘的天才之外,班里也有一些风趣横生的存在,比如A班正在上演的剧情。
      唐泽刚打完水便被来要昨天做的数学专项卷子的张瑞堵住了去路,“来吧卷子。”
      “我天我晚自习光顾着背政治了,忘了有数学了。”
      张瑞无奈道:“政治救过你的命吗哥,昨天是数学专项训练。”
      “政治救没救过我不知道,我要是今天还背不过政治我就死了。”
      “这样吧,早读你补完,我下课得交。”
      唐泽感激道:“天呐救星!”
      “滚滚,我去收别人的了。”
      政治课代表叶初雨闻言道:“哦对唐泽,你记着去找老师背啊,第三节课就是政治了。”
      “放心吧,我第一节课下课就去。”
      唐泽回到自己的位置上,顺手拍了拍江清徐的背,“别睡了同桌,上早读了。”
      预备铃又在此时打了起来,冀成,也就是语文课代表,他放下吃了一半的肉夹馍,“大家先停一停啊,今天该背《论语十二章》了,小桃上课可能提问啊。”
      春日里的微光透过窗户映到教室里把白杨枝杈的光影分割,日复一日的生活毫无波澜,让人充满厌倦。虽说是这样,但处在这样的一个年纪里,少年们的热情让本无所乐趣的学校也充满盎然的生机。
      等着吃晚饭的间隙,江清徐请假出了校门。按他原来的话来说是,他租的房子那户人家的房东要收房,具体得等回去之后再仔细商量。
      江清徐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便离了婚,之后就跟着奶奶一起生活。他很争气,考上了霁丘一中,自然地为江家争了光,但是一中实行半住宿制,也就是到了高三才让住宿。之后他姑姑江南又在霁丘城区里面找了一套老房子,价格也算是便宜,方便他上学。
      江清徐骑自行车回家后,房东早就在门口候着,见到江清徐便嘿了一声。
      “来这么早啊,爷爷。”
      “快吧,专门等你的,”老人把手上的保温袋子递给正在开门的江清徐,“给,我晚上包了饺子给你带了些。”
      两人进去后,江清徐笑言:“正好我没吃饭呢。”
      和别的房东可能有些不同,江清徐租的这户人家的户主是位老人。
      两人的第一次见面,江清徐喊他了一句爷爷。老人似乎很高兴,也便应了这声称呼。
      其实这房子也是老人孙女的嫁妆,因为没有太多的钱再买一套,也不想让夫家的人看不起,只好又把这房子收回去。
      “是喜事儿啊。”他把饺子蘸了蘸醋听着老人解释后放松地说。
      老人心情似乎有些低,孙女结婚当然好但就是挺对不住小江的,他想着说:“这房子的钱我会多退你俩月的,而且我已经托人给你看着有什么合适的房子,有什么需要你尽管提。”
      江清徐听到这儿心里不免有些复杂,他其实了解面前头发已经斑白的老人家里的情况,总的来说也能理解。他放下筷子,语气认真地说道:“爷爷,您能帮我再找一个房子真的挺感动了,但那钱我不能要,该退多少退多少。”
      老人手一挥,“你别管了,我记着你来的时候就想选离学校近一点儿的房子,但那时没有房源。正好我知道有一套,小区是个十几年前的老房子了,但里面还挺新,等你什么时候有空,咱俩过去看看。”
      江清徐看着爷爷不由分说的劲儿,也便答应了下来。
      他回学校的路上,太阳正好下山,影子的轮廓随江清徐骑单车的弧度随风飘摇。路过离学校不远的便利店时,他忽然想到唐泽点名要吃这家的关东煮。
      大约五分钟江清徐便从店里走了出来,等他跨上自行车从不远处跑来的男生挡住了他的去路。
      “诶,同学同学。”男生理了理快要掉下肩的书包带子。
      江清徐看着他,似乎是在等着那男生往下说。
      “这边有厕所没,同学。”男生的语气有些急,但眉眼依然是弯的,颇有近人之意。
      他想了想道:“路西的拐弯处就有一个,”继而用手指了指方向,“那儿,不远。”
      男生顺着视线看过去,又回眸笑道:“行谢谢你啊同学,我找老半天了。”
      江清徐就这样跨坐在单车上,一只脚撑着地,听到面前人说完后用手碰了碰鼻尖,“没事儿。”
      有一小股风随着两人分别的那刻吹起,树上新冒出的小花经不住春风,又辗转落了下来。
      两人往相反的方向走去后,那男生一路小跑去到了江清徐所说的公厕。他从厕所出来后,手上的水珠还没甩干,手机铃声在他口袋里响起。
      接听后,那头的人直接说:“是晏晟同学吧?”
      男生疑惑地看了看来电,又想起什么,“对,我是。”
      电话那头的人继续说:“成绩已经发到了你家长的手机上了,考得真不错啊,下周一到学校报到,历史一班。”
      他看着西边的太阳的一角,嘴角笑了起来,“那老师我想问一下,江清徐考多少分啊?”
      电话那头的主任似乎也没想到这位新同学会问这个问题,他说:“只是你的成绩全部出来了,如果想知道的话,下周一到学校看看不就知道了?”
      晏晟笑着挑了一下眉:“好谢谢老师。”
      “欢迎来到霁丘一中。”
      快到班门口的江清徐松了口气,“呼,还好没迟到。”
      唐泽刚打完篮球回来后看到正在前面走的江清徐,忽然一个箭步从背后勾住他的脖子,“回头请你吃饭啊。”
      “你不知道我有多急。”江清徐一同和唐泽走进班说道。
      唐泽打开关东煮的袋子往江清徐嘴边送调侃道:“那为了报答咱们班长带饭,第一口给你吃!”上课铃踩着唐泽的尾音响起。
      “赶紧吃吧你,今天小桃的晚课。”江清徐笑着用手往一边推着唐泽。
      他回到位置上,一抬头便看见江清徐还在他跟前杵着,便抹着嘴说道:“你笑什——”
      “唐泽!”一道有些沙哑地女声喊道。
      江清徐身体略侧了些,唐泽就看见后面站着的班主任一脸严肃地看着他,他闭了闭眼睛只好认栽。
      “哪个人又在班里吃东西了,是吧唐泽。”小桃拿着教辅书走到讲台,“那行吧,既然站都站起来了,来吧,上台听写文言文吧。”
      班上的人瞬间松了一口气并顺带着笑了起来。
      “唐泽在上面写,你们拿纸自己写,写完收的啊,认真点。”
      班上陆陆续续有撕纸的声音,夹杂着小声说话的低音。
      小桃其实她原名陈木兆,木兆,木兆,连起来就是桃。起这个外号的经过,其实是个乌龙。
      陈木兆字写得很不错,尤其是行楷,高一选科刚分完班的时候她去参加了省里的老师书法大赛,当时由另一个老师代了两天课。
      刚到历史A班时,她首先写的名字。班里一个高个子的男生冀成,有点轻度近视,由于当时还没配眼镜,就把陈木兆后两个字看成了桃。从此“小桃”也便流传开来,这次渊源之后,冀成也当上了语文课代表。
      晚课下课江清徐留到了最后才走,到车棚时学校里的人零零散散显得寂静了些。
      不远处有个人正在停自行车,江清徐看他没穿校服便从他身边推车过去时放慢了速度,脱口而出道:“老师好。”
      穿着黑色冲锋衣的人突然定在了原地,转头看向已经扬长而去的江清徐。
      “我去不光记忆力不好,眼神也不好使了吗江清徐。”
      锁车的人正是晏晟,他晚上心情好,突发奇想来到了这儿,刚把门岗的大爷搞定,结果现在给他来这出。空气停留了几秒,他丢着钥匙一步步走着,学校里只有微黄的路灯还亮着,不影响晏晟观察四周的环境。
      有些紧张,但同时也期待着接下来要面对的一切。
      江清徐没直接回家,而是和老人一起去新房子看了看。小区名叫落花时节,离霁丘一中没多远,也算是个学区房。因为老人和房东认识,租给江清徐也稍微便宜了些,但这儿的房东李姐告诉他,因为离学近,这儿的房源很抢手,所以是个合租房子。
      江清徐看了大概的环境,虽然说是老小区,但里面的陈设一点也看不出来,房子视野很开阔,有两间卧室应该是两人合租,大差不差也是个学生。江清徐对于合租没有太多的反对意见,满打满算也就半年时间,高三就可以住校了。
      所以在看房的第一天也就确定了心中的答案,具体的等他放假再一起说。
      好像青春本就是这样,无数个困难来临的时候去选择直面也好,还是逃避也罢,新的一天总会来临。太阳依然会从东方升起,到日落的时候,月亮便会代替阳光。
      至于困难,总说要勇敢,但十七岁的人秉持着船到桥头自然直的佛系说法,第二天依旧新颖,仍然精彩。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