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南风知我意 ...

  •   腊月的寒风还带着料峭凉意,画室的窗台上却已摆上了几盆含苞的水仙,嫩白的花箭顶着鹅黄的花骨朵,在暖融融的室内透着生机。沈知夏正趴在桌上整理写生路线,指尖划过地图上圈出的南方小城,眼里满是期待。

      “确定要去汀南吗?”苏砚端着两杯热可可走过来,将其中一杯放在他手边,指尖触到微凉的桌面,“我查了天气预报,那边春节前后多晴好天气,温度刚好适合写生。”

      沈知夏捧着热可可抿了一口,甜香混着可可的醇厚在舌尖化开:“嗯,林晓说汀南的古街保存得特别好,还有大片的冬樱林,春天来得早,正月里就能看到花开。”他指着地图上的标记,“而且那里的糖水铺子很有名,我列了好几家想去尝尝。”

      苏砚俯身看着他手写的清单,字迹娟秀,还在旁边画了小小的糖水瓶记号,忍不住失笑:“看来你这次是冲着美食和美景来的,画画倒是成了副业。”

      “才不是呢!”沈知夏仰头看他,眼里闪着狡黠的光,“美食也是灵感来源啊,你看我们画的《巷陌烟火》,不就是因为那些热气腾腾的日常才动人吗?”

      苏砚揉了揉他的头发,眼底满是宠溺:“好,都听你的。机票和民宿都订好了,除夕前一天出发,在那边待上一个月,刚好能赶上樱花开得最盛的时候。”

      离出发还有一周,沈知夏忙着整理画具,将颜料分门别类装进工具箱,画笔仔细裹好,还特意带上了苏砚画的那幅“睡颜图”,小心翼翼地卷起来放进画筒。苏砚则在一旁收拾行李,叠好沈知夏爱吃的零食,塞进保暖的围巾和手套,又额外装了一小瓶感冒药和创可贴。

      “不用带这么多东西吧?”沈知夏看着鼓鼓囊囊的行李箱,“民宿里应该什么都有。”

      “以防万一。”苏砚拉上拉链,“汀南是小城,不比大城市方便,多带点总是好的。”他顿了顿,补充道,“你胃不好,那边饮食偏甜,我带了点你习惯吃的胃药。”

      沈知夏心里一暖,走过去从背后抱住他:“苏砚,有你在,我真的什么都不用操心。”

      苏砚握住他的手,轻轻拍了拍:“傻话。我们是彼此的依靠,不是吗?”

      出发那天,天空飘着细碎的雪花,沈知夏和苏砚背着画具,提着行李,在机场与前来送行的沈清禾告别。“到了记得报平安,”沈清禾递给他一个保温袋,“里面是我包的饺子,冷冻过的,到那边煮煮就能吃,也算在异乡过个团圆年。”

      “谢谢姐。”沈知夏接过保温袋,心里暖暖的,“你春节也要好好照顾自己,别太累了。”

      “放心吧。”沈清禾笑着点头,看向苏砚,“苏砚,知夏就交给你了,路上注意安全。”

      “姐,你放心。”苏砚语气笃定。

      飞机起飞时,沈知夏看着窗外的雪花渐渐变小,直至消失在云层之下。三个小时后,飞机降落在汀南机场,一股带着花香的暖湿气流扑面而来,与出发地的寒冷截然不同。阳光透过机场的玻璃幕墙,洒在身上暖洋洋的,让人瞬间卸下了冬日的厚重。

      民宿订在汀南古城的巷子里,是一座带院子的老宅子,青瓦白墙,院角种着几株腊梅,正开得热烈,暗香浮动。房东是位和蔼的老奶奶,帮他们打开房门,笑着说:“你们来得正好,再过几天,城外的樱花开了,可好看了。”

      房间收拾得干净整洁,窗边摆着两张画架,刚好适合他们一起作画。沈知夏放下行李,第一时间跑到院子里,凑近腊梅闻了闻,花香清冽,沁人心脾。“苏砚,你看这里多美。”他转头朝苏砚招手,眼里满是雀跃。

      苏砚笑着走过去,看着他被阳光晒得微红的脸颊,心里满是安宁。“先收拾一下,晚上我们去逛古城,尝尝当地的特色小吃。”

      夜幕降临,古城的灯笼次第亮起,暖黄的灯光映照着青石板路,别有一番韵味。沈知夏拉着苏砚的手,穿梭在巷子里,路边的小摊飘来阵阵香气,有糖画、米糕、还有热气腾腾的鱼丸汤。

      “我们尝尝这个。”沈知夏指着一个卖糖水的小摊,摊位上摆着十几个瓦罐,里面装着不同口味的糖水。老板热情地介绍:“有红豆沙、绿豆沙、银耳莲子、百合雪梨,都是现熬的,甜而不腻。”

      沈知夏点了一碗红豆沙,苏砚选了银耳莲子。糖水入口温润,甜意恰到好处,暖意在胃里慢慢散开。“真好吃。”沈知夏眯起眼睛,像只满足的小猫,“比我想象中还要清甜。”

      苏砚看着他的样子,忍不住舀了一勺自己的银耳莲子递到他嘴边:“尝尝这个,清热润肺。”

      沈知夏张嘴吃下,莲子软糯,银耳爽滑,连连点头:“也很好吃。”

      两人边逛边吃,走到古城中心的戏台前,正好赶上当地的戏曲表演。台上的演员穿着华丽的戏服,唱腔婉转,台下坐满了观众,有老人,有孩子,还有不少游客,大家看得津津有味。

      沈知夏拉着苏砚找了个空位坐下,看着台上的表演,眼里满是好奇。“你听过这种戏吗?”他轻声问。

      苏砚摇摇头:“没听过,但旋律挺好听的。”他转头看着沈知夏专注的侧脸,灯光下,他的睫毛长长的,投下淡淡的阴影,格外好看。

      表演结束后,两人沿着原路返回民宿。巷子里的人渐渐少了,只有灯笼依旧亮着,映着两人并肩的身影。沈知夏脚步轻快,偶尔会踢到路边的小石子,发出清脆的声响。

      “苏砚,”他突然停下脚步,转头看着苏砚,“明年春节,我们还来这里好不好?”

      苏砚笑着点头:“好啊,只要你喜欢,我们每年都来。”

      回到民宿时,老奶奶已经准备好热水。沈知夏洗漱完毕,躺在床上,却毫无睡意,脑子里满是白天看到的风景和吃到的美食。苏砚走过来,躺在他身边,轻轻搂住他:“早点睡,明天我们去城外的樱花园看看。”

      “嗯。”沈知夏往他怀里缩了缩,听着他沉稳的心跳声,渐渐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沈知夏就醒了。他轻手轻脚地起床,生怕吵醒苏砚。走到院子里,晨雾还未散尽,腊梅的香气愈发浓郁。他坐在院角的石凳上,拿出速写本,开始勾勒眼前的景色。

      苏砚醒来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画面:沈知夏坐在晨光里,笔尖在纸上快速滑动,神情专注而温柔。他悄悄走到沈知夏身后,没有打扰他,只是静静地看着。

      “醒啦?”沈知夏察觉到他的 presence,转头笑着说,“你看,我画的腊梅。”

      苏砚俯身看去,画纸上的腊梅枝干遒劲,花瓣娇嫩,寥寥几笔,却神韵十足。“画得真好。”他轻声说,“走吧,我们去樱花园。”

      樱花园离古城不远,两人骑着民宿提供的自行车,沿着乡间小路前行。路边的田野里,绿油油的蔬菜长势喜人,偶尔能看到几只白鹭在空中盘旋。微风拂过,带着青草和泥土的气息,让人神清气爽。

      到了樱花园,沈知夏立刻被眼前的景色震撼到了。大片的樱花树沿着山坡铺开,粉白色的花朵缀满枝头,像云似雾,美不胜收。阳光透过花枝洒下,形成斑驳的光影,落在地上,格外浪漫。

      “太美了。”沈知夏忍不住感叹,立刻拿出画具,找了个视野开阔的地方坐下,开始写生。他的笔触灵动,很快就勾勒出樱花树的轮廓,再蘸上淡淡的粉色和白色,花朵渐渐在画纸上绽放。

      苏砚坐在他身边,也拿出画具,却没有急着动笔,而是先观察着周围的景色。他注意到,樱花树下有不少游人,有情侣牵手漫步,有老人坐在长椅上休息,有孩子在草地上奔跑嬉戏,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容。

      这些鲜活的场景,让他想起了沈知夏说的“烟火气”。他拿起画笔,开始描绘眼前的画面,将樱花树、游人、阳光和草地都融入画中,色彩温润,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中午时分,阳光渐渐强烈起来。沈知夏放下画笔,揉了揉眼睛,才发现自己已经画了三个多小时。苏砚走过来,递给他一瓶水:“歇会儿吧,我们去吃点东西。”

      “嗯。”沈知夏接过水,喝了一口,看着自己的画作,满意地点点头,“今天收获真多。”

      两人在樱花园附近的农家乐吃了午饭,点了当地的特色菜:清蒸鱼、炒时蔬、还有一碗热气腾腾的鸡汤。饭菜味道鲜美,食材新鲜,让人大饱口福。

      饭后,两人没有立刻返回樱花园,而是沿着小路散步。走到一处小溪边,看到几位村民正在洗衣服,说说笑笑,格外热闹。沈知夏拿出速写本,坐在溪边的石头上,开始画这些村民的身影。

      苏砚则坐在他身边,看着溪水潺潺流淌,心里满是宁静。他觉得,这样的日子真好,没有喧嚣,没有烦恼,只有彼此和画笔,还有眼前的美景。

      接下来的日子,两人每天都会去不同的地方写生。有时去古城的巷子里,画那些老房子和悠闲的居民;有时去乡间的田野里,画绿油油的庄稼和劳作的农民;有时去海边的渔村,画停泊的渔船和咸湿的海风。

      沈知夏的画作越来越灵动,他总能捕捉到最鲜活的瞬间,将人物的情感和景色的神韵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苏砚的画作则越来越温润,他擅长营造氛围,让每一幅画都自带一种安宁和温暖的感觉。

      除夕那天,沈知夏和苏砚在民宿里煮了沈清禾带来的饺子,还买了当地的特色菜和酒。老奶奶也给他们送来了一碗年糕,笑着说:“吃了年糕,年年高。”

      两人围坐在桌前,一边吃饺子,一边喝酒,看着窗外的烟花绽放,心里满是幸福。“苏砚,”沈知夏举起酒杯,“谢谢你陪我来这里,陪我度过这个春节。”

      苏砚也举起酒杯,与他碰了一下:“应该是我谢谢你,知夏。遇见你,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幸运。”

      酒过三巡,沈知夏有些微醺,他靠在苏砚怀里,看着窗外的烟花,轻声说:“苏砚,我们永远这样好不好?一直在一起,一起画画,一起看风景,一起度过每一个春节。”

      苏砚紧紧搂住他,在他耳边轻声说:“好,永远这样。我们会一直在一起,直到永远。”

      大年初一,古城里格外热闹。家家户户都贴上了春联,挂上了红灯笼,到处都是欢声笑语。沈知夏和苏砚穿着新衣服,在古城里逛了一圈,给老奶奶拜了年,还收到了一个红包。

      下午,两人去了樱花园。春节期间,樱花开得更盛了,游客也更多了。沈知夏看到一对年轻的情侣正在樱花树下拍照,女孩穿着白色的裙子,男孩穿着黑色的外套,两人依偎在一起,笑容甜蜜。

      他拿出速写本,快速地勾勒出这对情侣的身影,又添上了盛开的樱花和温暖的阳光。画完后,他将速写本递给那对情侣看:“送给你们。”

      情侣两人又惊又喜,连连道谢:“太谢谢你了,画得真好!”

      沈知夏笑着摇摇头:“不用谢,希望你们永远幸福。”

      苏砚站在一旁,看着沈知夏温柔的笑容,心里满是欣慰。他知道,沈知夏不仅用画笔记录着美景,更用画笔传递着爱与温暖。

      在汀南的最后几天,沈知夏和苏砚去了当地的一所乡村小学。学校的条件比较简陋,但孩子们的眼神却格外明亮。他们给孩子们带去了画具和书籍,还教他们画画。

      孩子们学得很认真,虽然笔触稚嫩,但每一幅画都充满了想象力。有个小女孩画了一幅画,画面上是一片盛开的樱花,樱花树下,有两个牵手的大人,旁边还有很多笑脸。

      “老师,这是我画的你们。”小女孩拿着画,跑到沈知夏面前,眼里满是期待。

      沈知夏接过画,心里满是感动:“画得真好,谢谢你。”他从口袋里拿出一颗糖,递给小女孩,“送给你。”

      小女孩接过糖,开心地跑开了。沈知夏看着她的背影,转头对苏砚说:“苏砚,这里的孩子真可爱。以后,我们多来看看他们好不好?”

      苏砚笑着点头:“好啊。我们可以经常来这里做公益,教孩子们画画,给他们带去温暖和希望。”

      离开汀南的那天,天很蓝,阳光很好。沈知夏和苏砚背着画具,提着行李,与老奶奶告别。老奶奶拉着沈知夏的手,依依不舍地说:“下次一定要再来啊,我给你们做最好吃的年糕。”

      “一定来。”沈知夏点点头,眼里满是不舍。

      坐在返程的飞机上,沈知夏靠在苏砚肩头,看着窗外的云朵,心里满是感慨。这次汀南之行,不仅让他画了很多画,还让他感受到了不一样的烟火气,收获了满满的温暖和幸福。

      “苏砚,”他轻声说,“这次旅行,真的很开心。”

      苏砚握住他的手,温柔地说:“我也是。知夏,只要和你在一起,无论去哪里,做什么,我都很开心。”

      飞机降落在熟悉的城市,一股熟悉的寒冷气息扑面而来。沈知夏却没有觉得冷,因为苏砚的手一直紧紧握着他,给了他无尽的温暖。

      回到画室,沈知夏第一件事就是整理这次旅行的画作。厚厚的一叠速写和油画,记录了汀南的美景、美食和人文风情。他把这些画挂在画室的墙上,满满的一墙,像一幅长长的画卷。

      沈清禾来画室看望他们时,看到这些画,忍不住赞叹:“这些画太美好了,充满了生命力。”她指着一幅描绘樱花园的油画,“这幅画,我能感受到阳光和花香。”

      “是啊,汀南真的是个很美的地方。”沈知夏笑着说,“姐,下次我们一起去好不好?”

      “好啊。”沈清禾点点头,“等我忙完手头的工作,我们就一起去。”

      接下来的日子,沈知夏和苏砚开始筹备新的画展。这次画展的主题是“南风知我意”,收录了他们在汀南的所有作品。他们希望通过这些画,让更多人感受到南方小城的温暖和烟火气,传递爱与希望。

      画展筹备期间,林晓也来帮忙。她看着沈知夏和苏砚的画作,眼里满是羡慕:“知夏哥,苏砚哥,你们的画越来越有感染力了。我也要多出去走走,感受不同的生活,画出更好的作品。”

      “我们相信你。”沈知夏笑着说,“只要坚持自己的初心,用心去感受生活,就一定能画出打动人心的作品。”

      画展开展的那天,展厅里人头攒动。很多观众都被这些充满温暖和生命力的画作打动了。有观众说:“看着这些画,我仿佛置身于汀南的樱花园里,感受到了阳光和花香。”还有观众说:“这些画让我明白,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好,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

      沈知夏和苏砚站在展厅里,看着观众们的反应,心里满是欣慰。他们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这些画不仅记录了他们的旅行,更传递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爱情的坚守。

      画展进行到一半时,沈知夏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是汀南樱花园里遇到的那对情侣。他们手里拿着那幅速写,笑着朝沈知夏走来:“沈老师,我们特意来看你的画展。你的画真的太美好了,让我们想起了在汀南的美好时光。”

      “谢谢你们。”沈知夏笑着说,“能让你们想起美好的时光,我很开心。”

      那对情侣拿出手机,给沈知夏看他们在汀南拍的照片:“我们已经决定了,明年春节,还要去汀南,去看看那里的樱花,去尝尝那里的糖水。”

      沈知夏点点头:“一定会的,汀南的樱花每年都会如期盛开。”

      画展结束后,沈知夏和苏砚收到了很多反馈。有出版社联系他们,想给他们出一本新的画集,收录这次画展的所有作品。还有公益组织邀请他们去做讲座,分享他们的旅行经历和创作心得。

      沈知夏和苏砚商量后,都答应了。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和经历,给更多人带来温暖和力量,让更多人热爱生活,坚守梦想。

      日子就这样在忙碌而充实中流逝。沈知夏和苏砚依旧每天在画室里画画,偶尔出门写生,或者参加公益活动。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