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慕嬴争黄袍加身,踏着前朝宗室与旧臣的尸骨登临帝位,至今,已五年。
五年时光,足以让一个新王朝站稳脚跟,也足以让许多往事沉入时间的河底,比如,曾经京城里那些煊赫一时的忠臣门第,比如,秦家。
远离京城权力漩涡的洛宁城,仿佛被时光遗忘,依旧过着它自己的慢调生活,暮春的雨刚歇,青石板路湿漉漉地倒映着新绿的老槐,空气清润。
秦砚舟提着一个竹编食盒,步履从容地穿过熟悉的巷弄,他今日穿了件半旧的晴山蓝长衫,眉眼温润,气度清雅,虽已离了京中繁华五年,那份世家公子的从容却未曾磨灭,只沉淀得更加内敛。
“秦公子,又给池先生带点心啊?”巷口卖绣品的妇人笑着招呼。
秦砚舟停下,含笑点头:“李婶好眼光,刚出炉的梅花糕,还热着。”
推开小院木门,草木清香扑面而来,院角的栀子已结了花苞,蓄着满园清芬。
池霁正坐在廊下的竹椅里,膝上搭着薄毯,手中书卷半展,阳光透过枝叶缝隙,在他苍白的侧脸投下细碎的光斑,听见脚步声,他抬眼望来,眸色沉静如水。
“回来了。”
“嗯”秦砚舟将食盒放在石桌上,掀开盖子,甜香四溢“李记的梅花糕,你上次说喜欢。”
西厢房的门“吱呀”一声开了,周顾郎端着黑漆药盘走出来,见到院中人,眉眼立刻弯成温柔的弧度:“砚舟哥哥回来得正好,池大哥的药刚温。”
他小心地将药碗放在池霁手边,又转身利落地摆开三副碗筷,三年前被两人从破庙里捡回时,他连名字都记不周全,如今却是这小院里最熨帖的存在。
秦砚舟接过周顾郎递来的茶,对池霁温声道:“今日气色不错,河水涨了,午后要不要去垂柳矶走走?”
周顾郎眼睛一亮,轻轻碰了碰池霁的袖角:“去吧池大哥,我新编了鱼篓。”
池霁的目光掠过秦砚舟含笑的眉眼,停在周顾郎期待的脸上,苍白的唇微微扬起:“好。”
池霁话音落下,周顾郎便已雀跃着去收拾渔具,他动作轻快,嘴里还哼着不知名的小调,那欢快的气息感染了整个小院。
秦砚舟看着他的背影,眼底带着温和的笑意,转头对池霁道:“你先将药喝了,我去换身便利的衣裳。”
池霁微微颔首,端起那碗浓黑的汤药,面不改色地一饮而尽,药的苦涩在舌尖蔓延,他眉头都未曾皱一下,只默默将空碗放回盘中。
待秦砚舟换了一身利落的青色短褐出来,周顾郎也已准备妥当,肩上背着鱼篓,手里拿着三根钓竿,笑嘻嘻地等在院中。
三人锁了院门,沿着湿润的青石板路,不紧不慢地朝城外的垂柳矶走去。
洛宁城不大,沿途皆是熟人,有在自家门口晒菜干的老翁,有在河边捶洗衣物的妇人,见到他们三人,都友善地点头招呼。
“池先生,秦公子,顾郎,这是要去河边走走啊?”
“是啊,张伯,今日天气好。”秦砚舟一一含笑回应,态度自然亲和。
垂柳矶是洛水河边一处突出的石矶,因岸边几株垂柳得名,此时柳絮已尽,新叶如烟,柔软的柳条轻拂着水面。
周顾郎寻了处平坦的树荫,熟练地摆开小马扎,分发钓竿,秦砚舟接过,却不急着下钩,而是先扶着池霁在一块光滑的大石上坐下,又将自己的外衫垫在他身后。
“河风凉,仔细些。”他低声道。
池霁看了他一眼,轻轻“嗯”了一声。
周顾郎已迫不及待地将鱼线甩入河中,然后便托着腮,眼巴巴地望着水面浮漂,秦砚舟在他身旁坐下,姿态闲适,目光掠过波光粼粼的河面,远眺着河对岸的朦胧青山,神情平和。
池霁没有钓鱼,他只是安静地坐着,看着身旁的两人,秦砚舟偶尔会偏过头,与周顾郎低声说笑两句,或是提醒他耐心些,阳光透过柳叶的缝隙,在他们身上跳跃着光斑。
周顾郎的浮漂猛地一沉,他惊呼一声,手忙脚乱地提起钓竿,一尾银光闪闪的小鱼被甩上了岸,在草地上活蹦乱跳。
“看!我钓到了!”他兴奋地看向秦砚舟和池霁,脸上是纯粹的喜悦。
秦砚舟笑着赞道:“顾郎厉害。”
池霁的唇角也微微弯起一抹淡淡的弧度。